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金融研究经济0)2005年第8期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摘要:文章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关键词:农信社信贷风险表现形式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F83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5)0823601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信用的特殊企业,”经营风险”是其固有特性.而长期以来,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一直像”恶性肿瘤”一样,不断侵蚀着信用社的健康肌体,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甚至成为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中不可逾越的鸿沟.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1.体制性风险.
2、体制性风险主要指在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过程中,由各方面原因转嫁到信用社的信贷风险.这类风险不是信用社自身原因造成的,而是信用社背负的改革成本.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由于市场主体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被竞争淘汰后,这部分市场主体的借贷形成的风险.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获得信用社信用支持的债务人,不能偿还部分或全部其承诺的贷款利息或本金时形成的违约风险.4.行政风险.行政风险主要指因行政力量干预而使信用社贷款投向某一行业或企业而形成的贷款风险.5.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因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授权授信体系不完善,信贷操作程序不规范,缺乏制约监督机制等原因而形成的贷款风险.6
3、.决策风险.决策风险主要指由于信用社风险管理战略不明确或不正确而导致贷款产生的风险.7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指贷款各个环节存在违背有关风险内控制度而产生的风险.8.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主要指因信贷从业人员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贷款风险.一是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对信贷政策,制度领会不透,把握不准,造成信贷操作不规范,易诱发信贷风险.二是在信贷业务操作方面,有章不循,有据不依,调查不严,给借款人的恶意行为蒙混过关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个别信贷从业人员原则性不强,纪律观念淡薄,或随意发放”人情贷款”,或以贷谋私,甚至与借款人相互串通,大肆套取信用社贷款.二,防范,化解措施1.端正经营思想,
4、加大支农力度.农村信用社50多年的发展证明,只有立足农村,扎根农业,服务农民,才能取得发展.”三农”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养分与气候.一是全面推行农户贷款证制度.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实行”一次核定,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原则,方便农民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二是加强对贷款证的管理,实现农户贷款管理从审批向贷款证发放和管理的转变.三是增强支农意识,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在农户贷款的便利性上下功夫.四是改进货款方式,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贷款.五是开展小额信贷差异化营销,根据不同农户的收入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和方式,资金规模等差别,”因户制宜”,构造农户贷款合理梯度,在深入贷前调查的基础上制
5、定农户贷款的授信额度,授信期限,实行梯度性和差异性管理.六是积极开拓市场,培植新的贷款收入增长点.对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个体私营大户,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等各类消费贷款业务.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信贷风险.一是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236-刘书启制度和办法,特别是建立规范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强化制度约束二是建立严格的贷款审批制度和审贷分离制度,有效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三是建立科学严谨的授权授信体系.综合考虑不同信用社的信贷管理能力,经营规模,资产质量,到期贷款回收率,所辖乡镇对信用社的支持力度以及各村,农民的信誉程度等.实行不同的授权,授信
6、.四是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对信贷风险及早发放,及时整改,避免信贷风险进一步扩大蔓延五是加大对信贷业务的稽核检查力度,及时处置新增贷款风险.并严格落实贷款第一一责任人制度,贷款损失赔偿制度和信用社主任负责制,杜绝新增贷款风险.3加快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针对目前农村信用社股权虚置,所有者缺位,事实上由内部人控制或少数人控制的实际情况,加快县联社一级法人试点步伐.二是在明确信用社为人股社员私人产权的前提下,增资扩股,迅速扩充信用社资本金.特别是要吸收那些个体种养业大户.,个体工商大户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界人士人股,人大股,以彻底打破内部人控制的诱因.三是建立所有权,经营权和监
7、督权适当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4多方配合,综合整治社会信用环境.一是完善信用立法;二是强化市场惩罚机制;三是要加强金融机构与工商,税务,经贸,体改和纪检监督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市场管制体系;四是加强政府对社会信用的引导;五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组建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对企业和个人提供信用担保,分散信用风险,增强信用社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六是大力发展和规范信用中介组织.由信用中介组织将分散的农户信用信息统一征集,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农户信用信息登记制度和信用公共信息平台,并向社会开放,为信用社掌握贷款企业和农户的资信状况提供服务;
8、七是继续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规范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和贷款证使用制度,完善农户信用等级评审标准和办法;八是建立和完善守信激励机制.5.为化解农信社不良贷款”包袱”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长期承担支农政策性业务,并形成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根据党的农业政策和国际惯例,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政策扶持是必要和合理的.一是对农业方面形成的不良贷款,特别是生产责任制以前的村组集体贷款,由国家财政予以拨补或由税务部门采取税收返还或减免的政策,逐年冲销.二是对在地方政府非规范改制中形成的不良贷款,应由地方财政采用多种方式分期予以弥补.三是对行社脱钩时的资金纠纷,特别是农行置换的不良资产,应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
9、重新划归农行或农行的资产管理公司.四是对农村信用社使用的人行支农再贷款实行税收优惠.五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转存款利率.6.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鉴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及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实际情况.国家应考虑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以经营种养业保险的农业保险公司农户在申请贷款时,必须提供种养业保险单证.这样,在借款人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损失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7切实加强信贷队伍建设.一是要将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人员,进步充实和调整到信贷岗位上来.二是加强信贷员岗位培训.对新进人员,重点搞好岗前培训,坚持不达标不能上岗.对在职信贷员,要按照信贷工作岗位规范的要求进行培训,培训后
10、要进行统一考试和考核.达到岗位标准的继续上岗,否则调离信贷岗位.重税对信贷员进行新业务,新技能的适应性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企业改制后给信贷工作带来新情况,新问题方面的培训,提高信贷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力.重视对信贷员法律意识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活动,防止以贷谋私等不正之风,提高信用社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试行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综合信贷人员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评,确定信贷等级,并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等级的信贷员,确定不同的职权和待遇.促进信贷员积极进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作者单位:河南省农村信用联社河南郑州450003)(责编: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