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理性清收不良贷款促进持续稳健发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948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理性清收不良贷款促进持续稳健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银行系统论文:理性清收不良贷款促进持续稳健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银行系统论文:理性清收不良贷款促进持续稳健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银行系统论文:理性清收不良贷款促进持续稳健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理性清收不良贷款促进持续稳健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理性清收不良贷款促进持续稳健发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理性清收不良贷款,促进持续稳健发展一直以来,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多方面因素,我县联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直接制约着我们的业务经营活动和效益,也使我们深化改革的进程受阻,因此,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势在必行。而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则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可以警示后人严格执行信贷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挽回资金损失,更主要的是可以解决现在贷款营销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贷款营销工作上台阶。但在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工作时应注意一些事项,现结合本人实际工作浅谈几点看法:一、分清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与不良贷款清收的关系近年来,我县农村信用社信贷运行总体情况平稳,贷款质量逐步

2、提高,但就全县信用社信贷工作整体情况来看,贷款质量不容乐观,仍存在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前未清后又增、“源源不断”等现象,且部分社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主要因为后人不认前人账,一方面不良贷款的清收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基层信用社普遍认为这项工作得不偿失,不愿主动牵头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认为不良贷款是“责任人”的事,贷款不良后只注重抓住“责任人”,而“责任人”已不从事信贷岗位或已离开本单位,在不良贷款的清收上形成脱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等到借款人逃跑,才追悔莫及,同时大量不良贷款诉讼时效丢失,资产损失严重,此时再追究“责任人”责任时,相关人员已无法赔偿,最终损失的还是集体资产。因此我认为联社上下各单位

3、、部门要统一思想,一定要分清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与不良贷款清收的关系,它们是两项相互独立的工作,在形式上一项是对内人员处理,一项是对外资产的追索,在时间上应是清收在前或同时进行的工作,不能以责任认定和追究而耽搁不良贷款的及时清收。因此清收工作不能放松。具体思路:变分散为集中,一是2006年底前所有不良贷款“统一清收”,全部转到联社“清非大队”统一管理清收。二是2007年元月份起新增不良贷款1个月内由所有相关责任人员“自行清收”,1个月后也上划联社“统一清收”。二、分清不良贷款与违规贷款的关系细化现有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不良贷款与违规贷款的标准,改变传统的大额贷款不良没有责任,小额贷款只要不良

4、肯定要处理人或必须买断的观念,造成现有信贷人员对小额贷款的严重恐慌心理,不放没有责任,只要放一旦不良个人肯定贴钱的现状,结果使得现在我社贷款营销工作严重滞后,大额贷款人人要放,小额贷款条件再好也不放,严重制约了联社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我认为要人性化的面对不良贷款,不良贷款不等于肯定违规,正常贷款不等于不违规,敢于认定一批非违规的不良贷款,从实际中让现在的贷款营销人员看到信贷管理的人性化,只要按章办事,就没有责任,克服惧贷恐贷思想。具体思路:成立不良资产责任追究委员会,对不良资产责任认定和追究进行及时决策,责任追究委员会应由联社各主任和各部门及信用社负责人组成,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每笔不良贷款

5、采取客观的评价。三、加大奖罚力度,对违规贷款从快从重追究违规贷款一经发现要及时处罚,否则当到了无法赔偿的时候,违规将无法追究,对正常贷款中的违规行为,分析到期收回的可能性及预计损失比例,按比例实行预赔制度,对违规且肯定造成损失的,要求责任人员及时赔偿,如大额贷款无法赔偿,则要以违规人员终身收入赔偿,触犯法律还应追究法律责任。具体思路:拉大合规与违规人员的收入差距,对连续多年没有发放违规贷款的信贷人员要给予工资系数奖励,以后再累进增加,违规人员则工资下浮。四、源头抓起,依靠信贷流程管理,把贷款责任从传统的“责任人”制彻底转变成岗位职责履行尽职制我县违规贷款十有八九是因为有了“责任人”,而贷款流程

6、上的调查、审查、审批、贷后检查人员都知道一旦出现问题,联社只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而不会追究到他们,所以都没有履行岗位职责。在明知有些贷款不能放,却做到事不关己,一路绿灯,而且在事后追究赔偿责任时,由于金额较大,一人无法赔偿,最终集体资产遭受损失,因此我认为发放贷款流程上的所有人员都是责任人员,而不应是流程外的人员。具体思路:权限以内,调查人是第一责任人,审查是第二责任人,审批是第三责任人;权限以外,审批是第一责任人,审查是第二责任人,调查是第一责任人。出现违规追究岗位人员的尽职情况,承担岗位责任。五、标本兼治,重视信贷人员思想培训教育,有效防范道德风险从事后追究向事前防范转变,要加强信贷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增强依法经营的观念,有效弱化“道德风险”。提高员工素质是控制信贷风险的关键,要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员工素质是关键,特别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信贷管理队伍。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把提高职工素质体现信贷管理工作当中,下大力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贷职工队伍。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树立“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十字行为准则;要培养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树立团结、自信、奉献、诚实的人文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