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周扬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9353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科技大学周扬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武汉科技大学周扬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武汉科技大学周扬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武汉科技大学周扬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武汉科技大学周扬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科技大学周扬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科技大学周扬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学 院:管理学院专 业:工商管理学 号:200505168109学生姓名:周 扬指导教师:方 青日 期:2009年6月10日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专业化协作水平的深化,物流开始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物流园区是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直接反映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程度。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全球一体化面临的严峻挑战。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是我国生产要素流动的桥梁和纽带

2、。加快武汉物流园区的发展并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我国东西融合和南北对接都十分迫切和重要。论文通过分析武汉市现有物流园区的规模、布局及运作模式,重点指出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状况。第二章阐述了物流园区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介绍了我国以及武汉市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并重点分析了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则是根据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五章主要是对论文的写作做出简单的总结,并且对物流园区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关键词: 物流; 物流园区; 物流规划Abstract With th

3、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deepening of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logistics toward the beginning of specialization, systematic. Modern logistics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

4、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come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ability about th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in a national and regional. Logistics Park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logistics, it directly reflects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

5、s.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s in China were just started, there is still a gap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it become a severe challenge our country faced to speed up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y. Wuhan is loc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central China, is the bridge and link of flowin

6、g of production factors in China.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 Wuhan are very urgent and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the rise of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hinas east-west and north-south link.Paper analysis the size, lay

7、out and the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 exiting logistics park in Wuhan, and focus on pointing out the problem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 in Wuhan, then give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problems.Chapter I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

8、esis topics an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Chapter II expound the theory of Logistics Park. Chapter III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 in China and Wuhan, and focus on analysising the problems of Logistics Park in Wuhan. Chapter IV give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

9、ns based on the problems. Chapter V mak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paper, and put forword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n logistics park. Key words: Logistics; Logistics Park; Logistics Planning 目 录1 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 1.2.1 国外研究现状1 1.2.2 国内研究现状2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32 物流园区理论概述52.1 物流

10、的内涵52.2 物流园区的内涵5 2.2.1 物流园区的概念5 2.2.2 物流园区的类型及功能6 2.2.3 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63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73.1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总体概况73.2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总体概况7 3.2.1 武汉市物流园区的规模及布局7 3.2.2 武汉市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83.3 武汉市物流园区的发展对武汉及中部地区发展的影响83.4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的优势93.5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9 3.5.1 武汉市物流园区自身存在的问题9 3.5.2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的外部限制因素114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124.1 武

11、汉市物流园区自身的调整及改善12 4.1.1 科学选择物流园区开发模式12 4.1.2 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12 4.1.3 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134.2 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13 4.2.1 制定物流规划13 4.2.2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13 4.2.3 加强引导和协调144.3 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和人才培训145 结论与展望165.1 结论165.2 展望16参考文献17致 谢19 1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专业化协作水平的深化,物流开始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

12、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发展程度相比相距甚远,成为我国加快经济全球一体化面临的严峻挑战。国外采用物流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物流园区是构筑高效物流运行平台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了这个方法,先后在20多个省市30多个中心城市做出或正在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论文通过分析武汉市现有物流园区的规模、布局及运作模式,从而对武汉市物流园区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策略,使武汉市物流园区分布更加合理,运作模式更加科学,能有力推动武汉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承东

13、启西,接南连北,是我国生产要素流动的桥梁和纽带。对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其它城市物流园区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我国东西融合和南北对接、畅通全国交通都有着重大意义。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 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在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中指出物流涉及到信息、运输、存货、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等的集成,其总体目标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顾客服务水平。1 本杰明S布兰查得在物流工程与管理中指出,物流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货物,而且包括服务以及相关的信息,它是货物和服务流与其相应的价值流的统一。物流的着眼点是满足客户

14、需求,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流动和存储。物流是对供应链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2 肯特N卡丁在全球物流管理中指出从本质上说,物流处理的是使顾客满意的问题,但从更为现实的意义上讲,物流被看做是各种活动的系统管理,这些活动是用来将效益从生产者转向顾客。3 道格拉斯兰伯特、詹姆士斯托克、莉莎埃拉姆在物流管理中指出一个组织如果将物流作为其竞争武器的能力,一定需要卓越的、综合的物流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影响所有物流活动,必须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并考虑到营销及生产活动。4 角井亮一在IT物流中指出,所谓3PL(第三方物流)是指“接纳企业物流的整体委托,并为了使物流最优化而提出规划、咨询服务,且能够对具备物流功能的

15、公司进行管理的公司。5 詹姆斯C约翰逊在现代物流学中指出随着物流学科出现了巨变,新术语和心定义也随之产生,介绍了五个重要的关键术语:物流、内向物流、物资管理、实物配送和供应链管理,并指出:物流描述了物资和产品流入、通过和流出企业的全过程。61.2.2 国内研究现状 范嵘在论物流园区用地规划控制与引导中指出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它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交换与处理等活动,是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7 邱阳、严伟在对武汉城市圈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探讨中指出物流园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减

16、小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促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提高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满足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满足货物联运发展的需求。8 李浩在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综述中指出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流集结地。9 解翠杰、张占义在中国物流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中指出物流园区作为一种社会公共基础设施, 它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实施物流现代化作业、实现设施共享与高度信息化的物流市场载体,对于优化整个物流网络, 建设高效率的物流运行平台至关重要。10 赵锋史、欣向在现代物流园区

17、的合理规模问题研究中指出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进行与降低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和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的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11刘文成在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研究中指出国内的物流园区从功能上看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区域物流组织型园区。二是商贸型物流园区。三是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四是综合型物流园区。12汤珏、孙有望在国外经验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启示中指出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日本的物流园区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将德日两国的物流

18、园区规划发展的一些理念,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将其经验运用于我国物流的规划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使得我国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发展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13何学先在武汉物流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指出加快武汉地区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各种运输方式的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是推动武汉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支撑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我国东 西融合和南北对接、畅通全国交通,都十分迫切和重要。14 刘克海在武汉城市圈物流园区发展策略研究中指出物流园区是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发展具有必然性。15汤国生、周程、陶君成在武汉地区物流发展“切入点”分析中指出物

19、流园区是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兴建物流园区是新生事物,应吸取开发区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必须把握其正确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客观要求。16张莉莉在物流园区定位研究中指出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主要是以物流园区微观的业务功能为基础的,并且在某种程度可以认为物流园区功能定位是物流园区的核心,是物流园区定位的核心,关系到物流园区的长远发展。17惠英、舒慧琴在长三角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分析中指出针对物流园区的服务对象和范围,重点打造整体功能特色,突出市场针对性的差异化和专业化服务能力。18高峰在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及其政府作用研究中指出我国的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少

20、数已经运行的物流园区虽然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力量,但是在园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和困境。在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中,政府扮演基础条件创造者及运作秩序维护者的角色,这决定了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中始终起着关键作用。19莫鸿、陈圻、刘豫在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因素调查中指出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产业政策缺乏。第二,政府行为方面,政府不依法行政给企业带来高昂体制性成本。第三,市场因素方面,市场准入低导致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20傅岚在我国城市物流园区建设问题探析中指出为了解决好物流园区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要认清物流园区规划的背景和宏观整体环境,一方面需

21、要政府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挥好规划、行政、市场等各种不同的手段,协调好参与物流园区建设的各方关系,注重观念更新和人才培养,这样才能保持物流园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21国外文献主要是围绕物流的内涵研究,国外的文献则在物流园区的形成、类型、功能、建设规划及重要性方面重点研究,另外也对园区发展中的问题有所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论文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了物流园区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物流园区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武汉市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除了分析武汉市发展物流园区的重要性和优势外,重点分析了物流

22、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物流园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外部限制因素;第四章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建议,包括物流园区自身的改善、政府的引导支持以及物流人才的培养;第五章主要是对论文的写作做出简单的总结,并且对物流园区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2 物流园区理论概述2.1 物流的内涵物流概念最早始于美国。1999年,联合国物流委员会指出,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存储计划、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于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

23、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现代物流是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应运而生,并加速发展的新的专业化领域和产业。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它突破了传统物流的界线,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信息进行网络化科学管理,达到加快物流效率、提高准确率、减少库存和降低成本的目的。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需要,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资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落后的产业支撑的经济必定是落后的,新兴的、充满朝气的现代物流必定会带来经济新的繁荣。在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下,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新的必然趋势。

24、 随着社会大生产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目前对于第三方物流解释很多,国外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在我国2001年公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是独立于供方与需方的物流运作模式,是一种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是综合系列化的服务。2.2 物流园区的内涵2.2.1 物流园区的概念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起源于日本,是物流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给物流企业和其所在的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之后在欧洲得到了较快发展。物流园区是指集中运输方式衔接地形成的物

25、流结点活动的空间集聚地,是在政府规划指导下多种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和多家物流组织机构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大型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多种服务功能的新型物流业务载体。物流园区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组织物流活动,园区内各经营主体通过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进而实现物流的集约化、规模化效应,促进载体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物流园区作为一种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它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实施物流现代化作业、实现设施共享与高度信息化的物流市场载体,对于优化整个物流网络,建设高效率的物流运行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物流园区的出现,既缓解了物流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巨大压力,又实现了物流企业间的优势

26、互补,大大促进了物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2.2.2 物流园区的类型及功能物流园区的基本类型大致可分为配送中心型物流园区、仓储型物流园区、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包括港口、航空、陆路物流园区)和综合物流园区。位于城市周边的物流园区往往以配送中心型或仓储型为主,而毗邻港口或机场的以港口物流园区和航空物流园区为主,位于内陆地区的往往以陆路型为主。国内的物流园区从功能上看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区域物流组织型园区,主要是满足区域物流需求的园区。二是商贸型物流园区,主要是为所在区域或特定商品的贸易活动创造集中交易和区域运输、城市配送服务条件。三是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在运输枢纽建立物流园区,从事运输组织与

27、服务,以实现规模化运输。四是综合型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兼具区域物流组织、商贸流通、运输枢纽和为工业生产企业进行配套等两种或多种功能。2.2.3 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在物流园区的建设上,经济发达国家和市场经济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主要倾向于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靠企业在市场上的运作,而后起市场经济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洲等则更倾向于依靠政府的适度干预实现对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物流园区主要有4种开发模式: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但是从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状况分析来看,与国外还有相当

28、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讨目前适用于我国国情及物流发展水平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并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有用的参考。3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3.1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总体概况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始于1999年深圳平湖物流基地,此后,其他城市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大中城市纷纷进行物流园区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发展速度快、规划建设数量多,但都集中于沿海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由于所依托的建设发展条件和主体功能不同,物流园区呈现多种类型;政府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与运营中都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 从第一个物流园区到现在,物流园区在我国仅仅经过了十年的时间,但

29、现在已经有超过300个或在运营,或在建设,或在规划中。我国物流水平普遍还不高,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无论是理论认识,还是实际操作,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运营管理,可见我国的物流园区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 社会各界对物流园区的认识和理解是多种多样的。 (2) 物流园区规划不科学。很多物流园区规划时间短,未能考虑到各个方面,功能定位不明确,致使园区建成运营后不能凸显优势,吸引不了企业入驻,闲置率居高不下。 (3) 审核太松,门槛低。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方式多种多样,有省级政府,有市级政府,甚至还有县级政府和企业。这就使得我国的物流园区看似发展很快,但实际上能达到园区基本要求的却并不多。(4) 园

30、区标准化程度低,目前我国的物流园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标准的制定是很迫切的。 (5) 信息化水平低。物流园区的一个优势就是构建有公共的信息平台,使得没有能力建立自己信息系统的中小企业能够使用,也促进企业间信息的传递。但我国的物流园区,很多并没有信息平台,有的虽然有,但功能却很简陋,发挥不出园区应有的优势,对企业的吸引力自然就不强。3.2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总体概况3.2.1 武汉市物流园区的规模及布局武汉市经济发展在中部地区虽然占据龙头地位,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还有差距,物流园区的建设也自然有一段距离。但是随着现有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和一批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规划,估计到2015年武汉物流

31、园区的建设也可以具有相当规模。武汉的工业发展迅速,货物运输量增长也相应较快,估计至2015年货物运输总量将达到34961万吨,武汉市物流园区建设总规模将达到753.4公顷,物流园区平均规模在大约68公顷,在目前实施的物流园区中,舵落口物流中心建设规模150公顷;郭徐岭物流货运站22.74公顷;阳逻物流园区初期建设规模33.5公顷,最终规模200公顷;关山物流园区36.95公顷。 目前,武汉市已经建成、在建或规划中的物流园区包括东西湖舵落口物流园区、沌口物流园区、关山物流园区、阳逻港口物流园区、高桥物流园区、光谷物流园区、杨泗港物流基地、丹水池物流基地。从整体上来看,武汉市的重点物流园区主要布局

32、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位于东西湖区、阳逻开发区、沌口经济开发区以及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并且其布局呈现几个特征:(1) 呈环形辐射式型态,这主要是依赖于武汉市良好的陆路交通枢纽。(2) 都远离城市中心地带,以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3) 都处在开发区内,而开发区内的产业比较活跃,经济发展从政策、水平、速度和前景上都有比较好的条件。3.2.2 武汉市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 目前,武汉市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运营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模式: (1) 由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从利用市场进行物流资源和产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角度,通过利用在物流技术进行企业经营和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具有优势的企业,由

33、其率先在园区进行开发和发展,并在宏观政策的合理引导下,逐步实现物流产业的聚集并依托物流环境进行发展。 (2) 由政府投资的开发模式。对于一些大型的物流工程,或对当地或国家有重大影响的物流工程往往由政府成立的投资公司直接投资。 (3) 由政府引进投资的开发模式。与政府投资的开发模式不同,这种开发模式是由政府牵头,引进投资方进行园区的开发。 (4) 工业地产商开发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是指将物流园区作为工业地产项目,通过给予开发者适当的项目开发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优惠的市政配套等相关政策,由工业地产商主持进行物流同区的道路、仓库和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

34、作经营的方式进行物流园区的经营和管理。3.3 武汉市物流园区的发展对武汉及中部地区发展的影响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承东启西,接南连北,是我国生产要素流动的桥梁和纽带。加快武汉地区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各种运输方式的体系建设,加快物流园区的发展并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是推动武汉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支撑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我国东西融合和南北对接、畅通全国交通,都十分迫切和重要。当武汉市物流园区的发展与武汉以及中部核心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将会极大地促进武汉及中部地区的发展: (1)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武汉及中部城市的核心竞争能力。(2)

35、 优化城市环境。随着物流园区的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合理地布局物流网点,在保证城市经济需要和居民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减少货车流量,缓解中心城市的交通压力,并减少废气污染,给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 (3) 扩大就业。从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来看,物流业是一个能吸纳劳动力较强的行业,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其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4)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物流业自身属于第三产业,再加上其与金融业、保险业、信息业等第三产业的高关联性及其良好的协调条件,它完全可以使区域的产业结构实现高度化与合理化,从而使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5) 影响城市或地区的产业布局。不仅其它产

36、业的在空间上的分布会影响物流业的布局,反过来物流业的布局也会对其它产业的分布产生影响。当物流业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时,物流业就会充分发挥出其关联性和带动性的功能,吸引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产业如物流工具制造业、展览业、其它服务业等在物流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集聚,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布局。3.4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的优势 (1) 交通运输优势。武汉历史上就是“九省通衢”,扼华中交通要道,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运输发达。目前,多条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和高等级公路主枢纽之一。此外,武汉又是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和汉江航运的终点,在城市圈内,除武汉枢

37、纽港外,还有黄石、鄂州、黄冈、武穴、嘉鱼等一批中小港口;加上天河国际机场以及建设中的沿江输油管和川气东输工程,武汉将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2) 较为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目前,武汉市依托现有物流资源,已经建设和形成了一些发展较为集中的物流园区。从规划建设的情况来看,包括七大物流园区:阳逻港(国际)物流园区、沌口汽车物流园区、舵落口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后湖丹水池”综合物流园区、关山转运型物流基地、烽火加工型物流园区、武汉航空机场(国际)物流园区。 (3) 在中部区域经济的龙头地位,使武汉经济对周边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能力,为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 (4) 武汉具

38、有强大的人才优势。湖北是一个融科技与教育基础优势的科教大省,科教实力大大领先于中部地区其他五省。武汉市科教实力雄厚,高等院校和在校大学生人数仅排在北京、上海之后居全国第三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研发机构均居全国前列。3.5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5.1 武汉市物流园区自身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物流服务与现代物流园区的不协调。现有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在原有仓储企业群基础上改造形成的,在物流市场的需求扩张中,虽获得了新的获利空间,但其企业结构和经营方式还没有完全实现向现代物流的根本性转变。物流园区的现代化不仅是物流设备、建筑、通讯等的现代化,更主要是指物流服务内容和服

39、务模式的现代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人们交易、生产、支付的模式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物流产业作为服务类产业,需要时刻了解物流服务市场的变化,针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客户,研究和发展恰当的物流服务内容和物流服务模式,不能在“现代”物流园区的反差下,进行“仓储还是过去的仓储、运输还是过去的运输”的传统经营模式。(2) 物流企业发展不平衡。不仅全市物流企业发展不平衡,而且在同一物流园区内, 物流企业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例如舵落口物流园区在武汉物流园区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地区已聚集有200多家物流企业,但这些企业隶属关系复杂,企业规模、筹资能力、技术水平、规划和管理能力、社会化程度相差悬殊,同时还

40、存在功能定位重复等严重问题。这可能拉低武汉物流业现代化水准,并将导致物流园区失去长远发展所需的整体整合优势。 (3) 物流资源闲置问题突出,物流产业启动运作不够快。在武汉现有物流企业中,没开始运作的传统物流企业和尚未真正启动的新开发新建物流企业占据较重的比例,另外已经建成但效益不够理想的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也存在一定比例。这些意味着有相当物流资源处于闲置或浪费状态。 (4) 科教优势未能转化为人才优势,人力资源尚未激活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武汉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与教育资源,在物流人才、物流技术开发方面,拥有同国际物流快速接轨的便利条件,但缺乏一批成熟的高水平的现代物

41、流管理人才,缺少有战略眼光的现代物流企业家。精通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限制了武汉现代物流的加速发展与推广。 (5) 信息技术在传统物流中应用程度较低,与信息制造业相对发达的优势不相称,成为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由于观念、资金等种种原因,我市物流信息服务业发展缓慢,还处在市场培育初期。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尚未形成有效公开或共享机制,缺少容量大、范围广、更新快的公共信息平台,政务信息有待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二是社会少有专业的大型数据服务企业和软件服务企业,难以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三是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应用较少,软件体系及数据标准不统一,电子

42、商务的发展滞后。 (6) 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在全国A 级物流企业中,湖北或者武汉的物流企业很难占据席位。武汉的商贸物流企业在全国同行业排名中虽然有一定优势和知名度,但总体发展不平衡,与先进水平相比也有不小差距:一是第三方物流的总体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不高。二是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连锁企业物流体系仍忙于对内服务。第三方物流仍然处于传统的低端式仓储运输服务,与商流的发展不够协调,对内对外整合能力不强, 社会化程度低。此外,物流管理水平较低,信息化和信息服务水平低、服务功能单一、现代物流理念薄弱、综合物流方案的欠缺、物流人才不足,物流企业竞争力与区域内其他物流企业相比较为靠后等等,都反映出武汉物流

43、业目前缺乏较强的竞争力。3.5.2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的外部限制因素(1) 物流园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并且建设动机不当。武汉市大部分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对于园区的市场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服务对象定位、园区经营企业的经营方针等问题并没有很好规划就匆忙建设,从而导致项目在功能和目标客户等诸多方面定位上的不清,所规划的物流体系大大超出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市场需求。一些物流园区经营者迎合地方政府的这种政策导向,瞄准对物流园区的各项土地、行政和税收的优惠,在当地无实际物流需求的环境下,以物流园区经营为名,实则囤积土地,开发房地产和商业项目。这很大程度造成了目前物流园区重复建

44、设、超规模建设、园区地价上升、经营成本攀升等问题,最终阻碍园区的正常发展。 (2) 支持物流园区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够。特别是对重点物流园区的税收奖励政策、用地和用电优惠政策等。 (3) 行业管理体制分割了物流资源,形成工商企业内部各自有各自的物流,造成了企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浪费,不利于打造核心主业。 (4) 政府对物流园区建设干预过度。从理论上讲,政府在物流园区的建设中只需做两件事情:前期规划和后期调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还是过去计划经济的思维习惯,即好多事情政府不参与就不放心。于是政府又扮演了一个经营者的角色。有些地方政府部门手上掌握一部分资金,就直接把这部分资金投资到物流园区建设上,

45、政府成为直接投资者。 (5) 物流行业市场准入低。一个行业的市场准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行业的竞争状况。武汉市的物流市场准入偏低,市场竞争激烈,物流企业处在小、散、弱的无序竞争中。4 武汉市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4.1 武汉市物流园区自身的调整及改善4.1.1 科学选择物流园区开发模式武汉现有的物流园区主要开发模式中,政府开发模式风险太大,企业自主开发不能保证园区开发实现规划目标。因此,武汉应该实现物流园区项目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吸引国内外民营资本的进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发挥政府的监督、指导作用,确保物流园区的公共设施属性。公共部门即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是政府、营利性企业或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些公用事业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使得公共部门的成本和风险大为降低,是一种既能满足民营企业盈利性的要求又能提高公用事业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开发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园区开发模式。它可以使民营资本更多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