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程序贷款风险分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人员的经验、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即是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人员的主观判断。特别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信贷活动当中,影响贷款偿还的因素纷繁复杂,对贷款构成风险的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要将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公式化,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为了保证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准确可靠,尽量减少由于分类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和主观的误断,应确立一套科学、规范而又切实可行的基本操作规程。这里所讨论的贷款风险分类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操作的基本框架和思路,以便对贷款风险分类的过程有
2、一个整体的认识贷款风险分类过程一般可划分如下六个步骤,即:1、收集和阅读信贷档案;2、了解贷款的基本情况;3、判断还款的可能性;4、初步确定分类结果;5、征求意见和信贷讨论;6、最后确定分类结果。(一)收集并阅读信贷档案贷款风险分类过程,是从收集和阅读信贷档案开始的。那么,什么是信贷档案呢?简单地说,信贷档案,就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管理和收回贷款等全部工作过程的详细记录。信贷档案是贷款风险分类人员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料来源。可以这样说,没有完整的信贷档案,几乎就无法准确地进行贷款风险分类。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健全的信贷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借款人和每一笔贷款建立完整的档案,切实做到
3、所谓的“贷款程序化、程序文件化、文件档案化”。信贷档案的结构与内容:一般说来,信贷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1)借款人的名称、地址、企业类型及所处行业、业务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2)组织结构、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以及所属机构的情况;(3)借款人的经营历史、信用评级,以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2、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会计信息。具体包括:(1)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以及借款人的其他财务会计信息,例如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情况;(2)保证人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以及保证人的其他财务会计信息。 3、
4、重要文件。具体包括:(1)借款人贷款申请;(2)银行信贷调查报告和审批文件,包括长期贷款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上级行的立项文件、批准文件;(3)借款合同、授信额度或授信书;(4)贷款担保的法律性文件,包括抵押合同、保证书、抵押品评估报告、财产所有权证,例如地契、房产证明等;(5)借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4、往来信函。包括信贷员走访考察记录、备忘录。5、借款人还款记录和银行催收通知。6、贷款检查报告,包括定期、不定期的信贷分析报告、内审报告等。商业银行应当制定信贷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借款人建立完整的贷款档案。信贷人员有责任保证信贷档案的完整和真实,若有漏缺,应以书面形式说明。分类人员应该首先判断贷
5、款档案结构是否健全、内容是否完整。重要法律文件缺失或可能导致法律责任不清的贷款,如贷款合同存在严重缺陷、还款条款含义不明确或由无授权的人员签字等,应至少归为关注类或以下。另外,贷款档案是否完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 (二)了解贷款基本情况在掌握了信贷档案的基本信息之后,就需要进一步了解贷款的基本情况。对贷款基本情况的了解,主要是掌握每笔贷款的贷款目的、还款来源、借款人的资产转换周期、借款人的还款记录等四个方面。1、贷款目的贷款合同上约定的贷款用途与贷款的实际用途是否一致,是否被挤占挪用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志。这是因为,贷款一旦被挤占挪用形成挤占挪用贷款,其本身就意
6、味着该笔贷款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比如说,借款人申请的是一笔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但通过了解发现贷款被用作一块地皮的先期付款,就是说,短期贷款变成长期贷款使用即被挤占挪用,这样就会使得还款周期加长,贷款及时足额偿还的可能性就受到很大影响。2、还款来源掌握了贷款的用途情况之后,接下来就要了解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来源是什么?目前的还款来源是什么?通常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主要是:销售收入、重新筹资、资产销售、抵押品的清偿、担保人偿还等。由于这几种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可变现性以及成本费用等的不同,因而风险程度也就不同。一般说来,通过正常经营所获得的现金(如销售收入)是偿还债务最可靠、最有保障的还款来源,因此
7、,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中,把它作为第一还款来源首先进行分析。而重新筹资和担保、抵押,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和成本费用较高,风险就大,故而,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中,把它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进行分析。因此,这就要求在具体分类时,应判断借款人约定的还款来源是否合理,风险程度如何。由于贷款支持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收益需要有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银行贷款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在分类时,还必须进一步分析目前借款人的还款来源是什么?比如说,借款人申请的一笔短期贷款,其还款来源是销货款收入。但由于目前市场的销路受阻,产品大量积压,贷款要在出售房产之后才能归还。这时,就要考虑房产
8、的变现能力如何,以及变现的结果,进而判断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有多大。3、借款人的资产转换周期资产转换周期,就是银行信贷资金由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全部过程。了解借款人的资产转换周期,对贷款风险分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借款人资产转换周期的长短,是银行确定贷款期限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借款人资产转换周期长,其贷款期限就应相应地要长一些,而资产转换周期短,其贷款期限则可相应短一些。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来看,有些贷款的逾期,并不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发生了重大的不利变化和问题,而是由于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比借款人的实际资产转换周期短即由于贷款期限不合理而造成的。中
9、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2年)。实际工作中,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收取罚息,有意缩短贷款期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次,资产转换周期的内容,为贷款目的和还款来源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一家管理有方的商业银行,在贷款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十分重视对借款人资产转换周期的研究。这是因为,由于借款人是持续经营,在其经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出现风险,都会对企业整个资产转换周期产生重大影响。银行贷款作为借款人资产转换周期中的重要一环,也会深受其影响。因此,商业银行重视对企业资产转换周期的研究,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银行信贷管理,及时掌握借款人生产经营的变化,从而为进行准确的贷款分类提供有用的资料和信息4、借款人的还款
10、记录还款记录,即还本付息记录。由于我国目前对贷款利息的计收一般都是采用定期结息的计息方法。短期贷款一般是按季结息,也可按月结息;而中长期贷款都是按季结息。因此,中长期贷款一年一般都有四次付息记录。还款记录对贷款风险分类具有重要作用。 回复 评分 举报 依人 依人 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2005-12-1最后登录2011-9-30阅读权限100积分444帖子307精华1UID122 贵宾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4楼 发表于 2006-3-29 23:32:43 |只看该作者 一方面,还款记录明确告诉分类人员,该笔贷款是在正常还本付息,还是发生过拖欠或者是正在拖欠?贷款是否经历过重组?本息逾
11、期的时间多长?贷款是否已经挂账停息?应收未收利息金额有多大等等。所有这些信息,足以帮助分类人员一开始就能对该笔贷款的风险程度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另一方面,还款记录还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往往不可以直接观察到,而通过借款人的还款记录,就可以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作出基本的推断。在了解了贷款的以上基本情况以后,分类人员应当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按照有关规范,填写贷款分类认定表及其贷款分类认定表附表。(三)判断还款的可能性初步掌握贷款的基本情况之后,分类人员应围绕借款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进行各种详细的信贷分析。贷款风险分类方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
12、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即还款可能性。而要对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可能性的判断,就需要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可能性的因素,并相应地运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与技术。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贷款风险分类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1)借款人的还款能力;(2)借款人的还款记录;(3)借款人的还款意愿;(4)贷款的担保;(5)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6)银行的信贷管理等。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财务分析:还款能力;(2)现金流量分析:现实还款能力;(3)信用支持(担保)分析:抵押、质押和保证;(4)非财务因素分析:还款记录、还款意愿
13、、信贷管理、法律责任等等。当然,在上述四项分析的基础上,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和综合的分析,即进行全方位的分析。1、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重点是:通过评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重点是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一般情况下,在贷款风险分类中,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是影响其还款可能性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对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可能性的判断,应首先从对借款人的财务分析入手 所谓财务分析,也称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类人员对借款人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的确认、比较、研究和分析,借以掌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判断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预测借款人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进行准确的贷款风险分类
14、提供依据。一句话,财务分析的目标,主要是判断借款人财务状况的好坏。关于评价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体系,到底应包括那些指标,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一个有权威的、统一的结论,因此,对此问题,今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在进行贷款风险分类时,对借款人所进行的财务分析,主要侧重于对借款人偿债能力财务指标的分析。因为,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强弱,是考核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重要因素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一般可划分为如下五个档次,即:(1)良好:是指借款人财务状况稳定,各项财务指标良好。(2)一般:是指借款人财务状况基本稳定,个别财务指标不太令人满意。(3)合格:是指借款人财务状况基本稳定,但一些财务指标
15、存在明显的缺陷。(4)不佳:是指借款人财务状况不稳定,存在财务问题甚至问题比较严重。(5)恶化:是指借款人财务状况很不稳定,大部分财务指标都很差。由于财务分析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它还不能对借款人的真实还款能力,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因此,要准确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必须作进一步全面、深入的分析,这就是现金流量分析2、现金流量分析财务分析的延伸、继续和发展。严格地讲,财务分析包含现金流量分析,但由于现金流量分析对贷款风险分类的特殊重要作用,故而把现金流量分析单列。如果说,财务分析的重点是:评估借款人的经营活动,分析偿债能力指标,从而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那么,现金流量分析的重点则是:判
16、断借款人目前的、现实的还款能力,判断借款人靠什么来还款(第一还款来源?第二还款来源?)。一般说来,盈利企业比亏损企业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要大。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家盈利企业可能由于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面临清算,而另一家亏损企业却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继续维持经营。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前者虽然有盈利但却可能没有能力(具体说是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而后者虽然发生了亏损但却可能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这是因为,利润虽然是偿还贷款的来源,但却不能直接偿还贷款。偿还贷款最可靠的是“现金”,银行作为贷款人(债权人)最关心的应当是借款人的现金流量。盈利企业会因为没有必要的现金流量而不能偿还到期
17、债务,而亏损企业虽然发生了亏损但却有必要的现金流量而能偿还到期债务。盈利企业为什么会没有必要的现金流量而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要面临清算呢?其大致情况是这样的:这些盈利企业往往是在“销售收入”大量增加时,在账面上就形成了大量的会计利润,但与此同时,该企业“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也随“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或者是“存货”过多等因素,这样就导致了虽然从账面上来看,盈利能力很强,但却不是现实确已实现的利润,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必要的现金流入,由此,就会使该企业因现金流出过多、现金流入较少而导致现金不足,从而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因此,借款人还款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并不是该借款人盈利的多少,而是借款人的现
18、金流量是否充足。当然,从长远来看,只有盈利企业才可能有必要的现金流量我们知道,在现金流量表中,企业现金流量是分为三大类来反映的,即:(1)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信息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信息最值得关注。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等,用处很大根据现金流量分析的结果来对贷款进行分类【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1)若借款人能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款(现金净流量=0),并且现金流量状况稳定,那么,该借款人的贷款可划为“正常类贷款”。(2)若借款人能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款(现金净流量=0
19、),但现金流量在减少(即借款人现金流量状况不稳定,有恶化的迹象),那么,该借款人的贷款应划为“关注类贷款”。(3)若借款人不能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款(现金净流量=0),那么,该借款人的贷款应划为“次级类贷款”。(4)若借款人不能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款,且通过出售资产、对外融资以及执行担保仍不足以还款(现金净流量0),那么,该借款人的贷款应划为“可疑类贷款”。(5)若借款人通过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产生的现金,甚至转让股份等所得的现金都不能予以还款(现金净流量0),那么,该借款人的贷款应划为“损失类贷款”。3、信用支持(担保)分析抵押、质押和保证分析:第二还款来源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和现金流
20、量分析,分类人员就对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以及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但当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借款人不能按照贷款合同履行义务时,借款人的信用支持即担保,就为贷款的偿还提供了第二还款来源。另外,为了降低银行贷款受损的风险程度,银行应尽可能对其发放的所有贷款,都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4、非财务因素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在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的同时,还需要对影响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各种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借以对借款人的还款可能性作出更加全面、客观的预测和动态的评估,进一步判断借款人的还款可能性影响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非财务因素,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复杂多样的。一般地,
21、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行业风险;(2)经营风险;(3)管理风险;(4)借款人的还款意愿;(5)银行的信贷管理;(6)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问题等5、综合分析(1)现在的财务状况;(2)过去的经营业绩;(3)现存和潜在的问题;(4)未来的经营状况。在具体进行综合分析时,应主要围绕影响借款人还款可能因素,从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情况、财务状况、信贷风险状况、信用支持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多维分析,并将各种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印证,差异较大的要进一步研判,最终可形成对借款人偿还贷款可能性的基本判断和总体评价。通过上述各项分析,将分析结论填写在贷款分类认定表的有关栏目中。 (四)初步确定分类结果根据对
22、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判断,对照贷款风险分类法的核心定义,就可以确定对贷款分类的初步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和分类的最低标准,对贷款进行初步分类,即:根据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情况、财务状况、信用支持状况及其他各种因素的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初步将贷款归入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在确定贷款分类结果时,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贷款风险分类各档次的核心定义,抓住贷款分类各档次的基本特征。从五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来看,贷款风险及损失程度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正常类贷款的偿还有充分把握,不会有损失;关注类贷款的偿还目前虽没问题,但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持续存在下去将会影响贷款的偿还;次级类贷款的缺陷已经很明显,正常经
23、营收入已不足以保证偿还,需要诉诸担保,甚至有损失的可能;可疑类贷款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发生一定的损失,只是由于存在一些待定因素,损失金额还不能最后确定而已;损失类贷款要大部分或全部发生损失。根据贷款风险分类各档次的核心定义以及各档次的基本特征,就可以对每笔贷款进行分类界定。贷款风险分类矩阵:如何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这里提供一个最基本的方法,这就是贷款风险分类矩阵法。虽然,这种方法还不能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虑,分类结果可能有失准确,但它却能为分类人员提供一个最基本的思路。 逾期天数财务状况 90天及以内 91180天 181360天 361720天 721天以上良好 正常 关注 次级 可疑 损失
24、一般 关注 关注/次级 次级/可疑 可疑/损失 损失合格 关注/次级 次级/可疑 可疑/损失 损失 损失不佳 次级/可疑 可疑/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恶化 可疑/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关于贷款拆分问题:在贷款风险分类中,有时往往需要将一笔贷款根据不同的情况,拆开而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对各部分贷款分别进行贷款档次的界定。例如:某商业银行向借款人亚洲电视机厂发放了一笔贷款,金额100万元。而目前该借款人正面临清算,根据对最终清算结果的估计,清算完毕后,银行的贷款至少能收回40万元最多不超过65万元。那么,该笔贷款的40万元可划定为次级贷款,100万元与65万元之间的差额35万元可划定为损失贷
25、款,而40万元与65万元之间的差额25万元则可划定为可疑贷款在贷款分类操作中,采取拆分的分类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贷款的损失程度。贷款的拆分,一般适用于担保贷款(包括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借款人面临清算的情况。然而,从审慎的角度而言,对贷款不进行拆分,而是对贷款进行“一揽子”界定,将显得更加审慎!(五)征求意见和信贷讨论在分类过程中,分类人员还必须同掌握贷款第一手资料的信贷管理人员或信贷人员交流信息,交换意见,这就是征求意见和信贷讨论信贷讨论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分类人员和信贷人员、信贷管理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获取有关借款人、银行信贷管理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二是对有关问题进一
26、步进行信息收集和确认,并对初步分类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分类结果的准确可靠,提高分类工作质量;三是比较双方分类结果可能存在的差异,交换分类理由,并争取达成共识。 贷款五级分类虽然有比较一致的标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分类人员和信贷人员、信贷管理人员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掌握的尺度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信贷讨论,分类人员可以对商业银行内部贷款分类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在信贷讨论中,应侧重于双方分类结果有差异的贷款。分类人员和信贷管理人员对贷款的分类都有可能存在低估或高估的偏差,分类人员应与信贷管理人员交换各自的分类理由信贷讨论有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分类人员可以就有关贷款的任何疑问随时要求信贷管理人员
27、和信贷人员加以解释。如果分类人员在信贷讨论中发现有用的线索,一定要进一步提出问题,继续验证或修正观点和结论。实际上,信贷讨论也贯穿于贷款分类的整个过程。(六)最后确定分类结果根据征求意见和信贷讨论的结果,对合理的意见应予采纳,并对初步确定的分类结果进行修正,最后确定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贷款分类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分类结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检查人员的信贷管理经验及分析判断能力。贷款分类结果不可能是准确无误的,因为其中难免有主观判断的因素。不同的检查人员分类结果可能并不一致,这属于正常现象,但不应该差异太大!贷款风险分类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方法,但能帮助有关人员粗略地评价一笔贷款的内在价值,衡量所蕴含的风险,最终有助于贷款质量的提高。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使用这套方法,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上介绍的贷款风险分类的操作程序只是一个基本的工作框架,分类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