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9370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 号: 0120711350109 课 程 设 计题 目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学 院自动化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级电气0701姓 名陈建龙指导教师饶浩彬2010年07月02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陈建龙 专业班级: 电气0701 指导教师: 饶浩彬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 题 目: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1技术数据: 直流电动机:PN=3KW , UN=220V , IN=17.5A , nN=1500r/min , Ra=1.25 堵转电流 Idbl=2IN , 截止电流 Idcr=1.5IN ,GD2=3.53N.m2三相全控整流装置:Ks=40

2、 , Rrec=1. 3平波电抗器:RL=0. 3电枢回路总电阻 R=2.85 ,总电感 L=200mH , 电动势系数: (Ce= 0.132V.min/r)系统主电路:(Tm=0.16s ,Tl=0.07s)滤波时间常数:Toi=0.002s , Ton=0.01s,其他参数:Unm*=10V , Uim*=10V , Ucm=10V ,i5% , n102技术指标 稳态指标:无静差(静差率s10%, 调速范围 D20 )动态指标:转速超调量n10%,电流超调量i5%,动态速降n10%,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ts0.5s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技术要求: (1) 该调速系统能进

3、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可逆运行,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D10),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 (2) 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静差率s2) (3) 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n8%,电流超调量i5%,动态速降n10%,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ts1s (4) 系统在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 (5) 调速系统中设置有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并且有制动措施2设计内容:(1) 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型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 (2) 调速系统主电路元部件的确定及其参数计算(包括有变压器、电力电子器件、平波电抗器与保护电路等) (3) 动

4、态设计计算:根据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确定ASR调节器与ACR调节器的结构型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 (4) 绘制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总图(要求计算机绘图) (5) 整理设计数据资料,课程设计总结,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半,共分为三个阶段:(1) 复习有关知识,查阅有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约占总时间的20%(2) 根据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完成设计计算。约占总时间的40%(3) 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约占总时间的40%指导教师签名: 饶浩彬 2010 年 07 月 02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5、目录摘要11设计任务及要求21.1设计任务21.2设计要求3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总体设计43主电路的设计53.1主电路电气原理图及其说明6 3.2平波电抗器参数的计算6 3.3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73.4晶闸管元件参数的计算83.5保护电路84电流调节器的设计9 4.1电流环结构框图的化简9 4.2电流环参数的计算10 4.2.1确定时间常数10 4.2.2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10 4.2.3计算电流调节器的参数11 4.2.4校验近似条件11 4.2.5计算调节器的电阻和电容125转速调节器的设计14 5.1转速环结构框图的化简14 5.2转速环参数的计算15 5.2.1确定时间常数15 5.2

6、.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15 5.2.3转速调节器参数的计算16 5.2.4校验近似条件16 5.2.5计算调节器的电阻和电容16 5.2.6校核转速超调量176控制及驱动电路设计187电气原理总图198总结与体会20参考文献21摘要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和易于控制等优点,所以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的电机调速系统有转速闭环控制系统和电流闭环控制系统,二者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开环系统造成的电动机静差率,但是不够理想。实际设计中常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一般使电流环(ACR)作为控制系统的内环,

7、转速环(ASR)作为控制系统的外环,以此来提高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本文是按照工程设计的方法来设计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使电动机满足所要求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指标。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即应选用典型型系统,而转速环以抗扰性能为主,即应选用典型型系统为主。关键词:直流双闭环 调速系统 电流调节器 转速调节器1设计任务及要求1.1设计任务设计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1)技术数据:直流电动机:PN=3KW , UN=220V , IN=17.5A , nN=1500r/min , Ra=1.25 堵转电流 Idbl=2IN , 截止电流 Idcr=1.5IN ,GD2=3.53N.m2三相全控整流装

8、置:Ks=40 , Rrec=1. 3平波电抗器:RL=0. 3电枢回路总电阻 R=2.85 ,总电感 L=200mH , 电动势系数: (Ce= 0.132V.min/r)系统主电路:(Tm=0.16s ,Tl=0.07s)滤波时间常数:Toi=0.002s , Ton=0.01s,其他参数:Unm*=10V , Uim*=10V , Ucm=10V ,i5% , n102)技术指标稳态指标:无静差(静差率s10%, 调速范围 D20 )动态指标:转速超调量n10%,电流超调量i5%,动态速降n10%,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ts0.5s3) 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主电

9、路的结构型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 4) 调速系统主电路元部件的确定及其参数计算(包括有变压器、电力电子器件、平波电抗器与保护电路等) 5) 动态设计计算:根据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确定ASR调节器与ACR调节器的结构型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 6) 绘制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总图(要求计算机绘图)1.2设计要求1) 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可逆运行,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D20),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 2) 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静差率s10%) 3) 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n10%,

10、电流超调量i5%,动态速降n10%,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ts0.5s 4) 系统在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 5) 调速系统中设置有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并且有制动措施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总体设计改变电枢两端的电压能使电动机改变转向。尽管电枢反接需要较大容量的晶闸管装置,但是它反向过程快,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需要可逆运行时经常采用两组晶闸管可控整流装置反并联的可逆线路,电动机正转时,由正组晶闸管装置VF供电;反转时,由反组晶闸管装置VR供电。如图1所示两组晶闸管分别由两套触发装置控制,可以做到互不干扰,都能灵活地控制电动机的可逆运行,所以本设计采用两组晶闸管反并联的方

11、式。并且采用三相桥式整流。虽然两组晶闸管反并联的可逆V-M系统解决了电动机的正、反转运行的问题,但是两组装置的整流电压同时出现,便会产生不流过负载而直接在两组晶闸管之间流通的短路电流,称作环流,一般地说,这样的环流对负载无益,只会加重晶闸管和变压器的负担,消耗功率。环流太大时会导致晶闸管损坏,因此应该予以抑制或消除。为了防止产生直流平均环流,应该在正组处于整流状态、Udof 为正时,强迫让反组处于逆变状态、使Udor为负,且幅值与Udof相等,使逆变电压Udor把整流电压Udof顶住,则直流平均环流为零。于是又由于其中,分别为VF和VR的控制角。由于两组晶闸管装置相同,两组的最大输出电压是一样

12、的,因此,当直流平均环流为零时,应有如果反组的控制角用逆变角表示,则 按照这样控制就可以消除环流。图1 两组晶闸管可控整流装置反并联可逆线路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为:先内环后外环。即从内环开始,逐步向外扩展。在这里,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图2为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原理图,图3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图。图中两个调节器ASR和ACR分别为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二者串级连接,即把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作为转速调节器的输入,再用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两个调节器的输出都是带限幅作用的。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出限幅电压U*i

13、m决定了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出限幅电压Ucm限制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Udm。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其中主电路中串入平波电抗器,以抑制电流脉动,消除因脉动电流引起的电机发热以及产生的脉动转矩对生产机械的不利影响。图2 双闭环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MTG+-+-RP2nU*nR0R0UcUiTALIdRiCiUd+-R0R0RnCnASRACRLMGTVRP1UnU*iLMMUPE-IdLUd0Un+-+-UiACR1/RTl s+1RTmsU*iUcKs Tss+1Id1Ce+Tl s+1b T0is+11 T0

14、is+1ASR1 T0ns+1a T0ns+1U*nn图3 双闭环调速系统结构框图3主电路的设计3.1主电路电气原理图及其说明主电路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使电流环(ACR)作为控制系统的内环,转速环(ASR)作为控制系统的外环,以此来提高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二者串级连接,即把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作为转速调节器的输入,再用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通过电流和转速反馈电路来实现电动机无静差的运行。图4 系统电气原理框图3.2平波电抗器参数的计算: Ud=2.34U2cos Ud=UN=220V, 取=0U2=Idmin=(5%-10%)IN,这里取10%

15、 则L=0.6933.3变压器参数的计算变压器副边电压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因此变压器的变比近似为:一次侧和二次侧电流I1和I2的计算I1=1.052870.861/3.45=75AI2=0.861287=247A变压器容量的计算S1=m1U1I1=338075=85.5kVAS2=m2U2I2=3110247=81.5kVAS=0.5(S1+S2)=0.5(85.5+81.5)=83.5kVA因此整流变压器的参数为:变比K=3.45,容量S=83.5kVA3.4晶闸管元件参数的计算晶闸管的额定电压通常选取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DRM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中较小的标值作为该器件的额定电压。晶

16、闸管的额定电流一般选取其通态平均电流的1.5-2倍。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晶闸管两端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均为,晶闸管的额定电压一般选取其最大正反向电压的2-3倍。带反电动势负载时,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是其输出直流电流有效值Id的一半,而对于桥式整流电路,晶闸管的通态平均电流IVT=I,则在本设计中晶闸管的额定电流IVT(AV)=523-698A本设计中晶闸管的额定电压UN=311-466V3.5保护电路的设计对于过电压保护本设计采用RC过电压抑制电路,该装置置于供电变压器的两侧或者是电力电子电路的直流上,如图5所示。对于过电流保护本设计采用在电力变压器副边每相母线中串接快速熔断器的方法来保护电

17、路图5 过压保护电路4电流调节器设计4.1电流环结构框图的化简电流环结构图的简化分为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等环节。在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电磁时间常数 Tl远小于机电时间常数Tm,因此转速的变化往往比电流变化慢得多,对电流环来说,反电动势是一个变化较慢的扰动,在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暂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动态影响,即DE0。这时,电流环如图6所示。Ud0(s)+-Ui (s)ACR1/RTl s+1U*i(s)Uc (s)Ks Tss+1Id (s)b T0is+11 T0is+1图6 忽略反电动势动态影响的电流环动态结构图如果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

18、两个环节都等效地移到环内,同时把给定信号改成U*i(s) /b ,则电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如图7所示。+-ACRUc (s)Ks /R (Tss+1)(Tl s+1)Id (s)U*i(s)bb T0is+1图7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最后,由于Ts 和 T0i 一般都比Tl 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而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 Ti = Ts + Toi 则电流环结构图最终简化成图8+-ACRUc (s)bKs /R (Tls+1)(TSis+1)Id (s)U*i(s)b+-ACRUc (s)bKs /R (Tls+1)(TSis+1)Id (s)U*

19、i(s)b图8 电流环的简化结构图4.2电流环参数的计算4.2.1确定时间常数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Ts。按表1,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Ts=0.0017s。2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本设计初始条件已给出,即Toi=0.002s。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T=Ts+Toi=0.0037s表1 各种整流装置的失控时间4.2.2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从稳态要求上看,希望电流无静差,以得到理想的堵转特性,采用 I 型系统就够了。从动态要求上看,实际系统不允许电枢电流在突加控制作用时有太大的超调,以保证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而对电网电压波动的及时抗扰作用只是次要的因素,为此,电流环应以跟随性

20、能为主,应选用典型I型系统。 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要校正成典型 I 型系统,显然应采用PI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式中 Ki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ti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参照典型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表格,可以看出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4.2.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ti=Tl=0.07s。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i5%时,应取KITi=0.5,因此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4.2.4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ci=KI=135.1s-1。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忽略反电动势变

21、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4.2.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由图9,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R0=40k,各电阻和电容值为图9 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 PI型电流调节器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i=4.3%5%,满足设计要求5转速调节器的设计5.1转速环结构框图的化简电流环经简化后可视作转速环中的一个环节,接入转速环内,电流环等效环节的输入量应为Ui*(s),因此电流环在转速环中应等效为用电流环的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后,整个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便如图10所示和电流环一样,把转速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环节移到环内,同时将给定信号改成

22、U*n(s)/a,再把时间常数为1 / KI 和 T0n 的两个小惯性环节合并起来,近似成一个时间常数为的惯性环节,其中n (s)+-Un (s)ASRCeTmsRU*n(s)Id (s)a T0ns+11 T0ns+1U*n(s)+-IdL (s)图10 用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的转速环的动态结构图最后转速环结构简图为图11图11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和小惯性的近似处理的转速环结构框图5.2转速环参数的计算5.2.1确定时间常数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KI。由电流环参数可知KITi=0.5,则 2)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根据已知条件可知Ton=0.01s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Tn。按小时间常数

23、近似处理,取5.2.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面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含在转速调节器 ASR 中,现在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因此转速环开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 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由此可见,ASR也应该采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式中 Kn 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t n 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5.2.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转速环开环增益为 ASR的比例系数为5.2.4检验近似条件转速环截止频率为 1) 电流环传

24、递函数简化条件为 满足近似条件2)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满足近似条件5.2.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根据图12,取R0=40k,则图12 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型转速调节器5.2.6校核转速超调量当h=5时,查询典型型系统阶跃输入跟随性能指标的表格可以看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实际上,上述表格是按照线性系统计算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ASR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重新计算超调量。此时超调量为:能满足设计要求。6控制及驱动电路设计晶闸管整流电路是通过控制触发角的大小,即控制触发脉冲的起始相位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为保证整流电路的正常工作,应确保触发角的大小在

25、正确的时刻向电路中的晶闸管施加有效的触发脉冲。为简化设计过程,在本设计中采用集成触发器TC787作为晶闸管触发电路主要元器件。TC787具有功耗小、功能强、输入阻抗高、抗干扰性能好、移相范围宽、外接元件少等优点,而且装调简便,使用可靠。只需一片芯片即可完成三相桥式晶闸管驱动工作。驱动控制原理图如图13所示。图13 驱动、控制电路原理图7电气原理总图 8总结与体会本设计是基于V-M调速系统的直流电机可逆双闭环调速系统。可以使电动机无静差的运行,通过对给定电压的调节可以准确快速的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电动机满足设计要求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本课程设计综合运用了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

26、控制技术等的知识,为了更好的完成设计,我又重新复习了一遍原来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使我认识到了各个课程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每门课程都要认真学习,平时要多问、多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细节的知识,往往细节决定着我们的成功与否。也使我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遇到不会的问题要主动向同学、老师请求帮助,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改正自己的问题。参考文献【1】 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杨荫福、段善旭、朝泽云.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 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

27、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李发海、王岩.电机拖动基础.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姓 名陈建龙性 别男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701课程设计题目: 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答辩或质疑记录:成绩评定依据:序号评定项目评分成绩1选题合理、目的明确(10分)2设计方案正确,具有可行性、创新性(20分)3设计结果(例如:硬件成果、软件程序)(25分)4态度认真、学习刻苦、遵守纪律(15分)5设计报告的规范化、参考文献充分(不少于5篇)(10分)6答辩(20分)总分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指导教师签字: 2010年 07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