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合班分组教学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合班分组教学模式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课合班分组教学模式研究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分组教学模式的概念、分类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合班分组教学模式,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关键词: 体育课合班分组教学优势不足一、概念的界定在研究分组教学模式之前,必须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由于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主要采用毛振明教授的界定: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二、分组教学模式的类型(一)按性别进行分组。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
2、采用班级制,男女生混合上课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区别不同群体的体育需求。而按不同性别的学生安排相应的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将某一年级分为女生班和男生班。主要是针对男女生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方面的差异,便于教师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上享受快乐。(二)按教材和场地器材进行分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校体育教材和场地器材的实际,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组别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使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个性,激发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同时,也能够在练习中体会到运动的快乐。(三)按兴趣进行分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往的体育课,不管你喜不喜欢,一个不能少,必须
3、进行学习,否则不给成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纲要要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教师在各组分别进行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主动性自然加强,由于学生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强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也比较容易组织教学。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以此来检验自己学习效果。(四)按运动项目的运动水平进行分组。根据项目不同,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起点进行练习,这样就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完成的情况下,努力超越自我,去向新的目标发起挑战。同时,学生在选择项目起点时都是自己所能完成的成绩,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成长起到一定的作用。(五)按学习能力分组。把两个或
4、两个以上班级合并,按学习能力重新编组的形式。根据对学生的长时间了解,按他们对本教学内容的关心、意欲、态度、技能、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身体素质按层次进行分组,用不同教学目标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价。三、合班分组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由过去的“独裁者”转变为体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潜能的“挖掘者”和体育锻炼的“引导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合班分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应注意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在合班分组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手。而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自身
5、素质存在不足。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都是以自己的专项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运动技能单一,且运动技能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学生的多种体育需求;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的能力不足;再次,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不足。(二)应注意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健康第一”的矛盾问题。合班分组教学所选用的教材是某一运动项目,并且小组中的学生对该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和一定的运动技能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大家更容易进行竞赛,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相应地提高,进一步体现了教学中的竞技性,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合理地安排教学练习和教学比赛的时间,必然会出现竞技性、健康性和教育性之
6、间的矛盾。(三)应注意教学过程中的伤害事故防范问题。在合班分组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出现伤害事故,该由谁负责?值得斟酌!如果处理不当,教学的伤害事故附带的法律纠纷,经济赔偿将会影响学校及教师的声誉,更会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社会、家庭、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尤其一些对抗激烈的游戏和运动项目,深受学生喜爱,但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体育教师有顾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责任问题。虽然在教学中教师极力防范事故的出现,但是一些伤害不可避免,如扭伤、擦伤、骨折等。这个问题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教师的创新性和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一切以安全第一教学效果并不重要”的心态,使体育教学成为一种形沦为课外自由活动。参考文献: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113-117.2刘伟.浅议体育课分组教学的种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1): 103-106.3王玲美.探讨新课程标准中分组教学的新模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6):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