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探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9186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探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探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思想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在我国获得了蓬勃发展。但随着伦理关系、观念、价值信念的深刻变化,现有的教学呈现出教材滞后、教法单一等缺点,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学科的独立地位。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文件等的改革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亦称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马克思主义伦,指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关于道德

2、的科学理论,它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主旨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伦理观、人生观。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本身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教学现状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传人我国已有近l00年的历史,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的蓬勃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中央有关部门决定恢复伦理学学科建设,并积极准备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课程。1980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伦理

3、学研讨进修班,随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在部分高校开始教学试点,此后逐步推开。目前,全国开设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课程的高校有上百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拓展和深人,人们的伦理关系、道德观念、价值信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与我们现有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处于一种不相适应的状况。    一方面,教材滞后于时代发展。近些年来,各种版本的伦理学教科书相继出版,数量较多,但在章节编排、观点表述、论证思路等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内容上没有大的更新和突破,许多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接触过。教科书中的理论距离现实较远,存在虚空倾

4、向,失去了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难以回答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一些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对许多问题的阐析,往往限于一般道德理论上的推演、思辨,忽视了对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研究,只剩下空洞的道德说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条主义倾向,难以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学习兴趣。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加以回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着冲突和变革,善与恶的斗争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难以选择,迫切需要有科学的道德理论加以。但现有教科书中,或是回避某些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或仅仅是引经据

5、典讲干巴巴的大道理,而缺少来自现实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分析与说明,因而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回答学生们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而使学生感到不满和失望。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必须进行相应改革。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讨论、试验、研究等方法处于辅助和弱势地位;以教师为中心,授课方式大多还是采取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的“课本+粉笔+黑板”的陈旧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讨论和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潜力的挖掘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效果欠佳。在课程考核上,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考核指标偏重于定量化分析。课程的教授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果,往往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来进行,考试内容就是老师的平时讲解,未讲解的不在考核范围之内,所以,考核实质上仅仅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力。但是,课程教学效果和课程时数不是必然的正比关系,考核结果和课程教学效果的显现也不具有同步性。以考试结果作为课程教授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这有悖于学习的目的。    基于上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