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9563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规范)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煤 矿 名称: 城关七公里煤矿 工作面编号: 1161回采工作面 矿 长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工 程 师 编 制 二O一一年二月十二日会审记录编制人杨仕俊编制日期2011-2-12 会审姓名日期会审意见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通风队安全科技术负责人目 录一、采面基本情况及地质情况2二、采区巷道布置图4三、采煤方法及工作面顶板支护图5四、回采工艺6五、生产系统及风量计算 10六、通风系统图12七、供电系统图13八、洒水降尘管理系统图14九、避灾路线图15十、生产劳动组织及循环作业图表16十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8十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制度19一、采面基本情况及地质情况采区

2、名称西翼采区工作面名称1161采面位置及 界 限1161采面为设计首采面,位于井田的西翼,北以采区下部水仓为界,东以暗斜井老水仓煤柱为界,南以西运输大巷煤柱为界,西以采面停采线为界。与邻采区及地面关系采面东未开采,西未开采,往南150为采空区,北未开采,其对应地表为坡地、地面无建筑物。工作面特征走向长最大200m,最小200m,平均200m开采煤层M16倾斜长最大100m,最小96m,平均98m开采厚度1.8储量计算平面积19600m2储 量52920吨容重1.5吨/m3斜面积19453.98m2可采储量52525.75回采率80%煤层情况厚度最大2m,最小1.6m,平均1.8m煤层及顶底板柱

3、状图 倾角最大8,最小6,平均7煤层结构1161煤层稳定,结构简单,全区可采。煤的物理化、学性质灰黑色、玻璃光泽、以亮煤为主贝壳状断口,质较硬,节理发育,无烟煤,灰分(A2)14.48%疏分(S)2.41%,发热量8442大卡/kg顶底板岩性及其稳定性1161回采工作面,伪顶为细沙岩,厚度平均为0.5m,直接顶为粉砂质泥岩,抗压强度859kg/m2,老顶为硬质砂岩。直接底板为粘土质泥岩,抗压强度759kg/m2,吸水性为1.68%,遇水底板凸起0.20.3m。构 造情 况1161回采工作面有两个小断层,F1落差1.5米,F2落差0.8米,回采时特别注意断层附近的顶板,及瓦斯管理,加强现场管理。

4、水文地质情况龙潭煤系一般含水性较弱,水量小,虽然煤系地层顶部长兴组及底部茅口组石灰岩含水丰富,但距M16号煤层较远,对开采M16号煤层影响不大,因构造破坏有可能波及到M16号煤层,因此开采如遇可疑情况,需先探后采,以防水患。瓦斯煤尘及自燃发火情况 根据瓦斯等级定报告结论,本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5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8.9m3/min,煤层自然倾向为类,不自燃,煤尘无爆炸性。其它须要说明的问题1、加强采面上隅角的瓦斯管理,防止瓦斯聚积,发生意外事故。2、对所有密闭必须按照规程要求施工,搞好一通三防工作,防止煤炭自然。3、严格按抽放设计抽放瓦斯二、采 区 巷 道 布 置

5、 图包括采煤工作及临近范围内巷道布置情况,周围的开采情况等(可以采掘工程平面图代替)三、采煤方法及工作面顶板支护图(一)采煤方法及循环方式的选择(二)工作面顶板支护图(包括平面图、断面图),图中应表明;采面支架,特殊支架结构,规格和支护间距;上下缺口、上下出口的支护结构、规格;运输机及回柱绞车的位置;最小、最大控顶距及放顶步距;上、下顺槽支架的回撤以及距工作滞后距离的规定等。四、回采工艺1、落煤方式:人工煤电钻打眼,放炮落煤,一次性打眼放炮距离不得超过10米。 炮 眼 布 置 图 A AA B B A BB爆破材料消耗表(一个循环)炮 眼每眼装药量(克)每眼封泥长度(米)循环消耗量备注名称位置

6、(米)角度(度)眼深(米)数目(个)炸药(克)雷管(发)距顶距底水平垂直顶眼0.31.355521.2783000.6234078腰眼1.10.55571.2783000.6234078底眼合计15646801562、工作面支架及规格的选择(1)普通支架支柱选型工作面用单体液压支柱加铰接顶梁支护,“三、四”排控顶,排距1.0m,柱距0.8m。最小控顶距3.2m,最大控顶距4.2m,放顶步距1.0m。(1)支柱的型号选择计算第一步确定顶板下沉量:SL=ML=0.011.84.20.0756m,即76mm式中:SL顶板下沉量,m;下沉系数,取0.01;M采高,m;L最大控顶距,m。第二步确定规格:

7、采用DZ型单体液压支柱:Hmax=Mmaxb =20001381862mmHmin=MminSLba170076138301456mm式中:SL顶板在最大控顶距处的平均最大下沉量;Mmin工作面最小采高;Mmax工作面最大采高;b顶梁厚度;a支柱的卸载高度,取30mm。煤层厚度1.72.0m,设计选用DZ20-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为12402000mm,额定工作阻力300kN,额定工作液压38.2MPa,初撑力118157kN。(2)支护密度验算支护强度:P(48)M 61.72.3=23.46t/m2式中:P支护强度,t/m2;M为采高,1.7m;为顶板容重,取2.3t/m3

8、;66倍取值。工作面长100m,最大控顶距4.2m,因此采场最大面积S=1004.2=420m2,所设支柱数n(100/0.8)4500根,则支护密度为500/420=1.19根/m2,DZ20单体液压支柱每柱的额定承载能力为30t,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使支撑能力减小,承载能力考虑0.9的系数,则每根支柱的承载能力为300.9=27t/根。支柱实际提供的支护强度为1.1927=26.78t/m2,而支护所需要的支护强度为23.46t/m2,因此,该工作面的支护密度能满足支护采场顶板的要求。(2)特殊支护(1)工作面上下出口为矿山压力叠加影响区,采用走向交错抬棚加强支护,并保持上下出口畅通。上下

9、顺槽离工作面20米范围内采用单体液压柱措施。(2)工作面支柱要布置整齐,排、行成直线,接顶要及时。(3)采用升柱器升柱,支柱初撑力要到位;支柱要及时检修和半年检修,防止支柱失效。要及时放顶,采用回柱绞车回柱,不得进入老窑作业;沿切顶线采用密集支柱和戗棚等加强支护并切顶。换柱时,一定要先打临时柱,后换柱;沿工作面不能打正式柱时,必须打临时柱,不得空顶作业。(4)工作面破碎带处要加强支护,采用密集支柱和铺竹芭,防止串矸、漏矸等。观测周期来压步距,在工作面老顶周期来压前,采用木垛、密集支柱、戗棚等加强支护,并在来压时撤退人员。 3、顶板管理方法西翼采区1161采面顶板为中等稳定,易冒落顶板,采用全部

10、陷落法管理顶板,局部地段利用人工强制放顶,放顶时严格按照措施执行。最大控顶距 4 排 4.2 米 最小控顶距 3 排 3.2 米。放顶步距 1 排 1 米 工作面初次放顶支架图4、安全出口规定(1)工作面两个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2)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衔接处的20米范围内必须用单体支护,采用双排液压柱支护,安全出口由杂工队设专人维护,发生巷道底鼓变形时,必须及时清挖。(3)安全出口20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上安全出口巷道高度不低于1.6米。下安全出口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米。 设备配备表类 别设备名称型号单位使用备用合计备注工作面刮板运输机SGD420/30台11单体液压柱DZ20-30

11、/100根625125750金属铰接梁HDJA-1000根500100600注液枪DZ-Q1支213煤电钻ZMS-12台314发爆器MFB-100台134运输巷单体液压柱DZ20-30/100根501060乳化液泵XRB2B80/200台112化液泵箱XRXTA台11潜水泵BQK-15/20A台11注液枪DZ-Q1支112回柱绞车JH2-5台11调度绞车JD-11.4台11回风巷单体液压柱DZ20-30/100根501060注液枪DZ-Q1支112回柱绞车JH2-5台11调度绞车JD-11.4台11五、生产系统及风量计算1、主要生产系统流程(1)运输系统回采作面1161运输巷皮带下山运输平巷暗

12、斜井主平硐地面(2)通风系统主平硐暗斜井运输平轨道下山1161运输巷回采工作面1161回风巷回风下山总回风巷地面(3)运料系统主平硐暗斜井运输平轨道下山1161运输巷回采工作面 1161回风巷安全出口1161回风巷工作面(4)供电系统地面配电房采区变电所轨道下山1161运输巷回采工作面2、风量计算(1) 按出勤最多人数计算Q=4KN=41.3515=81 (米3/分)(2)按一次放炮最多炸药量计算;Q=23KN=231.414=490 (米3/分)(3)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kq=1001.454.5=652.5 (米3/分)上式中:K备用系数,取1.351.45: N最多出勤人数 A一次

13、放炮最多炸药量(公斤) T日产量(吨) 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分)风量验算: 按最大风速验算: Vmax=652.5603.6=3.02 m/s4 m/s 按最小风速验算: Vmm=81603.6=0.38 m/s0.23 m/s 经验算,决定选用供风量为:652.5 m3/min通 风 系 统 示 意 图七、供电系统图 采区变电所 1161运输巷刮板 液压泵 运输巷皮带 工作面刮板机 回柱绞车 调度绞车八、洒水防尘管路系统图九、避灾路线图十、生产劳动组织及循环作业图表1、正规循环作业组织形式劳动制度:采用“三八”制。循环方式: 昼夜循环次数3个,每循环进度1.0米作业形式: 采准 边采

14、边准。2、劳动组织及出勤表 出勤工种工 人 人 数出勤时间出勤人数在册人数零点班八点班四点班计零点班八点班四点班计零点班八点班四点班0 2 4 6 810 12 14 1618 20 2224瓦检员11131113安全员11131113放炮员11131113电 工11131113采煤工1515154515151545溜子工33393339合 计2222226622222266十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工作面长度(倾斜长)米982煤层厚度米1.73煤层倾角度74煤层容重吨/m31.55煤层生产能力吨/ m32.556回采率%807可采储量万吨5.2928工作面采高米1.89

15、循环方式个/昼夜310循环进度米111循环产量吨/循环14712月循环率%9013原煤灰份%10.9214原煤含矸%115坑木消耗定额m/千吨0.2416炸药消耗Kg/千吨17917雷管消耗定额个/千吨34918日出勤人数人6619回采工效率吨/工7主 要 安 全 制 度一、交接班制度当班工作结束后,班组长、跟班安全员必须及时向接班的班组长、安全员交待当班的工作完成情况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下一班应注意的安全隐患。接班的安全员必须组织召开班前安全会,班前会上应总结上一班的生产安全工作,交待本班的工作任务,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二、敲帮问顶制度开工作业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16、,检查的内容包括顶板、支护、煤壁、煤电钻等,派专人找净悬浮煤矸,确认无任何隐患后,才允许工人进场作业。工作过程中加强敲帮问顶工作,认真检查作业地点的顶板,煤壁支柱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坚持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的原则。三、工程质量验收制度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发现不合格支柱,必须在现场责令带班班长进行整改,否则严格按“三不计”(不计量、不计工、不计酬)的原则处理,危及安全生产时,还必须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主 要 技 术 措 施一、初次放顶措施:1、组织领导成立初次放机顶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朱训标担任,副组长由生产矿长(赵典快)、工程师(杨仕俊)担

17、任,成员由跟班安全员、瓦检员、班组长组成。职责划分:组长是初放领导小组的最高指挥,负责提供人、财、物保证负责协调各方关系。在初放期间,必须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掌握初次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副组长对初放负技术指导责任,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掌握初放情况,发现现场变化而与规程不相符时,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初放顶顺利、安全。跟班安全员是初放的监督检查者,负责监督各班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发现现场情况变化,必须及时向矿长、技术员汇报,共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各班班长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严格按照支护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向跟班安全员汇报,听候处理。2、

18、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柱距、排距符合要求。支护加强顶板管理工作面达到最大控顶距时,必须及时回柱放顶,以减轻采场支承压力。悬顶距超过规定时,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加打特殊支护(如丛柱、抢柱、密集柱等)。回柱时,跟班安全员必须到现场跟班作业,回柱前首先检查支柱是否齐全,顶板是否完好,浮煤是否扒净,安全退路是否畅通,经检查符合回柱安全要求后方可回柱。初放是否结束,由技术员到现场进行鉴定,达到初放要求后,初放小组不再成立,以后按回采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正常回柱。二、爆破作业安全措施1、放炮工作由经培训合格的放炮员担任,持证上岗。2、只能在最小控顶距时装药,装药工作滞后打眼

19、工作10m以上,严禁在带电体地点装药、装药只允许用木质、竹质、炮棍、做引药只准用木质,竹质锥子扎雷管孔,当班装好的眼必须当班放完。特殊情况放不完时,必须与下一班交接清楚,放炮时量保证顶板的完整,防止因爆破出现漏顶,不得留顶煤,一旦有顶煤,必须先用手镐处理后再支柱。5、放炮后,若煤壁炮道超宽(1.0m),则必须根据现场情况加打临时贴帮点柱,点柱间距1.01.5m,防止冒顶事故。6、为了减少顶板的暴露时间,每次打眼放炮的数量要少,待放出的煤攉完,支护好后再进行一段打眼放炮工作。二、管理措施顶板管理防止冒顶、片帮1.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和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必须始终坚持“敲帮问顶”制度。2.在工作过程中

20、发现危岩必须及时处理,若一时处理不掉,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或其他强制处理方法等措施。3.在工作过程中若遇顶板破碎,一时不能永久支护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4.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冒顶征兆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5.在采煤过程中,对于煤壁的伞檐必须随时处理,一时处理不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通风瓦斯管理1.必须加强工作面配风和定期测风制度,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2.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超过0.5,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3.在落煤过程中,打落的煤炭必须堆放好,工作面必须随时保证有行人和

21、通风的通道。4.在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内的浮煤或浮矸必须经常清理,在上、下出口及顺槽内堆放材料时,不得堵塞断面的1/3,以防堵塞风路。5.每班至少对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三次,并做好记录,发现瓦斯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放炮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6.每班在工作前和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必须随时检查工作面上隅角通风瓦斯情况,挂好挡风帘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聚。8.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中各安设一台瓦斯传感器。质量管理1.工程质量管理采煤工作面必须严格按本规程要求进行回采和支护,其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格品以上。采煤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采煤工作面柱距、排距必须符合要求,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

22、即:柱子直、刮板机直、煤壁直、刮板机铺平、上下出口畅通。2.机电设备管理采煤工作面所有机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采煤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台台防爆,发现失爆必须立即处理;电缆必须悬挂整齐,电缆不准盘圈,必须盘圈时呈字型并不得超过10圈,动力电缆与通讯电缆必须分开悬挂;所有机电设备必须挂牌管理;所有机电设备保持整洁。采煤工作面所有机电设备经常派人检查维修,每天必须派人对采煤工作面所有机电设备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严格遵守机电设备定期维修保养制度。3.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瓦斯传感器由该处安全员、瓦检员负责管理,由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员负责校验和维修,保

23、证安全监控系统能正常使用。安全监控系统所有监控线必须悬挂整齐;瓦斯传感器必须悬挂在工作面上隅角和进回风巷道的上方。瓦斯传感器随采煤工作面推进由安全员、瓦检员负责移动。瓦斯传感器每周必须校验一次。4.防止煤(粉)尘为了减少工作面煤尘的产生,可在采煤工作面溜煤眼装车处设置水幕降尘。在工作面回风巷道中设置防尘水幕进行降尘。在采煤工作面工作和检查的人员都应佩戴防尘口罩。坚持综合防尘制度和煤(粉)尘定期清扫制度,对采煤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巷内的煤(粉)尘进行定期清扫,其煤(粉)尘堆积厚度在5m范围内不得超过2。隔爆设施:在1161工作面上下顺槽各设一组隔爆水袋。6.防灭火严格进出井检身制度,防止采煤工作面

24、工作人员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入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采煤工作面电缆和放炮母线都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严禁带电作业。放炮作业时,必须采用水炮泥和炮泥,严禁放明炮和糊炮。机电设备各种保护齐全,严禁超负荷运行。三、铰接顶梁、单体液压支柱的操作规定1.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并编号登记造册。2.单体液压支柱的三用阀入井前必须逐个在试验台上做压力试验,合格后方能入井使用。3.发现铰接顶梁有变形、焊缝开裂、缺耳、缺园锁等情况,一律不准使用。4.发现单体液压支柱顶盖丢失、柱体弯曲、液压密封件失效、漏液、阀体损坏或失灵,活柱卸压后不能复位等情况,一律不准使用,并要及时更换。5.要保证乳

25、化液泵、厢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输送乳化液的压力符合要求。6.要按规定使用中性清水配置乳化液。乳化液的浓度要达到35%.7.铰接顶梁的架设 .开始架设第一排支架时,应当用测量工具如测绳,按作业规程的要求确保工作面成一直线。.工作面放炮以后,应迅速将顶板清理好,敲帮问顶,挂好梁后再攉煤。.将要安设的铰接顶梁用双手托起,将铰接头顺利插入已安装好的顶梁两耳中间,穿上园锁并打紧。然后托起顶梁使其作90左右旋转贴近顶板,再将调角楔(水平锁)插入铰接梁左右耳和接头的豁口中(请注意调角楔应由下向上插进),保证梁体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最后将背板背好(切记背板不能在梁的两肩),将调角楔打紧,同时将调角楔的链钩挂在

26、铰接顶梁下部的小孔上。8.单体液压支柱的架设 .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移至煤壁后,应迅速清理好底板浮煤,找准柱窝位置(保证支柱有一定的迎山角)。.准备好单体液压支柱,找准方向,摆好位置,一人扶把手保持稳定,一人将输液栓插入三用阀的注液阀体上,卡好注液枪的锁紧套,操作注液枪手把活柱升起。要确保支柱的初撑力达到90KN以上(梁上背板有受力炸裂声)。. 松开手把,打开锁紧套,取下注液枪。如果发现支柱漏液必须更换,发现三用阀损坏或失灵立即更换。做到支柱不漏液,受力、柱距、排距偏差不超过100mm,支柱合格,支护完整。支柱架好后取下调角楔,将其挂在梁上。.严禁在控顶区域内提前摘柱。对碰倒、损坏、失效的支柱必须

27、立即恢复和更换。.移动刮板运输机机头、机尾或因其他原因需要拆除附近支架时,必须先打好临时支架。9.回柱与放顶 .回柱工具:必须使用拔柱器或回柱绞车。.切断线:在回柱放顶之前,应布置好切断线,布置好密集柱、戗柱、抬棚或木垛(根据作业规程要求)。.回柱工作必须遵循由下至上,由里向外,先回受力小的支柱,后回受力大的支柱,先回特种支柱(架),后回一般支柱的原则进行。.如分段进行回柱时,两段间的安全距离必需按作业规程要求执行。.回柱顺序:a.将调角楔由下向上插入两铰接梁的豁口中并打紧。b.将卸载手把插入右阀筒卸载孔中,转动手把,柱内乳化液向老塘一侧排出,活柱靠自重回缩。c.用拔柱器(回柱绞车)将支柱回出

28、,靠新切断线下侧摆放整齐。d.一人用绳子套好铰接顶梁,另一人用大锤下敲调角楔下落,回收的铰接梁向煤壁方向旋转滑落,紧接着用大锤将园销敲下,另一人将绳外拉,梁即下落、回出。e.回柱过程中,如因窜矸漏顶等原因将梁柱埋压,应先处理好顶板,确保安全情况下尽可能用拔柱器回梁柱,确有困难才能使用回柱绞车。严禁将未卸载的柱子和尚未脱开园销的梁用回柱绞车强拉硬拽。f.使用回柱绞车回柱要有保证绞车、导向轮安装牢固,信号灵敏和防止崩绳崩柱的安全措施。四、攉煤安全措施1、攉煤前,必须观察工作点的支柱、支架、煤壁、顶板、老空悬顶等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先处理后,才能进行攉煤工作。2、攉煤工必

29、须在支架保护下工作,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检查柱帽,临时点柱是否架设齐全,认真处理伞檐和松支煤壁。3、攉煤时遇有瞎炮,丢炮时,必须通知放炮员帮助处理,严禁手拉,镐创或锹挖。4、攉煤中发现浮煤中有丢失的炸药、雷管,应交给放炮员处理。5、攉煤中锹到哪里,眼到哪里,不但注意自己的安全,而且注意工友安全。6、攉煤时必须分检分装,严禁煤矸混装,确保煤质达到要求。五、上下安全出口维护管理为了确保上下安全出口畅通无阻,利于行人、通风、运输,必须加强上下安全出口维护管理,对上下安全出口采用木垛加强支护,在机头机尾采用四对八梁支护,工作面前10m段采取双排柱子支护,1020m段单排柱子支护,上出口巷道,净高不低于1

30、.6m,下出口巷道净高不低于1.8m。六、运输安全措施1、主提升必须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在变坡点处,并挂上警示牌。2、保证“三保险”齐全,灵敏可靠。3、严格执行“一坡三档”制度七、机电管理1、设备必须挂牌管理。2、设备必须达到“三专两闭锁”要求,非矿用设备严禁入井。3、非机电人员严禁乱动设备。4、井下声光信号统一规定:一停、二拉、三放、四慢拉、五慢放。十、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过断层之前,适当调整工作面采高,使工作面采高在1.5m1.8m,过断层处顶板挑平,上下过渡平缓,使工作面坡度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局部起伏过大,以防倒架和漏顶。2、工作面接近断层面时,为了防止片帮

31、冒顶,工作面拉架要及时,对于空顶超过0.3m处,人员作业前要先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3、利用平推的办法过断层,必须加强顶板管理根据顶底板的强度,断层的情况,进行挑顶或起底的方式通过。过断层时要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断层附近严禁放大炮。工作面临近断层时应加强支架质量,增加支架密度,缩小空顶距,用斜撑支好断层面。放顶时一次回清断层外侧支架,但空顶距过小时,严禁放顶。回采工作面收尾安全技术措施1161回采工作面采到停采线后,为了达到安全回撤采面设备,特拟定以下措施.1、 回采工作面煤壁必须采成直线,工作面严禁留伞檐.2、 清里工作面的浮煤,严禁浮煤堆积,影响回柱.3、 在工作面上下出口各打一

32、个木垛,保正出口畅通.4、 在停采线20m范围内,上下出口采用双排单液压柱支护。5、 为了保正回收工作的安全,所有设备都要处于支架的保护之下,不允许放在超出空顶距范围以外的采空区里。6、 回柱时,先补齐基本柱,把贴帮柱全部打到位,对工作面所有单体液压柱重新加压。7、 回收顺序是先运出积存的支架及材料,拆运刮板输送机,回清顺槽支架。8、 回柱时应由采空区向煤壁方向,从上往下逐步进行,回柱应先打好特殊支护,防止矸石下串伤人,(注;老塘侧打戗柱、密集)9、 回柱时两人一组,一人观山,一人回撤,严禁一人单独作业,回撤下来的支柱及铰梁必须及时运走,保证施工地点退路畅通。10、 采用远距离卸压,用长绳捆好手把远距离放水,放完水后用回柱器把柱拉到安全地点,方可把柱运走,人员严禁进入老塘取料。11、 回柱过程中,发现顶板来压或有垮面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待顶板稳定后,方可施工。12、 严禁瓦斯超限作业。13、 严禁带电般迁电器设备。14、 设备回撤完后另外编制封闭措施。15、 回撤的设备必需运到备用面车场处堆放。编制:杨仕俊 2011年2月12日作业规程贯彻学习记录负责人: 贯彻人:贯彻时间: 年 月 日 参加学习人员序号姓名工种签字序号姓名工种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