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浅析“人肉搜索”现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9201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浅析“人肉搜索”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浅析“人肉搜索”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浅析“人肉搜索”现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浅析“人肉搜索”现象.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浅析“人肉搜索”现象近几年来,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人肉搜索”。什么是人肉搜索呢?顾名思义,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唤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它依靠无数有着真实血肉之躯的网民的亲身参与,由他们在某个随时可能参与进来的时间,用自身的知识、经验、信息渠道,向提问者送上部分答案,再由其他网友补充、完善,直至最后得出确切的答案。人肉搜索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肉。这就是人肉搜索。近年来,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许多人认为

2、,人肉搜索不是洪水猛兽,它更多的时候是积极的姿态,是互帮互助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有人认为,人肉搜索已经超越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过渡转型时期,由于思想多远、价值多元、规范缺失、道德弱化等原因,出现了一些社会失范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比如轻视生命、婚外恋、造假。不遵守公共规则、以强凌弱以及违反基本道德的事件,就是如此。人们为什么对此高度关注?我认为主要是这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物质以外的社会价值普遍关注与追求,比如社会公平、公正与正义。人肉搜索在国内已有多年发展,“虐猫事件”“华南虎事件”“辽宁女事件”以及最近发生

3、的“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都是人肉搜索的标志性事件。众事件发生后,网友们的评论还是比较理智而趋于正义的伸张“虐猫事件”中网友们奋力抵制惨无人道的暴力行为,“华南虎事件”中网友们和虚假、丑恶做持之以恒的斗争,“辽宁女事件”中一位网友评论到:“爱国,是对危害国家的行为仗义执言,对祸国者声讨,绝不是站在上帝的角度俯瞰同胞,俯瞰祖国,以万分残忍的方式落井下石!”。最近发生的“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这些都还只是人肉搜索事件中的个例,但是经过总结分析,人肉搜索的题材从最初的戏谑、娱乐内容,迅速转换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的秩序维护和构建为主。我们可以有所期待,众网友集结在一起,铺陈一张巨大而结实的网布,让阴暗

4、的东西曝光于阳光下,接受社会的审视,也让每个人省视自身,共同寻求全社会的向前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评价“人肉搜索”现象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对于人肉搜索现象,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一方面,它有舆论监督、揭露丑恶、弘扬正义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如果被滥用,就有可能侵犯他人的正当权益。我们应发挥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其消极作用,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社会规范,为实现网络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二.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认识人肉搜索这一现象1、公民有言论自由权利,有监督权利。在当代社会中,社会舆论是维护和纯化良好道德和正直品行的强大武器。如果某人的行为出格,往往会遭到社会舆论强烈的批评和谴责。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舆论对维系社会舆论,是有益处的。2、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享有权利又要履行义务。人肉搜索不能侵犯他人的正当权益。3、我们应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人肉搜索逐渐涉及侵犯公民正当利益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立法对其加以规范,同时,提高网民们自身的素质。综上所述,面对网络形式而展开的人肉搜索,不论互联网技术如何的发展,其仍然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为我们造福,又可反过来伤害我们,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