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8069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报告.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报告我们*信用社现所辖17个行政村,农户*户,*余人,职工总数*人。截止3月末全社各项存款余额*万元,股金余额*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万元。今年3月份,在信用联社指导下,我们经过学习培训,对我社的所有贷款进行了五级分类。使我们从不同角度掌握了贷款的真实情况:分类前我社正常贷款*笔、*万元、占比*%;逾期贷款*笔、*万元、占比*%;呆滞贷款*笔、*万元、占比*%。其中不良贷款为*万元、占比*%。分类后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贷款余额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占比分别为*%、*%、*%、*%、*%,笔数分别为*笔、*笔、*笔、*笔、*笔。

2、其中后三类不良贷款为*万元、占比*%。 通过“四级分类”与“五级分类”的比较,发现不良贷款在分类后增加了*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五级分类法”把对贷款风险的管理由事后变为事前,由静态变为动态,而“四级分类法”只是在贷款逾期后对贷款的风险和质量做出一种被动的事后统计,并不能使信用社在贷款风险发生前就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五级分类法”促使信贷人员从贷款发放之日起就要对自己放出的贷款进行全方位的随时跟踪管理。所以我们认识到贷款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监控和规避,而不是期限划分,这是管理理念的更新;同时管理方法也更趋科学,过去放出贷款即坐等到期收回之日,逾期就作记录,平时对贷户的跟踪监控不够,贷款放出后随机风险、贷户具体情况掌握不够,实行“五级分类”之后,信贷员再也不能在信用社闲坐了,他们必须天天巡视贷户,掌握信息,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使信贷管理方法更加细致科学,对信贷人员的素质提高也大有裨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