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信贷合规与风险防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信贷合规与风险防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用社信贷合规与风险防范近几年,农信社信贷业务得到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三农”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非应计贷款和不良贷款额有反弹趋势。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合规有效进行信贷风险防控,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重心。 信贷风险现状: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有了质的改变,信贷风险得到有效遏制,风险状况明显好转。合规建设活动以来,合规理念逐步增强,合规意识明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但从目前情况看,信贷风险状况还不容乐观:部分员工合规意识淡薄,信贷违规现象还时有发生,道
2、德风险难以控制,风险隐患较为突出;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压降难度增大,新增不良贷款控制不力,不良贷款有反弹趋势;不确定因素导致潜在的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逐步显现,并有加大的趋势。 信贷风险成因:风险防控意识淡薄,“三查”制度落实不够。长期以来,农信社一直存在“重经营、轻管理”思想,没有风险防控意识,自从省银监局、省联社加大对农信社的监管力度加大,施行了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大型检查后,合规经营深深的在员工中扎了根。贷款“三查”制度未能有效落实,贷前调查走过场,贷款双人调查未落到实处,资产盘点无序。贷时审查形同虚设,信贷专管形同虚设还是和以前没两样。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不能深层次揭示借款人资信、
3、经营管理等情况,往往是贷款发放后、甚至贷款逾期后风险才被暴露。贷后检查未尽职,建议是否在基层由信贷主管和专职人员进行贷后检查,或2-3个信用社成立一组,贷后检查是贷款风险防控重要一环,能有效控制顶名贷款肆虐,做到贷款风险提前防控;道德风险难以把控,违规贷款屡禁不止。虽然加大了违规贷款的整治力度,违规行为明显减少。理事长热线,近期违规人员处理,起到震慑作用。但员工个人素质、职业道德等参差不齐,顶名贷款,垒大户、跨区域等违规贷款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受利益驱使,吃、拿、卡、要现象依然存在,导致“问题贷款”难以清收。从处理人员来看,缺乏监督监控,形成事实处理晚矣。起到震慑作用,但无法挽回损失;风险责任界
4、定不明,存量贷款管理不力。不良贷款一直是农信社较为沉重的包袱,经过央行票据置换及不良贷款清收攻坚战苦苦清收,目前才渐有起色。但由于人员调整、岗位交流等因素影响,往往出现对新增贷款管理较为严格,对存量贷款管理薄弱,存量贷款责任界定不明,特别是一些有问题贷款和个人的责任贷款,人员调离后,这些贷款在管理上就形成了“真空”,成为“烫手山芋”,人为造成贷款逾期,甚至丧失诉讼时效;切实实施岗位轮换提高贷款质量。客户经理实行跨乡镇交流能够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弊是组织存款弱化,出现贷款营销及责任扯皮现象。建议在本乡镇或低比例跨乡镇交流,驻地片,贷款管理3000万元以上,有不良苗头的客户经理重点轮换,客户经理交流
5、势在必行。 信贷风险防控对策: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构建完善内控体系。一是实行统一授权管理。建立有效的授权决策机制,建立统一的授权操作规范,适度上收贷款权,(现在贷款权限上收是个不错的措施)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内部控制监控防线,业务办理实行双人、双责,实行交叉控制;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与合规部门职能。作为信贷风险防控的中台,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强化中台风险控制,制定和完善相关风险控制及责任追究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有效制度约束;同时,要有效发挥合规部门的作用,完善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行为,将违规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强化内部稽核和
6、审计。进一步强化内部稽核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稽核部门作用,不断改进稽核方法,有效增强稽核部门独立查处权,切实提高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让稽核部门敢于查处,敢说真话;培育合规企业文化,全面提升贷款质量。首先培育合规企业文化,有效防范道德风险。首先要强化营销人员培训,切实提高营销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从思想上重视风险防控,从操作上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提高客户经理的营销水平,打造一支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其次要培育合规企业文化。培育合规文化,要从总部高层做起,高层、特别是信用社负责人要主动合规、带头合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育员工合规意识,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杜绝违规现象发
7、生,有效防范道德风险;进一步推进贷款核查制度。重点是核查贷前调查的真实性,特别是贷款用途的真实性。贷款用途真实性是控制跨地区、垒大户、借名等违规贷款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的重要措施。通过贷款核查,可以有效防范违规贷款,也可以对信贷人员形成威慑,从而有效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坚持柜面办理,增强贷款透明度。信贷业务必须坚持柜面办理,要充分发挥信贷专管的作用,在资料审查、借款人身份核对、贷款资金去向等方面严格把关,有效增强贷款办理透明度,把违规贷款扼杀在柜面。 创新信贷产品,分散信贷风险。不断推出新的贷款品种,改变以往单一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局面。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营
8、业部推出汽车消费贷款,商用房按揭贷款,是不错的尝试。逐步提高抵(质)押贷款比例,缩小信用、担保贷款比例,分散信贷风险,全面提升信贷质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要合理界定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的责任。对违规贷款,发现一个重处一个,增加违规成本,要让违规人员付出惨重代价;对责任贷款,按照“尽职免责、失职追究”原则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催收不力、保全不及时等失职行为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责任,并按赔偿标准赔偿贷款损失;触犯法律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 严控顶名贷款切实提高警惕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注意公司的股东顶名贷款给公司使用或他人顶名贷款实为公司使用和别人顶名贷款给个体工商大户使用的情况。这类贷款应该说即
9、有先前明知的,也有通过贷后检查发现的,同样也有贷后检查难以发现的。这些贷款存在着信贷人员主观上早已知晓而发放的,也有其根本不知晓而发放的。从主观上知晓而发放的这类顶名贷款来分析,大部分办贷人员感觉其顶名的贷款风险较小,认为不会造成损失,缺乏应有的制度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并存在监督制约环节乏力的现象,甚至是不以为然,而另一类是信贷人员其主观上根本不知晓发放的顶名贷款,往往是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在采取顶名过程中策划的较为慎密,从表面上很难发现借款人在贷款后给他人使用,并且真正察觉到系顶名贷款后,往往在核实过程中顶名者也会自圆其说其是自愿贷款给他人使用的。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顶名贷款的几点建议:加强学习教
10、育,引导信贷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信贷操作规程和法律、法规,提高对发放顶名贷款的危害性认识,让信贷从业人员明白发放顶名贷款不仅仅是违规的问题,而可能违法这样一个高度来严肃对待;适当提高经营较好、规模较大、资产较多、效益较高农户、个体工商户贷款的额度,从而有效避免顶名贷款的现象;对已发现和已暴露的顶名贷款采取循序渐进的清收战略,能收回的逐步收回,能够落实到实际使用者名下的,只要条件允许并符合规定的可予以落实;下大气力从严控制新增顶名贷款,堵塞各环节上存在的漏洞;加大“三查”力度,对新增贷款从贷前的调查、贷时审查到贷后的检查,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借款人贷款的申请和使用情况,并着重在调查时把好关,做到关口前移,从而有效避免调查不实、审查失真和贷后检查流于形式出现顶名贷款的现象;加大检查、监督力度,通过各种检查及各环节的有效监督制约,堵塞贷款管理中出现发放顶名贷款的漏洞;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的力度。对顶名贷款实行新老划段,对原有的存量顶名贷款实行限期整改,限期清收,从轻处罚或免于处罚。对新出现的顶名贷款已经查实加大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追究力度,实行从重处罚,从而有效避免顶名贷款前清后增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