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馆配图书:教育社的重中之重.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0018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馆配图书:教育社的重中之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学馆配图书:教育社的重中之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学馆配图书:教育社的重中之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馆配图书:教育社的重中之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馆配图书:教育社的重中之重.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馆配图书:教育社的重中之重 在教材、教辅市场竞争日益惨烈的今天,利润前所未有地下降,加上出版市场的不断洗牌,寻找新的市场与经济增长点成为众多出版者的任务。馆配图书市场此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开发,成为众人争相分割的巨大蛋糕。 这首先要归因于国家的政策。近年来,国家规定各级各类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必须达到相应的水平,这使得图书馆纷纷增加采购量以完成任务。据统计,全国目前有各类图书馆约8万家,这就意味着图书馆每年的采购量可达到5 0亿元。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实在是太诱人了。一时间,许多出版社成立了专门负责馆配图书的部门,同时,不少新华书店与民营企业也进军馆配市场。 在这个骤然升级的竞争中,不少民营

2、企业已经历练成为新华书店和出版社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为图书馆提供了一条龙的专业服务。 那么,教育出版社在市场中如何依靠自身特点分得一杯羹呢?我们先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 作为专业的出版社我们比对手更了解教育的需求,更了解学校与学生的需求,因此,面向全国各中小学图书馆是一个不错的定位。这不仅是一个增加经济收入的商机,更是教育出版社社会责任与有所作为的体现。 教育出版社的产品区别于其他出版者的产品,主要读者是中小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与辨别能力很有限,而这一时期又是孩子们吸收与掌握知识的高峰期,如何能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生产出真正满足孩子们需求的精神产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课题,更是

3、一副压在我们肩上的沉甸甸的担子。 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我国学校图书馆的现状。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几乎用不着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同时繁重的学习任务干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也时时无法提到日程。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推进了我国基础教育及素质教育的进程。原有的教育目标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最大的变化,它扭转了原有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强调接收性学习和机械式重复训练的传统教育方式,积极倡导培养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主动进行信息搜集与处理,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进行时

4、刻学习、终身学习,掌握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要有更宽的视野和更广的知识面。那么图书馆就成为满足以上要求的园地。 但是,由于长期忽视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使得我国现有的中小学图书馆藏书量小,图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有些地区的中小学购书经费严重不足,设备落后,甚至连基本的设施也难以保证,此外,缺乏专业人员的规范管理,更使得图书馆形同虚设,丝毫起不到图书馆应有的作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了解中小学校图书馆的需求是教育出版社的重中之重。图书馆藏书建设是建馆的根本,它直接影响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办馆目标。在充分认识藏书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学校必须坚持把好

5、藏书的数量关、质量关、效益关,必须要对藏书的学科比例、新旧书的比例、藏书利用效益的状况,以及有办学特色的学校的馆藏特色进行调研,从而拟订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购书计划。这实际上为教育出版社生产何种产品指明了方向。 以吉林教育出版社为例,我社之前从未有目的地进行中小学校图书馆馆配图书的经营。但从2012年起,我社根据中小学校图书馆的需求,本着对中小学学生及教师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而全面地进行调研,适时推出:二百多个品种的图书,皆为自主研发,有独立版权。面对学校教学和管理者的教学管理类图书有:中小学行政管理漫谈小学校长工作12讲小学教务工作12讲中学教务工作12讲中学教务工作漫谈中学校长工作漫谈论学校管理等等。针对学生励志修养、知识外延、亲情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开拓创新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精品,以中小学生心理疏导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代表。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的图书有:中学教师教学技术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中小学教师师德的自我培养中学教育评论等。这些图书完全是出版社本着对教育负责的态度精心策划的,凭借自身优势,以服务十教育为己任,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用丰富的知识充实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心灵与大脑,如果我们的努力能够实现,应该是最大的快慰与幸福,这恐怕也是经济利益的实现所无法比拟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系吉林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