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9:货币互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490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19:货币互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案例19:货币互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案例19:货币互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19:货币互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19:货币互换.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案例19:货币互换某化工厂在1987年底筹措了250亿日元的项目资金,期限十年,固定利率5%。计划1992年项目投产后以创汇的美元来归还日元贷款。这样企业到偿还贷款时,将承受一个较大的汇率风险。如果汇率朝着不利于企业的方向波动,那么即使1美元损失10元,企业亦将多支付16.56亿日元。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几年里波动三四十日元是极平常的事情。所以,未雨绸缪,做好保值工作对于企业十分重要。以下是该企业通过货币互换对债务进行保值的具体做法。(一)交易的目的及市场行情分析1990年上半年,某化工厂在金融机构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对美、日两国基本经济因素的分析和比较,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日元升值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预期日元经过三次大的升值和回跌循环期(第一次循环期:1971年1975年;第二次循环期,1975年7985年;第三次循环期;1985年至目前),从1992年可能进入一个新的日元升值周期。这样企业从1992年还款起,将会有很大的汇率风险。在1988年日元曾两度升值,其汇率为120日元,到1990年初已贬值到145日元。从技术图上分析日元还将从145日元兑1美元向下贬值至155日元水平。另外,有信息表明日本资金正大量外流,这对日元汇价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该企业预计1990年可能出现美元兑日元的相对高值时机,到时可以通过货币互换这一有效的保值工具,把250亿日元债务互换为美元债务,以避免长期汇率

3、波动的风险。在筹资时,该企业请有关金融专家为项目制定过一个筹资方案,如果借日元,项目设计的汇率水平应该是1美元兑148日元,如果是借美元,浮动利率是6个月,或者是固定利率8.7%。由于1987年底,日元货款利率明显比美元利率低3.7个百分点,如果还款时日元平均升值达1美元兑121.50日元,那么借日元所得到的利差好处正好抵销对美元的汇率损失。如果企业能在行情有利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运用货币互换,把汇率固定在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这样不但能避免以后日元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已经得到前三年借日元的利差好处。如果汇率能固定在设计的汇率水平以上,这样又可以大大降低项目的预算成本。(二)实际交易

4、1990年2月下旬,日本股票连连暴跌,日经平均指数跌幅达30%,由此引起日元汇价大跌。美元兑日元汇价从145日元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冲破了150日元台阶,3月下旬已达154日元,以后又升至160日元。当时有的国外金融专家分析美元兑日元汇价会抵170日元,甚至有的预测可能会到180日元。但是该企业比较客观实际,认为外汇趋势是很观预测的,把握当前才是十分重要。1美元兑160日元已比该企业预期和希望的汇价要好,比项目筹资方案中设计的汇价高出12日元(设计汇价是1美元兑148日元)。利率方面,由于1990年初市场日元利率已是高水平,比原债务5%固定利率约上升了3个百分点。所以,按当时的互换市场已能对

5、日元债务进行保值,并且从汇率和利率得益中可以大大降低项目预算成本。故该企业毅然决定于1990年4月份委托一家金融机构及时成交了该笔日元对美元的债务互换。最终把250亿日债务以160日元兑1美元的汇率互换成1.5625亿美元债务,并且支付美元浮动利率6个月。与项目设计的汇率和利率水平比较,汇率部分比设计水平降低:(250亿日元148日元/1美元)(250亿日元160日元/1美元)=1269万美元利率部分比设计成本降低:1.5625亿美元(互换后的本金)1.9%(降低的利差)4.8584(平均年限)=1442万美元因此,汇率和利率部分合计比设计水平降低2709万美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这是一笔十分

6、成功的货币互换交易。(三)互换期限的计算互换交易中,如果本金是一次性到期归还,那么,该互换期限的计算就是从交易日以后的第二个营业日开始到归还本金这一天结束,如果这个期限是五年,我们就称此为一笔五年期的互换交易。如果债务的本金是分次归还的,那么,互换期限就要用平均期限来计算。从结构上讲,一笔分次还本的互换交易可视作为由一系列不同期限的互换交易所组成。以本货币互换为例,这是一笔分十二次还本的货币互换,通过下面的计算(见表4-6),得出互换平均年限是4.8584年,差不多是一笔五年期的货币互换,而不能因为整个交易期限为七年半(1990年4月到1997年11月),而认定它是一笔七年半期限的互换交易。这

7、点要十分注意,不能疏漏。表4-6分期还本互换的平均年限的计算还本日期(A)年限(B)还本金额(C)D=BC1992年5月8日212500000.0025000000.001992年11月8日2.512500000.0031250000.001993年5月8日312500000.0037500000.001993年11月8日3.512500000.0043500000.001994年5月8日412500000.0050000000.001994年11月8日4.512500000.0056250000.001995年5月8日512500000.0062500000.001995年11月8日5.51

8、2500000.0068750000.001996年5月8日612500000.0075000000.001996年11月8日6.512500000.0081250000.001997年5月8日712500000.0087500000.001992年11月8日7.518750000.00140625000.00156250000.00759125000.00(四)交易中须注意的细节1认真分析研究原贷款协议:在发出互换交易询价书以前,一定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日元贷款的协议文本,内容包括:本金、宽限期、贷款终止日、利率、适用法律、还款日期、利息支付日、计算利率的基准日期等,特别是还款日期、利息支付日和

9、计算利率的基准日期,如果这些日期在贷款执行和互换中有不一致,将会带来结算日期等不匹配的情况,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差额损失。按照惯例,日元固定利率贷款是以365天为一年计算利息,日元浮动利率贷款是以360天为一年来计算利息,而美元无论是浮动利率还是固定利率贷款均以360天为一年计算利息。2询价书中要明确资金流量。资金流量表是最简捷、最好的结算交割的计算依据,它包括支付(交割)日期、还款金额和计算利息的金额。有了这样一个资金流量表,互换结算中就可避免一些计算上的差错。交蝗双方可以根据资金流量表中的日期、余额和还本计划来互相交换本金和利息。3认真审核交易行发来的确认电传。逐项审核确认电传的内容,特别是交易有效日、终止日、名义本金、汇率、利率、资金流量、营业日、适用法律、结算帐户等,不能有一点错漏,因为每一笔货币互换交易尽管受到“互换主协议”条款的约束,但交易双方履行每笔互换的主要依据是确认电传。讨论题:通过该案例,了解与掌握货币互换的基本程序与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