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会计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443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会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会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会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会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会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会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会计毕业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唐 山 学 院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 系 别: 工商管理系 班 级: 10会计电算化(3)班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2013年6月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研究摘 要 收益与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问题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一般来说,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能比现金流量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然而现金流量指标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产生,且需由第三方机构银行提供原始凭证和相关数据,因此普遍认为现金流量指标的真实值更高。这样就造成了在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业绩时的一对矛盾数据:一方是收益,它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却易于被认为操纵;另一方是现金流量,虽不易被认为操纵

2、,但相对而言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能力相对较弱。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法,对二者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和分析, 发现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以下问题:收益与现金流量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二者又存在的必然的关系,二者互相牵制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因而,系统而准确的比较、评价净收益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完善上市公司的管理有重大意义。关键词: 收益 现金流量 关系 差异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nings and cash flowAbstractThe Value relevance of earnings and cash flow pr

3、oblems has been praised by the theoretical circle and practice circl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n general, under the accrual basis net income than cash flow better reflect the enterprises business performance. But the cash flow index on the basis of cash accounting method, and is provided by third pa

4、rties - bank original documents and related data, therefore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real value of cash flow index is higher. Thus caus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nalysis of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data: one side is can well reflect the enterprise business performance, it is easy to be m

5、anipulated in net profit; Although the other party is not easy to be manipulated, but reflect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cash flow indicator of ability are relatively weak.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theory analysis, has carried on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o th

6、e two, found that most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exist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the earnings and cash flow in the enterprise the management process is a clear difference, but both are inevitab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overlapping promote each other, be short of one cannot. Therefore, t

7、he system and accurate comparison,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income and cash flow,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 earning;cash flow;relation;difference目 录1 引言12 收益的理论基础22.1收益的发展史22.2收益的特征23 现金流量的理论基础43.1现金流量的内涵43.2现金流量的作用54 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分析64

8、.1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差异64.2收益与现金流量的相关性75 结论9谢辞10参考文献111引言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以来都存在着这样的争论,那就是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关系问题。对于二者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都没能统一。近些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及相关专业人士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收益和现金流量的相关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但是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 其主要原因是实证研究选取的样本时间跨度、研究现金流量的指标、各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实证研究方法等重要因素存在着差异。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会计研究,2000.9【1】对 266 家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收益的获得和现金流入

9、不同步,而且存在一定的收益操纵行为,超过 7 成的公司现金流入滞后于收益的确认。由此可见,大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过分地重视收益,而忽略了现金流量信息的及时收集。现金流直观地反应了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收益则抽象地反应了企业的收益情况。表面上看二者没有大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经营中,二者确实互相牵制互相促进。张俊瑞、孙玉梅:会计账面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性研究基于 50 家美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理财者,2004.4【5】指出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具有或不具有相关性。一些研究,认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多数研究认为相关性较低。尽管如此,依然可以得出二者若相关性的结论。由此不难得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10、收益与现金流量存在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可见,对于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也将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以收益与现金流量的理论为基础,对二者在意义上加以区分比较,同时借助国内外学着的研究成果对二者关系做出进一步确定,然后加以自己的看法,对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做出最终说明。通过研究得出收益与现金流量存在着差异和必然的关系,把二者关系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经营中。2收益的理论基础2.1收益的内涵收益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收益就是以收抵支后的剩余。作为收益性的经济体系,企业综合运用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商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提供劳务服务等各种方式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自身希望的利

11、润。尽管企业的经营体系不同,从事行业不一,管理模式也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规模也有大有小之分,但是从企业谋发展求进步的角度来看,收益却是他们永远一致的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从投入消耗到成果产出的过程,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好坏的基本方法,就是比较其投入耗费与产出成果的多少。如果投入耗费小于产出成果,说明企业经营有剩余,实现了收益的目的,此时不仅企业的投资者可以从企业的利润分配中得到相应的分红,而且企业也能够从利润的提出设当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如果投入耗费等于产出成果,没有收益也没有损失,说明企业的产出成果恰好弥补投入耗费,回笼的资金刚好用以维持企业在原有规模上循环周转,也就是企业的简

12、单再生产;如果投入耗费大于产出成果,那就是出现了亏损,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收入不能正常弥补投入耗费,这就连简单再生产也是没有法维持的。由此可见,收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只有获得收益,不断地实现价值增值,企业才能够实现不断地发展。因此,实现收益,既是企业一切工作的主要出发点,也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最终归宿点。2.2收益的特征(1)收益是根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用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为实际销售收入所支付的成本得出的。这些经营中的经济业务,既包括内部交易,也包括外部交易。由于企业内部资产的使用或转移是非直接的货币收支,因而其数量上通常并不确切。然而由于与外

13、界的业务活动,所发生的企业资产或负债的转移通常是直接的货币收支,因而其数量一般是确切的。依照传统会计学观点,预期价格或者是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所带来的价值变动不被列入内部资产转移之列。在发生经济交易时,之前旧的资产的价格便通常转移到新资产中,这就是经常说的计量收益的交易法。通过交易法自然而然地会推导出这样的结论了。(2)收益是根据经营过程中会计分期假设而建立的,它指的是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阶段所生产经营成果。早期的收益表是根据现金收付制来编写的,而现代的收益表则是按债权发生制划分当期收入和费用,并对收入和费用加以恰当的配比后得出的。不过,相对于债权发生制来讲以现金制确定的收益更易于被使用者

14、所接受。(3)计算收益所使用的成本并不是真正的成本,而是历史成本。由于在当代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资产是按历史成本加以衡量的,依交易法可推导得出,已消耗的成本则是历史成本的转移产物,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用以确认收益的一个重要元素之一成本就被历史成本替代。(4)收益的确定应当遵循收益确认原则。当今时代流行的会计实务和法律对收益依然有着这样的看法,即只有在满足了与资产价值增加等相关条件以后,才能做到企业盈利这一步。收益的度量必须可以通过客观的方法加以计量,并且是唯一不可变更的,与此同时通过相应的会计事项或经济业务来对收益加以证实。这样说来也就是,确定收益要依据以下两个原则:收益确定的应该遵循实现

15、原则和稳健原则。从实现原则来讲,企业收益应当被划分为持产损益和营业收益。持产损益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变动等原因,企业现持有资产的现行重置成本相对于历史成本的增减。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凡是因物价变动而产生的未实现损益应不予以确认,然而营业收益的确定必须在商品或劳务销售等关键性事项发生以后。从收益确定的稳健原则的角度来说,在经营过程中,如果企业某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最不容易使收益被高估的那种方法,当然也不应当选择低估收益的方法。也就是说既不应高估收入也不能低估费用。(5)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合理配比可以促进收益。对于和当期不相关的成本,应当作为资产结转为以后期间的费

16、用。(6)收益受谨慎原则约束。依旧这个原则,当企业的某项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选择那些或者那个既不高估也不贬低收益的方法。对于一那些为了追求利润均匀化企业,对收益进行操纵时,大多采用高估收益的方法,并主观角度上去选择并安排增值的期间。3 现金流量的理论基础3.1现金流量的内涵企业的资金周转离不开现今,也就是说这项业务是以现金为中心而运行的,即资金周转以现金作为开始,以现金最为重点,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就是获得必要数量的现金,投资者、债权人决策的最基本事项也是现金的数量。企业想要市场经济的竞争当中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对现金流量信息采集加以控制。现金流量的重要性表现在一下方面:

17、(1)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在数量上的差别,很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收益水平;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在时间上的所具有差别,又可间接地反映企业在经营中的资金占用水平。现金流入与流出时间分布差异越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占用量也就越大。对现金流入与先进流出在数量和时间两方面所形成的差异进行综合性考察,便可给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基础。(2)它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需要。当债权人在进行信用贷款的决策时,最多考虑的是收取利息以及怎样偿还本金;而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最关心的是利益的获得和市场变动带来的利益以及投资的保障。然而殊途同归,他们共同的期望就是使得企业未

18、来的现金流量得以增加。(3)它所包含的信息是质量较高的会计信息。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如果将一家上市公司或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便可以看做是这个所谓的人的骨骼和肌肉。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就好像是这个虚拟人的轮廓面貌特征信息,在表面上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作为现金流量表所揭示的现金流量信息就好这个虚拟人的内部血液循环系统。看不到,但是很准确地反映了内在问题。举例说明,一个人生病了,在一般情况下,从其精神状态上是可以做出判断的,但有时如果不借助于检查手段,仅凭肉眼缺很难进行识别判断。同样的道理,企业经营所产生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基本上准确地反映企业

19、的生产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更多的管理者,通常会出于某种动机或某种目的,做出了或多或少的造假处理,也就是所说的造假账。这将直接使得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真实性有所丧失。然而,有一种很好的工具可以让这层面具被撤下。也就是近些年刚刚兴起的现金流量表。他就是一份有力的证据-验血报告,毫不保留地给出正确答案。此外,通过对现金流量的信息的利用,以现金流量表揭示的现金流量信息驾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披露的信息,来强化验证功能,也可以达到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3.2 现金流量的作用现金流量比传统的收益更能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首先,针对利用增加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活动操纵利润的缺陷,现金流

20、量只计算营业利润而将非经常性收益剔除在外。其次,现金流量指标可以弥补利润指标在反映公司真实收益能力上的缺陷。 (1)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是每个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发展阶段,其对应的现金流量特征也有所不同。因此只有根据不同阶段经营情况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措施,才能够是的企业在如此大竞争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发展。举例说明。1975年10月,美国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W.T.Grant公司宣告破产,然而就在在其宣告破产的前一年,存在这样不可思议的现象,期一年中的收益达1000万美元,经营活动中所提供的营运资金高达2000多万元,银行贷款惊人的高达6亿美元。并且在

21、1973年该公司股票出售价格仍达到其收益值的二十倍。但是最终该企业破产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该公司早在破产前五年的现金流量净额已经出现了负数,虽然有着高额的收入,然而公司的现金不能支付巨额的生产性支出和债务费用,这样便不能做到再生产已达发展。所以,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成长性破产”。 (2)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健康、稳步地发展。利润是以往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的指标,但由于利润的计量过程中容易被人为地进行操纵,同时有些企业为了增加利润,会相应减少对产品开发研究费用开支,表面上看来,这种做法可以带来暂时的微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说,这对企业利益是百害而无一利。然而现金流量则从每个角度弥

22、补了这些不足。股权现金流量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支付能力,自由现金流量可反映企业总体支付能力。两个指标综合起来便很好的反映了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及给予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红回报能力,这便是企业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因此,2003年在中国联通计划工作会议上,其领导人就明确将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作为对分公司发展状况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 (3)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的日益强烈,寻求创新,调整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当代消费者各不相同的要求。在这种激烈的竞争背景下,现金的流动性就变成了决定企业内部运转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而

23、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管理控制,就可以很好地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动性,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将企业更好的应对市场变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 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研究收益与现金流量是会计业务里两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二者存在怎样的联系,又存在什么不同。综合队上文大量信息的总结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收益和现金流量是会计计量的两个重要成员,也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极大竞争得意生存的至关因素,从多个方面来讲,二者为什么存在着差异是有着很多原因的,同时这些因素又是无法避免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利益是其永远不变的出发点,但又不能过分的最求利益的产生。与此同时,每个经营者都应该看到这样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点现金流,这是企

24、业的生存血液,是企业得以运转的动力。所以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收益与现金流量必须做到很好的协调性,这样才能让企业在谋求收益的前提下得以发展。这样说来收益与现金流量则有着其潜移默化的关系。企业收益是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分期确认,依据费用同收入配比和因果关系,用货币计量的最终财务成果,它表明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现金流量反应的是企业现金的实际进出。先进流量反应的是企业现金的实际进出。二者虽然有着这样的差异,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收益的出现必定有现金的流动,现金的流动必然产生收益或者是损益。其简易关系我们加以概如图括图4-1。初期留存收益+净利润现金股利期末留存收益期

25、初现金余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期末资金余额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期初资产负债表资产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期末资产负债表资产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利润表收益费用净利润净利润调整事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图4-1:收益与现金流量简易关系4.1收益与现金流量差异大多数经济学、财务学方面的学者认为,“企业的价值最终是由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不是由权责发生制企业收益来决定的”。 然而大量的市场研究证据表明,就公司证券价格而言,会计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优于平淡的现金流量。收益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存在差异是不容置

26、辩的事实,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客观原因,又包括主观因素。 1.现金流量与收益的确认基础不同 ,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收入费用的配比关系进行分配而得出的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而现金流量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确定的企业在一定经营过程内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而这确认基础的不同,使收益的确认时间和现金流量信息确定的时间就不可能保持一致,导致收益与现金流量在数量上和时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1)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在付款时作为现金流出,但是在其后的经营过程中则是以折旧形式逐期抵消利润,因此,如果经营阶段中,如果资本性支出超过折旧,现金流

27、量就会低于收益,反之则高于收益值;(2)递延专案。由于商业信用的客观存在,企业通常会有很多预收收入和预付费用,然而这两项在当期被作为现金流量的增减,但却在以后期间被分摊计入收入或者是成本。因此也会造成收益和现金净流量的不一致。(3)应计专案。赊销收入和应付账款对应的费用支出在开出发票阶段就计入损益,但着两个会计业务只有在以后用现金结算时才引起现金流量的增减,一个会计期间应付账款增加,现金净流量就会高于收益,应收账款增加,现金净流量就会低于收益。 2.二者提供信息的应用范围不同。收益一般只被用于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整体的获利能力和经营业绩,由于期间费用是由整个企业来承担的,不便于在投资项目或产品之

28、间进行分配,所以收益不用于单个投资项目或单个产品的决策。 相对来讲,现金流量有着自身的优势,现金流量不仅可以反映企业整体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同时还可以反映单个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因而现金流量是有助于单个项目投资的决策的。 3.二者在决策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收益和现金流量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会计信息指标。 首先,二者的决策主体有差异。其次,二者在决策目的上也有差异。收益侧重于法定决策,而现金流量则强调决策的适应性,企业的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一部分是投资活动产生的收益,而后者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关系较大,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没有关系的。4.2收益与现金流量关系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的

29、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最终决定因素而非应计制收益,现金流量与应计制收益结合起来比任何一个单独使用更为有用。”虽然现金流量与收益存在差异,但从长期来看所有真实的报告收益应最终反映为企业的现金净流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与企业的收益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1.在数量上来看: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本期收益不减少现金的费用/不增加现金的收人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非现金流动资产减少及流动负债增加/营业外收人/非现金流动资产增加及流动负债减少 2.收益限制现金流流量,现金流量与收益并存:收益既可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现金流的提供资源,也是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为现金缺乏加以

30、隐瞒。当一个企业获得了收益,经营过程中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其多余的现金便可以用于更多可以产生手的活动。相反,如果企业的收益为负,经营过程中现金流入量必将不抵现金流出量,这个时候,就连简单再生产都要依赖于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等带来的现金流入补充。所以,企业能否获得收益,一方面从实质上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正负,另一方面还还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中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向。因此,企业收益限制着企业的现金流,经营活动中企业收益应当力求持续现金流量净额的稳定增加。 3.收益与现金的调和程度关乎企业的健康程度:现金持有量是一把双刃剑。首先说,现金的流动性非常强,故而现金是最好的支

31、付手段。加入现金流出过多,或者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必将危及企业的生存;其次,现金的收益性最差,所以说过度的持有现金是错误的行为。如果现金持有量过多,就使得有限的现金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将大大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收益水平。获得收益是每个企业求生存谋发展原动力,所以企业一定要收益。只有企业收益,企业才能够强盛。另一方面,收益要消耗专用性资源,所以收益也是要有限制,如果一个企业盲目追求收益,以至于过渡的使用流动资金搞投资、搞生产,则企业的现金流将可能断流,从而使得企业因暂时的无法支付债务造成破产。所以,收益和现金流量之间又是有矛盾的。处理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度”。一个健康的企业,收

32、益和现金持有量之间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经常处于调和状态。因此,只有企业收益与现金流量相辅相成,统筹兼顾,才能相得益彰。 5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一定时期的净收益与该时期的现金流量既有差异,又相互联系。一方面,过去经营活动的净收益水平有助于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另一方面,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程度又可以反映净收益品质的好坏。收益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单一地过分追求利益,要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做好对现金流的控制。达到二者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做好对收益和现金流量的管理控制,实现二者在整体的经营过程中能达到近似同步发生的目的,以达到企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是收益性与流动

33、性关系的一个侧面。认真分析两者的关系,不仅可以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准确把握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还可以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并且通过恰当的会计程序可以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建立新的评价模型。通过对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研究,不难发现,收益和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中需要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很好的把握好这两个环节,才能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既能够达到获得收益的目的,又能很好的应对企业资金方面的问题。这样以来,达到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终目的。谢辞大学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完成论文的同时,我也即将进入社会,踏上新的人生旅途。回首三年的学习生涯,发觉自己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人热忱的帮助,没有这么多老师、同学和

34、朋友们的偏爱,凭我的一己之力很难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要感谢的人非常多。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雅丽老师。我的导师学识渊博,为人宽厚,教学严格,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对自己的弟子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悉心教导,她不仅仅在学术上我收益匪浅,在思想、生活以及工作等方方面面也给我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为我指明了进一步的发展的方向。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最开始的选题,到具体的实证研究,到最后的成稿,李老师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多次提出宝贵意见,给我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研究的顺利完成打下深厚的基础。在此,我由衷的向李老师表达我的感谢之意和敬佩之情。另外,我要感谢我的几位同学和朋友,张晓阳等在论文书写过程中对

35、我的帮助,在此我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即将离开母校,带着家人、老师和朋友的期望奔赴工作岗位,我会把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的深深情谊牢记在心,并再一次诚挚的说声:谢谢!参考文献1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会计研究,2000.9:31-362 刘峰、谭劲松:银行监管政策变化的市场效应检验,金融与保险,2000.11:121-1253陈少华:财务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4张俊瑞:资产变现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5张俊瑞、孙玉梅:会计账面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性研究基于 50 家美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理财者,2004.46鲁桂华:现金流量综合分析模型:原理与应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117陆静、孟卫东、廖刚: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2.58潘琰、程小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主成分评价方法,会计研究,2000.1.P31-359耿建新,肖泽忠,续芹:报表收益与现金流量数据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2.12 10张俊瑞、金帆、丁启叶:中国证券市场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信息含量实证研究,首届实证会计研究研讨会论文,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