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习报告1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9316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实习报告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学实习报告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实习报告11.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测量学实习报告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目 录一、实习目的与要求二、实习任务及时间安排三、实习内容四、实习成果五、实习日记六、实习总结(心得)一、 实习目的与要求1. 目的与要求利用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完成生产实际中的测定和测设工作内容。测量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合作精神、训练严谨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通过地形图的测绘和建筑物及道路曲线的测设,为今后解决土木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实践问题打好基础。2. 成绩评定测量实习一般是独立于测量学课程的实训课程,与测量学理论课考试成绩

2、分开计算,单独评定成绩,测量实习成绩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两种,综合两者评定测量实习成绩。测量实习是实践性课程,不及格者没有补考,只能跟下一届学生重修,请同学严格遵守实习纪律,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本组的实习任务。3. 组长的职责测量实习按组为单位独立进行,每组学生人数一般应为45人,每组民主选组长一人,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实施、仪器设备管理与考勤工作。组长应注意合理均匀地给组员分配任务,使每项工作都由组员轮流担任,不可以单纯为了追求测量进度而让一些同学固定做某些工作,测量进度不作为实习成绩的评定依据,组内同学分工不均匀要扣组长的分;要注意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适时召开全体组员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

3、组员间的协调,加快工作进度。二、 实习任务与时间安排实习内容:1 用水准仪、全站仪、RTK进行小区域控制测量。( 0.5 周) 2 使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内业使用CASS7.O数字成图。( 1 周) 3 地形图应用、工程应用( 0.5 周) 时间安排: 1 实习动员及领取仪器(包括CASS、RTK等培训):1.0 天; 2 检验与校正仪器,测区踏勘: 0.5 天; 4 图根控制测量及内业计算:1.5 天; 5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内业CASS7.0成图: 5 天; 6 地形图应用及工程放样: 2天; 三、实习内容1. 控制测量每组应在本组测图范围内,布设满足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与施工放样要求的

4、图根导线。图根导线宜布设为单一闭合或附和导线的形式,组长应根据本组仪器设备的实际情况,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1) 经纬仪法1)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测回法观测导线点水平角一测回,记录表格为附表1。2) 水平距离观测用钢尺的一般丈量方法,经纬仪定线,往返丈量导线边水平距离,记录表格为附表。用光电测距仪测量,往返测量导线边斜距,可以经纬仪测得的竖盘读数输入EDM,有EDM计算仪器中心与棱镜中心点的水平距离。(2) 高差观测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法测量导线点的高差,图根水准宜布设为附合水准或闭合水准形式,记录表格为附表。3) 测量限差1) 水平角观测限差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观测测回法观测一测回,半测回水平角

5、较差应24。2) 水平距离测量限差水平距离采用钢尺量距法往返丈量时,往返丈量相对较差应小于1/2000;水平距离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观测时,往返丈量相对较差应小于1/3000。3) 高差测量限差采用水准测量法观测高差时,可以采用两次变动仪器高法,也可以采用双面尺法,每站两次观测高差之差应小于5mm。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观测时,每条边长均应对向观测高差,每条导线边对向观测高差较差不应大于2cm。凡超过上述限差的观测数据,均应重新观测。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 比例尺的选择与测图任务量测图比例尺选择1250。根据绘制的地形图任务分幅表作为指导,图上标明每组的测图范围,测图任务量一般为

6、每组46格10cm10cm方格范围。(2) 地形图的测绘与数字地形图的获取1) 全站仪草图法数字测图执行全站仪菜单模式下的“数据采集”命令测量并存储碎部点的坐标,坐标文件名可以使用“组号-测站名-序号”的规则命名,如“10-N3-2”的意义是,第10组在N3点观测的第2个坐标数据文件。碎部点的命名规则为“测站名-序号”,例如“N3-16”为在N3设站观测的第16号碎部点名。全站仪草图法数字测图的分工是,1人操作全站仪,1人绘制草图,1人立尺,1人为联络员。草图应绘制在纸中,注意保存,绘制的每个点均应注明点号,为保证绘制的碎部点点号与全站仪坐标数据文件中记录的碎部点点号一致,每测量10个碎部点,

7、草图员应与观测员对一次点号。完成一天的野外坐标采集返回宿舍后,应将当天测量的坐标文件下传到全站仪通讯软件中,将其转换为CASS坐标数据格式存盘,在CASS中展绘坐标数据文件中的点号,草图员应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操作CASS绘制地物或地貌,当天测绘的数据应在当天晚上完成绘图工作。对存在问题的碎部点,应在第二天观测时重新测量。要求将教师指定区域内的,按设计高程为25m水平面平整图中指定范围的土地,在CASS中计算挖方量与填方量,并按图中标注的断面方向绘制断面图。三、四 等 水 准 测 量 记 录 手 簿仪器型号 日 期 观 测 计算 仪器编号 天 气 记 录 复核 测站编号测点编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

8、方向及尺号中丝读数(m)K+黑-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上丝上丝后视距前视距黑面红面视距差d(m)1后01K1=K2=前02后-前234567每 页计 算校 核三、四 等 水 准 测 量 记 录 手 簿仪器型号 日 期 观 测 计算 仪器编号 天 气 记 录 复核 测站编号测点编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向及尺号中丝读数(m)K+黑-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上丝上丝后视距前视距黑面红面视距差d(m)1后01K1=K2=前02后-前234567每 页计 算校 核测 回 法 测 水 平 角 记 录 手 簿仪器型号 日 期 观 测 仪器编号 天 气 记 录 测站测回盘位目标水平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9、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角值 备注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注:每个测站使用两个测回进行观测,每个测回水平度盘角度调整为180/N(N为测回数)。测 回 法 测 水 平 角 记 录 手 簿仪器型号 日 期 观 测 仪器编号 天 气 记 录 测站测回盘位目标水平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角值 备注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注:每个测站使用两个测回进行观测,每个测回水平度盘角度调整为180/N(N为测回数)。测 回 法 测 水 平 角 记 录 手 簿仪器型号 日 期 观 测 仪器编号 天 气 记 录 测站测回盘位目标

10、水平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角值 备注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盘左盘右注:每个测站使用两个测回进行观测,每个测回水平度盘角度调整为180/N(N为测回数)。距 离 丈 量 记 录 表仪器型号 日 期 观 测 仪器编号 天 气 记 录 测 线往 测(m)返 测(m)往返校差(m)相对误差平均长度(m)经 纬 仪 导 线 坐 标 计 算 表点号观 测 角 改正数改正后观测角 坐标方位角 距 离(M)增量计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标值点号x(m)y(m)x(m)y(m)X(m)Y(m)11223344556611略 图辅助 计算 f=测- fx= fy= f容=60”n 导线全长闭合差 f = 导线相对闭合差 K 允许相对闭合差 K允=1/2000 导 线 点 成 果 表点号坐标方位角 边长(M)坐 标高程(M)点号X(M)Y(M)112233445566导 线 示 意 图实 习 日 记实 习 总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