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8260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行为研究 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及通货膨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建议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结构和风险管理的战略转型,以提高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进入通货膨胀状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今年5月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是由快转成偏热,特别是消费品零售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财政收入处于偏热的状态。不过,在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率主要是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一般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通常被

2、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讲,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官方统计,2007年我国CPI增长率是4.8%,而且CPI指标从去年以来一直呈现向上的趋势,特别是今年的头几个月,1月份CPI涨幅达到7.1%的11年历史高位,2月、3月、4月份更是连续超过8%。显然,我国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虽然这里面存在一些灾难方面的原因。与国外相比,我国的CPI统计中不仅食品价格比重过大,居住、医疗、教育的比重过小,而且在居住类指标中只考虑了租房价格,而不是商品房销售价格。这样一来,统计上显示的物价上涨显然弱于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感受。所以,如果加上住宅的价格变化,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远

3、远超过我们预期的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08年央行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过度膨胀,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本次通货膨胀形成机理比较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国际市场价格传导。中国经济增长的外向依赖度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从不足30%猛升至70%以上,因此,中国经济已经离不开“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的任何波动,特别是价格波动将无所阻挡地影响国内经济。国际市场价格的传导主要是石油、粮食和原材料价格对国内的影响。食品业形成的产业链成本价格

4、变动通常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独立变量,加上我国CPI计算中食品的权重比较大,所以食品价格上涨对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两年来,由于全球能源供给的有限性,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从农作物中提炼能源,国际石油价格从2007年初的50美元/桶上升到现在接近150美元/桶,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可做燃料的玉米等价格的上涨,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出口,并由此引起农业行业价格的全面上涨。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可耕地的大量占用,中国的土地资源急剧减少,2007年已降至1.2亿公顷(18亿亩)的警戒线,农产品供给出现较大缺口。入世后,农业的开放使小农经济无法抵御来自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竞争,迅速丧失了在国内

5、和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如大豆和小麦)。这些因素都引起国内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和其他相关行业成本的增加,进而推动国内的通货膨胀。 2重工轻农的发展理念影响。2003年以来,钢铁、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部门的投资获得了极大的增长,我国每年平均20%增速的固定投资基本上都是投入在这些行业上。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奥运会概念炒作,但大部分是因为政府GDP工程建设、银行资金的贷款偏好、私营企业资金从自己企业抽出投入到这些行业和外国资本的流入。国内二元经济结构历史悠久,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使得银行的资金大部分投入在国有垄断部门,甚至愿意为它们承担大量的“坏账”。而增长最快的房地产业的畸形膨胀源于中国土

6、地资源日益严重的短缺以及1994年分税制改革给地方政府造成的负面激励。官方数据认为,5年来,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这些过热部门的投资直接推高了相关行业的价格水平,诱发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外汇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迅速积累的外汇储备,确实为增强抵抗风险能力起到巨大作用,但其反作用力同样巨大。由于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巨大力量,美元的持续贬值已经诱使其出逃到亚洲等新兴国家中去,外资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出笼更多的基础货币来稀释美元的进入。这样基础货币变的比以前多出了

7、许多,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7年我们国家的货币供给量增长很快,到2007年底,广义货币M2的余额是40.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7%,狭义货币M1的余额是15.3万亿元,增长21%,流通中的货币M0的余额是3.03亿元,增长12.1%。通过这三组数字,可见M2、M1、M0的整个增长幅度比上一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加。同时,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各项贷款,到2007年末,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也就是说,2007年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比2006年多增加4482亿元。通过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我们的货币投放是过多过快,也就是“流通性过剩”。根据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在不变的流通速度下,货币量供应

8、的增加,直接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 二、通货膨胀发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风险管理增加。此次CPI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粮食等食品的因素,由于粮食是肉禽蛋、水产品生产的基础性原料,粮食价格上涨导致肉禽蛋、水产品价格上涨;原油、煤炭、钢铁、水泥等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工业品价格指数的上涨,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房地产、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基础性原材料需求强劲,拉动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竞争压力加大,使得行业和企业分化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增加。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包括资产业务在内的业务结构的调整,但信贷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

9、业务,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可能会调整,资产业务规模可能会缩小,资产业务盈利能力对利润的贡献率可能会下降。 2实际利率下降,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减少。通货膨胀的发生导致实际利率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负利率。较低的实际利率必然会导致居民储蓄意愿持续走低,社会资金流向发生新的变化,股票一级市场的供给量将显著增加,二级市场的调整将告一段落,银行存款,特别是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状况仍将继续,“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增强,投机性资金不断增加。2007年以来,商业银行存款增速明显放缓,15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同比少增3333亿元,上半年增幅同比下降23 ,2007年上半

10、年同比少增5938亿元。在全社会资金存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从流动性过剩转为流动性均衡甚至不足的趋势,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将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问题。3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面对当前国际收支失衡加剧、流动性偏多、物价上涨压力,为了防止出现经济过热和全面性通货膨胀,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实施窗口指导等。这些措施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是头寸减少,信贷增速减缓。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导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可贷头寸减少,放款和投资能力减弱。按照

11、当前银行体系的存款规模,存款准备率每调整50个基点,收回货币大约1500亿人民币。货币政策从宏观上看有利于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减缓信贷过快增长,但从微观上看不利于商业银行短期内扩大贷款利息收入和增加盈利,而且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这样就会对贷款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高盈利的贷款类资产占比将有所下降;最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预期下,银行将主动调整资产结构,通过降低贷款占比和投资中以短期债券等方式保证流动性的需求,从而降低生息资产的收益水平。 三、通胀压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加快业务

12、调整步伐,有效应对通货膨胀,把通货膨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1优化贷款结构,加强风险防范。要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考虑宏观调控对行业内各企业的“洗牌”效应,区别对待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贷款的日常管理,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如果贷款企业资信良好,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稳定增长,且投资行业前景广阔,商业银行应重点营销。如果忽视了通货膨胀的特殊环境,没有有效地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价,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呆账、坏账。要大力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业务。在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现金流可靠、产业前景好、风险可控的中小企业客户。

13、加强对个人贷款的考核力度,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融资产品,改进个人贷款业务流程,提高个人贷款业务占比。灵活进行贷款定价,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的贷款定价原则,用好贷款的浮动权,合理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主动为优质客户,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外向型企业开发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工具。 2优化业务结构,协调发展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其收入结构更趋合理,使收益和风险趋于平衡;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客户与资金融通相关的实际需求,在“金融脱媒”的趋势下,紧紧围绕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

14、新型的中间业务,实现商业银行、客户双赢。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经确立,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已经并将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证券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渠道,从而也将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商业银行一是应当颠覆性地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功能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以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二是依托证券市场开展组合创新、交叉创新、合作创新和深度创新。重点发展证券承销、资产托管、资金清算、产品代销和依托证券市场的理财业务与融资业务等等,打造证券市场业务的品牌。 3推进业务多元化战略,从根本上实现业务战略转型。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压力下,商业银行要以风险管理为核

15、心,以资金融通服务为主要业务内容,加快业务创新。加大结构性产品开发力度,推出一系列规避利率结构风险的产品;进一步强化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商业银行可以运用量化分析工具,提高资产负债期限缺口分析能力和利率敏感性分析能力,在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基础上,有效预测利率长期走势,识别、测量和管理控制利率风险。近期内,应努力缩小银行利率敏感性负缺口,扩大利率敏感性正缺口,促进净利息收入的持续增加。同时,应建立和完善流动性监测的量化模型,针对流动性短期波动和中长期发展的趋势研究相关应对措施。积极扩大高收益资金的运用渠道,主动应对企业短期融资证券化的趋势,大力发展票据融资等业务,积极稳妥地开拓外汇信贷市场

16、。 注释: 国家统计局近两年的CPI月份数据. 李昌平.中国农民正在失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N.南方周末,2008-1-16. 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及通货膨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建议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结构和风险管理的战略转型,以提高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进入通货膨胀状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今年5月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是由快转成偏热,特别是消费品零售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财政收入处于偏热的状态。不过,在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率主要是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一

17、般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讲,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官方统计,2007年我国CPI增长率是4.8%,而且CPI指标从去年以来一直呈现向上的趋势,特别是今年的头几个月,1月份CPI涨幅达到7.1%的11年历史高位,2月、3月、4月份更是连续超过8%。显然,我国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虽然这里面存在一些灾难方面的原因。与国外相比,我国的CPI统计中不仅食品价格比重过大,居住、医疗、教育的比重过小,而且在居住类指标中只考虑了租房价格,而不是商品房销售价格。这样一来,统计上显示的物价

18、上涨显然弱于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感受。所以,如果加上住宅的价格变化,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远远超过我们预期的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08年央行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过度膨胀,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本次通货膨胀形成机理比较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国际市场价格传导。中国经济增长的外向依赖度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从不足30%猛升至70%以上,因此,中国经济已经离不开“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的任何波动,特别是价格波动将无所阻挡地影响国内经济。国际

19、市场价格的传导主要是石油、粮食和原材料价格对国内的影响。食品业形成的产业链成本价格变动通常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独立变量,加上我国CPI计算中食品的权重比较大,所以食品价格上涨对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两年来,由于全球能源供给的有限性,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从农作物中提炼能源,国际石油价格从2007年初的50美元/桶上升到现在接近150美元/桶,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可做燃料的玉米等价格的上涨,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出口,并由此引起农业行业价格的全面上涨。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可耕地的大量占用,中国的土地资源急剧减少,2007年已降至1.2亿公顷(18亿亩)的警戒线,农产品供给出现较大缺

20、口。入世后,农业的开放使小农经济无法抵御来自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竞争,迅速丧失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如大豆和小麦)。这些因素都引起国内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和其他相关行业成本的增加,进而推动国内的通货膨胀。 2重工轻农的发展理念影响。2003年以来,钢铁、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部门的投资获得了极大的增长,我国每年平均20%增速的固定投资基本上都是投入在这些行业上。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奥运会概念炒作,但大部分是因为政府GDP工程建设、银行资金的贷款偏好、私营企业资金从自己企业抽出投入到这些行业和外国资本的流入。国内二元经济结构历史悠久,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使得银行的资金大部分投入在国有垄

21、断部门,甚至愿意为它们承担大量的“坏账”。而增长最快的房地产业的畸形膨胀源于中国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短缺以及1994年分税制改革给地方政府造成的负面激励。官方数据认为,5年来,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这些过热部门的投资直接推高了相关行业的价格水平,诱发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外汇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迅速积累的外汇储备,确实为增强抵抗风险能力起到巨大作用,但其反作用力同样巨大。由于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巨大力量,美元的持续贬值已经诱使其出逃到亚洲等新兴国家中去,外资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为了保持汇

22、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出笼更多的基础货币来稀释美元的进入。这样基础货币变的比以前多出了许多,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7年我们国家的货币供给量增长很快,到2007年底,广义货币M2的余额是40.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7%,狭义货币M1的余额是15.3万亿元,增长21%,流通中的货币M0的余额是3.03亿元,增长12.1%。通过这三组数字,可见M2、M1、M0的整个增长幅度比上一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加。同时,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各项贷款,到2007年末,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也就是说,2007年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比2006年多增加4482亿元。通过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我们的货币投放是过多

23、过快,也就是“流通性过剩”。根据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在不变的流通速度下,货币量供应的增加,直接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 二、通货膨胀发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风险管理增加。此次CPI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粮食等食品的因素,由于粮食是肉禽蛋、水产品生产的基础性原料,粮食价格上涨导致肉禽蛋、水产品价格上涨;原油、煤炭、钢铁、水泥等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工业品价格指数的上涨,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房地产、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基础性原材料需求强劲,拉动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竞争压力加大,使得行业和企业分化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增加。尽管我国商

24、业银行已经开始了包括资产业务在内的业务结构的调整,但信贷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可能会调整,资产业务规模可能会缩小,资产业务盈利能力对利润的贡献率可能会下降。 2实际利率下降,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减少。通货膨胀的发生导致实际利率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负利率。较低的实际利率必然会导致居民储蓄意愿持续走低,社会资金流向发生新的变化,股票一级市场的供给量将显著增加,二级市场的调整将告一段落,银行存款,特别是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状况仍将继续,“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增强,投机性资金不断增加。2007年以来,商业银行存款增速明显放缓,

25、15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同比少增3333亿元,上半年增幅同比下降23 ,2007年上半年同比少增5938亿元。在全社会资金存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从流动性过剩转为流动性均衡甚至不足的趋势,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将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问题。3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面对当前国际收支失衡加剧、流动性偏多、物价上涨压力,为了防止出现经济过热和全面性通货膨胀,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实施窗口指导等。这些措施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是头寸减少,信贷增速减缓。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导致商

26、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可贷头寸减少,放款和投资能力减弱。按照当前银行体系的存款规模,存款准备率每调整50个基点,收回货币大约1500亿人民币。货币政策从宏观上看有利于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减缓信贷过快增长,但从微观上看不利于商业银行短期内扩大贷款利息收入和增加盈利,而且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这样就会对贷款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高盈利的贷款类资产占比将有所下降;最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预期下,银行将主动调整资产结构,通过降低贷款占比和投资中以短期债券等方式保证流动性的需求,从而降低生息资产的收益水平。 三、通胀压力下我国

27、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加快业务调整步伐,有效应对通货膨胀,把通货膨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1优化贷款结构,加强风险防范。要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考虑宏观调控对行业内各企业的“洗牌”效应,区别对待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贷款的日常管理,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如果贷款企业资信良好,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稳定增长,且投资行业前景广阔,商业银行应重点营销。如果忽视了通货膨胀的特殊环境,没有有效地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价,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呆账、坏账。要大力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业务。在

28、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现金流可靠、产业前景好、风险可控的中小企业客户。加强对个人贷款的考核力度,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融资产品,改进个人贷款业务流程,提高个人贷款业务占比。灵活进行贷款定价,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的贷款定价原则,用好贷款的浮动权,合理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主动为优质客户,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外向型企业开发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工具。 2优化业务结构,协调发展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其收入结构更趋合理,使收益和风险趋于平衡;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

29、客户与资金融通相关的实际需求,在”金融脱媒”的趋势下,紧紧围绕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新型的中间业务,实现商业银行、客户双赢。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经确立,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已经并将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证券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渠道,从而也将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商业银行一是应当颠覆性地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功能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以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二是依托证券市场开展组合创新、交叉创新、合作创新和深度创新。重点发展证券承销、资产托管、资金清算、产品代销和依托证券市场的理财业务与融资业务等等,打造证券市场业务的品牌。 3推进业务多元

30、化战略,从根本上实现业务战略转型。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压力下,商业银行要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资金融通服务为主要业务内容,加快业务创新。加大结构性产品开发力度,推出一系列规避利率结构风险的产品;进一步强化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商业银行可以运用量化分析工具,提高资产负债期限缺口分析能力和利率敏感性分析能力,在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基础上,有效预测利率长期走势,识别、测量和管理控制利率风险。近期内,应努力缩小银行利率敏感性负缺口,扩大利率敏感性正缺口,促进净利息收入的持续增加。同时,应建立和完善流动性监测的量化模型,针对流动性短期波动和中长期发展的趋势研究相关应对措施。积极扩大高收益资金的运用渠道,主

31、动应对企业短期融资证券化的趋势,大力发展票据融资等业务,积极稳妥地开拓外汇信贷市场。 注释: 国家统计局近两年的CPI月份数据. 李昌平.中国农民正在失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N.南方周末,2008-1-16. 新浪财经.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EB/OL.2007-07-25. 胡妍斌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N金融时报,2007-06-18-7. 新浪财经.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EB/OL.2007-07-25. 胡妍斌稳中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N金融时报,2007-06-18-7.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