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8323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 摘 要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 小微企业作为重要的组成成分对推动 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 7 次提到小微企业,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把促进 小微企业发展的工作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 然而,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大的特点, 银行并不愿意将贷款发放给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严重限制 着小微企业的发展 。 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小微企业信贷 风险管理问题 方面的研究成果。 然后 系统概述了小微 企 业 贷 款 理 论 以 及 信 贷 风 险 管 理 方面 的 有 关 理 论, 同时 对 我 国 小 微 企 业 风 险

2、管 理 的 现状进行了介绍。 接下来 立足于理论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研究样本, 通过分析其对广州晋炜盛食品有限公司的贷款业务 , 挖掘该银行在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方面的不足 , 最后针对不足之处提出 相应的改进意见 , 减小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面临的风险 , 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贡献 在于: 运用理论与案例相 结合的分析方法, 从银行的角度出发, 具体分析了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在 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重 新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 体系, 提高商业银行 抵御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能力 , 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促进银行业务开展,实现银企共赢 。【关键词 】小

3、微企业, 信贷 风险管理, 信用评级, 光大银行广州分行 IAbstract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Government work report in 2012 seven times mentioned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so our gover

4、nment has put the work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micro enterprises in the quite important position. However, due to the big risk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banks are reluctant to loan to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e financing difficult problem is still serious limits the developmen

5、t of small micro enterprisesFirstl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results about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en outlines the related theory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loan an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nd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isk management

6、 in our country. The following part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ory use Everbright Bank Guangzhou Branch as the research s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lending operations on Guangzhou JinWuiSheng Food Co. Ltd, mining the disadvantage of credit rating i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inally aimed at

7、 the disadvantage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credit risk i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difficulty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article lies in: using the analysis method which combine theory and case analysis. Analyze in

8、 detail about the problem which exist in credit rating process of Everbright Bank Guangzhou Branch. Then, reconstruct the credit rating system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resist 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help to solve the

9、 problem of financing difficulty as well as promote the business of banks.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Key word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risk management of loans, credit rating,Everbright Bank Guangzhou Branch II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目 录 III 第一章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5 1.4

10、创新与不足 5 第二章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7 2.1 小微企业的界定7 2.2 小微企业信贷相关理论9 2.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10 2.4 我国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12 第三章 小微企业信贷案例介绍. 14 3.1 光大银行广州分行简介. 14 3.2 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标准 14 3.3 小微企业信贷案例18 第四章 案例剖析. 26 4.1 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26 4.2 改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基本思路28 第五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33 5.1 研究总结. 33 5.2 研究展望. 33 参考文献34 致 谢. 36 III暨南大学硕士学

11、位论文 第 一章 引言 1.1 研 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小微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据统计, 截至 到 2010 年6 月,共有1089.8 万户企业在我 国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 其中中小企业达1078.9 万户, 占企业总户数的 99%,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占比超过 95% 。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相当巨大,并一直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之所以能在保 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快速崛起 。小微企业已经成为 繁荣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科技创新的 重要力量 。 近年来, 我国开始加大力度

12、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已经初步形成包括银行体系、 资本市场、 创业投资等在内的较完整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虽然不少中型企业已经成为中小银行的相互竞争的客户,融资需 求得到一定缓解, 但大量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矛盾更加突出, 不少 小微企业不得已转向民间借贷寻求资金支持, 通过银行融资的 部分尚不足20%。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 在国际经济 面临衰退 , 国内宏观调控 等因素影响下, 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经面临困境,再加上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微企业 融资难的局面更加严峻 。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 难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小

13、微企业自身的原因, 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经营风险大, 缺乏盈利增长点, 抵押担保难等因素。 另一方面, 出于规避贷款风险的顾虑,很多银行并没有把目标过多的放到小微企业上, 因此在小微企业贷款 风险管理的经验上较为缺乏。 当前, 在国家政策加大向小微企业倾斜力度的背景下, 银行逐渐将服务客户的目标群体转向小微 企业, 将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 基于此, 本文以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 通过分析其对广州晋炜盛食品有限公司的贷款业务, 讨论其在小微企业 信用评级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就问题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合理控制该行在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时的风险, 改善对小微企业的 “惜贷”

14、现象, 缓 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对其他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国 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 究现 状 国外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早,因此至今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 Kenes (1936 ) 在 研 究 风 险 管 理 的 过 程 中 提 出 “ 风 险 补 偿 ” 概 念 , 认 为 不 同 的 金 融 产品应该在利率之外加上风险补偿。Pyle&Ldend (1977 ) 站在风险偏好的角度研究融资问题发现, 企业家在风险的偏好上的差异会影响到该企业融资的方式。 为了规避风险, 多数企业会倾向于从外部进行融资

15、, 可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银行不可能非常全面的了解企业情况 , 从 而 会 导 致 逆 向 选 择 的 出 现 。Galeand Hellwig (1985 ) 用 存 在 观 察 成 本 的 风 险 分 担模 型 对 信 贷 资 产 存 在 的 风 险 进 行 分 析 后 认 为 附 带 破 产 条 件 的 标 准 债 务 合 约 是 最 优 的 贷 款合 约 , 这 时 银 行 对 客 户 贷 款 数 量 应 进 行 配 给。MeZa&webb (1992 ) 通 过 对 当 时 主 流 的 信 贷配给概念进行总结认为信贷配给是指在一般利率条件下, 由于信贷方 面的需求超过供给而出 现

16、的 信 贷 市 场 无 法 出 清 的 情 形 。Helmut Bester (1994 ) 通 过 从 担 保 的 角 度 对 企 业 信 贷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风险级别的企业在信贷过程中对担保的认同程度存 在差异, 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该从风险程度的角度去进行企业的分类, 以便 有针对性的制定信贷政策。Anbar Adem&Karabiyik Lale (2006 ) 通 过 研 究 认 为 信 贷 风 险 已 成 为 信 贷 机 构 的 主 要 风 险 之 一 ,因此对其信贷风险进行评 估已经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Saunders David 等(2007) 将因子模型运用于对资产组合的信贷

17、风险进行评估中, 认为只有给出各级资本的风险等级 , 该模型才能够解决相当大的资产组合信贷风险。Norbert 等(2008)通过构建了跨时期的模型, 从而可以在分析信 用风险的基础上研究存在固定收益的资产的时间 违约的风险性和随机性。AsgharAl 等(2010 ) 将澳大利亚与美国进行对比发现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 比如同一宏观经济变量对违约率的影响在两个国家明显不同, 相对于澳大利亚,在美国不利的宏观 经济变量的变化对违约率的影响更为敏感。 与小微企业相关的风险管理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在 1930 年左右,英国学者 Macmillan 率先提出“金融缺口”问题

18、,从而引发了学术界 对 中 小 企 业 信 贷 融 资 问 题 的 极 大 关 注 。Stightz (1981 ) 通 过 研 究 银 行 与 企 业 之 间 联系的特点, 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分为交易型和关系型, 并认为关系型借贷更利于解决融资难 问 题 。Gintschel (2004 )通 过 研 究 发 现 联 合 贷 款 池 能 避 免 逆 向 选 择 行 为 , 因 此 认 为 可以将多家银行的 贷款联合起来以降低证券化导致的效率损失。Wagner 和Marsh (2006) 认2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运用衍生产品能够提高银行自身的稳健性从而减少风险。 国外对于中小 企业信贷风

19、险的研究也有不少, 且普遍成熟许多, 但缺乏对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风险暴露的具体分析, 并且同样因不同国度在体 制、 社会人文环境等各个方面势必存在很多差异, 在中 小企业信贷需求和 供给现状分析及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监控管理手段等方面的研究与我国目前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 差距比较大。 1.2.2 国内研 究现 状 我国关于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 成果却相当可观。 学者们从信贷风险管理的各个角度进行研究,无论在研究内容、范围抑或方法上都逐渐成熟。 薛峰 (1995 ) 立足于经 济体制, 在分析信贷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信贷风险监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认为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

20、多方面的, 解决信贷风险管理也要从不同角度进行。 董小洪等 (1997 ) 通过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抵押品的信号作用发现企业提供的抵押 品价值与银行信贷资金所面临的风险及逆向选择风险均呈反比。 银行可以将企业提供的抵押品数量作为企业风险分类的标准。 吕耀明 (1998 ) 介绍了包括信贷 衍 生 品 交 易 、 资 产 证 券 化 等 在 内 的 西 方 商 业 银 行 信 贷 风 险 管 理 的 技 术 方 法 。 沈 沛 龙(2000 ) 研 究 了 针 对 现 代 信 用 风 险 度 量 方 面 技 术 方 法 的 特 点 及 发 展 趋 势 。 郝 丽 萍 等 人(2001 ) 立足于

21、神经网 络对信贷风险管理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最后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神经网络的模型。 周春喜 (2003 ) 运用多级模糊数学等方法非常全面的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了评级。 蒋放鸣 (2003 ) 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高进行 了分析, 认为在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到外部的因素。 庞素琳 (2004 ) 通过引入利润曲线等研究最优近似解, 为进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 赵宗俊等人 (2005 ) 以信息不对称为研究前提, 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控管理的机理后提出相关 的策略。 肖绪照(2006 ) 在 对 转 移 和 解 决 中 小 企 业 信 贷 监 管 风 险

22、 分 析 后 提 出 了 具 体 的 解 决 措 施 。 王 云 端(2006 ) 通过研究提出 信贷风险分类的重要性, 认为其分类的准确性对揭示资产的质量和经营的安全性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江帆 (2007)提 出从银行监管控制房地产行业风险的几个方向构建风险的转移机制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的改善等。 熊霞 (2007 ) 在对信贷风险的度量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详细论述了目前正在运用的风险管理的模型, 最后研究分析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彭建刚 (2008 ) 结合我国 的现实情况对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了 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具有可操作 性的确定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等参数的方法。

23、郭振玺和杨家才 (2010 ) 研究认为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的关键是将政府3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中小企业团结在一起。 由于 2011 年之前,我 国并没有关于小微企业的明确划分,因此小微企业是一个新名词, 它是从中小企业群 体中衍生出来的。 目前 , 关于直接研究小微企 业的研究成果还很少 ,但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还是很丰富的。 林毅夫、李永军(2001 )立足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由于产业规模不大,信用观念不强等因素的存在, 中小企业存在逆 向选择从而 损害企业其他利益群体利益的可能性。 范飞龙 (2002 ) 指出, 信用能力不足,企业缺少有效的 担

24、保是融资过程中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 张捷、 王霄 (2003 ) 将信贷客户风险的 类型、 资产的规模与抵押品的价值相联系, 从而 建立了均衡信贷配给模型, 该模型中信贷配给主要是排除那些资 产 规 模 低 于 银 行 要 求 的 临 界 抵 押 品 价 值 的 部 分 高 风 险 企 业 客 户 和 中 小 企 业 客 户 。 张 亚维、 胡红星 (2005 ) 将 银行利率、 银行利润、 企业规模及企业风险作为内生系统变量, 构建出另一种信贷配给模型, 该模型指出通过贷款利率等甄别机制, 多样性的信 贷合同组合可以达 到斯宾塞?莫里斯分离均衡, 同时该信 贷供给模型对我国中小

25、企业的信贷配给以及金融系统改革起到现实启示作用。 阎庆民 (2006 ) 指出虽然具有间接 及标准化的特点, 但是信用打分法依赖于评级机构等第三方的征信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赵惠敏(2008 )在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进行研究后, 发现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三大表现形式。 岳凤荣 (2008 ) 通过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进行监管和控制 存在观念误区和制度不完善两大弊端。 邢剑深和王林 (2009 ) 认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存在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在规模、 财务制度不规范及贷 款 成 本 等 方 面 存 在 劣 势 , 二 是

26、商 业 银 行 本 身 在 信 息 获 取 和 信 贷 成 本 等 多 方 面 存 在 的 问题。 汤柳和董裕平 (2010 ) 通过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因缺少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形成有效控制的能力和信心而降低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支持力度。 徐忠、 部传伟 (2010 ) 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应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通过引进更多的银行来加强金融机构形成同业竞争, 进一步建立起存款保险的制度, 同时建议现存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应下放权力以带动基层网点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关于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正逐 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的课题, 以往的研究多是采用实证的方法, 利用模型对风险管

27、理进行量化研究, 很少有采用案例分析方法, 从实际案例入手, 剖析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过程中的不足, 并以此为据讨论解决办法。 4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1.3.1 研究方 法 一 、 文献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 查阅国内外关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 全面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 总结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理论基础, 分析我国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发展现状。 二 、 案例分析。 利用案 例 分析方法, 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例 , 通过分析其对 广州晋炜盛食品有限公司的贷款业务, 了解其信用评级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 剖析体系中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

28、的改进意见。1.3.2 内容安 排 本文首先回顾 了国内 与国外关于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随后, 系统概述小微企业 贷款理论和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 为后续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 立足于理论以光大银行广州分行为研究样本, 通过分析其对广州晋炜盛食品有限公司的贷款业务, 介绍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 指出体系中的 不足, 并有针对性地 提出完善小微企业贷款信用评级方法 的对策,促 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稳 健发展,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 创新 点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一 、 选

29、题贴近现实,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 、 论证方式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由于笔者在银行有过相关的实 习经验, 可以获取银行的内部资料, 因此案例分析更加全面且具有针对性 , 并且解决方法更具 操作性。 这与以往文献大多侧重于理论 与实证研究有较大不同。 5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2 存在的 不足 仍然 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一 、 没有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 本文是从银行的角度研究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 这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方面, 如果能够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研

30、究, 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结果。 二 、 本文采用选取具体案例分析的方法, 所选案例并不能完全代表一般情况, 因此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 、 没有采取量化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方法, 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小微企 业 信 贷 风 险 管 理 问 题 , 没 有 从 量 化 角 度 深 入 研 究 评 级 方 案 修 正 之 后 的 准 确 性 提 高 的 情况,存在一定的不足。 6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 章 小 微 企业信 贷 风 险管 理 理 论综 述 2.1 小微企业的界定 小微企业是一个相对的、 发展的概念, 在不同 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 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

31、时期也有不同的标准。 一般来看, 小微企业是一个划分企业规模的概念。 世界各国或地区对 “小微企 业” 的提法存在很大区 别。 有的国家将企业划 分为大、 中、小型 三类,有的则分为大、中 、小、微型四类,还有 的国家没有明确的关于中小企业的划分。此外,自我雇用者也往往被认定为小企业中的一部分 。 小微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一部分, 国际上一般主要依据两个标准 来界定: 规模标准 (也称定量 标 准 ) 和 地 位 标 准 ( 也 称 定 性 标 准 ) 。 除 美 国 、 加 拿 大 、 欧 盟 地 区 等少数 国 家 采用了将规模和地位相结合的标准之 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采用规模标准 。 我国

32、中小企业的划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 我国第一个企业界定标准 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于一九九八年颁布。 该标准采用规模标准 划分, 根据 技术规 模大小将企业分为特大、 大、 中 和小型四个类型 , 其中大型和中型分别再细分为大一大二和中一中二两类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仍旧沿用旧的标准已经不再合适, 因为我国的 产业结构随着 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调整变化, 旧标准不能适应这一新情况。 而且旧标准 不能把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完全包括进去 。 在此背景之 下,2002 年 中小企业促进法 颁布 。2003年 2 月 19 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以及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 发布了关于印

33、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 号) ,明确界定了主要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标准 。 该标准根据销售额、 资产总额 以及企业职工人数这三个方面的指标, 划定 了中小企业 在这三个指标上的 上限值。规定了各类不同行业的 企业划分规模,如表 2-1 所示: 表 2-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 标准 行业 类别 人数 销售额 资产总 额 备注 中小型 2000 人以 下 3 亿 元以 下 4 亿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工业 中型 300 人以 上 3000 万 元以 上 4000 万 元以 上 三项必 须同 时成 立 小型 300 人以 下 3000 万 元以 下 4000 万

34、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中小型 3000 人 以下 3 亿 元以 下 4 亿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建筑业 中型 600 人 3000 万元 4000 万元 三项必 须同 时成 立 小型 600 人以 下 3000 万 元以 下 4000 万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中小型 500 人以 下 1.5 亿元 以下 一项成 立即 可零售 中型 100 人以 上 1000 万 元以 上 两项必 须同 时成 立小型 100 人以 下 1000 万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7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型 200 人以 下 3 亿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批发业 中型 100 人以 上

35、 3000 万 元以 上 两项必 须同 时成 立 小型 100 人以 下 3000 万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中小型 3000 人 以下 3 亿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交通运中型 500 人以 上 3000 万 元以 上 两项必 须同 时成 立 输 小型 500 人以 下 3000 万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中小型 1000 人 以下 3 亿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邮政业 中型 400 人以 上 3000 万 元以 上 两项必 须同 时成 立 小型 400 人以 下 3000 万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中小型 800 人以 下 1.5 亿元 以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36、 住宿和中型 400 人以 上 3000 万 元以 上 两项必 须同 时成 立 餐饮业 小型 400 人以 下 3000 万 元以 下 一项成 立即 可 数据来 源: 关 于印 发中 小 企业标 准暂 行规 定的 通知 (国经 贸中 小企2003143 号) 上述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广泛应用于各种统计分类活动, 但具体到商业 银行的客户管理中, 中小企业规模的细分往往会因为业务活 动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而且各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内部划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随着国民经济的 快速 发展, 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重点 将逐渐细化到小微企业上。 为了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2011 年, 由工 业和

37、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正式颁布。 其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如表2-2 所示: 表 2-2 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 营业收 入( 万元 ) 从业人 数( 人) 资产总 额( 万元 ) 农、林 、牧 、渔 业 500工业 2000 3006000 5000 建筑业 5000 20批发业 500 50零售业 交通运 输业 3000 300仓储业 1000 100邮政业 2000 300住宿业 2000 100餐饮业 2000 100信息传 输业 1000 100软件和 信息 技术 服务 业 1000 100房地产 开发 经营 1000 5000 1

38、000 300物业管 理 租赁和 商务 服务 业 100 8000 其他未 列明 行业 100数据来 源: 关 于印 发中 小 企业 划 型标 准规 定的 通知 8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标准对比 原标准有以下 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在 企业划分标准中增加了微型企业 ;二是新标准的行业覆盖 涉及 84 个行业大类共 859 个行业小类,较原标准更加全面 ;三是在指标选取 上更加富于灵活性, 在结合行业特点的基础上, 根据 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和从业人数等指标来划定企业类型 ;四是将个体工商户纳入 划分的范围。 2.2 小微企业信贷 相关理 论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描述了 一种

39、市场失灵现象, 这 种市场失灵是由于 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不对称 或者其中一方获得 的信息不完全导致的 , 而这种不对称 的信息 分布会对市场的交易行为和 市场的运行效率 产生干扰。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交易双方获得的有关交易方面的信息一般是不平衡的, 这样就造成了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得的地位上的不平等。 如果此时, 交易双方对自己在信息掌握方面不平等的地位是清楚 了解的, 则有可能引发 “逆向选择 ” 和 “ 道 德 风 险 ” 问 题 , 从 而 对 市 场 运 行 的 效 率 产 生 影 响 , 也 就 是 市 场 失 灵 。 “ 逆 向选择” 和 “道德风险” 都 是 由于信息不对称引

40、起的, 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而后者则是由于事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 具体到信贷市场上 , 道德风险是指借款人可能会在获得贷款后故意将贷款用 于高风险的项目或者逃避还债; 逆向选择 则是指由于 贷款者只能掌握借款人的部分信息, 而借款人则完全掌握自己的信息, 因此贷款者对于贷款条件的设定只能 是依据借款人的平均信息来设定平均条件。 这样一来优良企业因为贷款条件过高而退出信贷市场,劣质企业却留在市场,信贷市场 的风险也就随之 增大。 二 、信贷配给理论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信贷市场上起作用的是利率机制, 信贷市场的供求 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调整来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但是这并非

41、是信贷市场的常态, 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 在货币论 一书中 认为银行信 贷投放的决定并非依照完全竞争市场的原则, 并指出这一结论至少在英国是成立的 。1981 年,Stiglitz 和Weiss 在 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中也指出信息不对称会引起信贷市场上出现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问题, 这些问题会 影响银行的放贷行为导致信贷配给的发生 。 因为银行并不能完全了解借款人的风险, 而平均利率则会迫使风险较低的借款人退出市场, 而且会产生利率的激励效应, 使信贷市场的整体风险增加, 所以面对信贷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 银行不会选择提高利率, 而是会采取相对较低的利率, 并拒绝一部分借款人的借款

42、需求, 这就是信贷配给。 这也是当前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 原因之一。 9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 “麦克米伦缺口” (MacmillanGap) “麦克米伦缺口” 认为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资金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但是由 于金融体系中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为其发展提供资金, 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 着资金缺口 。 此概念是由英国金融产业委员会 首先提出的,并被政府报告公开使用 ,目的是为了摆脱当时经济危机的困扰。 四、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如同 一个 人的成长过程有不同阶段 一样, 一般来说企业的“生命周期”

43、可以分为诞生、成长 、成熟、衰退以及死 亡 这几个阶段。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自身的特点不同, 要面临的问题也必然不同, 应对不同的问题所应当采取的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 这也就引起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银行提供服务的需求的变化。 小微企业大部分处于其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或者诞生阶段, 企业的市场份额在逐渐扩大, 但由于企业规模小、 资金不足, 发展 受困于资金短缺。 因此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较为强烈。 但是从银行角度来看, 这一时期的企业由于规模小、 生存能力较弱而且存在着失败的可能性, 这会导致银行信贷资金的高风险, 银行必须审慎对待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 2.3 小微企业信 贷风险管 理

44、理论 风 险 管 理 是 在 风 险 环 境 中 通 过 对 各 种 可 能 的 风 险 因 素 进 行 合 理 的 分 析 评 价 从 而 达 到减小风险的目的。 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目的是为了规避信贷风险, 避免坏 账呆账的发生,稳 定 推 进 业 务 的 发 展 。 由 于 小 微 企 业 所 处 的 环 境 变 化 莫 测, 存 在 很 多 非 常 重 要 但 不 易 掌控的定性及非财务信息。 并且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量大而 广,对客户经理的精力消耗大,银行管理的难度也大, 因此银行在扶持小微企业信贷的过程中应该将风险管理放在首位。 对于小微企业信贷的风险管理也是为了识别贷款的风险因素

45、, 避免小微 企业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 良好的风险管理可以保证信 贷资金的合理投放, 而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信用风险管理。 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可以提前判别风险因素、 防患于未然。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 政策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是源于企业从事的行业、 使用的技术等方面,很多小微企业都是因此夭折。 2 、 市 场 风 险 。 小 微 企 业 尚 处 于 发 展 阶 段 , 规 模 相 对 不 是 很 大 , 生 产 工 艺 相 对 落 后 ,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市场方面 的因素都会引起信贷风险。 10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 信 用 风 险 。 部 分 小 微 企

46、业 经 营 管 理 者 素 质 不 高 , 法 律 意 识 淡 薄 , 信 用 度 不 高 。 这都会给银行带来信用方面的信贷风险。 4 、 环 境 风 险 。 目 前 绝 大 多 数 小 微 企 业 都 是 以 为 大 中 型 企 业 提 供 配 件 而 生 存 。 虽 然 其中不乏自身已步入大中型企业的案例, 但是这些小微企业对大中型企业的依赖性很强。 可想而知, 大中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危机或发生生产经营方向的转变, 而大中型企业一旦失去对这些不可避免的危机的应对能力或发生生产经营方向的转变, 依赖这些大中型企业的小微企业也将面临更加严重的生存危机,甚至破产。 5 、 经 营

47、风 险 。 我 国 很 多 小 微 企 业 都 是 家 族 式 管 理 、 甚 至 还 是 作 坊 式 管 理 , 生 产 方 式较为落后, 财务核算不规范, 管理制度不健全, 更谈不上公司治理的完善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样的企业经营管 理和市场拓展能力尚且不足,毋庸再提防范经营风险了。 6 、 道 德 风 险 。 尽 管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和 金 融 市 场 的 不 断 完 善 , 针 对 社 会 公 众 的 征信系统也在不断的成熟, 但是在小微企业中仍不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很多企业由于 各 种 极 其 不 规 范 的 做 法 导 致 商 业 银 行 无 法 全 面 了 解 和 掌 控 关 于 小 微 企 业 信 贷 资 格 等 各个方面的信息。由此便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通常来说, 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度量 是通过信用评级体系来实现的。 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可以准确预测评估贷款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