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商业汇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848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商业汇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oc商业汇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oc商业汇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oc商业汇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oc商业汇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c商业汇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商业汇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汇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随着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规的实施,票据业务越来越受到企业和银行的重视,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商业汇票尤为突出.据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市场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2004年商业汇票累计签发3.4万亿元,同比增长22%;累计票据贴现4.5万亿元,同比增长4%,到2004年12月末,已签发的未到期商业汇票余额为1.5万亿元,比2003年增J12180亿元;票据贴现余额为1万亿元,比2003年增JH2143亿元.商业汇票业务在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改善银行服务功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成为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入,支持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但不能忽视其运作过程

2、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尤其是近几年围绕商业汇票业务工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中国银行相继发生的几起大案,部分地区普遍存在的严重票据违规问题,使我们商业汇票风险问题的认识显得尤为必要,对其风险防范对策的选择更为迫切.一,商业汇票业务风险透析(一)票据当事人违规承兑,贴现,导致信用风险聚积信用风险也称为承兑人风险,指票据到期后,因承兑人头寸紧张,使商业汇票延迟付款或不付款,或承兑人不守信用,有意压票不及时划款使贴现银行面临风险.作为一种远期票据,我国票据法规定商业汇票必须承兑.依据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两种.票据承兑相当于一种承诺或授信,是以承兑人的信用为基础

3、,承兑人通过承兑以履行其付款责任.票据贴现是一种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的短期融资行为,是银行为企业提供货币资金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票据承兑人的信用被无限放大,滥用,当贴现票据的真实商品交易关系并不存在时,会导致商业汇票信用风险存在,发生市场泡沫,继而引发支付矛盾,爆发金融危机.在实际的操作中,当事人违规操作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开票行为,以流动贷款作为承兑保证金的再开票行为,关联企业之间担保和开立承兑行为,滚动承兑与贴现行为等,是票据风险产生的根源之一.典型的做法是企业用循环保证方式以低额保证金来倒逼银行承兑,有的甚至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联手,自行承兑,自行贴现,你开我贴,我开

4、你贴,相互对开,对贴,套取银行资金,形成了承兑一贴现一保证金一再承兑一再贴现的怪圈,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信用陡然膨胀,构成完全虚无的泡沫市场.这种商业汇票的无序承兑,贴现行为,可将银行信用无节制地放大,社会危害性极大.2001年至2003年6月问,工行河南省分行所属五个支行共为14户企业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34亿元,有相当数量贴现资金又用于缴纳保证金,签发出成倍于保证金数额的银行承兑汇票.银行信用之间的相互替代,银行信用与企业信用的相互替代是商业汇票风险存在的原由之.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缺乏开展票据业务的条件,以国有商业银行代替城乡信用社或城市商业银行签发商业汇票,导致真实的信用关系被

5、掩盖.一些地区为了推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选择所谓主办银行替企业签发的,本应由企业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提供担保等变相承兑,给信用蒙上了不真实的色彩.上述现象的存在,直接扰乱了票据市场的正常运转,银行信用的无限度膨胀,滥用,产生的直接后果是银行,企业到期票据兑付困难,一旦爆发支付风险,中央银行作为政府信用的代言人不得不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提供基础货币以化解风险,政府成了最后的买单人,一旦政府角色转变,其后果十分严重.(二)伪造,变造,克隆商业汇票突现票据诈骗风险目前,伪造,变造,克隆票据的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不法分子通过更改票面要素变造票据,盗取银行票据防伪技术,采用高科技手段复制(克隆)票

6、据,诈骗客户和银行资金.并且诈骗的金额越来越大,发展到一次变造数十张票据,涉及金额上亿元.在票据诈骗中尤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在约占票据诈骗案件90%的汇票诈骗案中,银行承兑汇票诈骗案又约占80%以上.票据诈骗的存在,对客户和银行资金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诈骗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克隆汇票,以假充真.根据真汇票内容伪造相同的假汇票用于诈骗.由于克隆出来的假汇票,票面要素,暗记和字迹伪造得非常逼真,防堵难度较大.只有将其与真汇票的底卡进行仔细比较,才能辨认出真伪.变造要素,以真搀假.通过更改金额,收付款人等票面要素的手法进行诈骗.内外勾结,以贿换真.通过贿赂银行经办人员,虚开票据,骗取银行资金.此种诈

7、骗手法大多用在某些会计人员偏少的营业机构,这些机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松懈,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办理票据业务经常一手清.全国最大的票据诈骗案主犯张瑞清及其同伙就是用此手段多次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诈骗,其伪造票据金额近4亿元,诈骗全国20多家银行贴现2.8亿多元.(三)银行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不力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市场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4年银行票据业务急剧放大,在票据贴现等中间业务强劲的增长势头背后,越来越多地暴露票据风险监管的尴尬.无论是在企业内部,银行内部,还是在宏观管理层,对票据监管均存在着缺位现象.银行内部稽核制度建设步伐未能跟上,对票据业务的不了解和不熟悉,银行内部没有专门的票

8、据稽核人员,专项审查制度更无从谈起.宏观金融部门的监管也缺乏制度安排,票据业务的监管手段滞后,票据承兑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合理的监管手段,国家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导致对票据市场监控出现真空,使一些商业银行乘机加大票据市场的投机行为.监管缺失增加了票据融资业务的风险源头,票据自身功能的多样性和跨市场融资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认为,商业银行对风险认识不全面,对贴现环节的风险和票据隐含的利率风险重视不够,导致管理不到位;内控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对员工的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风险监控手段缺乏,尚未建立全国联网的计算机控制平台,无法对票据业务的各个处理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过分追求经

9、营规模,没有摒弃求大求全的粗放式经营模式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竞争过度导致经营行为扭曲,很多经营机构看重的是票据业务的连带效应,使商业银行过分追求眼前的效益,放松了对经营风险的控制.近几年围绕商业汇票,银行发生了几起大案,2004年中信实业银行上海分行一名信贷科长连手四家企业利用假担保形式开出商业汇票套现,累计开具2.96亿元的汇票,已到期1.85亿元,中信实业银行向外支付金额为8000多万元.在已暴露的案件中,无一不反映出银行管理中的漏洞,主要表现在银行票据业务审查流于形式,制度执行不严格,票据安全防范能力薄弱.二,防范商业汇票风险的对策(一)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操作规

10、程第一,商业银行要把票据业务纳入贷款管理范畴,衔接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按贷款的原则和程序,对企业信用情况,承兑能力严格审查,对业务经办,审查,监督依责设岗,制订出一套出票,登记,查询的较为规范的规程和制度,对商业汇票进行风险监测管理,对票据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限制和规范,从法律角度减少操作风险.第二,要加大宣传和指导检查力度,对不规范办理票据业务加大查处力度,加强对票据业务背景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特别是对增值税发票,合同内容和票据要素相关性与真实性审查.对无法证实交易真实性的票据,严禁银行办理贴现和再贴现,

11、加强对票据承兑行和贴现行票据真实性情况的现场检查,确保票据和交易真实性及资金安全性,同时定期组织自查和互查,杜绝各类隐患,纠正违规行为.第三,加强票据业务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列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授信管理范畴.按年度确定一个控制额度,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县,市,省逐级核定地区票据,融资总量,纳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规范票据融资业务,减少操作风险.(二)构筑技术防线,提高票据诈骗防范水平第一,要加强对银行经办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加强对票据诈骗的作案手法,伪造,变造票据外表特点以及真票样式,暗记等防伪技术的宣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银行经办人员防假能力.第二,要积极开发

12、,研制,配备先进防假识假技术和专用设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票据管理.开发研制防假识假的灵便检测仪器,加大支付密码等科技产品在银行票据结算工作中的应用;可建立网络票据业务系统,在电子联行或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础上,建立商业汇票网络查询认证系统功能,对每笔已签发的商业汇票录入系统,在转让,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时必须通过电子查询网络系统进行查询核对,有效杜绝假票和克隆汇票行为的发生.第三,依托银行同业公会组织,建立票据风险联防网络.通过同业公会协调,建立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对一批产品有销路,经营效益好,信用级别高的企业实行主办行管理,鼓励开展票据业务.同时建立守信和逃债企业信息档案,

13、实行系统内信息资源共享,联合抵制不守信企业利用票据诈骗银行资金和逃废债行为,维护票据市场的信用秩序,实现票据风险的联合防范.(三)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金融监管银行经办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是票据诈骗得逞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票据风险的防范,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抓落实,重监管.商业银行应尽快对票据业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归纳,梳理,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建立分类科学,内容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票据岗位人员的职责及操作规程,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人民银行,银监会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宣传和指导力度,明确票据业务监管的具体分工,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共同整

14、顿票据市场秩序,使票据经营更趋理性,努力防范各种票据业务风险.要重点加强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及人员的监管,制定一套全面规范的监管制度,以有效地监督机制约束票据从业人员按有序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要求操作.同时加大对违规办理票据业务的查处力度,加强对票据承兑行和贴现行票据真实性的现场检查,建立对违规票据行为定期通报及处罚制度.对违规情况比较严重或风险比较大的银行机构,尤其是对没有认真执行账户管理规定,无原则地放宽开户条件,为企业随意开户,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不按规定审核票据,不坚持复核制度,发案后遮遮掩掩,只顾追回损失,不及时报案等违规操作要严肃查处.监管部门要摆脱堵漏型的风险监管模式,及时对票据市场的风险状况进行预报,及时通告有关的票据诈骗案件,高风险票据企业名单,交流票据风险防范的实际经验,做到内外配合,共同防范,为票据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