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分行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8846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分行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银行分行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银行分行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银行分行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银行分行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分行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分行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银行分行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摘 要我国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而愈加充满活力与竞争,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则给国有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传统的经营理念无法在竞争中胜出,国有银行只有在价值创造方面树立起独特的能力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才能真正树立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该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和SWOT等战略决策的方法原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分析了国内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行分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不断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使得该行在同业竞争领域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它以创新能力为基础,以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特色服务为内容,

2、在一系列的创新过程中形成了基于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词】金融,中国银行,核心竞争力Research on the Core Competition Ability of Quanzhou Construction BankAbstractThe global world economy makes our financial circles especially bank cirtles full of vitality. The large scale of foreign capital have brought new reqir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

3、ome state-owned banks. since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concept could not win a victory in the competion. The real way to expand is only to establish special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value creation, so that the tradition concept could be able to set up its own competitive superioriity. This article ut

4、ilizes relatively researching method, inductive method, deductive method and SWOT and so on to analyze the strategic selection of Quanzhou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which possessing competitive ability. It depends on creative ability, takes strategic policy, product exploition, marketing sal

5、es, special service as content, and gradually forms the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which based on the creative process.【KEYWORDS】 finance,China Construction Bank,Core Competitive Ablity目 录引 言 1第一章 文献综述 21.1 核心竞争力的提出 21.2 研究领域现状 21.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特征 3第二章 银行分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42.1 银行分行简介 42.2 银行分行竞争力现状 42.3 银行分行

6、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52.4 银行分行SWOT分析 7第三章 银行分行核心竞争力再造 93.1 金融产品创新 93.2 金融业务创新 93.3 金融营销创新 103.4 金融服务创新 10第四章 银行分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机制 114.1 管理创新增强 114.2 技术创新增强 124.3 企业文化保障 134.4 企业制度保障 14结论 14参考文献 16致谢 17 引 言 21世纪是经济、金融全球化更加明显的世纪,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全面对外开放和全面竞争的时代将很快到来。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银行体系,转变银行业的经营体制。在本文中笔者拟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着

7、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和SWOT等战略决策的方法原理,分析了建行分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在全球竞争的时代,银行业要从经济全球化获得最大利益,并保持持续的发展,关键是形成属于自己的别人无法获得的某种能力,从而形成克敌制胜的独特优势,说到底也就是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持续发展。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是商业银行在长期资金经营和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在该文主要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研究了银行分行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取得的优良业绩和竞争优势。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核心竞争力的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以前,企业的未来基本可以预测,因此可以

8、说所处的环境比较稳定,企业的资源也可以流动,因此局部的创新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动力,而连续积累的资源和技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由于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环境动荡不安且无法预测,因此企业只有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金凤、白言壮,2002)。此时以知识特别是信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战略的假设前提。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而都不同程度地被引入全球竞争的体系中,并在激烈的竞争和较量中调整各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企业在全球竞争体系中的地位。在全球竞争的时代为了形成克敌制胜的独特优势,就要从经济全球化获得的某种能力。世界经济一

9、体化,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而对金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得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到特别关注。新世纪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就在于,金融全球化的结果是为了要实现金融自由化。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金融全球化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这种影响也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业务,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与我国商业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势必要给我国商业银行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强化竞争意识,特别是要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1.2 研究领域现状我国商业银行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WTO的

10、加入,正面临着外资银行激烈的挑战和竞争。我国商业银行经过二十多年的金融改革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新的生长点、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并存的一个多元化、开放竞争的、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基本格局。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自有资本和资产质量充足率方面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差距却在逐步扩大。正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劣势是十分明显,而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现阶段,核心竞争力相当薄弱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致命弱点,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的核心产品技术创新型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更多地体现在政策性垄断产品;(2)商业银行员工还

11、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大部分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正处于初级阶段。(3)核心竞争力组成的人力资源、金融技术和组织结构还很不发达。1.3.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特征 结合银行业自身的特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和特征,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以下两个基本的方面构成:一是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贷款项目鉴别能力、信贷的动态监测、营销能力、和回收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及服务产品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二是商业银行拥有的核心资源,商业银行的独特金融产品正是其中的主要体现。商业银行自身具有的蕴含在商业银行内部的核心竞争能力,正是由以上两方面有

12、机整合的,从而便形成了展现给外界的是商业银行的核心服务技术以及核心服务产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集中性。商业银行的资源主要集中在能够培育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如:金融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等; (2)价值性。由于能为顾客创造独特的价值增量,因此它具有客户可感知的价值; (3)综合性。可以提供一个宽广领域市场的潜在进入能力,用来实现最大程度的范围经济,提升对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效率; (4)难模仿性。它使银行具有独特的竞争素质,是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它使银行具有独特的竞争素质而难于被竞争对手模仿; (5)持久性。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金融服务竞争和金融风险

13、),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可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6)延伸性(延展性)。银行多个产品和服务可以被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覆盖到,这为银行进入多个潜在的市场提供条件; (7)稀缺性。在长期的金融服务过程的培育中,银行形成了自己独有核心竞争力所体现出的竞争优势,这是无法在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获得。第二章 银行分行核心竞争力分析2.1银行分行简介银行分行在众多银行中营业网点最多。截止到2004年末,分行总资产达334.3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40%,跃居地区银行前列。不良贷款率仅为0.077%,累计创利超10亿元。在及全省初步树立了“技术力量强、服务水平高、规模发展快、资产质量优、经营效

14、益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同业比较优势明显。2.2银行分行竞争力现状 (1)品牌形象和经营管理突出从成立至今,凭借着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分行始终抢得先机,并取得了优良的经营业绩、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在地区银行业占有独特的地位。特别是与市区中小银行比,分行不但规模与实力居于前列,在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方面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同时实施了正确的银行电子化发展策略,正确把握了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竞争地位。目前,已经奠定了坚实的经营管理技术和电子化技术基础的分行,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业务管理模式,构筑了全行统一和全国联网的电子化业务处理平台,初步树立了技术领先的形象。(2)应变能力强进入21世纪

15、,银行业优胜劣汰的趋势更加明显,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竞争力强的银行将脱颖而出,加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既使目前规模较小、物理网点较少的商业银行赢得未来竞争优势成为可能,也将在更大程度上改变商业银行的服务手段、经营方式和竞争模式,为技术先进银行创造了跳跃性发展的机会。分行在这一银行业巨变的重要时期,凭借其业已形成的技术、管理、人才等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在网上银行服务方面抢得的先机,再次走在了银行业发展的前列。 2.3银行分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银行业在网络经济时代,面对新经济引发的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动荡,应该从整个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出发,为求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而应彻底改变管理理念、经

16、营方式、组织结构以及战略导向。在业务体系上,银行业必须积极创新,提升业务质量,完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品种。在金融服务竞争日趋激烈、业内外竞争对手虎视耽耽、市场份额屡遭侵蚀的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是银行业的活力源泉,它成为银行除了安全之外的另一增长点。充分利用技术发展、金融自由化、全球化为银行业带来的新业务机会,不断地开发服务品种。而不断地开发服务品种仅把网络作为新的产品营销渠道不是网络银行的全部内涵,要以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服务为核心,构筑辐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超市”,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要以互联网和数据仓库为基础,密切跟踪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入世将在

17、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作为加速推进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外部力量,将促进中国银行业迅速实现从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同时,入世也意味着我们将直接面对国外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思想、模式、经营机制、运作效率的冲击和挑战,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必须与国际惯例、国际准则全面接轨。入世对分行来说,是一次全面提升管理、实现质量效益型的快速发展、完成从传统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极好机遇;同时将成为有效地拓展海外业务、实现跨国经营铺平道路;也将为我们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制度、思想、文化创造很好的条件和机会。(高林,2003)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经济特别是以网络经济为

18、代表的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势必给传统的银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甚至是主动求变,才能跟上或超越环境的变化,而这种跟上或超越环境的能力其实就是不断创新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现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将迅速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外资金融机构广泛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将直接带来创新业务,竞争的加剧也将迫使国内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同时,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管制必将趋于放松,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因此,在各

19、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发展高潮期,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分行从成立之初,依靠其健全而灵活的企业运行体制确立了现代金融企业的基本架构,并在近几年的经营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创新为特色的企业体制,它是分行取得优良业绩和面对新经济正确发展方向的基本保证;管理创新是分行提升效益和品牌价值的主要手段,也是在银行同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创新的管理使得分行从意识上提前进入了WTO时代,提供了在入世以后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和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一决高低的保证;创新的体制和创新的管理吸引和造就了分行的优势资源,其中尤其以人力资源为代表,队伍的年轻化和知识化给企业带来

20、了创新的思维,增强了活力,同时巩固了在金融领域的技术优势,技术和人才的优势又不断促成体制和管理的创新,分行形成了基于创新的核心竞争力。2.4银行分行SWOT分析 (1)优势:a管理优势银行分行具有健全而科学的业务运作流程,业务管理规范,内控机制完善,在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防范风险上都能有效地控制。分行妥善的进行分类指导、内控系统建立以及各项有效管理举措的落实不仅较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而且实现了自身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b本土优势银行分行从成立之初就特别强调人性化的管理,尤其是对客户的人性化服务,主动接近客户,了解客户,增强感情,用心体验客户的真实需求;同时,银行分行将凭借其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达到

21、对客户需求的把握。 c服务优势银行分行坚持“以服务为天”的理念,坚持客户中心主义。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要为目标,建立了一支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员工队伍,不断开发新业务、新品种。 d创新优势银行分行因势而变,坚持贴近市场和客户需求不断创新的发展战略,创新金融服务形式和产品。在“利得盈”等理财产品以专业的人才、技术、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满意和超值服务,并很快获得市场认可。不断的创新意识,使银行分行始终充满活力和生机。(2).劣势:正由于多年来缺乏利润超额体现和超额分配、技术和人力投入不够、风险准备不足所产生的滞后反应随着利差的缩小逐渐显露分行的分配政策正处于由短期效益向长远利益转移的调整期。

22、因此,分行应采取措施使得财务分配政策重心逐步转向提高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才能取长补短,进一步有效的完善银行运作机制。(3).机会:a.伴随着WTO的加入银行业将带来新的竞争模式21世纪初,银行业将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其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优胜劣汰的趋势更加明显,竞争力强的银行将脱颖而出,加快发展。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服务手段和竞争模式将会由于信息技术革命而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也使目前物理网点较少、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赢得“后发展优势”成为可能,为技术先进银行创造了跳跃性发展的契机。21世纪初,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将会是经济一体化、新技术革命以及相应的结构调整

23、。在这三大趋势下,代表着商业银行发展方向的电子化、综合化、集约化三大浪潮将加速推进,而大方向上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金融业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将发生重大变革。分行凭借成立以来形成的竞争能力,特别是网上银行服务方面抢得的先机,在这一银行业巨变的重要时期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突显竞争优势。b.新的社会经济环境需要商业银行创新的产品与服务加之经济货币化和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经济总量仍然保持相当速率的增长,这将使社会对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的总需求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银行的快速发展和外资银行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将使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的总供给也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银

24、行的供求关系的结构失衡会进一步发展,产品与服务市场呈现多层面分割:在业务品种层面,社会对商业银行某些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如长期贷款、简单业务的柜面服务等,将呈现增长放缓甚至下降的趋势,使这些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过剩;而某些产品与服务,如高知识含量的理财服务、安全便捷的结算服务等,则会经常出现供给不足,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广阔的业务空间和强大的创新动力。在服务方式和手段层面,社会对银行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服务通道将呈现旺盛的需求,而对物理网点的需求的增强将趋缓甚至下降。(4).威胁:国内银行业的竞争随着WTO的加入而加大:新的经营理念伴随着入世带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入新的竞争。一方面历史悠久和资本充足

25、的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将提高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和运作效率,从而打破国内银行业原有的竞争平衡。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将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技术、优质的服务水平、发达的网络资源,在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优质客户、高附加值业务等方面与国内银行展开激烈竞争。国内银行将不得不通过加快业务创新、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实施资本运作、增强资本实力等措施迎接外资银行的全面挑战。第三章 银行分行核心竞争力再造创新是指各种形式的创造、革新和发展。金融创新是把创新的概念用于金融业,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它包括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新的

26、经营理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3.1金融产品创新数字化与网络化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冲击下,成为传统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种主导型商务模式便是电子商务。商业银行必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提供高效率的支付服务,实现零时差的瞬时资金清算,而且要打破传统的以“产品中心主义”为核心的批量化和标准化经营理念,从客户追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和“客户中心主义”,为客户提供“量身定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3.2金融业务创新面对国内、国际金融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面对产品众多、服务全面的全能制外资银行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创新业务,完善功能,增强自身竞争力。从

27、某种意义上说,未来银行的竞争,就是银行新兴业务的竞争,重点是中间业务的竞争。(1).移动金融业务创新银行在开展移动金融业务作为个人理财领域全国性合作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网上科技领先地位,特别是网上银行应用于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新型掌上电脑,标志着国内私人理财从此进入了真正自由移动的全新时代。(2).理财业务创新由于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加剧了商业银行对客户资源的争夺,尤其是给商业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高端客户,更是商业银行瞄准的对象。中资银行纷纷设计开发针对高端客户的个人理财产品和品牌。外资银行则带着成熟的个人理财产品和丰富的个人理财经验,登陆中国内地,并把个人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放到了抢占高端客户

28、的市场份额上。3.3金融营销创新企业的营销创新主要表现为市场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归宿。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创造新产品,或者用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新产品去引导消费者,这样才能创造新的市场。商业银行的营销体系正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逐步融于一体化中,这使得商业银行的客户选择更加自由宽广。同时,为了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金融创新使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必须改变经营理念,从过去以金融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导向上来。3.4金融服务创新顾客是企业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每个企业都应该从顾客的立场考虑问题,服务要面向顾客,要使顾客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产品价值之外的附加价值。众所周知,银行

29、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银行提供和出售的不是有形的生产性商品,而是无形的金融服务性商品即某些特定的金融服务。正是通过某些特定的金融服务,把银行与客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面对经济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分行及时提出了“因您而变”的服务理念,强调要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这充分体现了分行创新的市场定位。“因您而变”的服务理念,强调始终要把满足客户的需求摆在银行工作的首位,体现了分行对客户经济时代的主动适应。第四章 银行分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机制4.1管理创新增强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靠管理业务的再造和创新,管理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积极致力于增强管理,才能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保障。为此,银

30、行分行在其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融入先进的管理,强化了核心竞争力。(1).建立科学的跟踪分析机制,主动超前地进行产品创新。银行分行一方面充分利用最新技术和最新金融利润,超前进行应用设计和产品创新,合理引导客户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建立高度灵敏的信息收集、反馈及处理系统,时刻追踪国际、国内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最新成果。(2).牢固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随着客户个性化金融需求的不断膨胀和“客户中心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形成与强化,无论是零售业务产品创新还是批发业务产品创新,都必须以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规模、业务量、信

31、誉等指标将客户划分等级,为不同级别的客户提供不同的创新产品。(3).加强产品创新的统一规划、统一领导,提高创新效率。(4).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与内控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由金融产品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通过这一体制和机制,对可能发生风险的应对措施;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金融产品创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建立健全一套全过程的、动态的跟踪管理体系。以稳健经营为主体的风险文化和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建行分行已经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富有效率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创新,形成一种强化管理、质量是第一生命、规范运作、健经营的经营管理理念。由管理创新带来的

32、是快速增长的业绩和知名度,明显优于同行业其他银行。4.2技术创新增强近年来,由于积极致力于传统银行业务与现代IT技术的融合,银行分行金融创新成果显著,积极倡导并采用信息网络技术,致力于技术创新,银行电子化、信息化成就斐然。它所创造的“利得盈”等金融产品,不仅使人们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了现代金融服务,确立了“技术领先型银行”的社会形象,并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银行业信息网络化发展与再造的进程。 虽然论实力、规模、网点,建行比其他商业银行更具备优势,但是信息网络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伴随着竞争的挑战。金融需求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将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银行业的竞争与发展将主要决定于技

33、术创新能力。银行分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时代,选择了技术领先的发展战略,并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在科技领先和技术创新方面中国银行分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加快新一代业务处理技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并不断完善以集成客户关系管理、集成业务处理、分析管理决策支持三个子系统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第二,在网上银行方面,在目前已有的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等组成的网上银行业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深层次的网上理财业务,使网上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银行、投资、理财和保险业务,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蒋学伟,2002);第三,在保持和扩大“利得盈”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导入能力的基础上,继续

34、发挥银行的网络优势,积极构建适合未来银证合作、银保合作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第四,进一步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开发简捷、方便、安全的新型产品和服务,大力开拓各类中间业务,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金融需求。4.3企业文化保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曾指出:“雇员听从命令和市民服从法律的程度,远大于以控制机制为基础所作的解释。”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与激发员工的巨大潜能,忠诚与贡献精神是员工的一种狭义意识形态的体现,它对商业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发展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客户服务意识、员工心态和队伍凝聚力等,这些是决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因此,

35、商业银行要提升优势竞争力,就必须造就良好的企业文化。近几年来,银行分行提出并坚定不移地贯彻“质量是发展第一主题”的风险文化理念,这一理念正在逐步成为全行上下的共识。从理念、体制、技术三方面入手,加强了风险控制,进一步在全行营造风险文化氛围,让全行员工了解风险文化并自觉地将风险文化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中。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以风险、质量、稳健、发展为主体的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分行管理文化的内涵包括五个基本原则理念和五个关系。五个基本原则理念是:稳健、规范、严格、科学、扎实。按照规章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在控制风险、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五个关系是指银行在发展

36、中处理好管理与发展、责权利、企业风险收益与员工风险收益、员工自我约束和外在制度约束、管理的成本与效益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并保证在银行范围内,使所有员工形成一个统一的理念、统一的行为准则,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协调默契地开展工作,从而保障了银行分行的核心竞争力。4.4企业制度保障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于管理制度创新,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商业银行实行有效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制度的创新包括:(1)调整机构设置,构建高效的组织结构。(2)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考评制互动的科学管理制度。(3)建立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制度。(4)明确分支行创新权责

37、划分,充分调动基层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结论在全球竞争的时代,银行业要从经济全球化获得最大利益,并保持持续的发展,关键是形成属于自己的别人无法获得的某种能力,从而形成克敌制胜的独特优势,说到底也就是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持续发展。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是商业银行在长期资金经营和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研究了银行分行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取得的优良业绩和竞争优势。结合以上部分的分析,本文形成了如下的几点结论:(1).分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业务上的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2).紧紧追踪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引进

38、和运用高科技,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业务发展;(3).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增强以及企业文化和制度的保障形成了核心竞争力的保护机制。(4).通过产品和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和营销创新不断丰富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分行正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走技术领先型的发展道路,加快事实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管理素质,进一步与国际规范接轨,不断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但我也意识到,核心竞争力从形成到维持和提高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可能面临如下一些问题: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维持的成本值得考虑等。总之,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能力,持续竞争优势不仅包括企业自身价值创

39、造的优势,更应包括在客户价值创造方面的优势,而能否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不断地创造这样的优势正是我今后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1王金凤、白言壮.追求企业卓越:核心竞争力打造方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22杨高林.现代银行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2 3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24项保华.战略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 5程斯民.中国金融直面WTO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66宁向东.管理10论: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本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67吴海民.跨国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40、的比较研究J.理论探讨, 2003.5:30338李元旭.中国非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00.3:28339蒋学伟.持续竞争优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10赵萍.中国零售银行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1(美)兹维博迪(Zvi Bodie),(美)罗伯特C.莫顿(Robert C.Merton).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美)斯坦利伊肯思.金融学:投资机构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3Arthur J, Keown. Personal finance: turning money into wealth M.Prentice Hall, 1998.14E. Thomas Garman, Raymond E.Forgue.Personal finance M.Houghton Mifflin, 2000.15李宽.全能银行与中国银行业未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6刘荣.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7(5) 17刘红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J.中国知网,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