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7913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 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 摘要:能源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的对比分析,了解各国能源利用情况,提出能源利用的合理建议。并且利用数据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费趋势模型,进一步探讨中国的能源消费问题。关键字:能源消费总量 能源消费结构 趋势分析一 绪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它更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源工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

2、 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 因而是世界经济发展重要“晴雨表”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性能源供给形势日趋紧张。世界能源展望2007“参考情景”预测,2005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增加55%,年均增长率为1.8%。203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177亿吨油当量(1吨油当量=1.43吨标准煤),而2005年为114亿吨油当量。并且值得关注的是,在参考情景中,经济、人口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一次性能源消耗的增长量占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耗的增长量的74%。其中仅中国和印度就占全球增长量的45%。中国能源消耗需求的巨大增长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不仅对与能源问

3、题密切相关的是环境问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世界能源的安全也同样引人瞩目。所以为了全球的共同发展,现在所有国家都面临的挑战是,在不破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开始过渡到一个更为安全、低碳的能源体系。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全球能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本文对中、印、美、英、日、德等6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及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特别关注中国能源消耗的发展情况,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能源消耗发展规律,对中国能源消耗变动情况进行了预测。二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总量及结构对比分析1、 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总量对比分析根据表1-1可知, 在这6个国家当中美国位居第一位的能源消耗大国,同时美国

4、也一直是位居世界第一位的能源消耗大国.根据2005年全球能源消耗资料显示,美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为100.69 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1.8%.中国据次位其能源消耗总量为67.094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4.5%.第三位为日本其能源消耗总量为22.572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4.9%.第四位为印度, 其能源消耗总量为16.204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5%.之后是德国, 其能源消耗总量为14.506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1%.最后为英国,

5、其能源消耗总量为10.014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2%.表1-1 2005年各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及占世界能源消耗比重 单位:Quadrillion Btu,%国家消耗比重英国10.0140.022德国14.5060.031印度16.2040.035日本22.5720.049中国67.0940.145美国100.690.218其他地区231.7180.5全世界462.7981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通过图1-1可知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总量约占世界消耗比例的50%.说明这6国对世界能源形势和未来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首先,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这四个

6、发达国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耗国家.2005年,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四国的能源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消耗量的32%.世界上绝大数的资源都被发达国家所利用,并且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效率高.他们能够使能源得到相对充分的利用,达到发展本国经济的目的.于是,由于具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的保障,消耗全球能源较多的发达国家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积极的研究能源的发展问题,寻求一条高效的道路,使能源的发展既能满足能源需求,又能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 其次,中国和印度是正在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家.发

7、展中国家能源消耗的能源发展正在改变全球的能源体系。同样地,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利用率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偏低,于是提高能源利用率问题,成为发展中国家首要关注的问题. 图1-1 2005年各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2、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结构(1) 中国能源消耗结构如图2-1所示,中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一直是国家能源的主体.2005年中国能源消耗的主体为煤炭,其消耗量为46.905 Quadrillion Btu,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69.91%.石油的消耗量为13.3785 Quadrillion Btu占

8、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0.55%.电力和天然气资源消耗量较少,2者相加不足10%,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图2-1 2005年中国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2) 印度能源消耗结构 由图2-2可知,同中国相同,印度同样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但是石油资源已经在资源消耗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05年印度煤炭的其消耗量为8.646 Quadrillion Btu,占印度能源消耗总量的53.36%.其石油的消耗量紧随其后为4.983 Quadrillion Btu占印度能源消耗总量的30.75%。其中电力和天然气在本国能源消耗重所占比重超过10%,略高于这两种能源在

9、中国消耗所占的比重。 图2-2 2005年印度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 (3) 美国能源消耗结构由图2-3可知,与发展中国国家不同,发达国家大多以石油为能源消耗的主体,美国更为突出.2005年美国石油消耗总量为消耗量为40.393 Quadrillion Btu,占美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0.13%.此外天然气的消耗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为22.886 Quadrillion Btu,占美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3.3%.煤炭的消耗量与天然气大致相同,占美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3.24%.电力的消耗量也超过了10%。 图2-3 2005年美国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

10、4) 英国能源消耗结构由图2-4可知,英国是一个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这使得石油和天然气成为英国能源消耗的两大主体。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英国的能源消耗倚重石油,2005年英国石油消耗量为3.673 Quadrillion Btu,占英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6.68%.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英国凭借其自身丰富的天然气能源,致使天然气消耗量与石油消耗量大致相等,其消耗量为3.582 Quadrillion Btu,占英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5.77%.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高消耗致使英国煤炭的消耗率并不高,仅占英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48%. 图2-4 2005年英国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

11、 (5) 日本能源消耗结构 由图2-5可知,日本是一个能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它的石油和天然气对进口的依赖度很高.由于近些年来全球性石油能源的紧缺,日本开始调整能源的结构,逐步降低石油能源的消耗,争取引入新的可再生资源,取代对石油的能源依赖.但是石油仍是日本能源消耗的主体,2005年日本石油能源消耗量为10.884 Quadrillion Btu,占日本能源消耗总量的48.22%.其次是煤炭资源的消耗, 占日本能源消耗总量的20.40%.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日本能源结构的调整,像水发电、热发电、核发电这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逐步增大.日本电力能源方面的消耗紧随煤炭能源的消耗占日本消耗总量的17.10%,

12、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后为天然气,其消耗占日本能源消耗的14.3%。 图2-5 2005年日本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6) 德国能源消耗结构 由图2-6可知,德国的经济发展十分稳定,近10年来能源消耗的平均增长率几乎为0,但是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却呈增长趋势。于是德国加强了能源技术的开发,调整了能源的消耗结构,扩大了天然气的利用,减少了国内煤炭资源的消耗。不过德国也能具备发达国家资源消耗的特点,即以石油为主体2005年德国石油消耗5.426 Quadrillion Btu,占德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7.41%.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耗较为平均,分别占德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4.36%和23.31

13、%. 图2-6 2005年德国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3、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结构对比分析由图2-7可知,由对美、英、日、德这4个发达的能源消耗大国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虽然根据国情不同,各个发达国家能源的消耗情况有所差异,但是其能源结构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目前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一般以石油作为第一位能源,大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40 %; 煤炭居第二位,约占26 %;天然气的比重已由10 % 上升至24 % ,居第三;核能、水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约占10 %。优质能源所占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的供应紧张,发达国家也开始逐步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加强

14、能源技术的开发。 而与之相比煤多、油少、气短的国情导致煤炭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耗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与国外相比明显失衡。所以应该根据国情出发走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道路。 同中国情况类似,印度的能源比例也明显失衡。印度是一个贫油的国家,但近些年来石油能源的消耗却在逐步增加,这使得印度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很高。印度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政策,开发新的能源技术,使优质能源所占比重升高。 图2-7 研究各国及全球能源消耗增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因此不能单纯的以比较某种能源消耗

15、占世界能源消耗的比重来评定一国的能源利用是否合理。仅仅能够从各国国情出发寻找出一种相对合理的能源利用方案。尤其是像中国和印度这种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更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的差距,借鉴其能源利用政策,争取高效的利用手中有限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最用。三 中国能源消耗变动趋势预测1、建立中国能源变动趋势模型 表3-1 1990-2006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 单位为:万吨标准煤. 年份能源消耗总量1990987031991103783199210917019931159931994122737199513117619961389481997137798199813221419991

16、33831200013855320011431992002151797200317499020042032272005224682200624627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利用表1-1的数据做出1990-2006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折现图,了解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大体变动趋势. 由图3-1可知,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是呈现出增长态势的, 但在一定时期也曾有下降。具体来说, 上世纪90 年代前期稳步增长, 90 年代后期出现小幅下降, 进入21 世纪后, 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以更加快速的方式大幅增加, 并呈现出强劲的持续增长势头.从长期趋势来看, 2000 年以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呈现缓慢增长的势头

17、, 进入本世纪后, 增长速度明显加大。 图3-1 1990-2006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根据表提供的19902006 年我国每年能源消耗总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的估计方法,运用eviews软件,通过对数据的多次模拟后发现, 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变动呈现三次曲线的增长趋势.拟合结果如下:表3-2 EVIEWS软件输出结果 图3-2 中国能源消耗总量预测值和真实值的拟合图 从图3-2中可以看出,线形趋势较好的拟合了原来的样本数据。但是,考虑到残存仍表现出明显的持续变动样式,并且D.W.值为1.01不在1.22.8之间,所以此模型可能存在序列相关性。为此我们又利用

18、最小二乘法作检验残差与其一期滞后有无明显线性关系。表3-3 EVIEWS软件输出结果 由表3-3,变量的T检验值2 可以拒绝原假设,所以此拟合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并且通过表3-2可知,经过分析, 以上模型通过了经济学检验和统计学检验。从时间变量t 来看, 其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都通过了统计上的t 检验, 也即单个变量是统计显著的。同时, 从模型的拟合优度和F 值来看, 该三次曲线在整体上也是统计显著的。并且通过了序列相关性的检验。故此, 可以用以上模型对我国未来若干年的能源消耗变动情况作简单预测。 (3.1) (其中: t = 1 , 2 , 3 )利用公式(3.1),代入t值得到预测结

19、果2006年,即t=17时。中国能源消耗总量Y =251356万吨标准煤误差值=(模型预测值-真实值)/真实值=(251356 -246270)/ 246270=0.02由于误差值不大,所以我们基本认可这个模型。利用这个模型进行2007年-2011年预测中国能源消耗总量2007年 即t=18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Y =289750万吨标准煤2008年即t=19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Y =335736万吨标准煤2009年即t=20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Y =390022万吨标准煤2010年即t=21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Y = 453315万吨标准煤2011年即t=22时 我国能源耗费总量Y =52632

20、2万吨标准煤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动特点 根据预测的5年的数据,还有1990-2006年的原始数据做出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折现图,进一步了解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大体变动趋势. 由图3-3可知,从19901996 年, 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增长相对稳定。1990年的能源消耗总量为98 703万吨标准煤, 到1996 年时增长到138 948万吨标准煤19971999 年之间出现了能源消耗总量的下降,到1999 年时已经低于1995 年的水平, 仅为130 119万吨标准煤。特别是1998 年下降幅度最大, 比1997 年减少了5 584万吨标准煤, 降幅达到了411 %。在此期间, 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

21、能源供给结构调整, 煤炭供给受到严格限制, 而电力消耗有所上升, 这可能是导致统计内能源消耗萎缩的主要原因。 自2000 年以后, 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到2006年已经增长到246270万吨标准煤.再结合通过模型预测的2007到2011年这5年的预测结果, 中国能源消耗一直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图3-3 1990-2011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及预测值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2005年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总量及结构进行静态对比分析,大致了解了这6个国家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根据各

22、国具体国情检验其能源政策是否合理.其结论如下:(1) 美、英、日、德四个发达国家为世界能源的主要消耗国家,均具备发达国家以石油为第一消耗能源的特征.同时,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发达国家开始采取相应的能源应对政策,坚定不移的走“低碳高效”的路线。优良的能源政策使四国在控制石油在能源消耗增长方面取得明显收敛。同时在能源多元化、加强能源技术开发、可再生资源利用、提高能源效率、节能等方面也取得了成效。(2) 中国和印度为典型的正在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多以煤炭为主要的消耗能源,而优质能源消耗比例低。煤炭这种能源不仅会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破坏生态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能耗非常高、

23、经济效益低,应尽快向发达国家学习调整能源政策,优化自身能源消耗结构走上真正合理的能源消耗路线。解决自身能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的能源消耗情况,本文利用EVIEWS软件队中国能源消耗变动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耗量会持续的增加。所以在全球能源紧缺的时代,中国更应该采取相应政策,缓解自身能源短缺的压力,改变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相关建议如下:(1)坚持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并且提高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利用率。(2)加大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逐步走上能源结构多元化的道路,摆脱对单一能源的过分依赖。(3)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竞争。(4)加强能源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的产

24、业化。参考文献1徐薇; 我国能源消耗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 J;煤炭经济研究; 2006年01期; 41-432付庆云. 美、德、英、日等国能源结构变化和发展方向J. 国土资源情报, 2005,(07)3白泉,佟庆. 美国的能源多样化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 2005,(04) 4 张宇燕,管清友. 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J. 世界经济, 2007,(09) 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 中、印、美、英、日、德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对比分析以及中国消费趋势模型的建立 摘要:能源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印、美、英、

25、日、德6国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的对比分析,了解各国能源利用情况,提出能源利用的合理建议。并且利用数据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费趋势模型,进一步探讨中国的能源消费问题。关键字:能源消费总量 能源消费结构 趋势分析一 绪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它更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源工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 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 因而是世界经济发展重要“晴雨表”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性能源供给形势日趋紧张。世界能源展望2007“参考情景”预测,2005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增加55%,

26、年均增长率为1.8%。203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177亿吨油当量(1吨油当量=1.43吨标准煤),而2005年为114亿吨油当量。并且值得关注的是,在参考情景中,经济、人口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一次性能源消耗的增长量占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耗的增长量的74%。其中仅中国和印度就占全球增长量的45%。中国能源消耗需求的巨大增长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不仅对与能源问题密切相关的是环境问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世界能源的安全也同样引人瞩目。所以为了全球的共同发展,现在所有国家都面临的挑战是,在不破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开始过渡到一个更为安全、低碳的能源体系。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全球能源

27、的合理利用问题,本文对中、印、美、英、日、德等6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及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特别关注中国能源消耗的发展情况,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能源消耗发展规律,对中国能源消耗变动情况进行了预测。二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总量及结构对比分析2、 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总量对比分析根据表1-1可知, 在这6个国家当中美国位居第一位的能源消耗大国,同时美国也一直是位居世界第一位的能源消耗大国.根据2005年全球能源消耗资料显示,美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为100.69 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1.8%.中国据次位其能源消耗总量为67.094Quadrill

28、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4.5%.第三位为日本其能源消耗总量为22.572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4.9%.第四位为印度, 其能源消耗总量为16.204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5%.之后是德国, 其能源消耗总量为14.506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1%.最后为英国, 其能源消耗总量为10.014Quadrillion Btu,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2%.表1-1 2005年各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及占世界能源消耗比重 单位:Quadrillion Btu,%国家消耗比重英国10.0140.0

29、22德国14.5060.031印度16.2040.035日本22.5720.049中国67.0940.145美国100.690.218其他地区231.7180.5全世界462.7981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通过图1-1可知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总量约占世界消耗比例的50%.说明这6国对世界能源形势和未来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首先,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这四个发达国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耗国家.2005年,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四国的能源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消耗量的32%.世界上绝大数的资源都被发达国家所利用,并且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效率高.他们能够使能源得到相对充分的利用,达到发展本国经

30、济的目的.于是,由于具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的保障,消耗全球能源较多的发达国家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积极的研究能源的发展问题,寻求一条高效的道路,使能源的发展既能满足能源需求,又能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 其次,中国和印度是正在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家.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的能源发展正在改变全球的能源体系。同样地,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利用率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偏低,于是提高能源利用率问题,成为发展中国家首要关注的问题. 图1-1 2

31、005年各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2、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结构(1) 中国能源消耗结构如图2-1所示,中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一直是国家能源的主体.2005年中国能源消耗的主体为煤炭,其消耗量为46.905 Quadrillion Btu,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69.91%.石油的消耗量为13.3785 Quadrillion Btu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0.55%.电力和天然气资源消耗量较少,2者相加不足10%,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图2-1 2005年中国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2) 印度能源消耗结构 由图2-

32、2可知,同中国相同,印度同样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但是石油资源已经在资源消耗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05年印度煤炭的其消耗量为8.646 Quadrillion Btu,占印度能源消耗总量的53.36%.其石油的消耗量紧随其后为4.983 Quadrillion Btu占印度能源消耗总量的30.75%。其中电力和天然气在本国能源消耗重所占比重超过10%,略高于这两种能源在中国消耗所占的比重。 图2-2 2005年印度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 (3) 美国能源消耗结构由图2-3可知,与发展中国国家不同,发达国家大多以石油为能源消耗的主体,美国更为突出.2005年美国石油消耗总量为

33、消耗量为40.393 Quadrillion Btu,占美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0.13%.此外天然气的消耗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为22.886 Quadrillion Btu,占美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3.3%.煤炭的消耗量与天然气大致相同,占美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3.24%.电力的消耗量也超过了10%。 图2-3 2005年美国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4) 英国能源消耗结构由图2-4可知,英国是一个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这使得石油和天然气成为英国能源消耗的两大主体。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英国的能源消耗倚重石油,2005年英国石油消耗量为3.673 Quadrillion B

34、tu,占英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6.68%.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英国凭借其自身丰富的天然气能源,致使天然气消耗量与石油消耗量大致相等,其消耗量为3.582 Quadrillion Btu,占英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5.77%.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高消耗致使英国煤炭的消耗率并不高,仅占英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48%. 图2-4 2005年英国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 (5) 日本能源消耗结构 由图2-5可知,日本是一个能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它的石油和天然气对进口的依赖度很高.由于近些年来全球性石油能源的紧缺,日本开始调整能源的结构,逐步降低石油能源的消耗,争取引入新的可再生资源,取代对石油

35、的能源依赖.但是石油仍是日本能源消耗的主体,2005年日本石油能源消耗量为10.884 Quadrillion Btu,占日本能源消耗总量的48.22%.其次是煤炭资源的消耗, 占日本能源消耗总量的20.40%.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日本能源结构的调整,像水发电、热发电、核发电这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逐步增大.日本电力能源方面的消耗紧随煤炭能源的消耗占日本消耗总量的17.10%,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后为天然气,其消耗占日本能源消耗的14.3%。 图2-5 2005年日本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6) 德国能源消耗结构 由图2-6可知,德国的经济发展十分稳定,近10年来能源消耗的平均增长

36、率几乎为0,但是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却呈增长趋势。于是德国加强了能源技术的开发,调整了能源的消耗结构,扩大了天然气的利用,减少了国内煤炭资源的消耗。不过德国也能具备发达国家资源消耗的特点,即以石油为主体2005年德国石油消耗5.426 Quadrillion Btu,占德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7.41%.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耗较为平均,分别占德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4.36%和23.31%. 图2-6 2005年德国能源消耗结构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3、中、印、美、英、日、德6国能源消耗结构对比分析由图2-7可知,由对美、英、日、德这4个发达的能源消耗大国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虽然根据国情不同,各个发达国

37、家能源的消耗情况有所差异,但是其能源结构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目前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一般以石油作为第一位能源,大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40 %; 煤炭居第二位,约占26 %;天然气的比重已由10 % 上升至24 % ,居第三;核能、水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约占10 %。优质能源所占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的供应紧张,发达国家也开始逐步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加强能源技术的开发。 而与之相比煤多、油少、气短的国情导致煤炭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耗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与国外相比明显失衡。所以应该根据国情出发走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

38、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道路。 同中国情况类似,印度的能源比例也明显失衡。印度是一个贫油的国家,但近些年来石油能源的消耗却在逐步增加,这使得印度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很高。印度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政策,开发新的能源技术,使优质能源所占比重升高。 图2-7 研究各国及全球能源消耗增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总署网站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因此不能单纯的以比较某种能源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的比重来评定一国的能源利用是否合理。仅仅能够从各国国情出发寻找出一种相对合理的能源利用方案。尤其是像中国和印度这种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更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的差距,借鉴其能源利用政策,争取

39、高效的利用手中有限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最用。三 中国能源消耗变动趋势预测1、建立中国能源变动趋势模型 表3-1 1990-2006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 单位为:万吨标准煤. 年份能源消耗总量199098703199110378319921091701993115993199412273719951311761996138948199713779819981322141999133831200013855320011431992002151797200317499020042032272005224682200624627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利用表1-1的数据做出1990-2006年中

40、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折现图,了解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大体变动趋势. 由图3-1可知,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是呈现出增长态势的, 但在一定时期也曾有下降。具体来说, 上世纪90 年代前期稳步增长, 90 年代后期出现小幅下降, 进入21 世纪后, 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以更加快速的方式大幅增加, 并呈现出强劲的持续增长势头.从长期趋势来看, 2000 年以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呈现缓慢增长的势头, 进入本世纪后, 增长速度明显加大。 图3-1 1990-2006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根据表提供的19902006 年我国每年能源消耗总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的估计方法,运用eview

41、s软件,通过对数据的多次模拟后发现, 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变动呈现三次曲线的增长趋势.拟合结果如下:表3-2 EVIEWS软件输出结果 图3-2 中国能源消耗总量预测值和真实值的拟合图 从图3-2中可以看出,线形趋势较好的拟合了原来的样本数据。但是,考虑到残存仍表现出明显的持续变动样式,并且D.W.值为1.01不在1.22.8之间,所以此模型可能存在序列相关性。为此我们又利用最小二乘法作检验残差与其一期滞后有无明显线性关系。表3-3 EVIEWS软件输出结果 由表3-3,变量的T检验值2 可以拒绝原假设,所以此拟合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并且通过表3-2可知,经过分析, 以上模型通过了经济学检验和

42、统计学检验。从时间变量t 来看, 其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都通过了统计上的t 检验, 也即单个变量是统计显著的。同时, 从模型的拟合优度和F 值来看, 该三次曲线在整体上也是统计显著的。并且通过了序列相关性的检验。故此, 可以用以上模型对我国未来若干年的能源消耗变动情况作简单预测。 (3.1) (其中: t = 1 , 2 , 3 )利用公式(3.1),代入t值得到预测结果2006年,即t=17时。中国能源消耗总量Y =251356万吨标准煤误差值=(模型预测值-真实值)/真实值=(251356 -246270)/ 246270=0.02由于误差值不大,所以我们基本认可这个模型。利用这个模型进

43、行2007年-2011年预测中国能源消耗总量2007年 即t=18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Y =289750万吨标准煤2008年即t=19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Y =335736万吨标准煤2009年即t=20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Y =390022万吨标准煤2010年即t=21时我国能源消耗总量Y = 453315万吨标准煤2011年即t=22时 我国能源耗费总量Y =526322万吨标准煤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动特点 根据预测的5年的数据,还有1990-2006年的原始数据做出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折现图,进一步了解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大体变动趋势. 由图3-3可知,从19901996 年, 中国能源消

44、耗总量增长相对稳定。1990年的能源消耗总量为98 703万吨标准煤, 到1996 年时增长到138 948万吨标准煤19971999 年之间出现了能源消耗总量的下降,到1999 年时已经低于1995 年的水平, 仅为130 119万吨标准煤。特别是1998 年下降幅度最大, 比1997 年减少了5 584万吨标准煤, 降幅达到了411 %。在此期间, 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能源供给结构调整, 煤炭供给受到严格限制, 而电力消耗有所上升, 这可能是导致统计内能源消耗萎缩的主要原因。 自2000 年以后, 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到2006年已经增长到246270万吨标准煤.再结合通过模型预测的2007到2011年这5年的预测结果, 中国能源消耗一直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图3-3 1990-2011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及预测值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