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战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战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战略 2001年12月11日.历经15年的艰辛谈判之后,中国正式加入WTO。在长达数百页的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金融服务贸易被浓墨重彩。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日程安排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的快慢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举措的轻重不仅关系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可以说.加入WTO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要求对于宏观经济高速增长、但市场体系尚未成熟、监管制度有待完善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金融市场开放日程安排 全球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框架内永久性金融服务协议的达成,使得全球95%以上的金融服务贸易被纳入逐
2、步自由化的进程中,金融市场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履行入世承诺,也正是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金融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的过程。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后,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将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中国将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金融业,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同时.维护国外投资人的投资安全和利益。在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之后.将按照与有关国家签署的协议.在业务范围准入方面,在加入世贸组织当年允许外国银行向中资企业和居民个人办理外币业务。参加后两年内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中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参加后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办理城乡居民人民币业务。在地域准入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
3、中国将每年增加一定数量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5年后对外资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不再有地域限制。在分支机构的设立上,将由中央银行按审慎原则审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金融机构将更多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有利于增加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入.有利于带来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和新的业务品种,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服务水平。但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也将在优质客户、优秀人才、新业务、新技术等方面与中资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竞争。由于我国金融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尚不完善,加上历史包袱沉重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与大部分外资金融机构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势。为此.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国内金融企业商业化改
4、革步伐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法律法规.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抓紧培训金融业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金融管理的技术手段.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6、对香港银行进入内地市场实施进一步的开放措施。日前银监会已收到3家香港银行在CEPA项下设立分行的申请,2004年1月1日即可进行审批。 此外.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已经从简单的竞争阶段进入到竞争和合作的阶段,并且逐步发展为竞争合作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我国已有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银行商业引进了外国机构投资。而他们目前都取得了强劲的发展。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到了3%至4%之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花旗正在筹建新的信用卡中心,南京市商业
5、银行正在接受上市评估.有望在明年成为第一家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市的地方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同时四大国有银行改革同样扣人心弦。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注入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支持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此外四大银行也正在积极进行上市冲刺准备,其中建行、工行已经递交了有关的计划书。银监会将选择一到两家的国有商业银行首先进行改革然后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全面改革。 二、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现状 入世两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逐步放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宣布,自2004年1月1日起,在13个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外资银行可以向
6、各类中国企业提供各种人民币服务。这标志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开放地域不断扩大。外资银行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扩大到济南、福州、成都、重庆.加上此前已经开放的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g个城市,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13个。 2、开放品种不断拓展。在开放人民币业务的13个城市里.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外资银行向各类中国企业提供各种人民币服务。 3、门槛逐步放低。银监会降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相关标准。 4、境外战略投资者获准参与中国金融机构的重组和改造。单个外资机构入股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由原来
7、规定的15%提高到20%。 5、汽车金融业的开放和有关公司的设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风险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资银行竞争能力薄弱。中国内资银行从国有商业银行,到专业银行.其经营品种、服务手段都有待完善与提高。一方面,我国的金融品种.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但和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比如投资基金,在英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已经十分成熟完善。可是在我国,投资基金还只是一个新概念。另外如指数期货.在西方国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投资市场抗风险工具。但在我国这一工具并未得到有效运用。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的意识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西方发
8、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内资银行在服务意识服务手段服务效率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资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2、监控体系尚未成熟完善。中国现有的相关法规、规章所确立的监管模式主要是就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形式、设立条件以及准入程序等做出规定.有学者称之为“门槛式控制”。这种监管体制注重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审批程序获准进入的难度较大,但一旦获准以后.有效的后续监管却极不完善。其后果是,一方面容易给境外投资者造成一种保护主义的表象.另一方面却不能对进入中国境内市场后的外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为此,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监管模式。规定外资进入的条件固然重要.但加强对进入中国境内市场的
9、境外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更为重要。 3、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限制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虽然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发展势头强劲.但因其收入波动较大.财务状况不稳定经营风险较高,造成银行在放贷时“高门槛“。在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将由于的银行谨慎放贷而逐步提高。为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借贷成本。例如.进一步完善“二板”投资市场,并加强监管力度鼓励优秀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三、中国金融业开放的适度原则 金融市场的有序.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更关系到政治秩序的稳定。对整个国计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九十年代中
10、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其根源就在于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府对国外短期流动资金(俗称“热钱”)缺乏有效的监控造成外国投机资金短期套利,外汇在短时期内大量外流.从而造成本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前一阶段的阿根廷社会危机,也源于金融市场的动荡,大量资金外流.造成国内货币巨额贬值,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可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市场必须坚持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逐步开放战略。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虽然宏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GDP每年保持惊人的增长速度但是在经济微观层面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监管
11、措施还有待进一步严格规范。 因此在肯定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必要性的同时.应该遵循适度开放的原则。 1、适度监管。 由于中国加入WTO后必然会接受一系列金融业开放的规则,而金融业监管立法则必须根据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制定和完善。加强有关金融监管的立法应成为当务之急。 2、适度保护。 (1)利用发展中国家逐步自由化条款.逐步开放本国市场。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准入方面.可根据国内政策目标和服务业发展水平.逐步实现金融服务业自由化以促进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据此.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可以根据中国的政策目标以及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区域分布状况.择优引进、优化步局.逐步进行。同时.利用适当的灵活性
12、条款根据金融业的承受力,对发达国家尽量推迟或减少开放一些市场.也可以在市场准入方面附加一些合法的限制条件,为中资机构适度延长缓冲时间。 (2)运用最惠国待遇条款,适度控制金融服务市场。WTO的最惠国待遇属于一般义务,要无条件地给予缔约各方。但由于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服务贸易的特殊性允许依照承诺表中的所列的各种条件和资格给予其他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提供国民待遇。 根据这些条款,中国在开放金融服务市场时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对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附加必要的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坚持对等原则,采用风险防范战略.利用市场准入条款中的限制措施适当控制外资金融机构来源国分布、总数及分支机构数量、控股比例等.防止外资金融
13、机构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或控制,确保国有金融机构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份额和地位。 总之.中国金融业开放应当考虑中国的现有实力。具体而言可以分七步走。第一步:以快速解决银行坏账的方式强化中国银行体系的能力:第二步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多元化,建立新的公司治理结构;第三步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第四步:适度推行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第五步逐步开放外资进入.增强金融体系活力第六步,逐步开放资本项目.注重货币匹配第七步:采用更加灵活的汇率体系制度。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