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941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银行系统论文: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银行系统论文: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银行系统论文: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银行系统论文: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启示长期以来,我国金融领域改革重点一直放在城市,对农村金融发展不够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没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农村和城市金融在资金投入、网点覆盖、业务发展、风险控制、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经营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性亟待改变。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考察国外农村金融的制度建设和发展经验,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具有借鉴意义。美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发展经验20世纪初,美国农业信贷资金几乎都是由私营机构和个人提供的,这导致信贷资金数量有限,而且期限较

2、短。从1916年开始,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贷法律,由美国政府主导设立农贷专业银行及其基层机构组成农村信贷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农业相关组织、农业发展项目的放贷,扩大农业可用资金的来源,改善农民工作条件和福利,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时至今日,美国农村已经从整体上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通过政府补贴、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业贷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等各种渠道,为农业融通资金,满足农村发展的各种资金需要,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概括起来,美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属于一种复合信用型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机构中,既有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有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二是

3、在金融组织体系上,一般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美国现在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以及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美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互助合作性质的农业信贷机构体系。根据美国有关农业信贷的法律规定,全美被划分为12个农业信贷区,每个农贷区设立一个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和合作社银行。二是政府农业信贷机构,包括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农村电气代管理局四个机构。此外,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体系和美国进出口银行也分别在相应领域构成农村政策性业务的补充。这些金融机构的

4、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提供的资本金、预算拨款、贷款周转资金和部分借款,资金运用主要是提供一些商业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不愿提供的贷款,在贷款对象上各有侧重。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通过信贷活动贯彻实施农村金融政策,调节和控制农业生产发展的规模和方向。法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发展经验法国是欧洲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法国是设立农村金融体制比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法国就颁布了土地银行法,开始着手建立农村信贷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完善,目前法国农村金融形成了由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互助信贷联合银行、大众银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和农业

5、保险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法国的这种农村金融体系属于典型的国家控制式金融模式,其金融机构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并运行的,金融机构的运行也要受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在众多农村金融机构中,对法国农村发展贡献最大的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系统。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具备现代银行特征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信贷银行是法国半官方的专业银行。1885年法国农民为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建立了互助性质的农业信贷地方金库。1920年,法国政府设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管理局,1926年改名为国家农业信贷金库。农业信贷银行的结构呈金字塔形,底层是3009个地方金库,中间是94个区域金库(每省1个),上层是国家农业信贷金库。国家农业信贷金库

6、是官方机构,是联系国家和农业互助信贷组织的桥梁,受法国农业部和财政经济部的双重领导。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最初资金来源于法兰西银行的贷款,此后自身吸收存款和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越来越多,大大超过本身发放贷款的需要。日本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发展经验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既有政府官办的政策性金融,又有强大的合作金融。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它是负责农林渔业到食品产业的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对从事农林渔也生产、加工、流通的个人和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该机构主要是把资金用于土地改良、造林、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同时用于农业现代化投资、农业改良资金的融资、对国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交易

7、市场提供市场设施贷款等。不过,农林公库的贷款一般不直接办理,而是委托农协组织代办,并付给一定的委托费。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虽会因贷款种类和工程性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但总的说,要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而且贷款的偿还期限从1045年不等。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合作金融主要是农协系统。农协系统是按照农民自愿、自主的原则登记成立的,主要由三级组成:(1)最基层的是农业协同组合,为市町村一级,直接与农户发生信贷关系,不以营利为目的,它可以为农户办理吸收存款、贷款和结算性贷款,并适当兼营保险、供销等其它业务;(2)中间层是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信农联),为都道府县一级,帮助基层农协进行资金管理,并在全县范围

8、内组织农业资金的结算、调剂和运用;(3)最高层机构是农林中央金库,为中央一级,是各级农协内部以及农协组织与其它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渠道,它在全国范围内对系统内资金进行融通、调剂、清算,并按国家法令营运资金。同时,它还指导信农联的工作,并为信农联提供咨询。印度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发展经验1960年代中期以前,印度合作金融机构是印度农村信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此后,商业银行开始在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但流向农村的信贷资金从未充分地满足农户的需要。19691980年间,印度政府进行了两次银行国有化运动,直接控制国有银行,并在农村设立大量的金融机构。印度政府还要求私人银行与外资银行也必须增加农村网点;颁

9、布一系列法令设立土地发展银行和地区农村银行,调整监管体系;还规定银行对优先部门的贷款比例,以保证有机构进入农村的同时还有相对充足的资金进入农村,增加对农户信贷资金的供给。目前,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这一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印度储备银行(主要负责监管和协调)、印度商业银行(国有以及私人)、地区农村银行、合作银行(或合作社)、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等。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印度金融机构普遍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如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建立了3万多家分支机构,基层农业信贷协会的数量达到9万多家,土地

10、发展银行在农村的分支超过2000家,地区农村银行的分支也达到1.4万多家。它们经营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视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此外,为了支持农村金融发展,鼓励和促进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印度于1982年正式成立了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其主要职能就是为信用合作机构、地区农村银行以及从事农村信贷工作的商业银行提供再融资服务。国外经验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启示首先,农业发展需要发达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国外经验表明,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至少包括三大部分: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它们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支持农业的发展。比

11、如,美国建立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这些金融机构在相互竞争中求生存,在分工中实现互补,共同促进美国农业的发展。美国互助合作性质的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建立后,逐渐取代了商业金融和个人信贷在农业信贷中的地位。尤其是联邦土地银行在长期信贷中有明显的优势;但商业金融和个人信贷在短期农业信贷中仍占重要地位。政策性金融主要是联邦政府的农业信贷机构,如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等机构是推行政府的农业政策,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促进农业发展。再比如印度既有合作机构如合作银行、土地开发银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短中长期贷款,又有政府的机构如地区农业银行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且印度的商业银行

12、也已涉足农业领域。第二,农业政策性金融工作的开展需要农业合作金融组织、农业保险等方面的配合。合作金融组织不同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其最根本的优势在于为社员所有、接近社员、了解社员和服务社员,是国家引导农民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途径。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有力支撑。如印度特别注重信用合作体系的建设,国家宪法列入了奖励和资助信用合作社的条文。同时,由于农业弱质性及生命周期等特点,农业保险也是支持和保护农业,或者说更好地履行政策性支农职能的重要保证。同样,美国于1938年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并在此后进行了多次修正以对所有农作物进行保险。再比如日本早在1929年就

13、颁布了家畜保险法,经过多次修订、补充,目前形成了农业灾害补偿法。就此而言,我国也应该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加强农业保险立法,以法律形式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第三,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农业经营风险大、周期长、季节性波动强、赢利水平低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发展比较难于引进商业银行资金的支持,因此更加需要政府的介入。从各国经验来看,农村金融建设离不开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一般都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由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必须给予税收、利息补贴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与保护。一是减免税收,如法国政府对法国农业信贷银

14、行实行减免政策。二是注入资金,如美国的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和合作社银行等三家农村合作银行创建之初都由政府拨付款项;日本农林渔业所需的长期资金主要来源于日本政府的有偿拨付,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由财政投资创建而成。三是实行利息补贴、损失补贴和债务担保。美国、法国对农业贷款都普遍实行贴息制度。四是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美国、英国、日本、泰国等国家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农村金融机构上缴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均低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上缴比例。第四,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尽管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政策性资金来源渠道也各不相同,但确保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是农业

15、政策性金融机构正常运行的首要前提和条件。从外国经验来看,支持农业的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多样化:一是通过政府拨款,各国政策性支持农业发展的机构资金不同程度地依靠政府;二是发行债券和票据,如美国联邦土地银行可向金融市场发行债券和票据筹集资金,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发行债券;三是吸收存款和向中央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借款,吸收存款主要是吸收会员存款,借款则包括向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外国金融机构等借款。从各类机构筹措到资金后,通过发放贷款、提供担保、发放补贴等形式把资金运用出去,如美国农民家计局发放的用于农民家计、农村社区发展的贷款,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发放土地改良贷

16、款等,极大地支持了农业的发展。第五,严格控制贷款对象和资金用途,防止农村资金流出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是农业的三要素,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直接影响到农村投资和资本积累,并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但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会自然地流出弱势部门,并流入到回报率高的部门。可以说,农业三要素的流出就是市场化的结果。因此,为了增加农村投资,发展农业经济,就不能简单地强调以市场化的手段,而应该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严格控制贷款对象来防止农村资金流出农村。比如美国为规范农业信贷,按照农作物生产把全国划分为12个农业信贷区,各农业信贷区内设立农贷专业银行

17、,在农业信贷管理局的监督管理下独立经营,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村信贷相对独立性,并防止了商业银行可能将农贷资金转移到其他领域的问题。此外,为了加大农业扶持力度,防止农村资金外流,印度对信贷支农有严格的规定;日本“农林公库”的贷款使用方向和重点根据不同时期国家发展农林渔业政策而有所变化;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根据不同阶段的政策意图进行适当的业务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重点。最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行要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法律的保护和规范,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的运作也不例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有别于商业性金融机构,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其业务行为,并提供法律方面的支持和保障。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关于农业金融的法律体系。如美国的农业信贷组织机构是分别根据1916年联邦农业信贷法、1923年中间信贷法等成立的;日本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是根据1945年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成立的;印度的地区农村银行是根据1975年颁布的建立地区农村银行的法令而建立。这些法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