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社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社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联社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研究近年来,为了化解信用风险,联社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不仅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规定计算风险资产、补充资本金,还运用较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法,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企业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并采取较先进的以风险度为依据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但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并没有大幅度降低联社的信用风险。造成联社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联社在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组织体系、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从联社的现状出发,阐述加强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设想。 信用风险的定义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
2、化,影响金融产品的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通常包括违约风险、结算风险等。由于目前我们联社的资产业务品种相对比较单一,主要还是贷款业务,因此在这里可以将信用风险简化为违约风险。 联社目前信用风险管理的状况 一、风险管理体制方面 联社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践已经经历了八个春秋,公司治理结构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样样具备,搭建起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初步框架,但形式大于内容,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联社的增资扩股工作只是充实了股本金,而并没有改变信用社股权分散的特点,自然人股,单个法人股,内部职工股人数众多,但持股比例很小,另外,信用社实行的是一
3、人一票制,而非一股一票制,社员难于真正起到决策与监督作用。 二、组织管理体系方面 尽管目前联社已经实行了集中授权管理、统一授信管理、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贷款管理责任制的信贷管理模式。客户经理负责发放贷款,贷款审查部门负责审查贷款,审贷部门来审批贷款。但实际上,我们只是形式上的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相应的考核管理机制没有和管理体系相匹配。例如:目前联社已将大力发展小企业作为我们拓展业务的战略,近一年的实践表明,数量虽多,但总体质量不高。以我社为例,在07年发展的35户小企业贷款户中,回报率不足5%的占据半数,这与我
4、们的考核机制有关,考核的目标是以发展小企业的户数而非小企业的回报率,重数量不重质量。 三、管理方法偏于简单,风险揭示还很不足 目前联社在信贷调查中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专家判断法,由客户经理根据所收集来的资料及现场了解到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发放贷款。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但事实表明这一管理方法存在着以下明显的缺陷: 1、管理的基础是过去的财务数据,而不是对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过去的情况可以作为分析的起点,但并不能反映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将来较长的时期进行预测时,过去的数据与将来的情况相关性较小,以过去的信息为依据的管理可靠性较低。 2、指标和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由于影响受
5、管理对象信用状况的各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在对单个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加总的情况下,需要利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确定影响受管理对象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系数,以剔除重复计分的因素。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资料,只能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指标和确定权重,使标准的可行性大为降低。特别重要的是,由于每一个受管理对象所处的环境不同,同一因素对不同的受管理对象影响不可能完全一样,根据固定权重得出的结果自然难以准确反映受管理对象的信用风险。 3、缺乏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充分的现金流量是受管理对象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是分析企业未来偿付能力的核心因素。现在,联社的信用评级方法基本上没有对现金流量充足性的分析
6、和预测,因而难以反映受管理对象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 4、行业分析和研究明显不足。受管理对象所处行业及在该行业中的地位,是影响其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虽然有些商业银行将评级对象按行业作出一定的分类,但总体来看,对不同行业的分析和比较明显不足,评级标准不能体现行业的不同特点,评级结果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5、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是检验信用风险管理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联社开展信用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这方面的工作明显落后。 6、信贷文化的建设的缺乏,风险管理理念的淡漠。从联社的信贷管理现状
7、看,各级信贷人员普遍风险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观念陈旧、意识落后、认识模糊、缺乏危机感;有章不循、随意变更、执行不力;检查难深入、发现问题迟、处理较轻;避责不避险,防范风险注重“形似”而非“神似”;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独立性弱;贷款流程和条件变更随意性大。信贷管理现状令人堪忧,与“风险为本、资本约束”和“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监管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在今年初联社下发的信贷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限制纺织类行业的新增贷款,但实际工作中仍发放此类贷款。 改进联社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石 风险文化一般由风险管理理念、知识和
8、制度三个层次组成,其中风险管理理念是风险文化的精神核心,也是风险文化中最为重要和最高层次的因素。一个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主要包括: 1、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资本增值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银行不再是传统上仅仅经营货币的金融机构,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其管理目标、发展战略以及经营模式都将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从粗放式、冒进式、盲目追求市场份额的初级阶段,走向精细化、审慎型、注重风险收益管理的高级阶段。 2、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消除风险,而是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过程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风险管理水平越高,其控制风险、实现收益的能力越强。 3、风险管理战略应纳入银行
9、的整体战略之中,并服务于业务发展战略。 4、银行应充分了解所有风险,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对不了解或无把握控制风险的业务,应采取审慎态度。 二、要充分认识培植风险文化的长期性和持久性 风险文化的培植,培植风险文化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一项“终身事业”。由于银行的内外部经营管理环境不断发生变化,风险文化也会被不断修正,因此培育风险文化应贯彻银行的整个生命周期,无法通过运动式的突击达到目的。其次,银行应向全体员工广泛宣讲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知识、规范和标准,大力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根除惯性思维和陈旧观念的影响,使平衡风险与收益等理念成为银行和员工一致的价值观,真正使风险文化成为促进银行发展的原动力
10、。最后,银行应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和实施绩效考核,将风险文化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只有将风险管理理念固化到每一条规章制度中,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并辅之以合规和绩效考核,久而久之,才会形成良好的风险文化环境的氛围。 三、更新观念,切实转变信贷决策和贷后管理的认识误区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不仅是经营货币、经营信用,同时也经营风险,其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信贷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各种落后的信贷决策、信贷管理、财务分析观念,重点解决“重贷轻管、重大轻小、重放轻收、重奖轻惩”的“四重四轻”现象;要切实提升信贷从业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反对“不作为”的行为,倡导“无功便是过”的责任意识,消除各种“潜规
11、则”,推行“阳光信贷”,用极其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信贷管理工作。同时,正确处理好贷款营销与风险防范、贷款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信贷支农的政策性与商业运作的安全性的关系,从思想上增强风险防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性。规范管理,严守信贷管理的“三道防线”: 1、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把贷前调查关 要对潜在客户广泛调查,对往来客户重点调查。围绕联社发展小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小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形成小企业客户资料库,做到“放得准、有效益、收得回”;要坚持“进社区、走市场”的特色发展战略,把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和社区居民的情况摸实,把信用工程基础打牢,为发放贷款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在
12、贷款发放前,要做好尽职调查,防止利用假证件、假抵押、假按揭、假担保骗贷款;防止利用合法关联企业,母子公司名义,多头贷款,逃废金融债务;防止借款人利用抵押物低值高估向信用社贷款,进而抵偿成倍的贷款。 2、加强贷款审查审批,严把贷时审查关 信贷决策流程各环节既要讲程序和制约,更要讲科学和专业;既要讲控制,也要讲效率;既要讲民主,也要有问责。 3、健全贷后管理体系,严把贷后检查关 要加强对新增信贷业务的合规性、担保的合法性、贷款条件落实的真实性等情况集中监督检查。加大非现场监测的工作力度。要做好新增贷款和大额贷款客户的监测工作,对有疑点的客户进行重点检查分析,提早排除风险隐患。要加强系统性、趋势性的
13、信贷风险的监测,重点做好关联企业、大额贷款投向的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改进信贷管理、提高决策水平提供支持。及时开展贷后检查工作,在贷款业务发生后,要及时开展首次跟踪检查,重点检查贷户是否按约定使用信贷资金,掌握风险状况变化情况,确保贷款用途合规、按约使用、按期收回。同时,根据不同行业的贷款对象,及时研究贷后管理中最容易发现的风险信号,逐项明确贷后必查的具体内容。规范信贷档案管理,是信贷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按照“完整、实用、规范、安全”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信贷档案管理标准、内容、范围。 四、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期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 在
14、我社即将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的时刻,我们应“趁时”而为,借增资扩股的大好机会,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国际成功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理念。2006年7月11日,杭州联合农村合作银行已将自己的10%和5%的股份出让给荷兰合作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我们的同行,武进农商行也在积极地与交通银行合作,这说明引进战略投资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可行的。而且我认为战略投资者所占的股份应达到20%以上,这样才能将其溶入至我社的经营管理之中,我们才能借船出海,借鸡生蛋,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它风险(包括利率风
15、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法律和商誉)。各种风险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几种风险共同对银行的资产构成威胁,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整个机构内各层次、各业务单位的各种风险实行通盘管理,而通盘管理的基点就是信用风险管理。所以说,信用风险管理这项工作要涉及多个部门,既需要有领导支持,也要求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完善制度保障,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来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例如:小企业的战略决策应由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并承担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该战略的实施,制定相应的程序、操作规程和考核制度,并对此负责;各基层社执行高级管理层制定
16、的程序、规程、考核制度并对执行有效性负责;贷审会负责审批贷款并对贷款的发放的准确性负责;客户经理进行贷前调查与贷后跟踪并对此真实性负责;有条件的社应设立风险管理岗,独立的进行贷款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并对贷款的风险点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负责。 六、学习和借鉴现代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充分揭示风险 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充分揭示风险的基本前提。国际银行业在长期的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比较先进、成熟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借鉴这些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避免无谓的人力、财力的浪费,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建立和完善联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
17、所在。由于目前联社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原因,还只能采用专家判断法与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在强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联社还可以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外包业务,对有关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结合实际的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联社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七、加强行业研究,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 信用风险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方案的设计,信息的采
18、集和信息的加工,而信息的采集又是三项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在对客户经理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客户经理普遍对客户的非财务分析了解不够,主要是行业分析、产品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因此,联社信贷管理部门应安排专门人员对上述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我们的内部网络及时的进行提示。通过对不同行业的长期、深入研究,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可以为受管理对象在同一行业内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比较创造必要条件,从而为信用级别的决定提供参照。同时,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大力培育独具特色的
19、健康信贷文化 落后的信贷文化比巨额的不良贷款更可怕,因为巨额的不良贷款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化解,但落后的信贷文化会形成源源不断的不良贷款。因此,要把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作为联社加强信贷管理的长效机制来抓。 1、坚持审贷分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联社必须设置权力制衡、流程制约、环节相隔的信贷前、中、后台管理部门,从制度上保障审贷分离。在审贷过程中,必须将调查、审查、审批各环节的工作职责进行分离,由不同的部门或岗位承担,明确各环节、各主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审贷会议事决策程序,使信贷业务按程序决策、按权限决策、按制度决策,真正使信贷流程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2、强化合规意识,进一步规范操作行为
20、 发展是硬道理,合规经营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规范;要针对制度执行层层递减的现象加大执行力建设,教育员工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加强对信贷人员操作行为的监管,推行信贷操作“阳光工程”,避免“暗箱操作”;要建立违规经营举报制度,鼓励员工举报违法、违反职业操守或可疑的行为,并充分保护举报人,真正做到“执行制度无弹性,按章操作不违规”。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加强信贷管理就要改进信贷风险管理方式,实现由事后发现和化解风险向事前预警风险转变。要经常分析风险。根据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组织人员定期对经济周期、所在行业、所在区域、市
21、场格局、银企关系多角度分析客户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和政策风险。要扎实开展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要认真开展货款五级分类工作,使之制度化、经常化,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同时,加快信贷报表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报表信息对风险管理的基础性作用、预警性作用、时效性作用和非现场监管作用。要建立劣质客户退出制度。在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事实风险退出向潜在风险退出转变,由被动退出向主动退出转变。重点做好国家明令限制行业、发展前景差且无法偿还欠债、恶意逃废和悬空债务、资不抵债、诚信意识差的客户退出工作。同时,制定短期、中期、远期规划,加强对关注类、次级类贷款的管理,主动退出有潜在风险的客户。 4、
22、建立人才培育机制 提高信贷人员业务素质是培育健康信贷文化前提。一是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现有员工进行优化组合,精心挑选高素质信贷人才,同时合理分布业务骨干,尽最大限度使用人才,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人才放在信贷决策岗位上。二是要加大开发力度。通过公开竞聘、民主测评、专业知识考试等方式发现人才;对确定的业务骨干采取交流、轮岗等方式进行专门培养锻炼,多渠道开发信贷管理人才。三是要强化教育培训。特别注重信贷人员工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风险分析和控制技能;根据业务发展的要求和信贷人员的需求,及时补充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使他们具备本职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水准。四是要营造环境留住人才。建立公开透明的用人制度,真正把那些专业知识丰富、工作积极主动、品德优秀的人才选聘到队伍中来;要大胆启用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信贷管理人才,使真正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结束语:从接受课题到完成此稿,只有五天的时间,时间比较仓促,有些只代表一种观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有兴趣的同仁们一起来探讨,来学习,共同为联社的信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