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088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商业信贷活动中的道德风险广泛存在于银行与企业之间,成为产生信贷配给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将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原理,从企业的项目选择及贷款偿还选择两个角度出发,对商业信贷中的道德风险进行探析,以解释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谈一点粗浅的防范建议。 一、从项目选择角度看信贷配给 首先对项目选择风险进行分析。假定一个企业决策者有优、劣两个项目可供选择,优项目可以按概率获得每单位投资产出;劣项目可以按概率获得每单位投资产出,那么优项目的预期收益就是,劣项目的预期收益就是。项目的好坏取决于预期收益水平,而并非取决于项目的单位投资产出。一个预期收益高的项目即使

2、其单位投资产出低也是一个优项目,而一个预期收益低的项目即使其在低概率成功条件下能获得高产出也只能是一个劣项目。由于银行是从项目投资者处获得固定收益,因此,从银行的角度考虑,它当然希望所有的投资者都选择优项目。 但是,从企业管理者角度而言,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不完全遵从银行的意愿。在银行不监管企业使用贷款的前提下,企业只有在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自觉地选择优项目,即()()() 对式()进行变换可得:()(),其中是企业选择优项目和劣项目的贷款临界债务量,它意味着银行为了避免企业选择劣项目而把贷款的数量控制在以内。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计算谈何容易,银行不可能了解所有企业的所有可

3、选项目的预期收益水平,也不可能了解所有项目成功的概率,所以银行往往预先设定一个合理的预期收益。 当贷款数量时,企业会选择优项目,故在开始阶段,银行预期收益随的增加而增加;当贷款数量时,企业会选择劣项目,而劣项目成功的概率极小,所以银行会选择一个适当的信贷量,它是一个与预先设定的预期收益相对应的信贷量很接近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是一个很小的正数,以保证不能大于。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控制对借款者的满足度(即信贷配给)来控制借款者的道德风险。 二、从企业贷款偿还选择角度看信贷配给 假设企业从银行得到利率为、数量为的贷款,企业的投资收入为贷款数量的函数()。那么,企业在单位时间的静态利润可用下式表示:(

4、)()() 如果企业的投资收入()(),企业将无力偿还贷款,此种情况并非贷款还款的道德风险,引发这种风险的原因可能是企业选择了劣项目。如果企业的投资收入、支付本金和利息与不偿还成本有如下关系:()(),即()(),其中,是不偿还成本,则企业会选择不偿还策略。 上述方程反映了企业是否偿还贷款的经济决策过程。方程()表明企业偿还贷款的条件是企业要有正的现金收入,投资收入要大于本息之和。因此,对银行而言,选择贷款项目的首要条件是利润为正。方程()表明银行要消除企业选择不偿还策略的风险,应使信贷总量少于(),也就是使信贷总量少于企业不偿还成本的贴现值。因此,分析和观察企业的不偿还成本就成为银行决定信贷

5、配给额度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企业可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最大数量。 对于银行而言,面临不偿还风险的情形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置抵押品的市场机制,抵押品的专用性强(多数企业以厂房、设备作抵押),最严重的是有的银行在信贷时没有索取抵押品,导致在企业不偿还信贷时无法对企业进行惩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借款实际上有些类似于主权债务。如果银行决定将贷款不能收回的信息私有化,企业所面临的机会成本将更小,企业的损失也会低于主权债务赖账所带来的损失。主权债务赖账将使债务人失去继续融资的机会,但是,如果债权人与其他债权人不存在有效的信息共享,企业实际上还存在其他融资机会。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上述不利情况,银行通常要求申请信

6、贷的企业提供抵押品。抵押品的作用在于它提高了企业选择不偿还策略的机会成本。 企业选择不偿还策略的成本()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失去抵押品价值;二是失去再融资机会的可能性;三是受债权人的惩罚。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其中:抵押品的折旧价值; 抵押品拍卖时的折旧系数; 无法再次融资贷款的可能性; 企业预期的未来信贷融资额; 银行对企业采取惩罚行为时发生的成本支出,这部分支出通常包括进行法律诉讼时的支出以及败诉后被迫偿付的数额。 在不偿还成本中,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前可以选择或谈判的内容。如果这部分资产的价值大于银行信贷本身(),而且进行拍卖使得折旧系数较大,则银行面临不偿还的风险较小。在其他因素一

7、定的情况下,项的数值越大则企业的不偿还成本越高。项中的因素和对银行和企业而言,如果金融机构存在信息共享,则值将会很高,这样,对于一个较高的值,企业的不偿还成本将较高。但是,如果银行间不存在信息共享,如果面临贷款损失的银行试图将损失转嫁给其他的银行,则值将会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对整个银行业是一个外生变量,对单个银行则可能是内生变量。对企业来讲似乎是一个外生变量,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在正常情况下,获得再次的信贷额仍然需要新的抵押品,因此,这一变量对企业而言并非外生变量。不偿还成本中的第三项因素对企业和银行均是内生变量,它取决于法律体系的效率和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在分析企业不偿还成本后

8、,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银行在面临企业选择不偿还策略时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两种:第一种是进行信贷配给,即按照既定的数额控制信贷总量,即控制方程()中的数额;第二种是银行试图影响的成本。所以,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面临的道德风险较大,从而导致信贷配给的产生。 三、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由于企业的项目选择与贷款偿还选择等道德风险导致了信贷配给现象的产生。如果能够消除道德风险,那么信贷市场就能够达到瓦尔拉斯均衡(即市场体系中的所有市场通过价格运动而使供求达到均衡,在均衡状态下,经济行为人都唯一地根据价格信号做出自己的行为决策,它撇开从非均衡到均衡的时间调整过程并假定这种过程是瞬间完成的),从

9、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境界(即生产资源的配置和财富的分配如果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或财富分配的方法,已经不可能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更好)。防范信贷市场上道德风险的措施有: 加强企业资信评级和贷款的评估,尽量减少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要强化信用观念,不仅要把个人信用看成一笔无形资产,而且要尽力维护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对逃避债务的企业,企业之间要联合制裁,停止对其提供商业信用。政府要加强企业对会计报表的约束力,整治信用环境,重视发挥行政手段,把信用评估列入企业的业绩考核。 银行应严格执行信贷管理条例,确保企业提供的抵押品对企业偿还贷款的约束作用。对逃

10、避债务的企业,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依法清收欠债。 完善信贷管理、惩罚与激励制度。目前,银行面临着存款额增长和贷款发放不出去的双重压力,因此银行要开拓创新,捕捉新的增长点,增加贷款的有效投入,这都需要信贷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动力,强调激励比较符合现实需要。当然,对违背信贷操作程序的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责任追究。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