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原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9204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40 大小: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学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编辑学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编辑学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编辑学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编辑学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辑学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学原理.doc(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编辑理论概述第一节 编辑概念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基本概念,并由这一概念形成一概念体系。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支撑的理论体系。正如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门类的标志一样,编辑理论独特的概念体系也是编辑理论独立于学科之门的理由之一。“编辑”是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构成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基础。虽然,现今关于“编辑”概念有着诸多定义,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见于各家论述中的说法基本都还是倾向于将“编辑”作为编辑理论的最基本概念。由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再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编辑概念系统。因而,由“编辑”派生出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编辑活动、编辑规律,进而派

2、生出编辑策划、编辑思想、编辑风格、编辑现代化等,都是编辑活动发展过程中理论形成的基础。概念系统的最终形成正是事物活动发展的理论表现。一、 关于编辑概念的界定1著作行为与传播行为编辑理论研究中有一个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即编辑行为究竟是著作行为还是传播行为。将编辑行为看做著作行为者认为:编辑的本质特征不是传播、不是出版、不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而是著作行为。由此把编辑概念定义为:“编辑是组织、审阅、编选、加工原创作品以在整体上构成新作品(编辑作品)的著作活动及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员(或专职人员)。”1这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编辑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把编辑行为列入著作方式的一种容易得到大家

3、的理解。“创造性劳动”的观点无疑作了这种著作行为的最好注解。因为从策划选题到书籍最后出版的所有过程无不体现编辑的创造性劳动特征。正如选题策划是编辑创造性思想的具体体现一样,这种原发思想与完成科研课题无异,充满着思想者的知识与智慧之光。再如从审稿开始直到编辑加工完成,编辑始终与作者一样辛勤地同步进行着创造性思维,直至“宗本”的出现。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由于编辑站在类似于“旁观者”的位置上,所以“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等都可让编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聪慧。上述可见,编辑行为是著作行为的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编辑劳动的原创性、原发性上的,承认其创造性劳动便是对“编辑行为是著作行为”的最好注释。然而,事

4、物总是具有多重性的。考察编辑活动,同样可以发现其传播行为特征。编辑之所以要对原创作品进行系列加工,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或者说,编辑就是为了传播而产生的种种著作行为。传统观念认为编辑就是收集资料,提供出版,便于传播,在“便于传播”这种思想指导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应该说也属传播行为。编辑策划着重考虑的是传播时需要哪种选题,编辑加工又是从能否使作品更好地适于传播的角度来考虑的,而装帧设计与宣传直接就是市场传播的一部分。因此,“考其实质,编辑的所有操作无非是选择、组织和完善这三部曲。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为了使所操作的外载信息形成一定的序列纳入传播,参与整个文化大厦的缔构”2。因此,从编辑活动的过程来看

5、,如果说编辑行为只是一种著作行为而根本不具有传播行为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编辑行为既表现为著作行为也表现出传播行为的双重性符合编辑逻辑思维,也符合编辑活动实际。在整个编辑活动过程中,二者协调统一。在逻辑关系上,传播行为自始至终支配、决定着编辑的著作行为。2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思维的最小单位,一切思维过程都与概念密切相关,都是概念的运用和有机联系。据不完全统计,各种编辑学论著中对编辑概念的不同表述达百余种,争论的主要焦点集中在究竟应在哪一个层面上讨论“编辑”一词:是编辑活动?著述活动?还是出版活动?从古到今的“编辑”定义中词义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编撰”、“编纂”到“避

6、免史料发生差错或遗漏”,从“要广泛地收集整理资料,不要遗缺”,到“删削编纂或改编”,直至现代意义上的“编辑”的产生。3据考证,“编缉”一词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的。4自唐高宗和武后时期(650704年)以后,“编缉”逐渐为“编辑”所取代,很少使用了。“编辑”遂成为一规范词。编辑即是指为一定目的,广泛收集材料,按所定的标准加以选择取舍,然后将得到的成果整理成书。至近代,编辑被确定用来表示新闻出版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中国古代图书文献整理活动极为重视资料的收集补遗工作,重视历史事件的完整记载,故而非常强调“编撰”、“收集时避免遗漏”,以保证史料能够尽可能地得到记录并流传下来。随着历史的演变,文化积累

7、活动不断增强,“编辑”行为中增加了对资料的“删削”、“改编”等自主性活动行为,慢慢开始向现代意义上的“编辑”靠拢。及至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图书载体及印刷工艺都得到极大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的出版活动后,编辑工作量有了较大增加,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于是,近现代对“编辑”一词的解释就多与出版相联系了。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文化积累、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传播量的变化等因素,古代编著合一才发展到现代编著分离,并以物质载体为存在形式。而以传播为目的,更使出版成为社会分工中一独立的行业,编辑成为出版中一独立的职业。尽管在出版行业之外,也还存在着诸如教师编书、图书馆编目、广告宣传品等印刷物编辑之类的编辑活动,但所

8、有的编辑活动都具有“收集资料,整理加工”的共同特征。如前所述,编辑的本质属性是将精神的、意识的思想凝聚于文字符号的再创造智力活动。因此,许多关于“编辑”的定义都达到一个共识,即都是将编辑活动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都承认其基本特征是对文化成果的收集、选择和加工整理。但在编辑定义的广义与狭义上有区别。如果定义“编辑”的内涵是“收集资料、整理加工、以利传播的一项社会活动”的话,其外延相当广泛,包括古代作为成书方式的编辑活动、各媒介组织中的专业编辑活动和社会上的非专业编辑活动,这是一种广义的编辑概念。如果把“为了适应图书出版,按照一定的方针对书稿进行加工,以提供图书生产的文化活动”作为编辑概念的内

9、涵,那么,其外延较小,概念的适用范围也只有出版业了。这是一种狭义的“编辑”概念。有人认为“编辑是策划审理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5。从此概念出发,可以看到不少的编辑出版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对编辑寄寓了极大的希望。也确有不少的作品通过编辑之手得到升华,或者通过编辑与作者的沟通使作品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编辑工作是有层次之分的,有的编辑仅仅只能做到对文字负责,(反正其他“文责”由作者“自负”),于是当他完成了文本的整理加工工作后,也就完成了编辑工作,尽管这仅是一个编辑最基本的工作层次。当然也还有另一种文本是不需要编辑做多少工作的。比如作者所提供的已经是一个内容深浅得当、文本层次清晰的书稿,编辑也

10、不可能在它上面做多大的“功”,“再创造”无可用之地。谁也不能说这不是编辑,虽然它仅仅只能进入一般编辑层次。深层次的编辑才是市场所看重的能够进行文本“再创造”的编辑。这当然不是一般编辑工作者都可以达到的一个境界。只有那些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能力强者才会代表读者的利益与作者进行深入交流,从丝丝思想火花中找到突破口,贯彻编辑意图,从事“再创造”活动。文化积累、建设与发展更多地是依靠这个层次的编辑来完成的。综上所述,广义的编辑是指为了社会文化生产所进行的一系列整理、加工、积累、传播的文化创造活动。狭义的编辑则是指在出版过程中所从事的出版物整理、加工等系列化工作。二、 编辑的本质属性编辑的本质属性可以

11、说是将精神的、意识的思想凝聚于文字符号的再创造智力活动。编辑是图书出版的主体,是出版物进入社会流通渠道必须经过的环节。就编辑加工的原材料而言,它或者属于作者的“自动投稿式”,或者属于由编辑按照某一选题主动约请作者创作的“组稿式”,并无太多规定性。就整理加工程序与方法而言,它区别于一般物质产品或者物理或化学的加工手段,是一种符号式的、静态的加工过程,在不改变原始创作本意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状态条件下,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的处理,体现文字内涵、思想深度,增强作品感染力,达到符合出版的最终标准。从最终产生的出版物来说,形态已与原稿有了较大变化,内容也远远不是作者一人之思想,还加上了编辑出版过程中种种作者

12、个人能力所不及的变化。然而,惟一不变的是贯穿作品出版的总体设计思想,它将编辑出版基本原则、专业知识、作者和编者的个人文化素质串连在出版物中。这就是编辑永恒不变的本质。关于编辑,还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认识: 它是一种由虚到实,由精神到物质的文化生产尽管编辑并不直接地与印刷、机械、油墨等打交道,但它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是人类精神文化生产活动中独有的、明显区别于工农业产品生产的一种实践方式。它有着因人而异的、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又必须遵守某些共同的政治原则、道德规范、编辑专业技能来从事全部工作。只有当其主体编辑意识到这是一种文化生产、文化积累、文化传播的活动时,才可明确自己的工

13、作性质,强化责任意识。()文化生产具有放大效应。如同甲、乙互换苹果,各人只得到一个苹果,而甲、乙互换思想,则各人能掌握两种思想一样,生产出版的图书可以在读者中起到学习、交流、丰富思想的作用。同时,就像一位教师教众多学生一样,一部正式出版的图书可以被无数读者共同享用。()文化生产具有制约性。文化生产受生产者个人思想、学识、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各项指标高、素质强者,其能量得到最大发挥时便可生产出高质量图书;而各项指标低,素质不高者,生产作用不仅不大,还可能产生负值。这里所说的生产者即是图书作者、书稿编者(文编、美编)。当然,文化生产产品质量的认定同时也受消费者读者文化指标高低的制约。()文化生产

14、有一种或若干种物质产品形式。一般物质产品生产均表现为一种实体,文化生产也有此属性。文化生产如果不能落在“实”处,仅仅是一种精神的、形而上的形态,则它永远只会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意识层面是不需要职业编辑的。作为编辑,其所有想法贯穿到“底”都必须有一种物质形式来体现,即出版物。因此,文化生产实实在在的是一种“虚”与“实”,“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文化生产不由“量”与“规模”来决定“质”的高低。评价文化生产,不是以生产出的字数、生产的年代、生产的形式作为“肯定”与“否定”的依据,甚至也不是以当代读者的认可程度作为标准,它必须经过实践与历史的检验。“畅销”与“质”之间确有联系,但并非是一种必然的

15、联系。“质”高的书并不一定都会“畅销”,而“畅销”的书也并非一定“质”高。 它是一种由个性到共性,由主观到客观的统一体作为编辑,工作中的思维大都围绕着生产对象出版物在不停运转。尽管编辑个体思维带有个性、独特性,但整体编辑在出版物的内容与形式思考中必然带有共性。这些“力”综合作用在出版物上,使得各具特色的作品构成出版物共同的特征。没有无须加“力”的出版物。编辑对原“材料”加“力”的作用过程,也就是编辑本体与编辑对象的统一过程,对作者提供的“雏形”或赞成或否定,或略嫌不足,加以修改,或“锦上添花”,直到最后定稿,作者与编者共同“孕育”出的作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性与共性相互结合的统一

16、体。编辑个体思维带有主观性,不易辩证、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只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才可编辑出优质的出版物。从主体构思到落实到“物”,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社会效益、成本核算、读者接受能力等,任何脱离了社会环境的主观“遐想”都是空洞、苍白无力的。因而,选题思想凝聚于文字符号直至出版物的生产、营销全过程,实实在在地是主观到客观的统一过程,也是二者的结合过程。 它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平面到立体的循环系统依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运动着的事物都可视之为一个系统。编辑也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牵一发动全身。这个系统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大到国家文化建设;小到篇章结构的布局安排,大到满足读者群体对图书选择的需

17、求,既充分地体现了图书“具象”,也完整地表示了文化“抽象”。在微观认识、编辑任何一篇作品时,应有宏观的视角与高度;从宏观着眼,又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小节。单从出版物数量与质量看,它是一条线,读者为另一条线,出版制作技术是第三条线,三条主干线延伸开去构成一“三维”立体活动。在立体中还穿插着无数的纵横交织的经纬线,每一连接点都可延伸开去,构成一个“网”,在“点”上有出版物构成诸元素:成本、利润、核算;语言、语素、词汇;编辑思想、剪裁原则、取舍标准;等等,点与点相连,系统与系统相结,彼此互为友邻,既有内在联系,也有外在的平行关系。 它是一个由物到心、物化结合的转变过程庞朴曾在文化概念及其他一文中,对文化

18、的结构作了这样的阐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物的层次”、“心物结合的层次”和“心的层次”。6“物的层次”指“人的主观意识外化为一个物质,它是把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的物,按照人的主观意图加以改造使它符合人的需要”,这样一个物的东西,形成脱离人的意识的物的层次。“心物结合的层次”是指“物化了的物里面的心的部分,就是物当中的人的部分,包含在物当中的人的观念和意识”。“心的层次”是指“纯粹的心的部分”,即通常所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感情、民族心理等。如果将作者撰写的书稿看做为一个“物”的层次,那么,编辑所做的工作便可视之为一个“心”与“物”结合的层次,正式出版后在读者中产生明显的

19、或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作为一个“心”的层次。无论是社会科学类图书还是自然科学类图书,其文化价值的实现都必须经过这样一个由物到心、心物结合的转变过程。 它是一个由理想走向现实、由现实实现理想的平衡过程图书出版如果可以从编辑个人兴趣爱好出发、自我确定选题与出书形式的话,无疑是一种富有理想色彩的事业。喜欢什么就编辑什么,兴趣在哪里就选择什么类型的作品,将编辑的人生价值溶入所出版的一本一本图书中,正好像政治类书反映编辑的人生观、世界观,表现其政治态度与生活哲学一样,文学类书中描写的正面与反面人物形象都恰好表现着编辑的情感爱憎与理想寄托;而科技类书的选题与出版也无疑是编辑最关注的科学动态与最感兴趣的技术领域

20、的代表如果是一家个体出版公司的老板,则完全可以透过他所出版的图书诠释出其人生的志向、爱好、兴趣直至其最终理想。假设已出版了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书,或许他不能像书中的某些改革先锋一样大刀阔斧地对旧体制“伤筋动骨”,但却借以抒发了某种情怀,表达了一种渴望心情,释放了一种抱负,这也是寄托理想的一种方式。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永远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河流。理想中的图书并非都能出版,理想中的图书也并非都能给出版部门带来优裕的生存条件,面对现实才是出版部门维持生计的“饭碗”。许多时候,理想都会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既然理想不能完全实现,那能不能在现实中选取一种途径去部分地实现理想呢?比如说,出书结构中使理想

21、的图书占有一定的比例。理想和现实的图书在出书结构中的比例问题一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一个编辑、一家出版部门可以不去讨论要不要理想中的书籍,但是,必须对理想图书在出书结构中应当占有的比例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并非所有理想图书都与经济效益产生矛盾,当理想中的图书能够给出版部门带来良好效益的时候,是理想与现实结合最为协调的时候。但当双方发生矛盾时,一年中能不能安排与理想实现相关的图书出版?又能出版多少富于理想追求的图书?在确定这部分图书之后,出版部门还需要安排多少面向现实、在市场上能够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图书?这种决策是对编辑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能力的一种考验。面对每一年的出版计划,每一个追求理想的编辑心

22、里都不断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这种思想斗争实质上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矛盾的焦点在于读者。出版者的理想如果能被读者认可,理想图书的出版就会与现实紧密结合,如果不能被读者认可就会使理想图书的出版“败走麦城”。而如果了解读者、尊重读者、培养读者,读者也就会成为编辑从现实走向理想的桥梁。当读者变得越来越与编辑情趣相一致时,理想中的图书出版的机遇也就越来越大;当读者变得越来越成熟时,也就为编辑出版理想图书增加了砝码。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编辑的理想追求与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保持统一。读者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整体读者群的变化更是一个缓慢运行、相当长久的程序,想象中的读者群不可避免地会与

23、理想中的读者群发生矛盾。如果是为想象中的读者出书,可能要忍受长期的寂寞。如果在为现实中的读者出书,却可能带来理想和现实的和谐,取得双丰收。理想是直面现实的理想,现实是饱蘸理想的现实。编辑是理想与现实平衡点的永远追求者。三、 编辑价值分析编辑是出版的中心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依然是构成出版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编辑的价值是出版中其他任何环节都不可取代的。如果否认编辑在出版中的重要地位,不能全面认识编辑的价值,使之受到出版企业流程中非核心部分很大牵制,也就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编辑的能动作用,出版物的质量就无法保证,人类文化创造、积累、传播必然受到损失。因此,全面、公正地评价编辑是十分有必要的。

24、编辑是出版物的首要责任人在一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编辑是首要责任者:决定选题;为落实选题寻找适当的作者;审查作者撰写的文稿;对文稿进行整理加工;交给美编进行装帧设计;校对文稿;交印刷厂印制。后期的宣传、推销等发行工作虽然编辑不一定事必躬亲,但也须密切关注。出版过程环环相扣,前面的工作必定是后面工作的基础,如果一本书社会效益不好,首先是选题的失败,如果一个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不能获取相应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首先是它缺少强硬的编辑力量。编辑是出版物的首要责任人,其编辑品味、编辑情操和奉献精神等重要特质都可体现其责任。正如编辑人的世界中所说的:“编辑人的许多特质是无法被取代的,例如个人的品味、辨别能力、情绪

25、反应、做事的条理、决断力、投入的热情,以及温柔的关爱。”“没有一种爱不需要担负起责任,也没有一种责任不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7因此,作为首要责任人,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不是未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可以随意担任的。 编辑是出版部门的中心环节出版部门是依靠出版物的生产与外界进行交流与交换的。出版物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出版部门生存及生存质量的关键。编辑是决定出版物质量高低的首要责任人。如果没有编辑,便不会有出版部门的存在,如果编辑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出版就没有优质产品供应社会,出版部门就没有竞争的实力,最后必然遭到社会淘汰。出版部门内的其他人员都是为编辑出版物加工服务的。没有出版加工对象,就没有出版

26、物的装帧设计、校对印刷、发行宣传以及出版行政部门的生存条件。因为后者都是围绕提高出版物的质量而从事的工作。也许绝大部分的工作环节都不需要编辑亲自做,但编辑是整个生产流程的组织协调者。因此,编辑是出版部门的中心环节,这是无可置疑的。 编辑是社会出版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支点出版文化的发展是丰厚的文化资源、作者能力、出版理念、发行时空的综合开发。中国悠悠五千年文明史为出版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形成了具有无限开发价值的文化宝库,并在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不断延续的发展中,继承与创新,开拓与进取,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着。编辑在文化资源中选择具有文化教化功能和社会传播价值的作品。编辑的认识能力影响选择的角度与编

27、辑质量;作者是出版依靠的对象,开发作者队伍是选择出版文化的基石,出版也就是组织优秀作者资源,保证选题符合文化建设大方向,使成果汇入社会文化巨流,为社会进步作出应有贡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辑所拥有的作者队伍是完成选题最基本的保障;出版物的社会、经济价值与发行理念、发行效率、发行速度、发行范围等密切相关。发行是影响文化传播时空的手段,编辑的宣传评介更是出版文化的组成部分,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传播范围。因此,丰富的出版思想、编辑行为及多样化成果构成了出版文化的重要内容,编辑是出版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点。通过这个支点,社会文化由无序变为有序。 编辑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即使是文化事业单位

28、,即使从事的是文化建设工作,自身也有着如何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教育问题。换句话说,正因为是文化生产单位,正因为从事文化建设工作,才更有必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教育问题。编辑从事文化建设工作的性质要求他比一般人更能迅速地辨识事物的性质,在种种社会思潮和学术观点中把握好方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更是开放环境中种种社会思潮、社会观点与派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的结晶。这种文化,有其开放的一面,也有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相吻合的一面。而读者需要的是能反映国家现实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水平,体现社会精神风貌与审美水平的书籍。只有发挥编辑的

29、控制与选择功能,才可保证出版方向,保证国家利益,保证广大读者的阅读与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别先进与落后、现代与颓废、民主与自由的界限是对编辑政治理论水平、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强烈的敬业精神的检验,编辑应该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 编辑是文化生产和文化接受的中介编辑所从事的是一种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工作,从文化生产的源头上说,是作者首先提供了编辑加工的客观对象作品,然后,编辑从出版的角度对作品施加“力”的作用,使作品的“质”与“量”发生变化。这种“力”当然并非物理意义上“改变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作用”8的“力”,但它也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它并未改变作品的实质,但它却

30、改变了作品的运动状态,影响到作品的“值”。因为编辑的中介过程即社会化出版环节的加入使作品“值”有了变化,“值”的变化大小又影响到社会文化传播范围,“值”越大,社会文化传播范围越大,“值”越小,作品的社会影响越小。如果没有编辑过程,就不会有作品社会化的可能,这便是编辑中介所起到的出版、文化再创造作用。从文化生产的主体来说,编辑应当对社会文化需求有着较为准确、全面的了解,这反映在选题前的调查研究与出书后的反馈信息收集上。读者在阅读并接受作品所提供的文化信息时,或者通过吸收、消化产生新的需求、容量,或者通过自身体验丰富作品内涵,或者遇到更为复杂的疑难产生指点迷津的渴望等,均成为文化生产的资源信息,所

31、有这些信息被编辑掌握时,又可成为选题的决策依据,为文化生产而提供、而利用。编辑中介作用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编辑还是个性化作者与社会化读者的中介。任何一位作者在精神产品创作之时,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的自由的精神文化生产,是不可能强求一致、统一规格的。抹杀了作者的个性创作自由也便取消了精神文化生产特有品味。然而在编辑的中介作用下,个性化的作品也具备了社会化的接受条件。其实,个性与社会化的共性之间并非绝对矛盾,社会化的共性是无数个个性的综合,作者个性的形成是社会作用的结果,没有经过社会阅历的磨练,没有社会观念的潜移默化,没有社会风尚道德的灌输,就不可能有作者独立的人格意志与价值观念。

32、同时,社会读者的差异性也决定了个性化作品必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作者来自于社会,创作灵感得益于社会生活,尊重作者的创作个性自由时也要求与社会共性保持统一基调。所以在选择个性化的作者与个性化的作品中,编辑起着相当大的中介作用,要将作者个性与读者社会化的共性有机地统一起来,需要编辑的学识、智慧与眼光。不是任何个性化的作品都适合社会传播,也不是任何个性化的作品都能成为编辑加工的对象,只有那些通过编辑所代表的读者可以接受并预计发挥效能的选题才会成为编辑工作的对象,“任何文化传播都是社会传播,都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共存关系内的文化互动现象。”9因而这一

33、中介作用的真正发挥,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编辑与作者的统一,是读者与编辑的统一。 编辑是教育工作者编辑所进行的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教育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子系统。就像学校里的教师一样。教师应以严谨的学风和渊博的知识去影响学生,编辑要以诚恳的态度和事业的激情编辑作品,并通过编辑的作品教育读者,使之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编辑工作,从出版物生产、印制、装订来说,属于工业生产的一部分;从出版物进入流通领域通过货币交换获取利润来说,属于商品物流中的环节;然而,它同时也包含有教育业的性质,即作者撰写的稿件通过编辑整理加工,融入原作品,使之再创造与升华。编辑对稿件的选择就好似教师对学

34、生作业的评判,作品的思想内容必定会影响人们的见识和思想。因此,出版事业的性质是工业、商业、教育事业三者兼而有之;三者当中,教育为首。编辑出版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的思想并非自今日始。早在1948年,叶圣陶先生在我们的宗旨与态度一文中就说过:“学校教育如果只能使学生受教材,那是欠缺,如果连教材也受不到,当然更不成话,必须使教材像食物一样,在学生的身体里消化,转化为血肉;学生就在受教材的当时得到补益与受用,那才是受教育。”接着,他从出版的角度说到:“刊登在中学生里的无非是一篇一篇的教材,希望读者诸君不仅看过了记住了就完事,要经过一番消化作用,生出新的血肉来。”时至今日,编辑出版的教育功能非但不能轻视

35、,而应更加强化才是。 编辑是科学的继承者与创新者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把握存在着以下几种状态:即 “关于无知的知”、“关于知的无知”、“关于知的知”和“关于无知的无知”。10这四种状态其实表明了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四种现象,即有一些事物已被人们所感知;人们已对某一事物和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未进行深入的反思而形成系统的认识;也有一部分事物已被人们认识到了质的规律性,然而很多的事物人们还是一无所知。科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头到尾它必然经历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到成熟、从谬误到正确的过程。正如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整的一样,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还需要不断地臻

36、于完美,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探索未知世界领域的道路。科学的发展起步于继承,飞跃于创新。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把当时已有的科学水平作为起点和前提的,编辑的价值也就在于他必须继承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前人创造的有关科学成果。作为科学的继承者,编辑的价值功能是任何其他职业所无法取代的。但是,继承科学遗产必须要有科学的、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获得成功。因此,编辑还必须是科学的创新者。提出“科学革命论”的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库恩曾说,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然同时显示维持传统和反对偶像崇拜这两方面的性格。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显示出这一特点,双重性格作为科学史上卓识者的特点之一已为研究者所证实。这些杰出的人才

37、不仅能够刻苦地学习,继承前人知识,而且同时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不盲从,不怕离经叛道,敢于怀疑。编辑作为科学的继承者与创新者不可离开前人的劳动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创新性劳动,而不是重蹈别人的覆辙,一名成功的编辑是一个成功的科学思想的继承者与创新者,在选题策划时敢于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推陈出新,独辟蹊径。四、 编辑的目的在已有的关于编辑概念的表述中,大凡涉及到编辑目的者大多是以“适于出版”作为结果,实际上是把“出版”作为编辑的最终目的。这种思考角度是基于图书、报纸、期刊等著作物的出版必须要经过编辑这一程序。然而,它并不适合于所有编辑作品,历史上的某些早期编辑活动并不一定是为了出版,现代编辑结果也并不局

38、限于出版一种形式,比如说广播、比如说网上流传、比如说在某一范围内公布的文献信息,等等但是都要经过编辑。经过了编辑这一环节的作品都有了如下变化:(1)有序化。编辑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如:时间顺序、作者序列、书籍内容性质类别分类、板块结构次第安排、由低级到高级、从总论到分论、从中国到世界等。(2)内容核查。内容经过了编辑的细致审核,文字经过了正误审订、字体字号安排,标题、公式经过了验审等。(3)赋予了一种形态。由于封面设计、目录编排使之像其他产品的包装一样,书籍各组成部分更完美。(4)应用了印刷复制技术,使之可以在更多、更广的范围里得到重复利用。经过了以上这些程序的作品确实都有了出版的基础,

39、可以出版。但是,出版不是目的,出版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更多的读者购买图书、阅读图书、利用图书。图书利用率越高,书籍的价值(其中当然包括编辑的价值)也就越大。可以说,有序化是为了读者利用图书更便利,内容核查是为读者的使用提供一个正确无误的正本,形态是为了保证读者收藏和阅读时的便利,印刷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复本。因此,编辑的目的是一个逐渐深入的、由显性到隐性、由局部到整体的目标。依次为:使客体具备一个完整而周全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形态客体所具备的完整而周全的形态是为了方便出版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人民素质全面提高传播是为了使出版物的内容更深入人心每一出版物的产生是为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以传播总之,编辑不仅

40、表现为伏案审读、键盘操作、手眼并用,也不仅仅是在作品文本结构、版面编排、装帧设计等方面予以出版规范化方面的整理加工工作,而是编辑宗旨、编辑技能、战略思想的根本体现。一篇优秀作品可以比作一块璞玉,只有经过雕琢,才能使其尽显光彩,滋润心灵,编辑优秀出版物也是如此:尽显其才华,启迪智慧,传播文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这就是编辑的目的。第二节 编辑理论概述通常所说的“理论”二字是人们在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从来都是抽象的,它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存在,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编辑理论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基本依据,形成于长期的编辑实践过程中,随着编辑工作存在而存在,指导编辑实践。一句

41、话概括,“编辑理论”即是关于编辑工作原理或编辑工作法则的陈述与总结。编辑理论以编辑为对象,总结编辑工作中的一般规律,分析编辑活动内、外部环境,预测自身发展变化趋势,有着独立的知识体系。编辑理论应具有建立任何一种理论体系之必需的结构体系,是在编辑实践基础上,寻找编辑工作高效化、现代化的最佳途径;是归纳编辑原理,认识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编辑工作特点的系统性研究。编辑理论对任何一位编辑职业人员来说都是一种对自己从事职业的性质、意义、前景、价值的理解及其信念所在。增加理解和坚定信念是编辑实践所需要的,更是编辑事业所坚持的。一、 编辑理论研究之缘由任何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促进其产生、发展的条件:一是来自外部

42、的社会需求,一是来自内部的自身需要。编辑理论研究作为编辑学的一部分,随着编辑学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编辑学的发展而发展。但它首先是社会需求的产物。中国曾是世界古代文化的中心,与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古埃及一起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生产与传播文化过程中,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中的一半与编辑出版发生密切关系。直接为文化生产、传播服务。但在封建集权、封建割据、动荡不安的年代里,编辑出版多是处于一种分散的、自发的、随机的状态。尽管也有一部部辉煌、灿烂的代表古代文化之大成的文献典籍的出版,但终未能作为一独立行业受到社会重视,是一种强权下的附庸品。同时也由于其生产量少

43、、社会影响小,不可能成为独立学科,也不可能成为被研究的对象。在近代,中国战争频仍,内忧外患下的文化顽强地生存着,直至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编辑出版业显露出典型的行业特征,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实践经验,为编辑学、出版学的建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商务印印馆、中华书局等为代表的主要文化教育事业单位,在旧中国半个多世纪里曾经编辑出版过不少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起重要影响的图书。此时,图书出版已从社会附庸品成为有明确目的的文化生产,从无序开始走向有序,从零敲碎打逐渐系统完整。如果不是经历了大“革”文化“命”的“文化大革命”,也许编辑理论的研究会更加丰富、更加成熟。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文化

44、成为被摧残的对象,编辑成为舆论控制的工具,政治完全垄断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不允许编辑出版有独立的“属性”,更难以对它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对文化进行了反思。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精心构建一个完整而健全的社会文化机体,必须对社会文化生产、传播、创造的编辑活动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提高编辑质量,培养优秀的编辑人才。当编辑活动逐渐走向成熟之时,编辑出版的学问也和别的学问一样,从无到有,慢慢地产生和发展起来了。“学”与“术”是学科体系的两翼。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编辑劳动应用性强的特点,人们仅仅只注意到编辑工作中“术”的成分,对“学”极为轻视,导致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实践严重分离。“人们大

45、多只注意到实践的过程,只注意到运动的形式,而很少进行深刻的理论思辨,很少探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很少归纳总结运动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客观规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编辑很古老而编辑学却迟迟未能诞生的奇异现象。”1统一认识是学科建立的前提,20世纪80年代中国编辑研究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总结编辑理论研究兴起之缘由:(1)“术”科的进一步发展对“学”理提出的基本要求。(2)传统文化力求革新,新的科学文化体系渴望建立所必需的理论指导。(3)归纳总结丰富的编辑活动实践,以期借鉴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工作。编辑理论研究的出现,纵然有很多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怎样使精神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在市场经济条件

46、下更快捷、更适用、更有效。编辑活动已经有了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但之所以到世纪年代才开始被人们所重视,也不是偶然的。固然有知识爆炸,人们目不暇接,急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有效的知识的理由,但也有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期望。二、编辑理论研究的任务一个学科的创立,意味着它有了被社会承认的需要,同时,也说明它正在被社会所承认。当然,它更担负着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责任。这是学科的社会性使然。宏观编辑理论,应着重研究编辑活动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传媒等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把握编辑活动在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积累中的发展规律。从微观而言,它主要探讨具体的编辑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各个环节的

47、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具体地说,编辑理论研究担负着以下重要的责任:它必须建立一套编辑理论体系;解决编辑工作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结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编辑经验;并形成一套自身不断更新完善的机制。 加强编辑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编辑理论体系加强编辑基础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科学的编辑理论体系。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编辑理论体系是指编辑工作、编辑活动中已经系统化了的理论知识。它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逻辑性的特征。编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由编辑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编辑理论必须与编辑实践相结合,离开编辑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科学的编辑理论是在编辑出版社会实践

48、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编辑工作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明确概念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过编辑实践,可从编辑工作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特有属性予以概括形成编辑特定概念。编辑系列概念的形成是研究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标志。人们是否已对编辑工作有了科学认识,都可通过形成的各种编辑概念来总结和概括。因此,明确概念是编辑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编辑概念与其他所有概念一样都有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编辑概念并非永恒不变,它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为了统一以后的论述,现将有关编辑的几个最基本概念试述如下:编辑:按照一定的原则从事纸质文字符号或非纸质文化作品的组织、审读、整理、加工的人。(名词意义上的编辑)编辑:按照一定的目的对纸质文字符号或非纸质文化作品所进行的组织、审读、整理、加工的工作。(动词意义上的编辑)编辑活动:在一定的文化政策指导下,编辑人员所从事的文化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等系列运动形式。(广义)编辑活动:在一定的编辑思想指导下,编辑人员所从事的策划组织、整理加工等一系列完善文化作品的运动形式。(狭义)编辑工作:文化作品的生产、组织、积累、传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