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货币创造不出产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货币创造不出产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造货币创造不出产品 内容提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乘数叫“货币乘数”,说的是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通过存贷、存贷、这么一种连锁作用,可以把100元货币放大成1000元货币;借助“货币乘数”,中央银行通过改变银行准备金比率,能够以少量货币调控大量货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威力。本文认为以此理论来指导国民经济是非常有害的。本文还分析了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科学之处,以货币需求曲线为基础而演绎出的诸如IS曲线、LM曲线、“均衡”等等,我们着力引进的整个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都值得商榷。 一创造货币创造不出产品 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乘数叫“货币乘数”,说的是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通过存
2、贷、存贷、这么一种连锁作用,可以把100元货币放大成1000元货币,从而使中央银行能够以少量货币调控大量货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威力。翻开任何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都可以看到类似下面的例子。设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掏100元向公开市场购买了100元的债卷,这样,原先持有债卷的乔治先生现在得到100元货币。乔治将100元货币作为活期存入商业银行,于是这家银行的账上负债100元,设准备金率为10,银行留下准备金10元,其余90元可以发放贷款,设得到这90元贷款的还是这个乔治,乔治再把这90元作为活期还存入银行,于是银行又负债90元,银行再留下准备金9元,其余81元又可以发放贷款,假定还
3、是贷给这个乔治,乔治得到这新的贷款81元又存银行,银行留下8.1元作准备金,其余72.9元再贷给乔治,最后,这么一种连锁作用的结果如下: 银行负债:100908172.91000(元), 银行准备金:1098.1100(元), 银行发放贷款:908172.9+900(元); 乔治得到的贷款:908172.9900(元), 乔治的自有资本:100(元)。 看了上面的创造货币的过程,您一定会觉得没有必要如此这般来来往往,乔治直接和银行签合同,自有资本100元,再按准备金率的倒数减1(1/0.1)1=1019这个倍数贷款。这比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方便多了。 但是肯定也有人觉得这个例子很可笑。你想,乔治
4、的100元是怎么来的?他是抛售100元债卷得到的。这100元债卷是怎么来的?正常情况下是他以前用100元收入买来的。不考虑利息,现在这100元仍然对应他的收入。我们知道,人们的收入对应的是所谓最终产品。乔治的100元,与市场上的100元最终产品相对应,可以相交换。现在,100元通过如此这般的账目变换,变成了1000元,市场上有1000元的产品和它相对应吗?实际上,市场上仍然只有100元的产品,产品不是会计做账变戏法能变出来的,产品要经过生产过程才会增值。 上面所谓的“创造货币”,既不可能创造如金、银等货币商品,也创造不出日常使用的纸币,只能创造出时髦的“虚拟货币”。这种虚拟货币,或者称为虚拟资
5、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颇受许多大人物的格外青睐。虚拟资本,虽然是泊来品,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照样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遥想当年义和团,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硬功夫,曾经指望用中国功夫战胜八国联军的真枪实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林彪元帅,特别吹捧所谓精神原子弹,要用精神原子弹战胜物质原子弹,实现统一全世界的勃勃雄心。俱往矣,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来了一个虚拟资本,虚拟资本能够帮助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据说有不少中学生在网上结为虚拟夫妻,还生下了虚拟儿子、虚拟女儿,不知道派出所给不给这些虚拟小孩报户口?就中国的人口数量而言,我倒希望虚拟人口多一点,真实人口少一点。至于说到虚拟资本么,实在不敢抱什么期
6、望。 历史上,虚拟资本的一个成功例证就是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先是索罗斯之辈将美元存入泰国银行,然后银行贷款给房地产等产业部门,等到虚拟资本达到可观程度,突然来个釜底抽薪,撤出资金。正如不是经济学家的马来西亚前总理说的那样:存在着一系列不公正的对货币的投机性攻击,经济危机不过是这种投机性攻击的结果而已。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说:“货币乘数”就是这种货币投机性攻击的理论基础。 二货币需求曲线讲得通吗? 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有所谓产品需求曲线,说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就下降,产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就上升,于是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可是有许多人随便举举、捻
7、来就是吉芬商品,这又怎么办呢?象粮食,总不能涨价少吃点,降价多吃点吧,需求曲线近似水平线就一定不可能?一厚本经济学教科书,只能解释非吉芬商品现象,实在叫人看不懂。于是又有人干脆把它规定为公理,不要证明,也不允许你求证,特别不允许用经济现实来检验。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只好归结为道不同,无以对。 黄鹤胜先生的“商品价格的供、需分析模型”一文(经济学家网站,分类:价值与价格,发表时间:2004-04-19),详细分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荒谬,本文不再重复。下面单说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需求曲线,如何不能自圆其说。 翻开新近引进的美国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Blancha
8、rd)著宏观经济学【1】,第74页:“货币需求与利率反向变动。利率增加会减少货币需求。”利率降低会增加货币需求。为什么?因为利率增加,人们就愿意化更多的货币购买含利息的债卷,这样,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就减少。反过来,如果利率下降,人们就不愿意化更多的货币购买含利息的债卷,这样,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就增加。西方主流经济学喜欢把横座标规定为产品数量,现在就是货币量M;纵座标表示产品价格,现在,把利率i看作是货币的价格。如此得到的货币的需求曲线,与普通产品的需求曲线一样,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OlivierBlanchard可以说是娓娓道来,说得滴水不漏。然而,
9、他是先说利率的变化,后说货币的变化,得到的是上面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果改成先说货币需求变化、后说利率的相应变化,那将怎么样呢?且听以下分说:如果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则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购买债卷的货币就减少,购买债卷的货币减少了,债卷的价格就会下跌,债卷的价格下跌,债卷的利率就上升;反过来也一样。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债卷的价格下跌,债卷的利率就上升。在公开市场业务中,100元面额的债卷的到期收益是一定的,所以,如果你今天购买债卷的价格偏低了,相对来说你的实际收益就高了,收益高了,说明利率高了。具体计算公式是:p=100/(1+i),这就是文献【1】第81页上的公式,这里的p就
10、是100元面值的债卷的市场价格,i为市场利率。把上面的描述归纳起来就是:货币的需求量增加,市场利率就上升,这是一条向右上方斜升的曲线,而不是教科书上说的向右下方下降的曲线。现在我国的经济形势不就是这样吗,到处需要钱,货币需求增加,市场利率在上升。 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里的需求曲线如此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以此为基础得到的什么IS曲线、LM曲线还有救吗?现在,我们的中央银行行长正踌躇满志,根据IS-LM曲线,左比划右比划地运筹帷幄,究竟是降息呢还是提高利率呢?看看银行准备金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起色不大,这可如何是好。“乘数”不是可以“四两拨千斤”吗,怎么拨来拨去不见效?温家宝总理也定期召开经济学家座谈
11、会,十位经济学家十种意见,您看着办吧。也许温家宝总理在座谈会之前心里还有点数,开过座谈会之后反而坠入五里雾中。 三结束语 看起来,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与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一样,科学性谈不上。相对而言,西方民间经济学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自成系统,能够自圆其说,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称得上是科学【2】。当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要发展,要改变形式,要与时俱进。如果说我们要大力促进中国的经济学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国内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以我看,应该是与西方的民间经济学接轨,而不是与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接轨。 参考文献 【1】OlivierBlanchard:Macroeconomics,2000,199
12、7byprintice-Hall,Inc. 钟笑寒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 【2】陆善民著:经济科学原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2003年8月。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