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7818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题(无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熔化与凝固一.单选1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固态氢熔点/-38.81064108315353410-259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D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2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的保存蔬菜,人们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种做法利用了水的()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D凝华放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金属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密度都是1.0103kg/m3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都低于04(2017秋上杭县

2、期中)关于物质熔化与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B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C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凝固时要放热且温度一直下降5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6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B盛夏,露珠凝结C深秋,绿叶凝霜D严冬,雪花纷洒7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露珠的形成B壶口冒“白气”C冰雪消融D湿手烘干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

3、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9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10可燃冰是海洋深处甲烷与水形成的固体,如图表示不同深度、不同温度下甲烷与水存在状态情况,已知深度每增加10m海水的压强增加1atm(1atm为1标准大气压),下列情形中,甲烷与水能形成可燃冰的是()A压强为50atm,温度为10B压强为100atm,温度为0C压强为200atm,温度为20D压强为300atm,温

4、度为30二.多选1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物质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56A.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液态C.该物质在第4分钟至第8分钟的时间段内不需要吸热D.该物质在第4分钟时的内能等于在第8分钟时的内能2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D该物质在第5min至第10min内能增大3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

5、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T2可能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4小明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B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C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沸腾也需要吸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熔点是-39,所以-5的水银可能是液态的B铁的密度是7.9103kg/m3,表示1m3的铁的质量是7.9103kg/m3C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

6、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D用焦距为20cm的放大镜观察昆虫时,昆虫到放大镜的距离可以为22cm三.填空1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甲物质为晶体,该晶体的熔点为232该晶体加热15min后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历时21min2在图中,a、b是两种固体融化时的变化曲线,由此可知a是晶体,b是非晶体;晶体的熔点是50C,在20min-30min时间内,晶体的形态是固液共存态3现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当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减小4生活处处有物理,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7、这利用了水凝固放热5(2017秋博罗县期末)如表列举了一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则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350的水银呈液态;测量铅的熔点时,应选用水银(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我国北方冬天天气寒冷,应选用酒精(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的气温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5水银-38.8357铅32817406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48(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固态(填“固”或“液”)(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6

8、min7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放出(吸收/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栩栩如生的“糖画”,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糖画”是因为光在“糖画”表面发生了漫反射8用手指触摸0的冰和0的水,会感觉冰更冷些,其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6(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时间/min;(b)状态(a)温度/(b)(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

9、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10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该物质是晶体(晶体/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液态,此过程中物质吸收(吸收/不吸收)热量四.解答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放入装有含盐冰的烧杯中,温度计测试管中水的温度小明发现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选填“保持不变”、“逐渐升高”或“逐渐降低”);烧杯内含盐冰的温度必须远低于试管中水凝固时的温度,这说明水在凝固过程中需要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2如图甲,是“

10、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80(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在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达到沸点,吸热沸腾,温度不在升高3在探究“某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将装有此物质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2)图乙是该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比固态

11、时小(3)由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融化;在没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正确(选填“正确

12、”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凝华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通过比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低于(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C是错误的(3)探究

13、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增大,体积减小(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15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盐水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点()0-2-4-6-8-11-15-18-17-1.8-0.40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