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8740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循环经济发展和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为金融可持续发展在宏观层面奠定良好的基础;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又会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有效的支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文就金融支持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及支持的方式、途径、政策问题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分析。 一、乌海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可行性(一)乌海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1、区位优势。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连接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还是“宁蒙陕”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环节,市场容量大,为乌海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交通条件优

2、越,包兰铁路、高速公路、109公路、110国道、南北运煤大通道、飞机场组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为技术、资源、信息的交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2、资源优势。乌海市矿产资源有一定储备、品味好、易开采,并且相对配套,工业利用价值高。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有37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24亿吨,以优质焦煤为主,占全自治区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左右;石灰石储量达200亿吨;在乌海周边200公里半径范围内还有“太西煤”、吉兰泰湖盐及丰富的天然气、石膏、芒硝等矿产资源。良好的矿产资源条件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3、产业结构优势。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乌海市依托资源优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3、扩大开放,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初步建立起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四个支柱产业,而且实现了四大支柱产业产品互为原料、互为市场和企业内部产品间的小循环格局,为进一步提升工业化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优势。乌海市的煤化工、碱化工、盐化工产品是工业化产业链的最前段,是全社会物质资源流动的最大产业,也是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排放最多的行业,这些废弃物尤其是共伴生矿物都存在可观的经济价值,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巨大潜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矿产资源加工转化带来的附加值,并相应减少“三废”排放,一增一减,对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积极意义。5、部分企

4、业发展循环产业取得明显成效。乌海市随着能源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随着氯碱化工的发展,催生了PVC等新型建材业的产生。乌海市已由单一的煤炭开采发展到发电、洗选、煤矸石发电、炼焦,进而延伸到生产矿渣水泥、煤气综合利用、煤焦油、粗笨、甲醇等深加工产业。黄河工贸集团是乌海市发展循环经济思路较明确的一家企业。近年来,该企业积极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企业内部形成资源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反馈式生产工艺流程,实现了企业内部生产链条的初步循环;君正集团以煤、电力、铁合金、化工产品为主导发展方向,走“煤电重化工”一体化的循环发展思路,初步建成“煤电

5、重化工”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典范企业集团;神华集团乌海煤焦化公司摒弃低水平的利用方式,整合资源,除建设年产300万吨原煤的矿井、年入洗原煤300万吨的洗煤厂、年产500万吨的捣固焦厂和420万千瓦的矸石电厂外,还斥巨资打造煤焦油、煤气制甲醇和苯加氢等深加工项目,发展未来乌海循环经济的“旗舰”企业。 (二)金融成为助推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1、金融改革进展顺利,金融服务体系种类齐全。随着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乌海市各类金融机构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了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种类齐全、功能

6、互补的金融服务体系。截止2007年末,乌海市各类金融机构及网点已达131家。资产、资本利润率水平高,资产不良率低于全国、全区的平均水平。2、金融实力不断增强,保障了乌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人行乌海中支加强“窗口指导”坚持“有保有压”的货币政策,引导乌海市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创新经营理念,提升服务层次,充分发挥筹融资功能,大力调整信贷结构,起到了积聚资金、分配资金、宏观调控和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9.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0%。十五期间,乌海市金融机构存款年均增长26.95 %

7、,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31.81 %,200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61.6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21.67万元,存差为39.97万元,十一五期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还会迅速增长,预计年增长18%,这给金融支持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3、金融电子化建设和金融业务创新快速发展,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九十年代初,乌海市金融电子化建设从零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乌海市已建成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同城票据清算交换系统、银行会计处理系统、账户管理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和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柜员管理系统,银行卡业务、中间业务、网上银行、自助银行发展迅速,金融业务已基本实现了业务

8、操作自动化、信息处理网络化、网点建设集约化、金融产品多元化的服务格局,为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结算条件。(三)乌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良好。目前,乌海市已经被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城市,现在正在争取国家级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确保乌海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政府已委托国家环境科学院为乌海市编制乌海市循环经济规划。另外,国家又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法规制度,2007年8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将审议循环经济法草案。乌海市作为内蒙西部的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优越的转型条件将会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只要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转型是完全

9、可能的。二、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贷资金状况分析。1、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信贷资金供求矛盾仍然较为突出。近年来,商业银行普遍实施“抓大放小”、“扶优扶强”的信贷策略,机构收缩,贷款业务上收,对企业信贷准入都有一定的规模要求,在乌海,金融机构贷款大部分投向海神热电、蒙西集团、北方联合电力乌海发电厂等少数经营效益、信誉较好的大企业。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县及以下企业普遍由于档次低,达不到银行贷款的条件,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难度较大,这与当前广大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旺盛的信贷需求不适应。而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主要对象的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增长不稳,贷款以小额信为主,且已超过75%的存贷

10、比例,对企业信贷支持的能力有限。2、金融机构执行调控政策中的“一刀切”行为,切断了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剧了贷款风险。近年来,国家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的调控政策密集出台,金融机构对该类行业的信贷投放立即采取紧缩措施,甚至出现“只收不贷”的局面。“一刀切”的行为导致部分优势企业发展受限,项目投资进退维艰,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宏观政策执行成本。特别是对产业链较长的企业而言,由于信贷资金急剧收缩,导致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以海吉氯碱公司为例,该公司基本实现了内部的小循环,并且开始从企业内部向地区范围循环过渡,正处于规模迅速扩张的关键时期,但受国家对高耗能行业调控的影响,本地金融机构大量抽回

11、信贷资金,导致企业资金链条吃紧,目前只能通过异地金融机构获取短期贷款维持正常经营,企业发展遭受较大冲击。3、金融对高科技、低耗能经济支持不足。乌海市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高能耗、高污染的电力、水泥、焦化、电石、铁合金等“两高”企业,各商业银行都将其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在授信政策等方面给予了较大倾斜。相比之下,高科技、节能型企业一般是新兴行业,发展前景还不明朗,而且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出于对防范信贷风险或获取短期效益的考虑,商业银行大多对上述行业采取了谨慎或限制的授信政策,不仅授信总量少,而且利率上浮高、担保条件苛刻。据统计,2007年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两个行业贷

12、款余额合计为60万元,仅占全市贷款总额的0.05,而“两高”企业贷款余额为73.24亿元,占各项贷款的60.19。 .4、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由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在短期收益效应的诱导下,近年来相当一部分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给了资源型企业的基本建设项目和一次性资源开发,而对于能源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能源资源深加工转化项目,支持力度则明显不足;二是大量民间资金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整合平台,涌向了地方小煤窑、小火电企业,信贷资源错配问题较为突出。可以说,大量社会资本、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粗放型能源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助推着惊人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对经济金融互动产生一定的阵痛

13、。一是商业银行实施集约化经营,大力推行信贷资金扁平化管理,贷款审批权限逐级上收,风险责任追究加强,而相应的正向激励机制尚未同步跟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线信贷人员的主动营销积极性;二是监管机构不断强化外部监管,强调资本充足率约束,客观上制约了商业银行贷款扩张的能力。 (三)金融运作机制不灵活。一是金融生态链条还不健全,缺乏相配套的评估、抵押担保机构。目前,乌海市有8家担保公司,只有4家担保公司与乌海市商业银行合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未与其建立业务关系。加之,多数银行为完成利润和资产质量指标,贷款投放节奏不均衡,大都集中在一、四季度,信贷结构失衡,期限错配,银行负债短期化与资产长期化矛

14、盾突出。二是融资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机制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乌海市间接融资比例过大,使企业和个人过分依赖于银行,导致银行的资产风险相对集中,经营压力增加。(四)地方产业发展方向与信贷政策导向相悖。乌海市是典型的单一资源型经济发展地区,存在着环境污染大、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等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压下容易受到重创。乌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基本属于信贷政策限制或禁止投入的类型,获得信贷支持的难度相当大。这就形成了信贷政策导向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矛盾、信贷资金供需之间的矛盾。可以说,乌海市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与国家信贷政策是同步运行的,宏观调控过程中信贷规模的大幅度缩减,是造

15、成目前经济发展中信贷资金的严重短缺的主因。(五)征信体系建设滞后,诚信环境尚未形成。目前征信体系建设存在数据不全面,覆盖面不广的问题,企业和个人两个征信系统录入的数据仅限于企业和个人在金融机构的贷款情况,不能覆盖企业和个人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个人征信系统,因涉及个人隐私,又没有法律方面的规范,在使用范围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建设“诚信乌海”、“信用内蒙古”的多种建设方案、管理办法等,但具体落实到执行部门,却又阻力重重,使征信体系的建设步履维艰。三、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为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是对现有资源整合

16、,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提高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地方政府应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思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的发展逐步向信贷政策支持与鼓励的方向发展。三是是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在全社会开展诚实守信宣传教育;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加快实现各部门的信用资源共享机制。四是要发挥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贴息或减免税等方式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二)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中的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应继续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方针,继续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投向。一是落实完善“经济

17、金融形势分析会制度”,定期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及时分析经济金融运行形势及存在问题,研究探讨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矛盾的解决办法。二是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根据乌海市“十一五”期间发展循环工业经济的要求,制定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政策。要从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前提出发,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三)调整投向,完善机制,更好地发挥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一是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和难点,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走势的认知度和把握度,努力寻求信贷政策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二是要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前提下,把信贷资金优先

18、投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行业和企业,对低能耗、低污染、效益好的企业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三是从经济对金融的需求着眼,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结合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有针对性地推出金融创新业务,大力打造金融服务核心品牌。四是完善授权授信管理体制,提高信贷审批效率。逐步建立适合中小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研究信贷服务方式的创新,探索适合经济发展和信贷管理的新方法。(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信贷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资源型区域信贷政策的调整必须建立在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信贷政策的着力点应结合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三大战略重点之中。一是把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和永续使用作为信贷切入点。二是集中信贷资金支持推进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循环经济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使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三是信贷支持生态屏障、防风固沙和农田护林等生态环境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