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977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摘要 我国现行的汇率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同时我国的汇率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缺乏灵活性,同时在国际压力的造势下,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币的升值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人民币的升值会对我国的出口.就业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也为我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偿还外债能力的增强,人民币可兑换步伐的加快带来了机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总归到底是因为我国汇率体制存在着缺陷引起的,我国必须完善人民币汇率的生成和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民币汇率监测机制和管理制度,完善结售汇制度,使我国的汇率制度进一步市场化,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键词

2、: 外汇储备, 汇率 ,升值压力 ,结售汇制度 AbstractChinese present exchange rate system was founded in the middle of 1990s, but as the economy developing quickly and the total foreign exchanges increasing greatl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lots of disadvantages in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as well as the pressures fro

3、m international world, RMB faces the appreciation pressures .But i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the RMB appreciation, it can bring some positive facets as well as some negative facets. If RMB appreciate, it will bring a impact to the export. Employment a, but it can improve the trade terms and enlar

4、ge the ability of paying back the foreign loans and bring the opportunity for RMB free exchange. There are lots of disadvantages in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so that it brings the appreciation for RMB. We must perfect the RMB exchange rate, build up the right supervisory and managed system for the RM

5、B exchange rate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exchange of the settlement and sales. Our goals are to make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marketable so that it ca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economy and the society.Keyword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exchange rate, the appreciation pressure,the system

6、of exchange of the settlement and sales 目录摘 要I Abstract II 目录III 绪论 1 一、产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和原因2 (一)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政治压力 2 (二)我国经济的相对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3 (三)人民币汇率体制缺乏弹性5 二 、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5 (一)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5 1冲击出口产业,阻碍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5 2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发挥劳动力优势,使失业率增加,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6 3扩大了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7 4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有负面影响7 三 、 人民币升值的有

7、利影响 8 (一)有助于提高进口能力和改善贸易条件8 (二)增强中国偿还外债的能力 9(三)有助于企业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10 (四)有利于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使其成为国际货币11 四 、 应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对策11(一)逐渐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11 1完善人民币汇率的生成和运行机制112 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12 3控制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并更好地利用这些储备资源 13 4外汇管理当局应在外汇储备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13(二) 制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监测机制和管理制度13 1确定合适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即理论上的均衡率13 2确定合适的汇率

8、目标区间宽度14 (三) 完善结售汇制度14 (四) 在鼓励资本流出的同时,加强对资本流入管理,改变资本流出 和流入不对称的状况15 (五) 运用市场机制缓解由外汇储备增加所引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增加问题15 五、结论15致谢16参考文献16 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 绪论自从200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水平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说法广泛存在于国际间,以日本和美国为首的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几乎众口一词,对我国政府施压,要求中国政府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人民币对外升值。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将日本的通货紧缩乃至全球经济不景气都归罪于“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美联邦主席格林斯潘认为“人民币汇率

9、如果继续盯住美元,可能会破坏中国国内货币体系的功能,欧盟15国也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了。我国政府适时调整了进出口策略,增加了对美国、欧盟、日本的进口,通过向部分国有银行注资的方法减少外汇储备,尽管我国旗帜鲜明地要继续保持人民币稳定,但是,增强汇率的灵活性、市场波动性,将是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的必要措施,在贸易账户顺差和金融账户顺差的情况下,人民币对外升值压力的呼声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更是带来了数量庞大的国际热钱徘徊在中国大门外,据有关数据显示,香港外汇市场在近段时间遭受了数百亿热钱的冲击。同时近期国内关于外汇管理的制度也多次出台政策,如个人合法财产将允许换汇出境,增加出外留学生

10、兑换外汇的限制数额,加大打击国际洗钱活动力度,加强管制外汇流动等。显然此类政策措施的出台既是对我国外汇制度的政策调整,也同时显示我们正遭遇愈来愈大的国际压力,特别是热钱的压力。一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和原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根源和原因都是多方面的。(一)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政治压力“人民币升值论”萌芽于2001年下半年,当年8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中国的廉价货币一文,认为中国应该提高人民币汇率;9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期盼人民币升值日渐强烈的中国威胁论一文。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人将人民币汇率与本国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商界利益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相对固定的人民

11、币汇率导致了对本国的产品倾销,从而损害了本国商界的利益。美国政府一直要求中国对人民币币值作出调整,並希望中国采取更灵活、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2004年9月,在七大工业国G7财长会议上,美国财长斯诺再度要求中国采取更具弹性的汇率政策,虽然中国在增加汇率弹性上已取得进展,但他认为“步伐太慢,並不令人满意”。进入2005年,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中国汇率政策的指责越来越强硬了,一向出言谨慎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发言称,中国将会提早将其货币与美元脱钩,因为这项政策对中国自身经济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美国新的贸易代表人选罗伯特波特曼也在2005年3月份表示,计划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12、“表示将提早到亚洲,当面向适当的中国官员传达强烈信息”。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在2005年4月13号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也重申了布什政府的立场,认为中国已完成了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所有准备工作,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了。 日本一直也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升值。在2003年G7会议上,日本当时的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人民币定值过低导致中国出口猛增並输出通货紧缩;任何旨在有秩序、有效地刺激世界经济增长並扭转全球通货紧缩的政策都必须包括人民币汇率调整这一环节”。他还要求其他国家通过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逼迫人民币升值。(二) 我国经济的相对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促使人民

13、币面临升值压力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总量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形成了人民币走强的基础,当前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持续出现的双顺差和外国投资大量进入,强化了人民币的强势地位。2005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6099亿美元(年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全年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2067亿美元。从数据上看,2004年也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最多的一年。外汇储备(见表一)主要来源于对外贸易的顺差(见表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贸易快速增加,进口贸易也大幅度增加,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

14、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三。几乎是同一时间,商务部也公布数据称,200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606.3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319.8亿美元。如果做一道直观的减法的话,除去贸易顺差和FDI之和926.1亿美元,2004年不明原因的资本流入在1000多亿美元以上。据估计2004年的投机资本有900亿到1000亿美元之多,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对外汇储备的构成进行测算后则认为,在高增的外汇储中,只有几百亿美元没有实际贸易背景,如果再除去一些常规的、合理的构成,剩下的具有投机嫌疑的资金量并不高,观察人士仍然普遍认为这些投机性资本对人民币构成的升值压力并未褪去。以下两个表是反映我国2

15、0002004外汇和进出口额变化的情况:表一 20002004外汇储备情况(单位:亿美元)月份 2000年 2001 2002 2003 20041 1561 1686.23 2174 3044.57 4157.202 1565.59 1747.73 2235.31 3082.52 4266.393 1568.2 1758.47 2276.05 3160.09 4398.224 1568.46 1771.78 2338.24 3262.91 4490.175 1580.19 1790.00 2384.73 3400.61 4585.606 1585.68 1808.38 2427.60 346

16、4.76 4706.397 1585.96 1844.92 2465.34 3564.86 4829.828 1592.17 1900.53 2530.90 3647.34 4961.699 1600.92 1957.64 2586.30 3838.63 5145.3810 1613.44 2030.29 2655.39 4009.92 5424.4311 1639.11 2083.15 2746.25 4203.61 5738.8212 1655.74 2121.65 2864.07 4032.51 6099.32 (到2005年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

17、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和外汇储备统计数据表二 年 份进 出 口(亿元)出口总额亿元进口总额亿元差 额亿元进 出 口总额亿美元出 口 总额(亿美元)出口总额(亿美元200039273.220634.418638.81995.64742.92492.02250.9200142183.622024.420159.21865.25096.52661.02435.5200251378.226947.924430.32517.66207.73256.02951.7200370483.536287.934195.62092.38509.94382.34127.620049549749070.946426.226

18、44.711547.45933.65613.8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贸统计年鉴(三) 人民币汇率体制缺乏弹性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时,我国规定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天的波幅为中心汇率上下0.3%,按目前8.2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水平,每天可上下浮动250个基本点,而实际上人民币汇率每天波幅不过几个基本点。自1998年以来,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上一直在18.27的水平上“钉住美元”。所谓“钉住美元”,是通过两层强制政策(强制结售汇制度)达成的:第一层是对企业,不管企业愿意与否,外贸得来的超出外汇账户限额以上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商业银行;第二层是对商业银行,不管银行情愿与否,

19、超出银行结售汇周转限额以上的外汇,都必须卖给中央银行。这种汇率制度既无法避免汇率扭曲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也不能为汇率内外均衡提供灵敏的政策手段和为宏观调控提供便利。实际上于1994年初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经逐步演变成为固定汇率安排。我国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固定汇率制度。汇率制度最明显的特点是固定汇率。由于人民币汇率缺乏灵活性或弹性,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在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下,由于汇率浮动区间处在狭小的范围之内,这种状况使汇率难以对其他货币间汇率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美元和其他主要储备货币间的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做出反应,其结果往

20、往是表面上名义汇率保持稳定,而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与之发生偏离。二、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有利有弊。(一)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1、 冲击出口产业,阻碍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一 国货币的升值,带来的是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有血的教训的。在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此后,从1985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而“广场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如果汇率升值,

21、出口价格将提高,由此损害到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20世纪90年代的经验来看,整个90年代都保持了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其中顺差大的1998年达到434.7亿美元,占当年GDP的4.6%。这说明中国实行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刚从传统计划体制的短缺经济走出来,国内居民消费旺盛。当时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居民消费需求带动的。 20世纪90年代,新的消费层次和消费需求尚未形成,但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带动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对外贸易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20世纪80年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平均只有0.5%,到90年代则达到7.5%,而且这几年来这个比率一直在攀

22、升。目前,由于内需市场尚未真正启动,出口对于维持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仍然非常关键。出口下滑则可能意味着增长势头的低落。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影响我国在美元贬值期间转移效应和相对比较优势的发挥,加大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经过出口退税调低的影响,外贸企业的利润水平已经非常低,很多企业仅仅是通过出口增加销售量,以求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进一步降价的空间很小。因此,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从利润的角度看,由于外贸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劣势地位,进口业务很难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取超额利润,但是出口业务则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在遭受出口退税调低的影响后,如

23、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则大多数外贸企业将会处于亏损的边缘。人民币升值不但会损害一般加工业的出口竞争力,使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能发挥,而且会损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高技术产业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基础,从根本上阻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我国是一个外贸出口大国,2004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达一万一千亿美元,其中出口5933.6亿美元,比上一年大幅增长35.4%。由于我国的商品低廉的价格,所以在世界同类产品中我国的商品有很大的价格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较低的人民币汇率,去年美元对主要货币普遍下滑,人民币也随之下探,从而导致出口额进一步增加。中国产品在世界格局中主要是以较低的价格占尽优势,一旦

24、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2、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发挥劳动力优势,使失业率增加,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从生产要素分工来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我国是一个正处在经济起飞过程中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最大的禀赋优势就是充足和廉价的劳

25、动力,这是我国最大和最根本的国情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从劳动力的数量看,我国拥有亿劳动力,高居世界第一位,而且这一数字每年还在以千万以上的速度增长;从劳动力的成本看,我国仅在美国的以下,比东南亚国家也要低一半左右。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是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所必须研究的根本命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市场对我国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利用好世界市场仅十分有助于解决困扰我国经济的就业问题,逐步扩大内需;而且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禀赋的相对优势,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据测算,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个季度后将使净出口占的比例下降,年后将使中国增速下降超过个百分点,对就业的负面影

26、响也将十分显著。因此,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不可取。当前中国最需要的是经济较快发展并促进就业,从而保持社会稳定,此时尤其需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在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等才有可能得到较好地解决。人民币升值,我国的出口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外国产品的购买力增强,可能会导致进口的增加,而中国对某种产品进口的增加就是对中国同类产品需求的减少,结果是生产减少,失业增加;人民币升值使外资投资办厂的成本增加,外商在华投资的增量有可能减少,如果相对以前的增加幅度减少,则就业增量就会相应减少。3、 扩大了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汇率的变动,会产生财富分配效应,以人

27、民币计价的个人财富,在人民币升值后,如果换成美元计价,会使得原本占有财富多的人群相对来说变得更加富有,而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就业机会更少,收入增加进一步放慢,生活会更加困难。4、 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有负面影响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列世界第六,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长期会影响亚洲经济的稳定,短期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尽快复苏。(三) 人民币升值的有利影响1、 有助于提高进口能力和改善贸易条件人民币升值时,生产要素进口行业的进口成本将会下降,有利于盈利能力的增强。进口生产要素行业的进口成本将在人民币升值后降低,进口替代型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在人民币升值中受到不利影响。对于

28、生产要素进口行业,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国外产品的价格将会随之降低,从而进口成本下降;根据供需规律,人民币升值后,进口价格的下降将会引起进口数量的增加,当然,增加数量的多少依赖于我国的进口价格弹性。对于生产要素进口行业都将是一个利好,它会带来这些行业进口成本的下降,盈利状况的改善。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等。1978-1994年,中国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了550%,在80年代中期即出现通货膨胀与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这种依靠贬值增加出口的战略必将恶化贸易条件,即出口价格指数越来越低,而进口价格指数越来越高,国民财富外流,国际经济

29、学上称为“外贸贫困增长”。 1993年-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3,其中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下降2。2003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4.7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9.7,贸易条件指数为95.4%,低于上年的98.8%。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与人民币汇率低估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 进口价格下降会促使这类企业更多地使用外国原材料和设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使企业能够消化大部分升值因素,出口价格并不会随名义汇率的升值而成比例提高,比如人民币升值30%,一般贸易品的出口价格可能只提高15%。中国的出口二十多年以来从95亿美元增加近到6000亿美元,但贸易条件没有改善甚至出

30、现恶化,贸易结构有“一高一低”的特点。“一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高,占出口总值70%,其中纺织品与服装占出口23%。“一低”是指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低,占32%,低于主要发达国家47%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42%的水平。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现出口导向战略,在中国持续25年,已难以为继。国际对华反倾销直线上升,中国也应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而人民币升值是符合这一战略的。2003年,中国进口石油9112万吨,2004 年上半年又进口5634万吨,同比增加了40%。按目前的势头,2010年前进口量有可能超过2亿吨,20

31、20年还可能超过3亿吨。鉴于2003年石油进口额约相当于全国制造业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半,因此,仅减少石油大量进口费用的经济效益就是非常可观的。1985,美日等国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后,日元急速升值后,日本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都趋于下降,但进口价格下降的速度更快,导致日本贸易条件较“广场协议”前有了明显改善。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着力点逐渐从价格转向质量、品牌、技术、营销网络等非价格因素上来。表三“广场协议”前后日本进出口价格和贸易条件变化(价格指数1995年=100)年份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1975143.1142.11.0071980152.2219.20.69419

32、85149.2208.80.7151986126.7134.00.9461987120.3123.10.9771988117.5117.41.0011989122.7126.20.9721990125.3137.20.9131991118.6125.90.9421992114.3118.20.9671993105.2106.00.9921994102.2100.11.02119951001001.0资料来源:据日本统计年鉴2003年计算2、 增强中国偿还外债的能力根据上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经验,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一直把外商直接投资视为最安全最有利的投资。随着资金需求增加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

33、展,中国对外负债近年来也出现了迅速增大的趋势。2004年末,中国外债余额2286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350亿美元,增幅18%,为多年来所未见,其中2004年至月,中国新借入外债.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亿美元,增长.%;偿还外债本金.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亿美元,增长.%;付息.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亿美元,增长.%。外债净流入(新借款额减去还本付息额).亿美元,净流入量为上年同期的.倍。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将日渐完善,利用外资的经验将日渐增加,利用外资的能力将日渐增强,资金需求也将日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的对华间接投资必将很快达到或超过其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从国际

34、比较看,如果说巴西、墨西哥,阿根庭上世纪80年代初的负债能力为1000亿美元,那么,根据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中国2020年至少有1万亿美元以上乃至2万亿美元的负债能力。在年内举债、还债规模都接近或超过1000亿美元、今后负债规模还将迅速增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减轻外债负担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表四 我国近年外债余额的统计表 单位:万美元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14572733.217011323.0 16853764.5193,634,231.3228,600,0003、 有助于企业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继续保持世界很低工资水平既不可能,也不利于我

35、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何况除工资成本外,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还有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以及人才力、资金力、市场开拓力、信息力等。当一国人均收入达2000美元时,产业结构将面临调整,产品标准固定、工资成本升高的夕阳产业将转移到海外。目前中国沿海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沿海地区人均收入已经接近或达到2000美元,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变为技术进步和经营革新的动力,使企业尽快走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正道,乃是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日本企业已经有成功的经验,应该认真地学习和借鉴。随着我国对外投资能力的逐步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稳步推进,截至到2003年从事跨国经营的中

36、国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对外投资额近100亿美元,业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多元化格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项目档次和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迄今为止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选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2003上半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境外企业的中国企业219家,投资额6亿多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8%和20%。截至2003年6月底,中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近150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

37、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订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多万人次。“十六大”已正式提出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资金能力,乃是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无疑是一项有利的政策选择。4、 有利于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使其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国际通货化是作为中国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将会给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莫大的利益和好处。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在经常项目下有管理的可兑换,资本项目还未开放,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国际市

38、场上的汇率风险。人民币汇率在今后若干年内缓慢升值,也将为汇率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缩短资本项目开放的时间表。人民币在目前已经成为周边地区的硬通货,在放开资本项目管制,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后,预期人民币将有望成为地区性强势货币。三、应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对策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因势利导,采取正确的对策。虽然说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和正面的积极效应。但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一)逐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其一,完善人民币汇率的生成和运行机制。其二,增加人民币

39、汇率的弹性。包括扩大汇率波动区间,运用经济手段调整汇率水平。其三,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抑制其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促其合理使用,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效率。其四,推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进程。1、完善人民币汇率的生成和运行机制 这个步骤可以大体上分以下两步走: 一是改变汇率的控制方式逐步发挥外汇交易中心和外汇指定银行的作用;调整中间汇率的形成机制,确立每日中心汇率为参考汇率,逐步放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每日浮动幅度限制;二是在外汇市场供求关系逐步真实和全面,外汇指定银行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情况下,改变目前中央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前一营业日加权平均价公布基准汇率的做法,由主要几家外汇指定银行根据

40、当日外汇市场供求的情况,参考前一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银行价外汇买卖的即期汇率,同时,扩大银行间外汇买卖的汇率浮动幅度;银行于客户之间的即期买卖汇率可以在公布的市场即期汇率一定的幅度内由银行直接决定;客户于银行之间的大额即期外汇买卖汇率可以由客户根据公布的市场汇率与银行自由决定。 另外,还必须改变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外汇指定银行的市场地位和造市者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允许银行自由地参与外汇交易,调节市场供求,同时中央银行不再托市,以保证市场的流动性。而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身份是宏观调控者,不是市场外汇交易的主体和最后差额的承担者,央行不在市场上过渡或过频的干

41、预,要让市场的参与者银行自由地决定交易。2、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 由于人民币可浮动幅度过小,在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进入市场买卖外汇来满足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目标成为央行地必然选择,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也成为必然的结果。尽管人民币汇价已经从1994年的8.70升到现在的8.26左右,但外汇市场上持续的供大于求的压力仍然很大。适当放宽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可以减轻央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压力。同时,人民币汇率调控目标可由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篮子中包括美元、日元和欧元三种货币,可根据贸易情况选择适当权数。 我国所实行的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受到批评的原因不在于它的固定性稳定性,而在于它导致我国政策调

42、整失去独立性,过多依赖于被盯住国家,从而使得我国缺乏大国应享有的自主性,在于它盯住的国家是单一的,在于它的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我国在现阶段所需要的正是固定性因素与浮动因素相结合的汇率制度。同时我考虑到盯住一揽子货币汇率理论不但可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也能避免某一被盯住国家对盯住国家过多的影响,因此可以将汇率目标区理论与盯住一揽子货币汇率理论相结合而形成我国特有的汇率制度。实行目标区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是可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它是一种简单明了、代价相对较低的政策调整方法,实施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后,汇率政策目标的选择便成为贷币当局管理汇率能

43、否成功的关键。目标区汇率制度在具体实施上,是以篮子货币为中心汇率的确定依据,考虑到货币贬值所能承受的程度及我国货币当局对市场的公信力,目标区波动的幅度宜制定在上下1015,同时设置公开与不公开干预区间。即将上下15的幅度区间设置为货币当局公开承诺进行干预区间,利用市场对政府的置信,达到事实上调动不属于当局的某些国际游资力量,自动抑制其它国际游览力量攻击我国汇率的势头;心理区间即不对外公示的汇率浮动区间,可设置为上下10,这是考虑到货币当局进行干预有时滞性,且依一定的政策工具能较从容地实现国内其它的经济目标。汇率区间的波动幅度就要根据我国经济状况、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政府的外汇储备干预力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波动幅度将越来越大。这样,该汇率制度就能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实现35年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等到时机成熟实现完全自由浮动。3、控制外汇储备的过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