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518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届大学生改革与发展经济论坛姓 名: _学 号: _班 级: _指 导 教 师: _提 交 时 间: _ 国际经济贸易系 制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文作品是通过严谨科学的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2011年10月9日浅析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摘 要 重点探讨了当前金融危机包括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剖析次贷危机成因

2、,深刻反思借鉴教训,研究探索风险管理对策和措施,提升风险控制水平,确保中国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步发展。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热门话题。以希腊为首的“欧猪五国”(PIIGS)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市场似乎嗅到了2008 年秋雷曼兄弟破产时的味道,并且担心全球经济会二次探底。在这种背景,对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进行探讨。关键词 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According to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the European debt c

3、risis and revelation to ChinaAbstract:Discussed the impact to China from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including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the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 . The subprime crisis triggered the global financial storm, and then analyzed the subprime crisis causes and reflecte

4、d reference lesson deeply, a research explored risk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which promoted risk control level and ensured that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f safety, high efficiency, steady development . As the eurozone sovereignty debt crisis spreading, the eurozone states sovereignty d

5、ebt problem had become the global hot topic . Greece headed for the pig five” (PIIGS) of the sovereignty of the debt crisis which was spreading from the financial markets to economic entity, market seemed to smell that the lehman brothers bankruptcy in the fall of 2008 and worried about the global e

6、conomy will be the second crisis . In this background, discussed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s background, causes, impact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a .Keywords: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Europe debt crisis ;Commercial Banks ; Risk management ;1、引言 爆发于2007年9月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向纵深发展全球经济增速全面放缓,国际金融体系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愈

7、演愈烈的次贷危机,正席卷着全球的经济和金融体系,也同时考验着各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面对尚未停歇的金融危机,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承受着各种风险的冲击,同时中国也从这次危机中学到不少关于风险管理的启示。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直接不利影响是有限和可控的,但也无疑给中国经济的前景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也为中国提供了许多经验和启示,避免再次出现全球危机。2、美国次贷危机2.1次贷危机的概念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在美国爆发的,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房地产市场上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贷危机”是自2007年初开始,由于“次级

8、债”大量逾期违约引发全面性的信用危机。特别是2008年,随着华尔街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五大投资银行的全军覆没,将危机推向了高潮,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在这场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遭受重创,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时期。2.2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2.2.1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

9、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2.2部分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在美国次级房贷的持续繁荣期间,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许多金融机构在做房屋价值评估时运用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还有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利用房贷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使得这些高风险资产进入投资市场,进而引发“次贷危机”。2.2.3政府对经济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管。美国一度放纵经济泛滥增长,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运行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在某些领域没有实施监管。无政府状态是导致次贷危机

10、的根本条件,由于对房贷市场缺失必要的监管,使其无限膨胀,形成了巨大经济泡沫。美国是世界经济,在当今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巨型经济泡沫一旦破灭,势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2.2.4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十分脆弱。盲目追求扩张发展,追逐高额利润,忽略了风险管理,使次级抵押贷款标准降低,并一降再降,最终导致风险失控。 2.2.5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在前几年美国楼市最火爆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为了扩张业务,牟取更高利率,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新产品无限度的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和隐藏了次级房贷的危害性。特别是次级房贷证券化,信贷违约掉期等不透明的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

11、构筑了房地产市场空前的虚假繁荣。2.2.6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和非常火爆的销售市场,使房地产开发商不顾社会实际需求状况,没有重视必要的市场调查,盲目扩张业务。很多金融机构也没有实施可行性的市场需求调研,在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忽略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及日益俱增的市场风险控制,不断推出新金融衍生产品,最终使这些金融业务纯粹变成了金钱游戏,与分散风险的初衷背道而驰,更加加剧了信用危机。 2.2.7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特别是在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导致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准确,层层失真,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很难获得足够

12、真实的信息。2.3金融危机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2.3.1利率、汇率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币债券投资损失和潜在风险,尽管中国银行业持有与危机相关的各类资产总量是有限的且提取了一定的拨备,但是现在这些产品的潜在风险,仍可能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显露,商业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高,在利率和汇率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市值变化比较剧烈。同时全球也进入了低利率时期,银行外币债券投资的市场风险控制面临新的压力。2.3.2合作伙伴风险在银行业的改革与开放进程中,中国引入了30多家外资战略投资者,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国银行、瑞士联合银行、苏格兰

13、皇家银行等国际银行业巨头。它们的参与对于中资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外资战略投资者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其中部分外资战略投资者因自身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开始减持或出售其所持有的中资银行股份。2.3.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投资资产价值下降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美国雷曼兄弟因次贷危机而破产的负面影响正蔓延至中国金融机构。如招商银行率先披露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第二,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银行将进行更多的拨备并加强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资金的成本;在未来利率下调的预期下,将可能缩小银行的利差;

14、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导致银行理财产品、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的收入增长缓慢。2.3.4信用风险目前国内出现的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回调,开发投资资金紧张及房地产销售面积不断下滑的情况,未来房地产市场大幅回调甚至出现崩盘,断供将更加严重,这会导致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乃至金融危机此外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资本杠杆比率偏高、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信贷资产质量低。流动性负债比例上升,信用风险逐年加大,公司的违约风险将迅速上升。2.4次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2.4.1房地产信贷风险压力加大 中国的房地产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非常高,所有风险都放在银行身上。房地产“绑架银行,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对银行

15、贷款的依存度过高,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自由资金非常薄弱,房地产开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资金的比率在70以上。造成这种银行被房地产“绑架”的格局,与银行风险意识薄弱有关。截止2008年8月中国银行业对房地产贷款的总规模为34万亿元,占同期银行贷款总额的近30,在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泡沫的情况下,银行业丝毫觉察不到房地产贷款存在巨大风险2.4.2 外汇市场的变化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后,外汇市场一天的波动就能达到2-3。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跌至l5年的最低点。与美元贬值相对的就是其他货币的升值。对中国而言,购买美国证券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将显著增加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16、中国经济贸易依存度较高。200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77,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国,以及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水平,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海外市场对中国GDP贡献率为9,为全球最高。2.4.3对银行海外业务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银行的海外活动遭受的损失为数不少。例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6家银行在次贷危机中可能损失49亿元人民币。此次危机对正在高速增长的海外业务无疑是一个冲击,至少银行必须在海外市场放缓前进步伐并谨慎选择业务。 虽然目前的危机环境有利于国内企业包括银行进行海外并购和扩张,但是盲目并购欧美金融机构资产蕴含着极大风险,必须对并购的潜在风险

17、保持高度警惕。对银行而言,一方面要谨慎开展自身的海外并购活动,在推进海外并购时,要对被并购方的资产质量、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进行全面评估,还要充分考虑东道国政府的反应;另一方面要谨慎评估客户进行海外并购带来的风险,防止海外并购活动增大企业的信用风险,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2.5次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2.5.1全面贯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重心在于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新协议提出维持资本金8的比率不变,对信用风险的衡量方法提出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选择方案、对操作风险提出多层次衡量方法和市场风险衡量方法。委员会要求监管机构根据银

18、行的风险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保持高于最低水平的资本充足率,并对每一家银行的资本变动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同时要求银行根据风险变动状况相应调整资本充足率标准,并依据其承担风险的大小。 2.5.2针对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建立预警机制 针对此次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中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防范:一是坚持有效隔离风险的跨市场传递,加强对大型银行的并表监管,加强跨业、跨境风险监管;二是严格实施二套房政策,积极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三是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估计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加大计提拨备力度;四是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开展资产证券化;五是加强理财产品监管,严格防范创新业务风险和

19、误导性销售。同时对此次由于次贷而引起的金融危机,中国银行应关注以下方面并及时预警:一是汇率变动引起的外币资产风险管理问题;二是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海外投资构成的影响,包括全面评估次贷危机、“两房”危机及雷曼兄弟破产造成的损失;三是密切关注抵押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及时评估有关风险,审慎计提相应减值准备,择机出售相关的抵押支持债券及资产支持债券等,最大限度维护资产安全;四是关注国际游资对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冲击,主动防范信贷风险,尤其是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2.5.3完善银行自身经营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 根据中国的商业银行的特点,应从两方面加以完善:其一是加快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改善公司

20、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是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公司治理是在既定的产权制度基础上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构建,因此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从根本上受制于产权制度的优化;其二是转换经营机制,应从风险控制和激励机制两方面人手。在风险控制方面,应建立集中控制、独立评审的贷款发放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数据信息中心,提高信用评级能力,掌握先进的信用风险衡量和管理方法。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约束结构使委托代理双方利益相容。 2.5.4推进配套改革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形成真正市场化的银企关系,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为

21、国有企业提供有效地融资渠道。企业可以借助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降低企业的负债比例及信贷资金需求压力,优化财务结构。最后为逐步推进国际金融自由化。在脆弱性没有得到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应当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强以后,实施金融的对外开放。 2.5.5加强法制建设,进行合理有效的法律约束 中国应针对在金融制度、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业务以及金融技术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建立起前瞻性的法规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宽泛性总体框架设计的前提下,重点对金融发展的目标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法律约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2.5.6重视对金融新产品、新业务的风险控制。鉴于美国过度

22、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导致次贷危机的教训,中国应强化对金融新业务、金融新产品及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力度。随着金融日趋国际化的趋势,中国国内的金融新业务、新产品也逐渐增多,如资产证券化产品、互换、掉期等业务。管理者当局应高度重视、严加控制金融新产品及衍生产品。商业银行应对各类新业务、新产品的可行性、安全性、效益性及风险状况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估,以安全、稳健、有序地推进金融新业务及衍生产品的良性发展。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3.1欧债危机的概念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

23、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3.2欧债危机的背景2009年12月11日,希腊政府披露其公共债务高达3000亿欧元,比此前公布的更为严重。受此影响,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集体下调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由此点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从希腊到爱尔兰,从意大利到西班牙,欧元区经济体的巨额债务问题,就像慢性发展的恶性肿瘤,侵浊着尚未全面复苏的全球经济。2010年4月23日,希腊政府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2010年4月27日,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别。2010年5月2日,欧盟与IMF正式启动希腊救助机制,向希腊提供总额达到1100亿欧元的贷款。但这项计划并未平息投资

24、者对希腊可能出现“破产”的担忧,相反,市场关于希腊债务危机可能蔓延至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各种传言甚嚣尘上。一时间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已。3.3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第一,一段时间以来的欧元大幅升值成为后来主权债务危机的诱因。欧元作为世界货币在1999年诞生。其兑美元的比价先从101贬值到085的低点,而后一路升值至2008年7月的158,其间累计升值达86, 比起欧元诞生之曰也升值了50多。欧元在这一时期大幅升值的直接后果,就是欧债受到投资人的欢迎,相应的举债成本也变得十分低廉。像高盛等投行,就曾帮助希腊政府做假账,美化财政状况,以便利举债。而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市场对欧洲经

25、济前景的担忧加剧,欧元又大幅贬值。其兑美元的比价一度下跌至2010年6月份的120附近,为近4年来的最低点。第二,欧元区虽有统一的央行与货币政策,但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种制度架构上的“先天不足”为危机的产生埋下了种子。当某些成员国遇到外部冲击时(如金融海啸),它们难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特点,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比如,当希腊遇到问题时,对外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对内不能通过货币扩张来削减政府债务。第三,长期以来,欧洲央行一直奉行较为保守的货币政策。尽管自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央行开始购买欧元债卷 并维持自去年5月以来的1的市场指导利率,但是其目标通货膨胀率始终锁定在2以下 。

26、这种在危机时刻对物价水平稳定性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欧元区的消费与投资,给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近年来,欧洲银行业的信贷扩张事实上也很疯狂,致使其经营风险急剧增加。尽管欧盟今年7月23曰公布的压力测试显示,在91家受测的欧洲银行中,只有7家未能达标。但由于测试未将备受瞩目的G I 1 Ps国家主权债务违约考虑在内,并且最低核心资本率的设定也较为宽松,该结果远未消除市场对欧债危机向欧洲银行业蔓延的担忧。 最后,欧洲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以及过度慷慨的福利制度,极大地抑制了欧元区竞争力的提升,并导致了长期的结构性低增长、高失业。事实上,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之前,欧元区在经

27、济增长率和失业率等指标上也明显逊于美国 。这是欧洲政府债务负担加剧的根本原因。3.4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首先是对出口的冲击,危机会导致欧元区今年下半年增长下降。欧盟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其目前占中国出口市场的比重约在18%至21%之间,所以如果来自欧盟外需下降,今年下半年中国出口情况不是很令人乐观。但是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得到控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就会降低。其次欧洲主权债务爆发,加剧短期资本流动波动性。欧债危机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加重,资金纷纷回流美元。中国面临的不是短期资本由流入变为流出,相反有可能中国会面临更加汹涌的短期资本流入,因为跟美国相比,中国也算是一个安全港,今年我们GDP增速会超过9

28、%,同时人民币对美元依然有升值的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加大提高国内加息的可能,这样增加了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利差,这些原因综合说明中国也是一个能吸引避险资金,包括逃离资金流入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市场。3.5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第一,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不能完全走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的经济增长发力,国际产业竞争力下降。发生危机的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加入欧元区后又面临了更大的生存压力,在私人投资不旺的情况下,政府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也一直是中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杀

29、手锏,特别是在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进出口倍受打击、消费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屡试不爽。中国也从2007年的财政盈余变成近两年的财政赤字。因此,如何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即降低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未来的基建投资应该适度压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应该成为国内经济工作重点。第二,扩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实现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相匹配,不能高估外债与地方政府负债的承受能力。欧洲债务危机的本质原因就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中国应尽快以立法形式加强对地方政

30、府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加强风险管理。应该及时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况作全面清查和评估,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切实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防范偿债违约风险第三,同时中国不能草率地建立或加入亚洲共同货币区。欧洲货币联盟规定,欧洲央行只对欧元货币,而非各成员国财政预算进行管理。欧盟只有动用货币政策工具,而无使用财政政策工具的权力,一旦出现债务危机,欧盟无以调动各国财政力量进行调控。欧元区这一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的矛盾,在几个不同版本的“亚元”即亚洲区域货币一体化方案中也同样存在,甚至更严重。各版本的“亚元”都谋求区域货币的统一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货币、金

31、融开放政策,在区域内部实现自由流通,但同时也都强调各国财政政策自主,对超国家的财政监管持保留和排斥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实施货币一体化而缺乏必要配套措施,当类似希腊危机的事件发生时,亚洲各国所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将同样甚至更加严重。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建立“亚元”货币体系的时机还未成熟,各项制度规则都有待进步一探讨和完善。结论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继续蔓延甚至恶化的形势,中国银行应在防范风险基础上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维护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应巩固银行股份制改革与开放的成果,在学习与借鉴国际银行先进经验的同时,减少

32、对外资战略投资者的过分依赖,并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银行业发展道路。次贷危机是对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发展的一次沉重打击,但它不会改变现代风险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更不会阻碍现代风险管理的继续发展。次贷危机让人们回到对风险管理发展正确认识和审慎应用的轨道,从而更加稳健地增加经济体系整体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系统的稳定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框架缺陷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一次总爆发。欧债危机告诉我们的教训不仅是欧元区国家存在问题,而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不可靠。可靠的办法不是无限度地扩大储备,而是怎样将储备花出去。从而强化了各国对主权债务信用评级的重要性的意识。参考文献1黄海涛.美国次贷

33、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商情.2009(23):1002马宇.欧债危机的特殊性、解决方案与对中国启示J.开放导报.2010 (5):87-903牟福田.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09 (8):158-1594田晔,麦元勋.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J.财政金融.2008(5):160-162.5王曼.次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09 (15):51-526张晓晶,李成.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0(4):26-31 7张隐隐.论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看我国如何防范金融危机J.商情.2009(23):106 8周春英.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9(9):157-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