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4659256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方案鲁东大学教务信息网.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9220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894659256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方案鲁东大学教务信息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894659256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方案鲁东大学教务信息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894659256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方案鲁东大学教务信息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894659256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方案鲁东大学教务信息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894659256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方案鲁东大学教务信息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894659256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方案鲁东大学教务信息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894659256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方案鲁东大学教务信息网.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鲁东大学2013-2015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方案为推进我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根据鲁东大学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鲁大校发【2012】138号文)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化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构建一个相对完备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与其它课程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课程平台,实现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向学生展示不同学术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建设范围本次公共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与逻辑学、地方文化五个模块。1、人文科

2、学课程主要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使学生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 2、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应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主要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

3、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上的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4、数学与逻辑学课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要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学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5、地方文化课程重点是地方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俗风情、传统工艺、自然地理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一定的历史意义,

4、能突出反映地方的历史文化风貌。引导学生自觉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三、建设方式本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拟采用校内课程与网络课程相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开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面向我校全部教师(包括离退休教师)和与我校有联系的具有高级职称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征集部分校内选修课;另一方面组织有关专家从尔雅通识课程平台中选购部分有特色、高质量、受学生欢迎的网络选修课。四、建设目标1.校内选修课:计划建设100门左右的课程规模,每年立项建设30门左右;2.网络选修课:在使用效果良好的情况下,购买30门网络课程五年的使用权。五、建设标准本次立项建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要

5、以先进性、科学性、示范性为标准,以网上教学资源建设为特色,以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教学、教学研究和科研水平为标志,通过群体协作与整合先进研究成果等方式,建成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具体如下:1.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2.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要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的教师梯队。3.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教学内容要先进、科学,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

6、出的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4.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能够采用与学生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现代教育理论要求。5.加强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在主要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和试题库或试卷库、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说课录像等)上网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方面内容的建设并具有明显特色,经过两年的建设实现授课录像全程上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6.不断深化考核改革。建立有效、可信度高的考核机制,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鼓励探索和尝试开放式、多元化的考核方式。7.注重教材建设。选用国家级

7、优秀教材或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特色教材。8.具有与其相配套的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组织管理科学、规范。.申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适合本专业之外的学生学习,以不需要先修课程为前提。课时数为8-9、16-18或32-36,学分为0.5、1或2。五、实施办法(一)校内公共选修课采取遴选立项,期满验收,定期复评,不断更新的方法进行建设,具体程序如下:1教师申请。符合申报条件的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提出申请,填写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程立项建设申请表,注册和完善网上课程资源(网址2院(部)初审。各院(部)对申报课程进行初审、汇总,填写鲁东大学公共选修课程立项建设申报汇总表,将申报课程材料以学院(部)为单位提

8、交学校教务处。3学校复审。教务处对申报课程材料和网站进行审查,确定参评课程名单。4评审和公示。评审专家组对参评课程进行评审,确定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立项建设名单,学校发文公示。对于通过立项的课程,学校给予每门课程一定的建设经费。经过两年的建设和教学实践检验,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将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对于验收不合格的课程,取消称号,停止发放建设经费。(二)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所有开设的公选课必须是学校立项建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未经立项的课程一律不允许开设。原则上,获得学校立项建设的公选课程应保证课程开设的连续性,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开。(三)教师开设的校内公共选修课计入个人教学工作量,并按一定的标准由学校统一支付课时费。课程建设成果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务晋升以及评选评优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立项期内量化时与校级教学成果同等对待。(四)网络选修课管理将由教务处、资产处会同尔雅网络公司签署相关协议,由学校组织学生对尔雅课程平台中的全部课程进行预选,根据预选情况确定30门有特色、高质量、受学生欢迎的网络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在选修过程中,学校将根据使用效果对前期选购的课程进行调换,不断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六、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