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doc(1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文档信息项目名称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赵伟文档版本编号V 0.8阶段设计文档版本日期2005/9/30起草人王洪琛起草日期2003/9/11复审人复审日期版本记录版本编号版本日期修改者说明文件名目 录1 引言71.1 编写目的71.2 参考资料72 程序系统的结构72.1 设计目标72.1.1 实现MIS、GIS一体化的综合型政务管理信息系统72.1.2 开放的数据结构设计能够适应各种标准的变化发展82.1.3 建立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协同督办环境82.1.4 通过GIS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结合,实现信息服务W
2、eb化92.1.5 强化空间信息管理和利用,为综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102.1.6 提供多种形式的二次开发接口,满足不同层次的系统扩展要求102.2 系统体系结构122.2.1 系统组成122.2.2 各个系统间的关系152.3 系统设计原则153 系统核心设计方案173.1 MIS数据库设计173.1.1 标准规范的工作流数据结构设计173.1.2 完善的业务数据模型设计183.1.3 层次清晰的组织机构设计193.1.4 细致的基础部分数据字典表203.1.5 个性化的办公界面数据库设计203.1.6 灵活多样的查询统计设计213.1.7 有据可查的业务办公数据日志设计223.2 GIS数据
3、库设计223.2.1 GIS数据库设计原则233.2.2 空间数据库标准信息编码体系243.2.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设计273.2.4 满足多尺度多时态分布式存储需求的设计283.2.5 可配置的地图打印模板设计283.2.6 严格的权限控制设计293.3 核心数据库设计293.3.1 城市管理信息库设计293.3.2 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库设计293.4 系统核心设计313.4.1 适应网络发展的三层体系结构313.4.2 基于组件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343.4.3 组件设计原则353.4.4 易于移植的B/S开发模式354 数据库群建设方案374.1 数据库群建设内容374.1.1 数据库建设的
4、特点374.1.2 数据库群组成384.2 数据库群设计原则394.3 数据库群总体框架394.4 城市部件数据库的建设414.4.1 城市部件标准编码体系414.4.2 城市部件数据库设计454.5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484.5.1 空间数据库标准信息编码体系484.5.2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原则514.6 城市管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524.6.1 E-R关系分析534.7 城市管理业务数据库的建设534.8 城市管理指标评价数据库的建设544.9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设计545 城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565.1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设计565.1.1 数据建库与管理575.1.2 城市
5、部件与事件管理745.1.3 数据转换755.2 地图操作模块功能设计785.2.1 地图查询统计和定位785.2.2 精确查询和定位785.2.3 模糊查询和定位785.2.4 鹰眼定位785.2.5 信息查询(I查询)785.2.6 固定统计795.2.7 地图量算795.2.8 距离量算795.2.9 面积量算795.2.10 图层控制805.2.11 快捷图层开关805.2.12 背景图层切换805.2.13 图层设置805.3 地理编码子系统设计815.3.1 用例分析815.3.2 功能设计815.3.3 数据分析845.3.4 应用场景说明855.3.5 与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
6、关系865.4 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设计885.4.1 添加地物885.4.2 移动地物885.4.3 点选编辑885.4.4 框选编辑885.4.5 属性编辑886 城管综合业务系统设计896.1 通用功能模块896.1.1 通用功能模块我的案卷896.1.2 通用功能模块916.1.3 通用功能模块督办936.1.4 通用功能模块回收站936.1.5 通用功能模块查询栏946.1.6 通用功能模块统计946.1.7 通用功能模块通知956.1.8 通用功能模块系统工具966.2 受理子系统设计976.2.1 系统功能描述976.2.2 问题受理986.2.3 问题处理及反馈1016.2.4
7、问题查询1056.3 协同网络子系统1066.3.1 系统功能结构1076.3.2 系统总体流程1076.3.3 系统工作表单1076.4 大屏幕显示系统1086.4.1 系统体系结构1086.4.2 信息中心大屏幕功能设计1126.4.3 协同工作网络大屏幕功能设计1146.5 综合评价子系统1156.5.1 评价规则设定1166.5.2 评价主体设置1166.5.3 评价数据的采集1176.5.4 区域评价1176.5.5 部门评价1236.5.6 岗位评价1266.5.7 评价结果的发布1336.6 城管应用维护子系统设计1346.6.1 城市管理构建平台概述1346.6.2 城市管理构
8、建平台功能结构图1366.6.3 城市管理构建平台功能设计1377 公众网站实时发布系统设计1518 相关系统接口设计1538.1 系统内部接口规范1538.1.1 无线数据传输接口1538.1.2 采集器、受理子系统与协同网络子系统接口1538.1.3 采集器、协同网络子系统与地理编码子系统接口1548.1.4 大屏幕显示子系统和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接口1558.1.5 视频监控系统和受理子系统、协同网络子系统接口1558.1.6 受理子系统、协同网络子系统和城管地理信息系统接口1558.2 系统外部接口规范1559 系统二次开发接口设计1569.1 客户端二次开发接口1579.1.1 基
9、本功能二次开发接口设计1579.1.2 MIS部分二次开发接口设计1589.1.3 GIS部分二次开发接口设计1599.2 二次开发接口设计1619.2.1 组件开发接口1619.2.2 插件接口1639.2.3 图号插件1649.3 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接口设计1649.3.1 复杂计算字段存储过程1659.3.2 表单存储过程1659.3.3 统计存储过程16510 附件16610.1 附件1:城管地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16610.2 附件2: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16610.3 附件3: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说明书16610.4 附件4: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类设计说明书1661
10、 引言1.1 编写目的为了实现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特制定此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本设计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l 项目开发人员,特别是编码人员;l 项目测试人员;l 软件维护人员;1.2 参考资料项目开发文档:概要设计说明书项目开发文档: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 程序系统的结构2.1 设计目标在确定系统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目标:2.1.1 实现MIS、GIS一体化的综合型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本方案中,我们将城市管理问题和案卷相关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称为MIS系统,将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地图管理系统称为GIS系统。在总体技术设计上,我们将MIS、GIS技术集成于同一系统之中,存储于同一数据库,真
11、正实现了MIS、GIS的技术一体化,为城市管理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图文一体化的基于B/S结构(部分系统为C/S结构)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系统提供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最快速度调阅问题消息、立案情况、各个部门的处理意见、基础地图信息和各种专业地图信息,同时可以查看与该案卷相关的问题信息、督办信息、案卷交接过程等,在一体化的环境下,完成审批的日常操作。系统为这些日常操作,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调度方法,用户可以任意切换使用地图、表格、文档管理工具,实现图、文、表一体化的信息互联管理。电子政务与地图应用紧密结合是城市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特点,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理过程实现各类信息在工作过程中的实时更新;另一方面,
12、地图应用只有与电子政务紧密结合,在工作过程中随时提供必需的地图信息,才能真正体现地理信息为电子政务工作服务的优势。2.1.2 开放的数据结构设计能够适应各种标准的变化发展数据结构设计的开放性,使系统可以不断适应各种标准的变化发展。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城市管理相关数据结构的标准体系。但是标准编码体系同样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而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又与标准编码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为了能够保证实际实施的标准可以不断适应国标、行标的发展变化,系统通过开放的数据结构设计,提供数据结构和数据字典的编辑、扩充工具,使系统使用的数据结构体系可以通过非常简洁的方
13、式不断修订、不断扩充、不断升级,适应各种标准的发展变化。(1)可以对标准编码体系进行定义,并通过标准编码的导入导出实现系统使用的标准编码数据库与相关文档(如Excel格式文件)间信息同步。(2)同时可以定义各类地图的数据结构,保证地图数据的快速关联应用,并不断适应各类基础和专业地图数据的结构变化和扩展要求。2.1.3 建立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协同督办环境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区政府与协同工作网络、协同工作网络与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协同工作网络与各专业管理部门,专业管理部门之间都需要信息交流、信息同步和共享。信息同步和共享是提高政府办公效率的基本技术手段,是催办、督办的信息基础。将
14、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同步信息及时发布给各个任务相关单位,将不仅仅是使各任务执行部门得到信息、了解情况,同时可以起到催促和督办的作用。给区领导、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提供协同督办工具,可以根据权限查阅某个问题办理情况、相关信息,同时通过红绿灯显示该问题的办理时间是否超时,同时提供相应的监控工具,可以向有关人员、有关部门发送督办意见。2.1.4 通过GIS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结合,实现信息服务Web化基于Web的B/S结构应用系统开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采用Web模式后,轻松实现网络化操作,这样就使信息生成、数据整理和网上信息发布和更新变得十分容易。Web系统可伸缩性的特点使得它既可以
15、应用于Intranet,也可以应用于Internet。除此之外,Web系统还有很多优点:应用Web体系和开放协议标准,增强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所有维护工作均集中在服务器端,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数据一致性,大大减轻系统维护的工作量。GIS技术与Web技术的结合形成的WebGIS技术,使地图数据在网上发布成为可能,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地理信息的各种操作。地图数据及其相关的属性数据同时保存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形成空间数据库,WebGIS服务器通过存取空间数据库的信息对外提供地图数据共享服务。与C/S结构的GIS应用系统不同,WebGIS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一般是最终生成的地图影像
16、的图片,用户无法直接存取地图资源库,从而真正保证了原始地图数据的应用安全。海量地图数据的共享应用,对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地图用户的不断增长,也将对服务器和网络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实现海量地图数据在广域网上的共享服务,是系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系统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并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在多服务器环境中实现最佳的系统运行效率。通过WebGIS技术大大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运行要求,从而满足政府部门在局域网和专用广域网上对地图数据应用的要求。2.1.5 强化空间信息管理和利用,为综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当今的社会已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无处不在,但远没有达到信息自由
17、交换,信息高效获取。虽然已建立了一个个信息系统,但往往都是信息的孤岛,只能进行日常办公和一些固定的查询统计,信息再利用程度不高,引导作用不强。“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逐步建立起基于城市地理编码库、城市部件库、问题和业务数据库等,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高效的综合分析和应用,是系统建设的重要问题。强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需要保证信息库建设的完整性、真实性、现势性。完整的信息库,为综合分析和决策提供足够的依据,真实的信息库,为综合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保证,现势的信息库,为综合分析和决策提供发展的基础。系统提供强大的结构化数据(如问题、立案信息)、非结构化数据(如各种文档、手机照片)的
18、查询统计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业务人员可通过多种查询方式进行问题和案卷的查询和统计。例如:通过快速查询,由问题总编号、城市部件名称、问题位置等多种常用信息便轻松把问题或部件的所有信息调出阅览,由当前问题还可查到该部件相关问题的信息,从而达到由点及面的效果;业务人员可根据个人需要,建立自由查询,通过条件组合,快速得到需要的信息;其次,领导可以进行案卷在办时的实时监控查询等等。在统计方面,系统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统计功能,统计结果可以在业务人员和各级领导之间实现电子化及时传递。系统提供空间数据综合分析评价功能,例如,环境评价分析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中问题发生和处理情况、环境状况、市政设施损坏情况等,确定该
19、地区的环境评价等级,形成辅助决策分析的各类环境评价图。通过系统提供的综合分析评价功能,可以有效利用系统的信息资源,为城市管理的决策分析提供帮助。2.1.6 提供多种形式的二次开发接口,满足不同层次的系统扩展要求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杭州市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与其它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互相调用、信息交换和提供相应服务,因此在设计上必须考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保证与其它系统的接口和扩展需要。“政务关联eGova03” 充分考虑到系统的通用性、扩展性,针对不同层次的自适应、自扩展需求,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系统扩展工具和二次开发接口。编号二次开发接口实现目标1“政务关联构建平台”的业务和数据
20、扩展工具提供了相关流程定义、相关表单、相关地图定义和相关统计定义等工具。满足业务修改完善和业务扩展的需要。2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接口系统提供了多种存储过程的接口,用户可以根据接口需要自己编写相应的存储过程。(1)为满足用户填写表单数据复杂运算的需要,提供了表单字段的复杂计算字段的存储过程接口;(2)为满足填写表单存盘时复杂逻辑的需要,提供了表单存盘时调用的存储过程的接口;(3)复杂的统计报表数据,无法通过搭建平台提供的配置方法实现的统计,提供了通过用户定义存储过程获取统计报表数据的接口。3脚本编辑接口系统充分考虑了用户可能遇到的复杂业务表格的要求,在业务表格编辑时提供了脚本编辑接口。用户在构建平
21、台进行表格编辑时,可以利用脚本编辑功能对表单上的控件及控件的属性用脚本控制。脚本提供DelphiScript、VBScript、JavaScript三种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熟悉的脚本语言。4插件接口平台定义了多种插件的接口,供用户可据具体的需要扩展系统的功能。如工具菜单插件接口,可以在运行平台中扩展用户自己的工具菜单。5客户端二次开发平台接口主要是指用户可以通过修改WEB页面,如ASP,HTML,JSP,APPLET等,定制自己需要的功能。包括界面修改,扩展自己功能或嵌入自己的应用,并与协同网络子系统实现一体化连接。6组件(各种中间件引擎)二次开发接口协同工作系统采用了组件技术和多
22、层结构体系,组件的接口与平台的客户端功能相对应,用户通过应用平台的交互界面实现的各种功能都可以通过开发接口实现。例如:用户需要维护自己的习惯用语表,可以通过开发接口得到自己的习惯用语,修改后的习惯用语可以通过开发接口提交到数据库,通过这些开发接口,就可以编写出各种应用程序。同时,通过开发接口,还可以将新的应用与原有功能在软件界面上无缝集成,VC+/VB/Java/ASP/ Delphi等各种支持组件开发的编程工具都可用于二次开发。2.2 系统体系结构2.2.1 系统组成根据“杭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及任务要求,系统划分为8个部分(1个方案,5个系统)。1、城市管理数据库群建设
23、方案:按照“城市管理地理编码和信息实时传递系统”相关数据库标准和编码体系,制订与城市部件库、地理编码库、万米单元数据库的关系,从而为各级城市管理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信息服务的工作基础。2、协同网络子系统:在“政务关联eGova03”基础上开发,基于B/S三层体系结构,采用工作流技术、WebGIS技术,通过浏览器完成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具体办理和信息查询。协同工作平台为各级用户提供了城市管理各类信息资源在线编辑、共享查询工具,可以根据不同权限编辑和查询地理编码信息、城市部件信息、问题信息、监督信息等,实现协同办公、信息同步、信息交换。领导和监督部门可以方便查阅问题基本信息、处理结果
24、信息,可以随时了解问题、专业部门、人员的工作状况,并对审批流程进行检查、监督、催办。该平台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反馈、任务核查、任务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实现协同工作网络、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各专业管理部门和区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3、受理子系统:该平台的操作人员一般为呼叫中心呼叫接线员或信息中心其他相关人员服务。平台通过信息传递服务引擎将“城管通”报送的问题消息通知操作人员,通过对各类问题消息的处理和反馈,完成信息收集、问题处理和立案操作,为协同网络子系统服务,保证问题相关信息和立案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应部门和人员。4、大屏幕显示系统:为城市管理信息中心服务,该系统通过大
25、屏幕能够直观显示杭州市137个社区的地图信息、案卷信息和相关详细信息等全局情况,并可以直观查询显示每个社区、信息采集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实现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对城市管理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5、城市管理综合评价系统:为绩效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服务,系统按照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工作绩效、规范标准等系统内置的评价模型,对数据库群中人员、问题和案卷办理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计算评估,形成系统内评价,结合网站公众投票信息的外评价,生成以图形表现为主的针对部门、个人和区域的评价结果。6、城市管理构建平台:基于“政务关联eGova03”构建平台,负责整个系统的扩展、维护和管理工作。该平台采用工具化思想,实现
26、工作流、输入表格、输出表格、地图、组织机构等城市管理相关信息的灵活配置,使用构建平台提供的各种工具和组件,可以配置形成协同工作系统相应的资源信息、业务规则和数据操作定义。经过较短时间的培训,系统管理员可以在不了解数据结构的情况下,使用该平台独立完成系统的快速搭建。当组织机构、流程、表单和地图等方面发生扩展和变化时,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修改、调整、维护和版本管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平台还提供了脚本、存储过程和插件等二次开发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清晰的二次开发平台。2.2.2 各个系统间的关系2.2.2.1 城市管理搭建平台与协同网络子系统的关系城市管理搭建平台定义业务规则、工作流程、业务逻辑
27、和相应信息,并将系统数据保存到平台支撑数据库。城市管理中间层访问平台支撑数据库,获得业务规则等信息,通过中间层各引擎的解释执行,形成协同网络子系统。2.2.2.2 受理子系统与协同网络子系统的关系受理子系统所在工作流程阶段主要是信息收集环节和建立案卷环节,协同网络子系统所在工作流程阶段主要是任务派遣环节、任务处理反馈环节、任务核查环节和任务结案归档环节。两个系统都将处理过程产生的问题和案卷数据保存到同一个数据库中,实现了两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2.3 系统设计原则(1)稳定性系统建设应采用先进和高度商品化的软硬件平台、网络设备和二次开发工具。在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时采用科学有效的
28、技术和手段,确保系统交付使用后能持续稳定地运行。(2)安全性系统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在用户误操作或输入非法数据时不会发生错误。如在编辑等操作功能中,对于用户输入的错误信息系统应能自动识别,并进行自动修复或提示用户重新输入。系统外部安全:系统的安全性要充分考虑网络的高级别、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备份系统、防火墙和权限设置等措施,保证政府部门的数据安全和政府机密;同时考虑系统出现故障时的软硬件恢复等急救措施,以保障网络安全性和处理机安全性。系统要形成相对独立的安全机制,有效防止系统外部的非法访问。系统内部安全:在保证系统外部安全的同时,系统也要确保授权用户的合法使用。系统本身也应该具有容错功能
29、,包括出错提示、原因,并能自动或通过人工操作,使出错的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系统还应提供严格的操作控制和存取控制。系统运行安全:在逻辑上,系统应该具有抵御对系统的非法入侵的能力;在物理上,系统应保证不存在可能的单点故障,提供资源数据的备份能力。系统支持定期的自动数据备份和手工进行数据备份,能够在数据毁坏、丢失等情况下将备份数据倒回,实现一定的数据恢复。(3)可维护性维护方式:系统提供对系统自身的集中操作维护的功能,真正做到使系统能在数据损坏、丢失等情况下将备份数据倒回,实现数据恢复。维护工作量:系统提供集中的、智能化的维护工具,尽可能减少手工维护工作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4)易操作性界面设计
30、:系统应提供美观实用、友好直观的中文图形化用户管理界面,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习惯,方便易学、易于操作,含全菜单式处理和各种快捷键操作,保证多数功能一键到达。系统应以图形化的方式提供各种操作手段,充分发挥GIS以图形面对用户的特点,信息的表现方式更直观,效率更高,摆脱过去那种面对大量枯燥的表格、文字信息进行数据挖掘的状况。系统应提供即时在线联机帮助功能,随时对操作者遇到的疑难进行解答。(5)可扩展性功能扩展:为了满足用户今后系统扩容和扩大应用范围的需求,系统应充分考虑从系统结构、功能设计、管理对象等各方面的功能扩展。软硬件升级:系统应充分考虑软硬件平台的可扩展性及软、硬件的负载平衡机制。随着关键软
31、件和硬件的发展以及管理功能的增加,系统具有灵活和平滑的扩展能力。(6)开放性为了确保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系统的数据格式应该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3 系统核心设计方案3.1 MIS数据库设计3.1.1 标准规范的工作流数据结构设计我们的系统要求在工作流引擎的管理下,将业务办理过程在计算机支持下自动执行完成,这就要求工作流能够支持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并发控制、事务处理等。结合工作流管理联盟定义的工作流各项标准和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我们设计了一套符合标准、规范的工作流模型。同时,该工作流模型又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工作流实体关系图如下所示:工作流数据表字典主要包
32、括工作流模型定义表、工作流参与者定义表、工作过程定义表、工作流中活动定义表、以及连接工作流活动的工作流流转关系定义表、工作流转换条件定义表,工作流活动中各工作项定义表等等。该组表设定了每一类业务案卷的流程,办公人员即可使用办公界面根据设定的流程办理案卷。3.1.2 完善的业务数据模型设计业务定义是整个系统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工作流、组织机构等定义都是围绕业务定义完成的。业务定义数据表字典主要包括业务定义表,业务关联定义表,业务关联操作定义表,业务输入表单定义表,业务输出表单定义,业务要件定义,业务惯用语定义,以及业务输入表单字段定义表,输出表单字段定义表,表单关联定义表,业务文号定义表,业务消息
33、定义表,业务字典表等。这些表中定义了系统的所有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属性,业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业务所使用的输入输出表单,申报材料等内容,除字典表外,其他的表格都由系统维护人员使用我们提供的可视化的配置系统生成表格里的所有数据(系统维护人员甚至可以定义业务案卷表的实际物理存储结构),这种开放式的数据结构为系统管理员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性,可以不依赖于开发单位便轻松完成整个业务系统数据的定义,并且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维护、调整和更新。 业务定义完成后,办公界面即可以根据系统管理人员的定义生成相应的业务案卷(案卷实例),根据工作流定义启动流程,办理案卷。 办公用例3.1.3 层次清晰的组织机构设计组织机构数
34、据表字典中包括单位部门表,岗位表,职务表,人员组织机构定义表,人员职务定义表,人员权限表,人员流程参与权限表,人员统计权限表,人员业务岗位权限表等,如下图所示。组织机构3.1.4 细致的基础部分数据字典表系统基础部分数据字典表,包括系统定义的一些基本表,如下图所示,定义了系统的承诺制时间,系统名称,系统选项,系统模块等内容。基础部分数据字典表3.1.5 个性化的办公界面数据库设计办公界面数据表系统包括人员参数设置表、人员任务定义表、人员工作台定义表,人员菜单定义表等,支持每个办公人员使用可视化的工具定制自己的个性化界面。办公界面数据表字典3.1.6 灵活多样的查询统计设计查询统计定义表系列包括
35、查询条件定义表,统计条件定义表,查询对应业务表,统计对应业务表,查询结果表,统计结果表,统计报表定义表等,开放的数据结构提供给用户自由定义查询统计的条件,方法及输出形式的接口,办公人员利用办公界面中提供的工具,即可根据人员权限的不同,对数据库的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和查询。查询定义统计定义3.1.7 有据可查的业务办公数据日志设计业务办公数据日志表业务办公数据日志表系统详细记录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日志,对每一案卷所作的改动和流转都能记录在库,做到有据可查,使得系统信息化管理更加完善,安全。3.2 GIS数据库设计GIS数据库的核心是图层定义。图层可分为物理图层和逻辑图层两大类,物理图层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
36、物理表相对应,逻辑图层则是展现在用户面前的图层。逻辑图层可包含下级逻辑图层和物理图层。系统通过配置图层对应的地图图层类型、要素定义字典、图层属性字段定义字典以及图层名称等实现对空间数据的使用和管理。元数据管理主要是对空间数据质量的解释和描述。3.2.1 GIS数据库设计原则3.2.1.1 全市空间数据连续无缝组织架构本系统空间数据地图存放在空间数据库中,改变了传统的以图幅为单位的文件形式的数据管理方式,解决了以往数据管理工作复杂,数据安全性差等问题,整个全市范围内的空间数据保持连续的无缝拼接:保持了地物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一致性。3.2.1.2 按分类分层原则聚集数据把一类具有相同实体意义和空间
37、特征的图形要素存放在一起,构成一个物理图层;以物理图层为基本单位构筑数据库。一组相互关联的物理图层构成一个逻辑图层,用逻辑图层来描述数据流中某一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数据内容。比如对地形图,按不同比例尺建立不同的逻辑图层,每个逻辑图层根据数据要素分类,相同类型的要素又构成同一物理图层。3.2.1.3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连接。每一完整地物无论大小通常只能拥有唯一的几何对象标识码(ID)。基础数据分为基础信息和扩展信息两类。基础信息是指地形图、道路红线图、地籍图等基本空间数据以及分类码、标识码、名称等基本属性信息。基本属性信息直接连接到图形数据的特征表上,不必分开存储,可方便数据的操作、维护。扩展信息
38、是指基础信息之外的其他专业属性信息,采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分离存储。两者之间通过唯一的标识码联结。以便于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操作、管理与扩展。3.2.1.4 影像数据存储影像数据采用MrSID或ECW压缩技术进行压缩,可以满足系统对大范围栅格地形图的快速浏览和查看。 3.2.1.5 分布式地图管理具体管理模式如下所示:基础地图库3.2.2 空间数据库标准信息编码体系地理信息数据库涉及内容和领域广泛,如何将它们有机地进行组织,有效地进行存储、管理和检索应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数据库乃至整个系统的应用效率。只有将所有的地理信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和编码,使其有序地存入计算机,才能对
39、它们进行按类别存储,按类别和代码进行检索,以满足各种应用分析需求。信息分类的一般原则按照标准化工作原则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GB 7027-86)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对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确定如下:(1)科学性通常要选择事物或概念(即分类对象)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2)系统性将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分类体系。(3)可扩展性通常要设置收容类目,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或概念时,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同时,还可为下级信息管理系统在本分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招细化创造条件。(4)兼容性在进行地理信息分类和编码时,凡
40、已经颁布实施的有关国家标准均应直接引用,还应充分引用有关行业标准及各城市颁布的有关地方标准,参考正在研究和制定的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的成果,求得最大限度地兼容和协调一致。(5)综合实用性基础地理信息库主要包括各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所表示的信息。城市基本比例尺系列包括:1:500(1:1000)、1:2000、1:10000、1:50000、1:250000。将设计的分类和代码表有:*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 1:1000 1:2000)要素分类与代码*小比例尺地形图(1:5000 1:10000)要素分类与代码根据对各级标准的分析,我们在消化吸收标准的思想和方法,并借鉴其他城市的同类方案的
41、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系统的要素规格表的设计:a、标准化要素分类主要依据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 13903-92)、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修订)(GB/T 579193)、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GB/T 1234290)等。标准化的目标是分类与GB14804-93和GB/T 1390392相一致、不冲突,对应要素的分类方法、分类体系和编码不能与GB1
42、4804-93和GB/T 1390392发生矛盾。b、实用性从实际工程需要出发,区别要素表的服务范围,并主要考虑大比例尺数字图制图和建库的要求,兼顾数据共享和转换、数据库集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灵活处理,不拘泥于现有各级标准,而是在优先遵守国标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要素分类的设置和使用。具体措施包括: 精简GB14804-93有些要素划分较细,对于我们的基础空间数据库意义不大。例如“三角点”划分为一四等,“等级公路”划分为一四级,在数据采集时会造成一定困难,因为各等级的三角点的符号都一样,从图上不一定能判别其等级;公路则需查询图上的注记。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收缩编码,不使用其中的下位类,有关等级信息仍
43、可以由属性值提供和存储。这里把握的尺度主要在于从图上是否能明确方便地判别下位类,在简化要素规格表、方便数字化作业和合理表达信息、方便应用之间寻求平衡。 细化细化的根据主要包括:图式图式中可能提供进一步分类,区分是否依比例尺、或者划分为构件这方面的信息;特别要注意“简要说明”中的“实测”部分;应用目标信息系统设计方案中可能要求对某些要素作更细致的划分,例如在道路类中再区分“步行街”要素。 综合这主要是针对细化出来的一些构件要素而言,即一些不同的上位类要素会有相同的构件要素,而这些构件要素实际上可以单列为一个非构件型的要素。3.2.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设计基础地理信息库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也相当大
44、,如何使这些海量数据得到有效地管理和应用,是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因素。1、通过元数据管理有效组织空间数据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信息。建立元数据的作用是可以通过它检索、访问数据库,可以有效利用计算机的系统资源,从而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用户对不同类型数据的需求以及交换、更新、检索、数据库集成等操作。地理空间数据的元数据标准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即将出台的元数据国家标准,并建立相应的元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它与数据发布系统结合起来。系统一方面通过元数数据的管理有效地对空间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系统内部通过在元数据库中按照空间数据的层次维护了一套高效的数据索引机制,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
45、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调出相应层次和地理范围的地图数据,从而大大减少无效空间数据的数据查询和数据传输,使系统的运行性能得到很好的保证。2、影像数据压缩管理随着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技术的发展,通过遥感获得的地理信息越来越多,特别是小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商业化,遥感影像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源。但由于影像的数据量大,这对海量数据的及时存储与传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Internet上,由于受到网络带宽的制约,海量数据的传输更是成了制约动态和实时发布GIS信息的瓶颈。过去常用的数据压缩方法已逐渐无法满足大量高质量图像的存储和传输的要求,从而成为了GIS发展的技术障碍。由多尺度分析、时频分
46、析、金字塔算法等发展起来的小波分析理论成为了图像压缩、处理和分析最有用的工具。基于小波的影像压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较高的压缩比;(2)可以压缩非常大的图像;(3)可以多种分辨率显示影像数据;(4)采用选择性的解压技术能够解压你需要浏览的整个压缩图像的一部分,解压速度快,可以快速地打开和浏览大的图像;(5)可实现即时、无缝、多分辨率的大量图像浏览,无需等待、无需分块处理、无需软件代理。通过ECW或者MrSID进行影象数据压缩管理,实现了矢量空间数据和影象数据的无缝连接,使用户可以在中方便地对各种GIS信息进行查询分析。3、分布式数据管理通过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管理,用户可以同时访问不同数据库下的GIS信息,这样不仅方便用户对不同类型空间数据的管理,同时降低了集中式空间数据管理造成的风险,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应用水平。3.2.4 满足多尺度多时态分布式存储需求的设计系统按照“图层明细物理图层地图服务”三层体系来存放空间信息,如下图所示。其中,图层明细和物理图层详见图层明细表和物理图层表说明。系统服务表(tcSysServer)用于配置数据所在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