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7834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湘潭市人民政府二一六 年十 月目 录总则1一、现状与形势2(一)矿产资源概况2(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2(三)存在的主要问题5(四)面临的形势与要求5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7(一)指导思想7(二)规划原则7(三)规划目标8(一)总体目标8(二)2020年目标8(三)展望(2025年)目标9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1(一)公益性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1(二)矿产资源勘查总体布局11(三)勘查规划分区12(四)探矿权规划区块设置13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6(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16(二)开发利用规划分区16(三)开采规

2、划区块设置18(四)矿产资源集约有序开发19(五)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19(六)新建矿山开采准入条件20(七)矿产资源保护20五、矿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21(一)矿业经济分区21(二)矿业产值目标21(三)采矿权数量调控22(四)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整22(五)矿山企业规模的结构调整23(六)矿业产业结构调整23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25(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25(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25(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分区26(四)新建、改建和扩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27(五)已建和闭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27(六)绿色矿山建设27(七)矿山公园建设28七、重点工程29(一

3、)公益性调查项目29(二)矿产资源勘查项目29(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29(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29(五)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山公园建设项目29八、规划实施管理30(一)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30(二)健全完善规划审查制度30(三)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30(四)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31(五)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31附则32附表:1湘潭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2湘潭市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3湘潭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4湘潭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5湘潭市主要探矿权现状表;6湘潭市主要采矿权现状表;7湘潭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规划表;8湘潭市矿

4、产资源勘查分区表;9湘潭市主要矿产资源探矿权设置区划表;10湘潭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11湘潭市主要矿产资源采矿权设置区划表;12湘潭市矿产资源开发重大项目规划表;13湘潭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三率”规划表;14湘潭市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三率”规划表;15湘潭市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区损毁土地重点治理区规划表附图:1湘潭市矿产资源分布图2湘潭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3湘潭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4湘潭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图5湘潭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6湘潭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7湘潭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图总则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湖南省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等相关背景编制。规划基期为2015年,目标期为2016-2020年,展望至2025年。规划是湘潭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绿色矿山建设等各项工作;是湘潭市开展矿产资源专项规划、进行矿业权设置和所辖县(市、区)编制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编制实施有利于湘潭市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矿业、生态、人文全面发展战略,为全市矿业经济发展提供原料保障;有利于促进全

6、市资源利用方式和资源管理方式转变,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一、现状与形势(一)矿产资源概况湘潭市地处我省中东部,与长沙、株洲构成经济三角区,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湘潭市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较发达,冶金、化工、建材业已成为我市支柱性产业,钢铁、锰选冶业、铝冶炼制品业及建材业产品发展已形成区位优势。湘潭市位于钦杭成矿带中部,地层出露较齐全,构造较发育,岩浆活动较强烈,锰、煤、石灰岩、白云岩、海泡石等成矿条件较好。截至2015年底,湘潭市已发现矿种38种(含亚种4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9种(含亚种),均纳入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11处,小型26处。冶金用白

7、云岩、陶瓷土、水泥用砂岩、砖瓦用粘土4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在全省排位第一,耐火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居全省第二位;锰、海泡石居全省第三位,石膏、熔剂用灰岩、矿泉水居全省第五位。已探明的38种矿产中,除煤、锰、铁、铜、铅、锌等6种外,其余32种均为非金属矿产。具有贫矿多、富矿少、规模小,优势矿种及上储量表矿产少,但储量集中等特点。我市优势矿种主要为锰和海泡石。锰矿主要分布于雨湖区,其次为湘潭县、湘乡市;海泡石主要分布于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已探明的矿产中煤、锰、石膏、磷、水泥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等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海泡石、水泥灰岩、玻璃用砂岩、冶金用白云岩等矿种资源较充足、潜在价值较大。(二)矿产资

8、源勘查开发现状1.公益性地质工作湘潭市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等公益性地质工作开展顺利。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已完成全市1:20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2幅(壶天幅、棋梓桥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4幅(湘潭市幅、下摄司幅、于塘幅、花石幅)。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已完成涉及全市1:100万、1:50万、1:20万区域重力调查与航磁调查、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洞庭湖盆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涉及湘潭县与韶山市)。水工环地质:已完成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长株潭地区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涉及湘潭市域),完成15

9、万湘潭市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2幅(湘潭市幅、下摄司幅)、湘中地区岩溶塌陷地质调查(壶天幅、棋梓桥幅)及湘潭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完成全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初步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机制。2.矿产资源勘查全市有44个矿区资源储量上表,其中15个矿区勘查程度达到勘探,24个矿区达到详查,3个矿区为普查,2个预查。上表矿区的勘查程度总体较高。湘潭市内有探矿权11个,全部为省级发证。涉及勘查矿种5个,包含6个锰矿探矿权、1个海泡石粘土矿探矿权、2个煤矿探矿权、1个金矿探矿权、1个铁锰锌金多金属矿探矿权。通过勘查,我市重要矿种和优势矿种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0、。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至2015年底,已开发利用矿产20种,61%的探明储量矿产地已得到开发,矿山总数148个。其中省级发证矿山20个,市级发证矿山22个,县级发证矿山106个,分布于3县(市)1区。按矿业企业规模,有大型矿山4个,中型11个,小型133个。大中型矿山比例10.1%,矿山规模以小型为主,县级发证砂石类采矿权数量偏多,矿山分布较零散。4.矿山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较复杂,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全市矿山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含尾矿废石流)、矿坑突水突泥等六种类型。矿业活动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76处,其中崩塌6处,滑坡9处,地面塌陷48处,废(矸)石流3处,地

11、裂缝10处,直接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2015年全市矿山废渣年产量为152.9万吨,年排放废渣量为43.92万万吨,矿业废渣累计堆存量2206.87万吨,年综合利用量108.98万吨;全市矿山企业年产出废水307.30万m3,年排放307.30万m3,年治理量143.86万m3,年循环利用量163.85万m3。矿业活动占用破坏土地面积922.61公顷。近年来随着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作的逐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截止2015年底,全市关停小锰矿5家,小煤矿11家,有效减少了矿山环境污染源;用于矿山次生地质灾害赔偿与治理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53个矿山己经进行了工程治理(含自然复绿),治

12、理率23.04%;矿山复垦还绿土地面积总计11.87公顷,复垦还绿率35.8%。在矿山环境调查、尾矿、废石、炉渣等的综合利用方面均已取得明显成效。5.矿业经济发展湘潭市矿产开发历史悠久,已基本形成了以资源为依托,包括采、选、冶炼、矿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矿业工业体系。2015年全市年产矿石产量1635.14万吨,采掘业从业人员2400人,工业总产值86454.88万元,综合利用产值17570.00 万元;利润总和2624.73 万元。煤炭、锰、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等矿种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而磷矿、海泡石、饰面石材、高岭土等矿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矿产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

13、深加工产品少。矿业企业虽总体数量多,但普遍规模较小,生产集中度低,市场话语权弱,抗风险能力差,煤炭、锰矿、建材等产业较为突出。技术能力和资金投入普遍不足,管理方式混乱,产能落后,资源浪费严重。企业效益较差。(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质勘查难度增大矿产勘查进入攻深找盲、寻找隐伏矿体和边深部找矿阶段,探寻新矿床难度较大;除石灰岩矿产以外,其它矿种增储增产极为困难。上轮规划期湘潭市地勘投入4830.27万元,较以往有大幅度增长,但新发现可供进一步勘查和开发的矿产基地短缺。2.开发利用结构仍需调整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大中型矿山数量较少,集中度偏低;部分矿山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竞争力较弱;高附加值产品

14、较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任务较重。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现象仍然存在。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进展缓慢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点多面广,治理工程量大,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管理缺乏针对性;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三废”治理、受损土地复垦与还绿工程方面的先进技术方法推广效果不佳;建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台账和监测、评价系统的应用程度低;矿山企业对地质环境治理积极性不高,治理恢复工作进展缓慢。4.矿政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力量薄弱,技术培训和经费投入不足。矿山的“三率”考核尚未全面开展。重微观轻宏观、重审批轻审查、重发证轻监管、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依然

15、存在。(四)面临的形势与要求1.矿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进入以增速换挡、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打造国家级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引领区的思路,将推动全市矿业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矿业结构调整,在内外需市场的强烈推动下,矿业经济发展正面临新机遇。2.市场需求变化对资源保障程度要求更高矿业经济下行并理性回归的新形势下,矿产资源市场需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大宗固体矿产需求增速趋缓,而海泡石粘土、饰面石材、高岭土等非金属矿需求将成快速增长态势, 提升优势资源地位,积极发展新型矿产,是湘潭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3.生态文明建设对转变矿

16、业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矿产资源管理和矿业发展中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湘潭矿业经济发展需牢固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保障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供给的同时,将绿色矿业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逐步关闭(或退出)对经济发展贡献或依赖程度小、对环境破坏影响大,开采得不偿失的矿山,鼓励发展绿色矿业和特色矿种,是实现我市率先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打造生态宜居型现代工业新城和国际化的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湘潭所面临的新要求。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

17、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业产业为导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优化提升锰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非金属 ( 建材 ) 、海泡石粘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湘潭矿业绿色、创新、高端发展,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二)规划原则1.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全面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矿业基地、重点矿山、主要矿种、重点工程。2.明确定位,注重实施落实上级规划部署与要求,科学制定我市矿业发展目标与任务,紧密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矿业的基础性、支柱性作用,提

18、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3.绿色创新,注重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切实保护优势矿产资源和暂难利用矿产资源;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逐步关闭(或退出)对环境破坏影响大,开采得不偿失的矿山。实现安全、低碳、持续发展。4.完善管理,健全机制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的统一管理;遵循经济规律和地质规律,实行政府和企业联动,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合理分工,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三)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

19、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切实巩固保障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的矿产资源基础。加大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矿产资源开发有序规范,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矿产资源持续供应能力不断增强。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程度不断提高。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以市场为主导的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不断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矿业开发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基本完善,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平全面提高。(二)2020年目标1.积极开展和落实公益性地质勘查完成湘潭市内的韶山、银田寺、潭市、湘乡市4幅15万地质矿产调查;开展全市农业地质调查评价,逐步开展全市城市地质调查,启动

20、湘潭市各县市1:10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湘潭市1:2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修测。2.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展全市范围内锰、海泡石、矿泉水及地热等矿种资源调查评价,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2处,锰、海泡石、矿泉水等优势矿种资源储量有较大幅度增长。3.优化开发利用布局加大矿业结构调整力度,宏观调控矿山开采方式、矿山数量及有效控制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至2020年全市矿山企业控制在116家以内(省部级发证采矿权数控制在15个以内,市级发证采矿权控制在30个以内,县级发证采矿权控制在71个以内),实现地下采石场逐步退出。加大对优势矿产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提高采选冶工艺水平和矿产品深加工能力,提高采矿“三率”

21、水平和资源利用率。4.推进矿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合理划分矿业经济区;促进矿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前景好的矿产品产业新材料、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园区,延长矿产品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推进锰、海泡石深加工等大项目建设。规划期末,矿业经济布局基本合理,结构调整优化,大中型矿山比例达15%以上,全市完成矿业经济总产值385亿元。5. 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管理制度执行新建矿山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三废”排放达标率、矿渣综合利用率、矿山土地复垦和还绿率进一步提高,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达55%,矿区土地复垦率达50%,土地还绿率达3

22、0%;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率达到60%。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地区和重点治理项目全面完成。(三)展望(2025年)目标1.全面完成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的规定任务,扩大锰矿和海泡石矿等矿产的调查评价和勘查成果,力争提供12处新的矿产资源基地,提高矿产资源储量级别,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安全保障。2.开发利用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完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转型,关闭禁采区内和开采规模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的生产矿山;调整矿业结构,加大矿业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采选冶工艺水平和矿产品深加工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地下采石场实现全部退出,采矿权总数控制在100个以内。3.“三废”治

23、理率和地灾评估率达100%,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60%,矿区土地复垦达100%,土地还绿率60%,初步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保障体系和经费保障体系。4.建立市场在经济条件下完善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得到根本好转、投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提高矿业经济效益。专栏一 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表类别指标名称2020年目标属性地质矿产勘查探矿权数量14个预期性新发现重要矿产地1-2处预期性主要矿产新增资源储量锰/矿石量120.5万吨预期性海泡石/矿石量2000万吨预期性矿泉水/立方米/日3000m3/日预期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开采总量2000预期性全市采矿

24、权总数116个约束性省部级发证采矿权数15个约束性市级发证采矿权数30个约束性县级发证采矿权数71个约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15%预期性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80%约束性重要矿产地储备数1-2处预期性矿业经济矿业总产值385亿元预期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绿色矿业绿色矿山数45个预期性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40%约束性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率100%预期性矿区土地复垦率70%约束性土地还绿率50%预期性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一)公益性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配合国家、省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在基础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成矿条件较好的地区布置15万区域矿产远景调查项目2个,图幅4个;开展区域地质矿

25、产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工作配套的物化遥调查;适时开展第二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2.充分利用省、市财政资金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展对湘潭县谭家山矿区、湘乡市壶天矿区开展海泡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全市县区的农业地质调查工作。 专栏二 湘潭市公益性地质与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图幅(行政区)名称完成时间1韶山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韶山、银田寺2017-2019年2湘乡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潭市、湘乡2018-2020年3韶山-湘乡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韶山、银田寺、湘乡2017-2019年4湘潭市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湘潭市区、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201

26、8-2020年5湘潭县谭家山矿区海泡石调查评价DQ43030000001湘潭县2016-2017年6湘乡市壶天海泡石调查评价DQ43030000002湘乡市2017-2018年(二)矿产资源勘查总体布局1.主要指标(1)至2020年预期新发现大中型重要矿产地 1-2处。(2)至2020年预期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锰矿石量120.5万吨,海泡石2000万吨。矿泉水3000立方米/日。2.重点矿种根据本市矿产资源特点和矿业经济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矿种以锰、海泡石、矿泉水为主。中央投资(国家基金项目)矿产勘查重点矿种为锰、金等金属矿产为主。地方财政投资(省级基金项目,即两权价款项目)矿产勘查重点矿种

27、为锰、金、海泡石、矿泉水、地热。社会投资主要开展水泥灰岩、磷、锰、铁、铜、铅、锌、金及建筑石材等矿种勘查。3.重点区域锰:以雨湖区鹤岭锰矿区为重点勘查区域。海泡石:以银田-石潭海泡石、谭家山海泡石、壶天海泡石等主要成矿带为勘查重点区域。提交可供开发利用的大中型矿床2处。矿泉水: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为勘查重点区域。(三)勘查规划分区根据区域内主要成矿区带分布,资源赋存特征,资源找矿潜力,资源勘查程度以及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及工程设施的影响等因素,按照服从国家产业政策,保护国家战略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工程设施,勘查、开发集中整体布局的原则,本次规划分为重点勘查区、限制勘查区。1

28、.重点勘查区规划重点勘查区3个,总面积2509.44km2。包括落实省级整装勘查区1个,划定市级重点勘查区2个。专栏三 湘潭市重点勘查区编号图幅号名称面积(Km2)已设探矿权(个)规划探矿权(个)重点勘查矿种1KZ43030000001雨湖区鹤岭锰矿重点勘查区116.7374锰矿2KZ43030000002银田石潭海泡石重点勘查区364.8022海泡石粘土3KZ43030000003益阳-韶山-湘潭地热、矿泉水重点勘查区2027.9103矿泉水重点勘查区内国家财政优先部署基础性地质工作,集中进行前期勘查,降低商业性勘查风险;优先投放探矿权,引导多方资金和力量有序投入,鼓励战略投资者跟进开展商业

29、性矿产勘查;对有望形成大中型规模的勘查或开发基地的矿产地,鼓励开展区域整装勘查,禁止人为分割。2.限制勘查区全市共划分具有环境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8个,总面积786.65km2。专栏四 湘潭市限制勘查区编号编号名称面积(Km2)已设探矿权(个)规划探矿权(个)备注1KX001韶山国家级风景名胜限制勘查区122.4201(矿泉水)国家5A级旅游区,韶山市城市规划区2KX002韶山银河景区限制勘查区2.3500国家5A级旅游区3KX003东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限制勘查区3.8001(矿泉水)国家级森林公园4KX004湘乡市城区限制勘查区44.6000环境保护区5KX005水府庙湿地保护限制勘查区97

30、.4900湿地保护区6KX006湘潭市城区-湘潭县城区限制勘查区502.5900城市环境保护区、经济开发区、长株潭绿心7KX007乌石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区限制勘查区5.5100国家4A级级旅游区8KX008齐白石省级森林公园限制勘查区7.8900省级森林公园限制勘查区管理措施:限制勘查区内除允许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和地下水、地热勘查外,禁止其它矿产资源勘查活动,已设置的矿产探矿权依法有序退出。新设探矿权必须经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原则上不设置商业性探矿权。(四)探矿权规划区块设置1.探矿权设置全市划分出勘查规划区块17处,其中新设区块5个,调整区块1个,保留区块8个,注销区块3个。勘查规划区块设置严

31、格按国家产业政策、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矿产分级分类管理,合理安排探矿权投放时序;一个勘查规划区块原则上只设置一个勘查主体;及时补充新发现的矿产地和矿化异常区规划区块,并随勘查工作程度的提高及时调整区块。2.管理措施(1)注销:位于限制勘查区内勘查除地下水、地热之外矿产者、不符合探矿权保留条件者、探矿权人自愿放弃探矿权者。(2)保留:资源储量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及相应的服务年限,且无找矿前景;查明的矿产尚未具备开采技术条件;因规划调控指标限制暂不够转采矿权;暂不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由政府收购,作为矿产储备。(3)延续或变更:资源潜力大,符合规划要求,需进一步提高勘查程度的,可延续或转高一阶段勘查。(4

32、)新设: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异常,推断的含矿地质体,其他矿化线索,在矿化信息好、成矿有利的构造部位、地层层位,确定预查、普查区块;根据已有探矿工程划定的矿体投影范围、矿床规模、采掘方式等综合确定详查区块。3.勘查准入条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提出以下勘查准入条件。(1)探矿权申请人必须是具备资质条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事业法人,且提交勘查登记申请之日前6个月内无受到吊销勘查许可证的处罚。(2)市、县财政出资的勘查项目必须由当地政府出具资金安排的有效证明。(3)勘查矿种、区域要符合规划要求。(4)必须提供科学、合理的勘查设计方案,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探矿。(5)在资源环境承载能

33、力有限的区域内开展勘查工作,应进行规划论证;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须具备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环境保护方案。(6)地质灾害易发区原则上不新设探矿权,确需设置的,必须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7)在未具体划定范围的各类生态环境功能保护区内新设、延续、变更探矿权,必须有相关行业部门出具审核意见。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1.明确开采矿种退出煤炭、石膏矿开采;限制锰矿、铁矿及地下石灰岩矿开采;保护性开采特色优势矿种海泡石粘土,重点开发利用矿泉水。其他矿种开发利用应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要求。2.统筹重点矿种区域布局雨湖区以锰矿、石灰岩矿为主;湘潭县突出海泡石、玻

34、璃用砂岩;湘乡市布局水泥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花岗岩;韶山重点开发矿泉水等,形成各具特色的矿业开发区域。岳塘区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区,全区规划为限制勘查区和禁止开采区,原则不设置矿业权。3.加快主要开发利用基地建设加快湘潭县海泡石资源开发基地建设,加强海泡石利用技术研究,提升资源开发综合竞争力。 (二)开发利用规划分区1.重点矿区落实省级重点矿区1个。 专栏五 湘潭市重点矿区编号图幅号名称面积(Km2)重点开采矿种1ZK43030000001湘潭锰矿区19.7542锰重点矿区布局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优势矿种,科学投放采矿权;优化矿山布局和企业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有序规模开采;鼓

35、励采矿权人对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有找潜力的矿山边深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逐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优先安排国家、省级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重大工程项目、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大工程项目等。2.限制开采区本规划设限制开采区3个,面积746.32km2,包括具有资源保护功能的限制开采区和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限制开采区。专栏六 湘潭市限制开采区序号图幅号名称面积(Km2)管理措施1CX001雨湖区鹤岭锰、石灰岩、玻璃用砂岩限制开采区210.811、限制5万吨以下的锰矿开采;2、限制石灰岩矿的地下开采和规模小于30万吨的露天开采;3、重点加强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2CX002韶山银田寺-湘潭县杨嘉桥煤、铁、海泡石限

36、制开采区503.721、 对海泡石粘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2、 原则上不新设煤矿、铁矿采矿权;3、重点加强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3CX003湘潭县谭家山煤、耐火粘土限制开采区31.791、限制煤矿、耐火粘土开采; 2、重点加强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此外,湘江干流两侧5002000m、主要支流两侧3001500m、其他支流两侧2001000 m范围划为露天开采非金属矿的限制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坚持资源环境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对采矿权人的资质、资金、开采规模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要求;适当提高矿山企业采、选技术准入条件;严格控制采矿权总数;对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合理利用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存在地质灾害

37、隐患的危险区,原则上不新设采矿权,已设矿权的要求限期治理。3.禁止开采区本市规划禁止开采区8个,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绿心保护区、旅游景区、市县级城市规划区(工业园区)、重要的水源地等。此外,基本农田保护区(露采)、地质灾害危险区、铁路两侧1000m、重要输气管道、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两侧200m范围内禁止开采;湘江干流两侧500m、主要支流两侧300m、其他支流两侧200m的空间范围和重要饮用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为露天开采非金属矿禁止开采区。专栏七 湘潭市禁止开采区编号图幅号名称面积(Km2)行政区已设采矿权(个)规划采矿权(个设置要素1 CJ001韶山风景名胜禁止

38、开采区122.415韶山市41(矿泉水)国家5A级旅游区2 CJ002韶山国家级风景名胜(银河景区)禁止开采区2.3464韶山市00国家级森林公园3 CJ003湘潭市城区湘潭县城区禁止开采区502.5897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80环境保护区4 CJ004水府庙湿地保护区禁止开采区97.4915湘乡市00湿地保护区5 CJ005湘乡市城区禁止开采区44.5957湘乡市00城市环境保护区、经济开发区、长株潭绿心6 CJ006东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禁止开采区3.7978湘乡市01(矿泉水)国家4A级级旅游区7 CJ007乌石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区禁止开采区5.5114湘潭县00省级森林公园8CJ008

39、齐白石省级森林公园禁止开采区7.8899湘潭县00国家5A级旅游区禁止开采区内除地下水、地热资源外,禁止固体矿产开发,不新设采矿权;已有矿产开发活动要依法有序逐步退出,及时恢复生态环境和复垦被破坏的土地。生态功能区新立、调整、升级涉及已设矿业权必须退出的,按照“谁主张、谁负责、谁补偿”的原则处理。(三)开采规划区块设置1.开采区块设置全市划分45个开采规划区块,其中空白区新设7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个)、探转采2个、已设采矿权保留31个(含县级采矿权升级为市级采矿权11个)、已设采矿权调整5个。已设采矿权注销16个。开采规划区块是矿业权设置主要依据之一。规划期内严格按开采规划区块设置采矿权;一

40、个开采规划区块原则上只设置一个开发主体;开采规划区块随着勘查程度不断提高及采矿权的整合、灭失等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建立开采规划区块动态管理机制。2、开采区块管理措施对存在下列情况的各类矿山予以关闭:(1)自领取采矿许可证之日起一年内,未进行建设或者生产的;(2)采矿许可证规定期内未申请办理延续登记的;(3)申请采矿权延续不满足条件,限期仍达不到要求的;(4)一个矿体存在多个开采主体,已纳入资源整合范围要求进行关闭的;(5)在禁止开采区内采矿或在限采区内开采限制矿种的;(6)开采粘土破坏土地制造实心粘土砖的;(7)不按规定缴纳费用,催缴仍不按时缴纳的;(8)不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经整改仍不符合要

41、求的;(9)连续两次检查超深越界的;(10)生产矿山未按照土地复垦方案进行分期复垦或复垦达不到要求,经整改后仍达不到验收要求的;(11)存在重大安全和环境隐患且整改不到位的;(12)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出现矿群关系无法调解的;(13)开采过程中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次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四)矿产资源集约有序开发强化矿业权投放规划预审制度,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开发规模和利用水平,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加大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力度,改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坚持科学规划,着力健全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和监管长效机制。(五)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矿山

42、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资源采选回收率;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设备,淘汰陈旧设备和工艺;积极开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矿床中共伴生组分利用效率;开展对“三废”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大对低品位和难选冶矿产选冶技术工艺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矿山“三率”指标考核体系,实现“三率”达标率80%;加强矿山开发利用体系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强化矿产资源规费征缴与开发利用水平挂钩的制度。(六)新建矿山开采准入条件1.采矿权人资质、矿区勘查程度、资源储量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具备与矿山规模相适应的人、财、技术、设备等条件。2.采矿权设置符合规划区块要求,矿山开采规模、服务年限与矿区资源储量相适应,调控矿

43、种的计划产量符合相应调控指标,开采规模不低于规划确定的最低要求;设计的 “三率”指标符合规划要求。3.编制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的矿产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并通过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4.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对当地地质环境影响较大的地段,原则上不新设采矿权,确需设置的,必须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七)矿产资源保护重点对湘潭县石潭杨家桥、湘乡龙洞等矿区海泡石粘土矿种进行保护性开采,在选矿、开发利用技术突破之前进行保护;优选1-2个中型以上矿区,建立海泡石粘土重要矿产地储备。五、矿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一)矿业经济分区根据矿产资源潜力、开发现状、市

44、场前景及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等因素,全市规划出 “湖南两型矿业经济服务区(湘潭部分)”、“湘潭锰矿资源产业基地”、“湘乡市棋梓桥水泥灰岩深加工矿业经济区”、“湘潭县海泡石科技产业园”4大矿业经济园区,湘潭矿泉水开发利用工程。专栏八 湘潭市矿业经济分区编号园区名称发展方向及目标JJ43030000001湖南两型矿业经济服务区(湘潭部分)(省规)充分利用长株潭结合处的区位、交通、技术、人才优势,配合建设好矿业总部经济和服务业体系;围绕长株潭“两型”示范区建设,转变矿业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对我市锰矿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积极谋求矿业发展转型;加强对湘潭海泡石粘土粘土的集约高效开发利用的科技攻关力度

45、,培育矿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聚焦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打造长株潭千亿节约、环保产业群。CY43030000001雨湖区湘潭锰矿资源产业基地(省规)依托湘潭锰矿区丰富锰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巩固湘潭锰矿采选冶的龙头地位;优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水平,注重绿色安全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到2020年,实现区内工业总产值160亿元。CY43030000002湘乡棋梓桥水泥用灰岩深加工矿业经济园依托当地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及“韶峰水泥”的品牌效应,鼓励矿山企业开展深边部找矿,保障当地水泥企业生产需求;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力争2020年区内矿业产值60亿元。CY43030000003湘潭县海泡石粘土科技产业园利用本地特色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