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7999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报批稿)2016.5目 录前 言- 3 -一、发展基础- 4 -(一)发展成就- 4 -(二)存在问题- 5 -二、发展环境- 6 -(一)金融改革拓宽新空间- 6 -(二)省市金融创造新机遇- 7 -(三)创业创新提供新动力- 8 -三、发展思路及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目标- 8 -四、主要任务及举措- 11 -(一)着力提升金融保障和支持力度- 11 -(二)加速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12 -(三)大力培育地方特色的金融业态- 14 -(四)积极发展创新金融载体和平台- 15 -(五)不断优化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 16 -五、保障

2、措施- 18 -(一)突出规划引领,健全协调机制- 18 -(二)立足重点平台,强化金融招商- 18 -(三)加大政策扶持,做强产业基金- 19 -(四)优化人才政策,完善配套服务- 19 -前 言“十三五”时期,是余杭区深化金融改革,提升发展金融产业,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优化金融业发展环境,更好发挥金融业的支撑带动和服务保障功能,做强做大金融产业,特编制余杭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本规划根据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编制,同时与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杭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杭州财富管理中心20142018年实施纲

3、要等相关规划衔接。本规划的期限为20162020年,涉及范围为杭州市余杭区辖内金融领域。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1金融总量稳中有增。“十二五”期间,余杭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2015年余杭区金融业增加值48.7亿元,较2010年增长45.1%,年均增速7.7%,金融业占服务业比重为6.6%,占GDP比重为3.9%。2015年,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70.9亿元和1399.2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61.8%和53.6%,年均增速10.1%和7.6%。2015年全区实现保费收入20.2亿元,比2010年增长65.8%,年均增速10.6%。金融总量的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余杭经济的

4、持续健康发展。2金融业态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余杭区银行、证券、保险主力金融机构的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底,区内共有各类银行业机构39家,证券营业部7家,期货营业部1家,保险业机构43家。类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底,区内共有20家类金融机构,其中担保公司11家,典当公司4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新金融业态蓬勃发展,截至2015年底,备案创业投资、股权投资200余家,管理基金规模超过400亿元。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达到18家,服务门类覆盖第三方支付、众筹、网络借贷等领域。3资本市场多元发展。“十二五”期间,余杭区企业首发上市4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9家(3家境外)。20

5、15年底,余杭区列入上市培育对象的企业共41家,有9家IPO材料已被中国证监会受理,有10家已报省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有20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有9家新三板申报材料已被受理。另外,余杭区共有93家企业在区域场外交易市场挂牌。其中,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93家,上海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3家。“十二五”期间,余杭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起数达到6起,并购重组涉及资产金额达29亿元,从分布来看,并购重组的数量和涉及资产金额均呈加速增长的趋势。4金融创新积极有效。“十二五”期间,余杭区被正式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区),区内通过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推进小贷公司改革发展和鼓励传统金融机构

6、创新等多个渠道,助力金融业创新发展。先后出台了余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细则、余杭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为余杭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规保障。5金融氛围日渐浓厚。“十二五”期间,余杭区紧紧抓住“梦想小镇”建设的契机,坚持“人才+资本”、“科技+金融”的发展思路,集聚了一批以天使投资为特色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培育了一批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企业,初步形成了覆盖企业发展各阶段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成功举办中国(杭州)财富管理论坛和全省上市企业促进并购大会,营造了浓厚的金融氛围,进一步增强了余杭金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存在

7、问题1企业上市步伐滞后。余杭是一个经济强区,2015年底,全区生产总值1236亿元,增长11%;完成财政总收入30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8亿元,分别增长21%、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0亿元,增长17%;上述经济指标增幅居省内同类区(县、市)前列。但是,目前余杭区仅有上市公司9家(3家境外),上市公司数与上城区并列第五,与其它经济实力相当的区县相比差距较大。上市公司少,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薄弱,导致余杭区社会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占比过重,直接融资比重微乎其微。虽然,近年来创业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较快,但整体社会融资结构亟需优化。2金融发展相对偏弱。2015年,余杭区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

8、和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6%和3.9%,而杭州市平均水平为16.7%和9.7%,余杭区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1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均未到市平均水平的一半,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亟待提升。同时,余杭金融以传统金融业为主,银行在金融业中占比独大,证券、保险业规模相对偏小,信托、租赁业尚属空白,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和实力仍较薄弱,也缺乏为资本市场配套服务的专业性中介机构,没有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和产业链。3信用环境亟待改善。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两链”风险的影响,近年来余杭区以传统企业为主的部分企业贷款逾期、欠息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信用环境出现不断恶化,一方面导致银行和民间小额贷款

9、公司不良率较快上升,另一面也对正常企业融资出现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仍将存在,信用环境恶化导致的金融风险问题和社会融资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二、发展环境(一)金融改革拓宽新空间“十三五”时期,全球经济形势动荡,美国正式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且进入加息周期,全球经济和金融仍将处于复苏缓慢、波动增加的不确定环境。国内经济进入转型“阵痛期”,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逐步进入“新常态”阶段,在“三期叠加”影响下,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模式和动力机制也从单纯依靠需求端“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驱动,转为强调供给侧改革,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去产能

10、、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工作,深化供给侧改革,要求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步伐,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资产证券化的进程,金融改革的推进,为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和直接融资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巨大空间。(二)省市金融创造新机遇浙江省已把金融产业列入“十三五”重点发展的“七大万亿产业”之一,根据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将着力构建五大金融产业、四大金融平台、三大区域金融布局的“大金融”产业格局。计划到2020年,浙江省金融业总收入将达到1.6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十三五”时期,杭州市将继续推进中国第一流的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打造全国性

11、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同时,依托我省规划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和召开G20峰会的契机,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产业、地方资本市场、私募基金和互联网金融,建设具有强大资本吸纳能力、人才集聚能力、创新转化能力、服务辐射能力的财富管理中心和新金融创新中心,成为中国金融版图上的“浙江高地”。(三)创业创新提供新动力“十三五”时期,随着杭州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一体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余杭区将迎来县域金融向都市型金融转型,城市金融大发展的历史性时期。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将成为余杭金融弯道超车的主要推动力。未来科技城成功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将成为余杭金融创新发

12、展的重要引擎。余杭金融发展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借助城市化进程加速、资本市场大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这“三驾马车”,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杭州金融的新高地、新亮点。三、发展思路及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紧扣转型升级主线,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推动金融与产业的融合,金融与城乡的融合,金融与创业创新的融合,营造现代金融服务氛围,为余杭打造创新创业梦想地、宜居宜游美丽洲的高品质大都市新区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余杭金融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在壮大金融实力的基础之上,促进余杭

13、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即以“三城三镇”为主平台,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新金融创新体系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为核心,构建余杭独具特色的金融业功能和空间发展格局,打造杭州独具影响力的直接融资服务基地、新金融集聚高地和普惠金融示范区。到2020年,金融业整体实力实现翻番,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临平创业城、艺尚小镇。重点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为主平台发展创业加速器、上市挂牌、并购重组和产业金融服务,形成余杭的创业和再创业金融服务中心。未来科

14、技城、梦想小镇。重点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创业孵化器和新金融众创空间,形成杭州“城西科创走廊”的科技金融和新金融服务中心,打造全省上市公司投融资基地和优质基金总部基地的“金融岛”。良渚文化城、梦栖小镇。重点发展以创新设计、智能硬件为主要方向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全力打造浙江省创新设计成果网上交易平台,形成杭州城北智能硬件时代的产业发展高地。2具体目标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直接融资大发展。“十三五”期间,力争全区新增股份制企业100家,上市(挂牌)培育企业200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00家,上市企业20家,新增直接融资规模150

15、亿元,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场外市场多渠道并举的格局。股票增发、债券以及配股等再融资规模达到50亿元,其他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转让等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发挥政府资金杠杆,助推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通过“政府+资本”的方式,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主要采取让利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子基金、直接投资、跟进投资、可转债投资等多种创新方式;实行“投贷联动”,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项目的资金投放力度。力争经过3-5年的滚动运作和资金回笼,使政策性引导基金规模逐步增加至50亿元,每一投资周期带动投资150亿元以上;同时建立各类产业基金10个以上,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

16、以上,有效发挥政府资金在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建立新金融创新体系,形成规模效应。“十三五”期间,加快新金融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私募证券基金和众创空间等新金融业态,打造区域财富管理中心和互联金融集聚区。到2020年,备案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达到400家以上,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发展,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成效显著,形成余杭特色的新金融集聚高地。金融机构数量稳步增长,质量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余杭区将通过未来科技城、梦想和梦栖等特色小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吸引与培育更多的金融机构。到2020年,银行业机构支行级达到50

17、家以上、新增网点数达到20家以上,鼓励余杭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在辖区设立分支机构,非银机构和网点数达到60家以上。机构管理和风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努力实现无重大风险事件。普惠金融服务逐步深化,覆盖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余杭区将结合城市化进程加速,通过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和互联网化,进一步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到2020年,实现银行类机构网点在镇乡全覆盖,不断鼓励银行机构网点向村镇延伸,确保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成为杭州市普惠金融服务的示范和标杆。四、主要任务及举措(一)着力提升金融保障和支持力度1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主导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和促进银企合作,引导银行、证券、

18、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经济、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健康时尚、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在银行信贷、证券融资和保险保障等方面进行适当倾斜,使资金更多投向能够提升产业层次、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建和技改项目,促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着力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提升实体经济活力。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由单一信贷服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增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快捷性和灵活性。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增加信贷资源,在盘活存量中扩大小微企业融资增量,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作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增设扎根基层、服务

19、小微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引导政策性、商业性、互助性担保机构,共同构建市场功能健全、业务细分的多元化增信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类融资增信机构在小微企业、“三农”融资中的增信作用。3创新运用金融手段支持社会事业,加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强金融对余杭社会公共事业、城市化建设的支持力度。立足余杭区打造“三城三镇”的大背景,组织金融机构与政府融资平台对接,加大对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的融资支持。通过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地方股权市场发行债券和收益权凭证,支持地方基本建设项目。转变政府财政投入方式,积极运用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通

20、过PPP等方式,有效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五水共治”等社会重大项目建设的筹资能力。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平台等新型融资模式,集聚民间闲散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和城市化建设。(二)加速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1推进企业上市挂牌,提升资本实力。紧紧抓住“十三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大发展和注册制改革的历史性契机,充分利用国内主板、中小板、新兴板、创业板、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中心和国际资本市场等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从关系余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高度,全力做好企业上市挂牌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宣传引导,做好筛选分层,做到“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上市一批”,全面提升上市挂牌服务水平。同时,鼓励银行

21、、券商、股权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为拟上市企业提供配套支持,整合相关部门力量为拟上市企业提供配套政策,有效推动余杭优秀创新型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壮大自身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持续做优做强。引导和支持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通过增发、配股、优先股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获取发展资金。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和各类中短期债券进行融资,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发行私募债提升融资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和开展市值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

22、力,促进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3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推动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政府主导的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带动和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创新企业和新经济领域,引导余杭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大力支持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夹层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基金等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进一步开拓创业创新企业、新经济企业和文创等轻资产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依托未来科技城和经济特色小镇的建设,配套相关支持政策,建立“主导产业+基金”的创新驱动机制,形成具有余杭特色的产业基金集聚。(三)大力培育地方特色的金融业态1拓展社区服务,推动普惠金融。结合我区面临的大规模城市化

23、和社会转型进程,引导金融机构和及其网点积极开展居民、小微、社区金融服务等普惠金融业务,鼓励银行向社区银行转型。特别是要以余杭农商行业务转型为龙头和抓手,推动其服务进一步下沉,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提高金融机构与居民和社区的融合度,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满意度,满足社区居民就业、创业、投资和财富管理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为社区和居民创造价值。2探索绿色金融,促进环境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开展绿色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授信、审贷等环节遵循“赤道原则”,优先支持低碳、环保与生态产业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排污权抵押授信产品、“五水共治”融资产品,开展水权交易、

24、林权交易等绿色资源交易。并在发展绿色信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碳商品等多个领域。3培育财富管理,优化资本配置。积极配合杭州市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的战略,结合余杭社会资本和居民财富丰厚的现实,大力推进私募金融业务、大众理财市场的发展,培育和引进优秀私募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面向社会公众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大众理财产品。积极发展和引进金融类场外交易场所或互联网交易平台,充分集聚社会资本,促进社会财富的流动和配置。有效促进财富管理中介机构的发展,支持证券、期货、信托公司等机构在余杭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财富管理中介业务,为企业、高净值人群和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的财富管理服务。(四)积

25、极发展创新金融载体和平台1推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围绕未来科技城和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构建较为完整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产业链。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开发科技金融产品、设立科技金融支行,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型企业的投融资模式,通过“投贷联动”等方式,为创业创新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新型投资基金和平台,为科技型企业和创业创新企业提供早期资本来源,助推其快速健康发展。2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借力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落户余杭产生的

26、带动效应和虹吸效应,发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优势,积极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创新发,推动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特别是要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社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度,支持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健康发展,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3依托“三城三镇”平台,促进创新金融集聚。紧紧抓住我省打造万亿金融产业和特色小镇建设的契机,围绕临平创业城、艺尚小镇,未来科

27、技城、梦想小镇,良渚文化城、梦栖小镇,加大各类新型金融业态培育、招引和政策配套力度,打造杭州新金融集聚高地。临平创业城、艺尚小镇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为主平台发展创业加速器、上市挂牌、并购重组和产业金融服务;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要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创业孵化器和新金融众创空间等;良渚文化城、梦栖小镇要大力发展以创新设计、智能硬件为主要方向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全力打造浙江省创新设计成果网上交易平台。(五)不断优化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1强化金融风险处置,消除金融风险隐患。进一步做好“两链”风险分类处置和相关企业帮

28、扶工作,按照“尊重市场、有取有舍”的原则,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偿债能力、管理水平、产品品牌、产品质量、企业主诚信意识等情况的综合评估,进行分类处置。对主业较好、产品有市场、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进行积极帮扶,有效运用“转贷基金”,协调相关银行继续做好信贷支持,尽量不抽贷、不压贷,协调法院等部门加快资产处置和流转,共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方向、盈利能力差的资金链问题企业,通过政府协调、破产、重组、合并拆分等手段及时加以处置。同时,要积极支持企业通过创业风险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替代银行负债和“互保联保”,有效降低企业的破产风险。2优化金融征信平台,构建社会信用体

29、系。按照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金融生态环境。推进小微企业、农村农户、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的诚信建设,进一步充实央行征信平台的信用信息。加快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尽快实现工商、财税、水电、司法等各部门企业和个人信用相关信息的对接,建立多部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实现政府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与央行征信平台的互联互通,结合各类社会征信机构的补充征信,构建能够有效覆盖社会信用信息各领域,有效预警和监测潜在金融风险的大数据社会信用体系。3完善金融风控体系,加强动态协调机制。从余杭经济和金融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

30、完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既要在保证整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支持金融业放宽限制,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农业的投入力度;又要对金融风险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时防范、协调化解。加强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日常监管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开展风险排查和预警,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加强金融监测预警体系和监控能力建设,加强对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网络借贷等)企业的监测,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切实做好防微杜渐,坚决杜绝重大原发性非法集资案件发生。五、保障措施(一)突出规划引领,健全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区政府对全区金融

31、业运行的协调和引导,完善相关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建立健全金融办与重点平台的工作协调机制,有效支持科创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小镇的金融业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确保余杭金融产业创新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围绕省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金融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业务指导等工作的领导,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衔接,积极争取金融资源落户余杭。(二)立足重点平台,强化金融招商区政府和重点平台合力推进金融招商引资工作,加强招商队伍,整合招商资源,发挥环境优势、产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健全招商信息共享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创新招

32、商方式,全力引进与余杭产业发展有密切关联的证券类、保险类、基金类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相关互联网金融企业等,特别重视与新金融领域龙头机构、协会组织的战略合作,通过其在行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打造新金融产业链和生态圈,有效推动新金融机构的集聚发展。(三)加大政策扶持,做强产业基金结合余杭实际情况,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出台扶持力度区域领先的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政策洼地”效应,有力引领和支持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在余杭新设或引进的各类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对符合重点支持的业态或机构给予重奖,加大政府对金融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和资金保障。做大做强产业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到余杭金融建设,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形成金融产业基金集群,吸引国内外资本、优质项目、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向余杭聚集,支持余杭创业创新企业发展,促进余杭产业转型升级。(四)优化人才政策,完善配套服务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在海创园现有海归人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订针对海归和高端金融人才的专项人才奖励政策,大力吸引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精通金融创新的高级管理人才。在优惠政策设置方面,要针对海归和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特点,特别注重提供高端生活设施、工作环境、优质医疗条件、国际学校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针对金融业发展的情况,重点扶持优秀金融企业和奖励优秀金融人才,为余杭的金融创新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