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9091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一、产业发展现状:商州区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的农特产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富区”战略,按照“做大农业产业、加强劳务产业、发展旅产游业”的总体思路,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不断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产业基地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区发展蔬菜5万亩、食用菌1000万袋、烤烟0.5万亩、中药材12.6万亩、林果78万亩,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种植41万亩。建成蔬菜基地38个,食用菌基地4个、烤烟基地5个、中药材基地34个、林果基地36个。逐步形成了“东片万亩中药材、南片万亩干果食用菌、西

2、片万亩秦岭洋芋、北片万亩烤烟桑蚕、城周万亩蔬菜”的五大特色产业板块。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275个,市级龙头企业11个,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92个。无公害产地认定 26个,产品认证37个。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011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1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4元。 (一)蔬菜产业现状商州区目前建成各类蔬菜基地38个,种植面积5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5100万元。设施蔬菜面积5800亩,产量2.9万吨,产值5780万元。在夜村、沙河子、刘湾、陈塬、大荆、腰市等14个镇办建成设施蔬菜基地16个,其中百亩以

3、上基地14个。重点建成3个高标准示范园:一是大荆镇西村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2500亩,目前已建成1467.8亩,该园区是一个融农业工程、现代生物技术、育种、育苗、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以及农业示范技术培训、农业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二是在夜村镇于塬村建成绿缘生态农业休闲园,计划占地2000亩,该园区一期已完成260亩,建成育苗温室、设施蔬菜、农田体验、生态餐厅、适时采摘、休闲垂钓、莲池观赏、健身广场八个区域,园区集产业功能、休闲娱乐、生态餐饮于一体;三是在沙河子镇张村建成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2180亩,建设生态养殖园、设施蔬菜种植园、休闲农业园、绿色水杂

4、果园四大园区,共有十六个子园区,一期已建成260亩,建设标准钢架大棚420个,种植菜系25种,该园区是集种、养、游于一体的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全区年产无公害蔬菜1.5万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人均增收800元。先后注册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18个,有社员970户。通过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5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个。(二)食用菌产业现状我区食用菌产业主要分布在黑龙口、牧护关、北宽坪、夜村、陈塬等16个镇办。全区累计发展食用菌生产大户100余户,规模化种植占种植总量的60以上,1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专业村1个(陈塬蟒龙峪),1万袋上的专业户15户,5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黑龙口伟华农业种植场、

5、牧护关食用菌基地、陈塬蟒龙峪食用菌基地、刘湾小龙浴食用菌基地)。主要以袋料香菇、平菇为主,其它为茶树菇、白灵菇、平菇、双孢菇、鸡腿菇等,另在北宽坪等镇有少量椴木棒栽黑木耳,天麻、猪苓等地栽菌类 200 万平米,其中天麻2万窝。年生产食用菌1000万袋,总产量达10000吨,总产值8000万元。目前注册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7个,有社员208户。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1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个。正在申请注册“山珍王”商标。(三)烤烟产业现状目前烤烟种植主要在腰市、板桥2个镇,23个村,58个村民小组,192户烟农。2012年全区种植烤烟4539亩,其中百亩以上2户,50100亩15户,50亩以下175

6、户,户均种植面积达23.69亩,预计可收购烟叶12000担,烟农收入1200万元。截止2012年7月,累计修建烟田生产路12.3公里,机井24眼,水窖54口,排水渠26条,育苗大棚20个,423座密集烤炉,其中大密集烤炉226个,小密集烤炉197座。在腰市镇东岭和毛沟岭建成2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在腰市镇屈村建成漂浮育苗工厂1座,在腰市镇北郭村、板桥镇岳村等村建成烘烤工厂6处。全区已注册成立烤烟专业合作社2个,有社员259户。烤烟销售是“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销售模式,技术服务是由烟叶生产指导站为烟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烤烟减灾防灾体系完善,建有4个防雹点,设立了烤烟生产风险

7、基金。(四)药材产业现状我区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东片3个镇,种植面积12.6万亩,产量1.8万吨,产值1.8亿元,人均收入340元,其中规范化种植6.8万亩。先后在沙河子、夜村等镇建立丹参、黄芪、桔梗等药源基地34个,5.5万亩,其中2012新发展中药材基地8个,0.7万亩,分别是刘湾办事处元明村1000亩黄芩果药套基地、大荆西村、青桥2个500亩丹参基地、白杨店古路峪1000亩黄芩桔梗基地、夜村镇高桥1000亩黄芩基地、张村镇麻领子1000亩桔梗基地、柿园子、杜沟村2000亩丹皮基地。落实中药材订单面积1.5亩。种植品种有丹参、桔梗、黄芩、丹皮、柴胡、板蓝根、荆芥、苍术、黄芪、连翘等十几种地

8、道中药材,还有天麻、猪苓等珍稀中药材。通过GAP认证品种1个,正在申请GAP认证品种3个,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3个,成立中药材产业合作社9个,社员386户,成立中药材产业商会、协会等11个;培养中药材营销大户200户,从业队伍3000多人。申请注册商标2个。(五) 水杂果产业现状 我区水杂果种植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栽植历史悠久,农民积极性高,现总栽植面积13553亩,总产量15983吨,产值9590万元。主要种类有樱桃、柿子、桃、杏、苹果、梨、枣、猕猴桃、葡萄、山楂等10余种,分布在商州区23个镇办,栽培模式均属分散种植(主要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近几年由于大粒樱桃具有营养价值高、销路快、

9、价格高等优势,农民种植大粒樱桃热情高,面积发展较快,已形成一定规模。据调查,我区现有樱桃栽植面积8953亩(其中挂果面积5503亩),产量1100吨,产值1980万元,主要品种有秦樱一号、早大果、拉宾斯、先锋、美早、意大利早红、艳阳等10余种优良品种,其主要分布在夜村、任家后、碾子凹、看山寺、大赵峪、陈塬、刘湾、三岔河、火神庙等地;桃主要以沙红桃为主要品种,主要分布在沙河子镇、大赵峪办事处、陈塬办事处、刘湾,杏主要以白沙杏为主,主要分布在沙河子、大赵峪、刘湾、陈塬等地;葡萄以酿酒及鲜食为主,主要分布在杨峪河、刘湾、陈塬等地。建立张村任家后大樱桃苗木基地1个,以三岔河、任家后为主的5000 亩樱

10、桃基地,沙河子石门沟的500亩桃园基地、杨峪河的 50 亩葡萄基地已初步形成,三岔河黄鱼村樱桃旅游观光示范园正在规划建设中。发展加工、冷藏、保鲜龙头企业2家,开通果业网站3个。注册成立果业专业合作社2个,有社员685户。二、产业发展规划(一) 蔬菜产业利用三年时间发展露地蔬菜8万亩,设施蔬菜1万亩。设施蔬菜发展以日光温室、钢架塑料大棚为主,突出规模化示范园区建设,逐步形成种植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园区格局,全面提升我区设施蔬菜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二)食用菌产业稳定发展香菇、平菇、黑木耳生产规模,扶持和培养香菇、木耳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珍稀菌类。积

11、极促进生物医学、保健产品以及罐头食品等食用菌精深加工行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发展袋料食用菌2600万袋,实现总产值2.04亿元。认证产品2个,注册商标1个。(三)烤烟产业以腰市、板桥为主辐射大荆、西荆,发展基地镇4个,积极发展培育烤烟特色镇专业村35个,烟农500户,做实做精商州北片万亩烤烟带,全力打造商州区域经济新亮点。3年内,全区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年产优质烟叶3万担以上,烟农收入3000万元以上,财政创税超过600万元以上。(四)中药材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我区药材产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商州特色的地道

12、药材种植,促进我区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到201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5.6万亩,产量达到2.8万吨,产值达到2.1亿元,农民种植药材人均收入达到430元;中药材产业合作社发展达到20个;GAP认证品种5个(桔梗、黄芩、柴胡、板蓝根、丹皮)。(五)水杂果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种植规模,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强化优质果品产后处理,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开拓市场,形成果农、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提高果业综合效益,深化果业产业化。到2015年,发展樱桃1万亩,产量1800吨,产值3600万元,桃4000亩,葡萄3500亩。三、特色产

13、业发展的特点与优势1、独特的生态优势。我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植被覆盖率高,生态保护环境良好,农业生产环境洁净,同时独立的地理单元,良好的自然隔离条件,形成了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业的天然屏障和生产条件,尤其是干旱寒冷、病虫危害相对较轻,成为采用非化学手段防治病虫害的天然条件,极具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业的潜力。2、明显的区位优势。我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西安的后花园,伴随着西商二线的开通,五路通商的格局已形成,我区区位优势愈加明显,对促进我区设施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3、优惠的政策扶持。区位、区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决定、商州区土地流转细则等一系列优

14、惠扶持政策,如对设施大棚根据不同结构给予不同的补贴标准、为基地聘请技术员并给与工资补贴;对烤烟专用肥、地膜、土地流转、烤炉、烟路等进行补贴或无偿投资;对成立的专业合作给予补贴。4、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设施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充足的劳动力才能保证产业良性发展。我区现有劳动力23.2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0万人,为现代园区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5、强有力的区域技术优势。多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菜、菌、药、果、烟、畜”等特色产业板块,各区域群众基本掌握了该区域主要特色作物的种植技术,在茬口安排、品种选用、田间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适宜本区域特点的技术措施,因此在原有区

15、域进一步发展各产业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优势。可以在巩固原有产业板块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板块范围、丰富各板块内容。6、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初步形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区已经形成了以丹参、黄芪、桔梗、黄芩、丹皮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樱桃为主的水杂果产业、以香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等战略性主导产业,马铃薯、烤烟、天麻、秋紫豆角、西洋百合、柿子、葡萄、李梅等区域性支柱产业和一些地方性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商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不利因素我区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设施蔬菜初具规模、烤烟面积稳中有增、食用菌发展较为迅速、药材产业稳步发

16、展、水杂果产业带初步形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明显增加。但是,我区产业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基础差、起步慢,发展不均衡,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劳动力素质低,产业技术力量不足。食用菌、蔬菜菜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食用菌、蔬菜种植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区群众普遍没有蔬菜种植经验,大面积发展蔬菜种植缺乏有经验、懂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农村劳动力多为留守老人及妇女,其文化程度低,科技意识不强,接受能力差,蔬菜生产技术难以及时传授到千家万户,在设施蔬菜基地虽然聘请有专业技术人员,但技术员多从外地聘请,缺乏本乡本土

17、的技术人员,因而严重限制了产业的大规模发展。2、营销队伍建设发展滞后,生产与市场营销衔接不够紧密。一是营销网络和中介组织不健全,缺乏市场营销与基地生产相结合的平台,销售渠道不畅,部分业主只懂生产,无力顾及销售,产销脱节较为突出;二是我区虽有蔬菜批发市场,但本地产品难进现象突出;三是营销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营销手段和管理办法相对落后;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对蔬菜营销组织建设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的扶持,导致生产、营销信息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应用于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运作上;五是缺乏市场预测和长远种植、规模化生产的意识,生产的盲目性和风险较大,经济效益难以保证。3、基地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单

18、个基地规模如果过大,人工费用高、在技术操作、生产管理、茬口安排,开源节流等方面管理不善,致使雇佣人员出勤不出力、食用菌接种成活率低、蔬菜茬口安排不够合理、产品不能及时采摘销售、人为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种植成本高、增产不增收,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严重挫伤业主积极性,甚至会威胁到设施蔬菜的生命力。4、产业规模小,龙头带动力不强。产业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专业村、重点大户较少,示范带动力不足,农产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大多数产品都是原料型、大路货,名优特新产品少,产品缺乏特色和吸引力,特色产品未能形成优势产业,自然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组织

19、协调、开发、生产能力弱,不能把生产基地、农户与市场很好的连接起来,龙头带动作用难以发挥。5、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的龙头企业少,农产品绝大多数为原产品、初级产品,没有精深加工及包装,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缺乏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的比较效益低、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数量少,名牌、优质、专用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小,满足不了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精细化、方便化的需求,制约了市场的扩大。6、农产品质

20、量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比较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方面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市场价格机制没有形成,优质优价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增加,收入减少,相对效益降低,农民从中很难得到实惠。从某种程度来说,目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农民对生产优质农产品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提高。以上诸多问题,造成产业效益不高甚至于没有经济效益,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我区产业发展的速度,甚至会影响产业的寿命。特别是设施大棚生产,建棚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生产管理不善、产销对接不及

21、时等,如果不走循环园区、现代园区的路子,以“养养种”、?以“游养种”的集约化生产模式,也许会使设施大棚生产成为短命产业。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突破性思路及对策。五、我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我区产业调整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重点抓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突出提质增效促规模、统筹城乡抓特色,扩基地、兴中介、重销售、创体制、增效益,坚持行政推动、市场拉动和科技带动相结合,走“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之路,全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1、加强技术培训,壮大科技队伍。设施蔬菜、食用菌、烤烟等产业技术含量高,因此

22、必须加强技术培训力度,一是加强对中心职工的技术培训,使技术人员更好的服务于商州产业发展;二是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将产业相关技术培训列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返乡农民工培训计划,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及实际技术水平。2、加快基地建设,扩大基地规模。我区蔬菜种植面积少,规模小,特别是反季节蔬菜少,生产量小,不能占领商州市场,因此应加快中、小规模基地数量,尽快占领商州市场,在满足商州市场的基础上打入西安甚至远销周边各省。3、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种植标准化。加强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体系的研究,形成技术规程,指导农民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产水平,推进产业发展;支持农户和企业购置深松、播种等机械,实现农

23、机农艺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指导农户和企业规范贮藏,降低损耗,延长企业生产周期。4、突出标准园建设,进行无害化生产。按照标准园创建规范,围绕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营销、产业化经营的“五化”建设标准,重点推广集中育苗、黄板灯光诱虫、生物防虫、沼液综合利用、生物制剂农药、生物有机肥等无害化生产技术和微灌、膜下滴灌等节水农业技术。推进无公害、有机农业发展,将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循环、安全、效益型农业转变,有效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改变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兼并重组、招商引资和鼓励全民创业等形式,改造提升或兴办加工龙头企业,拉动产业发展;发展订单生产

24、,推广“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和“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集约化管理、规范化种植,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经营, 6、健全加工贮藏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鼓励各地通过招商引资、改造、联营等形式,培育和壮大贮藏保鲜、冷冻脱水、净菜包装、干制腌制、粉汁饮料等加工龙头企业,引进保鲜、储藏、运输等关键技术和设备,促进产品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特色产业永葆青春。、加强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引领商州产业发展。循环农业示范园实行猪-沼-菜等立体种植模式,是集种、养、游于一体的现代循环农业,可以循环利

25、用资源、充分利用空间、减少污染及浪费,示范区实行科学化种养及集约化管理,实现高收益高效益,从而引领商州产业发展。、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拓展产品销售平台。一是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在区特产办设立特色产业网站,与全国各主要市场联网,信息互通,以利于产业信息的采集利用和科学决策;二是加强市场硬件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批发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大型企业、学校、超市等的联系,真正实现农企、农校、农超对接,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四是促进协会、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诚信机制,不断提高农民、基地的组织化程度,避免低价竞争,损伤农户

26、利益。、加强品牌认证,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我区无公害药材、蔬菜、食用菌、水杂果等农产品的产地及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特色产品商标注册工作,建议以“秦岭菜篮”合作社为主体,申报注册有商州特色的商标为主要商标,形成特色系列产品商标,使特色产品打入各大超市,走出外市外省,提升我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0、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加大对蔬菜、食用菌、水杂果等设施基地的扶持力度,建议提高补贴标准,降低受补标准,即对50亩以上连片设施基地、高质量竹架大棚,政府就给予建棚资金补贴并配套水电路等附属设施;将蔬菜种子、食用菌菌种、果树苗木纳入良种补贴范围;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对参保农户及企业给予适当补贴,通

27、过加大补贴力度推动产业发展。11、加强服务树形象,树立典型促发展。从园区建设、土地流转、市场对接、产品认证、商标注册、信息沟通等方面积极进行组织协调、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多方位服务于各大产业;总结各基地在品种选择、运营模式、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树立典型,在全区示范推广,以带动全区产业快速良性发展。12、加强产业调研,及时解决问题。加强对各大特色产业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产业在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为基地生产及领导决策提供依据。13、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服务常态化。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细则,出台扶持政策、奖励制度和工作机制,保障产业发展。加大对产业的宣传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一级一级真抓实干,夯实工作责任。增加资金投入,要解决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产业生产发展趋势、市场信息、供求变化和成本效益的分析预测,把服务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切实推动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