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 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 精品.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根据宜银监转()8号转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要求,我县联社在*信用社进行了贷款五级分类的试点工作。现将试点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一、强化思想认识,做到“三个”到位。为了搞好此次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工作,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质量,为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典定基础,联社领导十分重视,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加强领导、组织到位。成立了以联社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股长为成员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操作由计划信贷股负责组织实施,信贷股根据文件要求制订了具体的贷款五级分类实施方案和试点方案。二是增强意识、学习到位。
2、为充分认识贷款“五级分类”的重要性,联社组织信贷人员,试点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 “五级分类”实施方案,力争吃准、吃透文件的精神,全面掌握贷款分类的操作方法。三是提高认识,培训到位。为提高大家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认识,确保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连续两年在全县信用社主任、信贷人员培训班授课上对贷款五级分类、非财务分析等内容进行了授课,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贷款五级分类,是适应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的需要,是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的需要。二、选定试点单位,认真组织实施。联社选定*信用社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试点单位。一是因为*信用社内外勤人员较为充足,且素质相对较好;二是*社信贷资产有企业贷款、个体
3、户贷款、农户贷款,较能代表全县信贷资产的总体情况。试点工作的第一步是对试点单位的信贷资产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清理,对农户经济档案进行了规范完善。第二步是组织信用社职工认真学习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实施方案,掌握贷款分类标准。并召集信用社主任、副主任、信贷人员会同稽核人员进行座谈、讨论,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标准严格,审核合规。第三步是抄列清单,打好基础,组织人员到部分企业和贷款大户调查考察,确保贷款认定更加准确。对分类的具体操作是,先根据借款对象不同,将贷款分为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贷款,其中自然人贷款又分为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再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
4、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档次,按照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定表、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认定表、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认定表逐一认定填列。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村抄出清单逐一分类后汇总。三、比较分类结果,真实反映贷款质量。*信用社二00四年五月份贷款余额1044.42万元,按现行贷款四级分类反映的不良贷款情况是:逾期贷款18.39万元,占比1.8,呆滞贷款86.36万元,占比8.3,呆账贷款34.69万元,占比3.3。不良贷款合计139.47万元,占比13.4,按贷款五级分类,正常类732.25万元,占比70.1,关注类57.44万元,占比5.5,次级类38.42万元,占比3.7,可疑类104.20万元,占比
5、10,损失类112.11万元,占比10.7,不良贷款余额为254.73万元,占比24.2,两相比较,不良贷款余额多61.29万元,比例增加了11个百分点,特别是损失贷款比原有的呆账贷款多出了77.42万元。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不良贷款占用状况。*造纸厂结欠贷款金额44.78万元,贷款目前还未到期,信用社放在1233科目(正常贷款)而实际上该厂已于2003年由县法院破产转买,信用社申报债权后未得到清偿,贷款已属损失类。还有部分跨地区贷款,已连续几年未催收,已丧失诉讼时效,此次一并划入损失类。实行贷款五级分类,能充分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四、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存
6、在的问题:此次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为下一步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积累了经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问题。(一)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贷款风险分类是建立在对现金流量、财务、担保和非财务因素分析等多项分析方法之上的实践性很强的操作体系,对信用社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信用社信贷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普遍偏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才能胜任五级分类工作。(二)农村信用社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电脑技术支持。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质量的好坏与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但目前,我们不论从硬件到软件的开发运用都普遍落后于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
7、类管理系统的软件还有待于银监部门的开发。(三)对农户贷款缺少相应的分类依据。与企业贷款分类相比,对农户贷款认定是分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主要是农户贷款缺少财务数据。还是以信贷人员的主观印象为主。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提高对贷款五级分类的认识,要充分认识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转变观念,完善经营机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技能,为以后五级分类工作的推广创造良好的氛围。(二)量化分类标准,降低认定弹性。在认真总结*信用社试点经验基础上,结合农村的实际,根据银监会制订的分类指导意见,量化分类标准。主要针对农户贷款,制订一套比较科学、简便易懂,符合实际的非财务分析分类方法。最大限度减少信贷人员的主观判断范围,降低认定弹性。(三)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综合素质。针对目前信用社信贷人员的基本状况,在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时,首先要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在以后的推广中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