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精编复习题(答案)——鱼类生物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0093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类学精编复习题(答案)——鱼类生物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鱼类学精编复习题(答案)——鱼类生物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鱼类学精编复习题(答案)——鱼类生物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鱼类学精编复习题(答案)——鱼类生物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鱼类学精编复习题(答案)——鱼类生物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类学精编复习题(答案)——鱼类生物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学精编复习题(答案)——鱼类生物学.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鱼类学精编复习题第四章 鱼类生物学一、名称解释1食物链与食物网 2食谱 3选择指数 4充塞指数 5性成熟6排卵与产卵 7怀卵量 8性周期 9副轮 10产卵轮11年轮 12肥满度 13生长率 14洄游二、填空题学资源网1鱼类生活的水环境由 和 构成。2根据鱼类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可将鱼类划分为 、 和 三类,鲤、鲫鱼属于 。3青鱼、草鱼、鲢、鳙夏季适应水体溶氧量为 ,鲑、鳟鱼类夏季适应水体溶氧量为 。4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可将鱼类分为 、 和 。5鱼类与生物环境的关系都是以 为基础,包括 、 和 。6鱼类的种间关系有 、 、 、 、 。7白鲢是依靠 来获取 作为食物,其摄食方式为 ;鲴类是

2、依靠 来获取 为食,其摄食方式为 ;乌鳢以 为食,其摄食方式为 。8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取决于其对食物的 和食物的 。9定性分析一尾鲤的食谱,其动物性和植物性种类所占比例差异不大,故可将鲤食性类型划归为 ,据目测食物占肠管的3/4,其肠管充塞度为 。10青鱼的主要食物为 ,草鱼的主要食物为 。11解剖一尾0.35kg的鲤,内脏重50g,其中消化道内食物总重为14.7g,充塞指数为 。12鱼类仔鱼期主要摄食 ,草鱼体长在 以上时食性转换明显,接近成鱼。13 鱼类,其食性有较高的稳固性和低的可塑性, 鱼类的食性有较高的可塑性和低的稳固性。14食性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 、 、 、 。15鉴定鱼类的年龄

3、多采用鳞片,此外还有 、 、 、 、 ,等硬组织作鉴定材料。16真骨鱼类鳞片上的年轮标志有 、 、 、 等。172000年5月孵出的鲤鱼,生长到2004年11月起捕,这尾鲤鱼是 龄组中 龄鱼,用 符号表示。182003年5月孵出的鱼苗,年底11月起捕投放大湖,称为 鱼,符号为 。19鱼类生长的三个要素是 、 、 。20取得鱼类生长速度资料的途径有 、 、 等。21鉴定鱼类年龄所采用的鳞片一般取 部位的鳞片。22用退算法求鱼类以往各龄生长情况的公式为 。23性腺成熟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和 二种。24生产上通常称为成熟卵巢的是 期卵巢。25鱼类的生殖方式有 、 、 大多数为 ;受精方式有 和 二种

4、,大多数为 。26草鱼产卵于 卵为 性,鲤产卵于 卵为 性,乌鳢产卵于 卵为 性。27鲤鲫鱼在 季产卵,一年 个性周期 批产卵鱼类;鲢鳙在 产卵,一年 个性周期 批产卵鱼类。28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有 、 。29解剖一尾体重5kg的雌草鱼,内脏重1000g,卵巢净重800g,每4g卵巢经计数为2660粒卵,其性腺成熟系数为 ,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分别为 、 。30胚胎发育生产上称为 ,是指 的发育过程。31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包括 、 和 三个发育期。32鱼类的洄游按其目的可分为 、 和 。33长江中典型降河产卵洄游的鱼类是 ,溯河产卵洄游的鱼类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

5、画“”)1( )一般来说,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环节越后,则其个体越大,而其种类数量及生物量越少。2( )鱼类的集群对凶猛鱼类有防御作用。3( )凶猛鱼类是有害鱼类,所以在养殖水体中应捕尽杀绝。4( )饵料系数是鱼类对食物吸收利用的基本指标,饵料系数越小,表明食料的营养价值越低。5( )不同食性的鱼类在幼年时因摄食器官未充分发育,食性是相同的。6( )成鱼食性一般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因栖息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7( )鱼类集群时,其摄食量比单独生活时要大。8( )温度越高,鱼类的生长速度越快。9( )幼轮是由于水温变化引起的。10( )同一年龄组的个体,其鳞片上的年轮数相同。11( )生长常数是表

6、示鱼类生长强度的指标之一。12( )鱼类的再生鳞不能用来鉴定年龄。13( )同种鱼类的不同地理种群,其寿命长短基本相同。14( )疏密现象是由于鱼类在四季中生长的不平衡性造成的。15( )在生产上,应选择肥满度高的品种进行养殖。16( )四大家鱼、鲤、鲫、鳊、鲂均为江湖洄游性鱼类。17( )测定鱼类的繁殖力,取V期卵巢为好,因为该期卵巢的卵粒饱满,充满卵黄且完全分离,容易计数。18( )鱼类在一生可发生多次第I期卵巢。19( )一般产卵后不护卵,死亡率高的鱼类,其繁殖力较高。20( )一次产卵鱼类与分批产卵鱼类的期卵巢没有显著差别。21( )胚胎发育的各个发育期对水温的急剧变化的反应是一样的。

7、22( )一般生命周期长的鱼类,其性成熟较早。23( )中华鲟在海洋中肥育,在江河上游产卵繁殖。四、选择题1当水中溶氧缺乏时,下列鱼类最先浮头的是 A麦穗鱼 B鲢 C鳙 D鲤2下列鱼类中 为冷水性鱼类A大麻哈鱼 B石斑鱼 C胡子鲇 D中华鲟3鱼类最适宜的pH为 A4-5.5 B5-6.5 C7-8.5 D9-10.54白鲢的主要食物是 A原生动物 B浮游植物 C固着藻类 D轮虫5解剖100尾草鱼,其中80尾肠内有食物,72尾肠中出现苦草,则苦草出现频率为 A100% B90% C80% D70%6某一尾鱼的肠管(前、中、后)充塞度为1、0、0,说明此鱼 。A刚开始摄食 B已摄食很久 C刚停食

8、D停食很久7泥鳅的食性为 A草食性 B肉食性 C杂食性 D碎屑食性8利用E=(ri-pi)/(ri+pi)衡量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当E值为正值时表示鱼类对该种食物 A不能确定 B无选择性 C主动选择 D回避9鲤鱼摄食方式是 A啃咬 B刮取 C翻掘 D掠食10黄鳝摄食时间是 A夜间摄食 B白天摄食 C傍晚摄食 D白昼均摄食11环片的切割现象出现在鳞片的 A前区 B前侧区 C后区 D后侧区12花鲈、小黄鱼鳞片上的年轮标志是 A切割型 B疏密型 C间隙型 D碎裂型13鲢、鳙、草鱼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A18-20 B21-22 C23-28 D30-3314下列鱼类中性成熟早的是 A罗非鱼 B鲤 C草鱼

9、 D团头鲂15提起鱼体卵粒就能流出,此时卵巢发育处于 期A B C D16下列鱼类中 是卵胎生A麦穗鱼 B鰕虎鱼 C青鱂 D食蚊鱼17下列鱼类中 的雌鱼明显多于雄鱼A鲢 B草鱼 C鲤 D鲫18下列鱼类中 是分批产卵鱼类A鲢 B鳙 C团头鲂 D罗非鱼19团头鲂属 。A水层产卵鱼类 B草上产卵鱼类 C水底部产卵鱼类 D其它基质产卵鱼类20下列鱼类具有护幼、护卵习性的是 。A乌鳢 B银鲴 C赤眼鳟 D棒花鱼五、问答题1集群有何生物学意义?2研究鱼类的食物链有何意义?3简要分析一个水体中鱼类种间相互关系的适应性?4简述在特殊生活条件下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5简述食物转换与鱼类个体发育、季节和水域的关系?

10、6如何对鱼类食物组成进行定性和产量分析?7在池塘养鱼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促使鱼多摄食?8鱼类的生长有何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何实践意义?9简述年轮形成的原理以及年轮和年龄的关系?10副轮、幼轮的形成原因及其鉴别特征。11从长江中收到一批鲤渔获物,观察其中一尾体长为760mm的鲤鱼,其年龄为5夏龄(4+),并分别测得鳞长为100(单位:格,下同)第一轮鳞长为40;第二轮鳞长为60;第三轮鳞长为75;第四轮鳞长为85,请求出各龄体长的退算值以及其年增长率、生长比速、生长常数和生长指标,并将结果总结成表格形式列出,并分析其生长情况。12何为成熟系数,测定它有何意义?13简述计算相对怀卵量的步骤和方

11、法。14如何确定分批和一批产卵鱼类?15简述产卵场形成的原因以及保护产卵场的意义?16举例说明敝水性产卵类群和草上产卵类群的特点及其生态适应性?17鱼类物种多样化,其繁殖方式亦多样化,试叙述之。18试述青、草、鲢、鳙、鲤等鱼的生物学习性与池塘混养的相关性。19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20简述鱼类洄游的特点及其意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所形成的一连串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由许多食物环节彼此交错互相联系形成的复杂网状关系称为食物网。2某种鱼消化道中所有饵料生物的总称。3用来衡量鱼类对食物的选择能力。通常是指消化道食物团中某种食物成分的百分数与鱼类索取饵料的生

12、物群落中这种食物成分的百分数的比值。4鱼类消化道中食物团重和鱼体重(去内脏)的比值,即用量的形式表示鱼类摄食量的大小。5鱼在一生中性腺第一次成熟称为初次性成熟;已产过卵(或排过精)的性腺周期性的成熟称为再次性成熟。6成熟卵从滤泡中脱离出来跌入卵巢腔或腹腔的过程称为排卵;卵离开鱼体进入外界水中的过程称为产卵。7指一尾雌鱼在产卵前所具有的成熟卵粒数,亦即鱼类的繁殖力。8鱼类性腺发育、成熟与生殖细胞的产出过程具有严格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称为性周期。9是一种假年轮,是鱼类生活中所发生的非周期的、偶然变化在鳞片上所形成的附加轮,不能作为年轮标志鉴定年龄。10鱼在生殖季节,由于生殖活动剧烈,鳞片因摩擦受损

13、或断裂,恢复生长时在鳞片上留下的痕迹。亦是一种假年轮。11鱼类受生活环境条件年周期变化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响,逐年规律性地在鳞片及其它骨质组织上形成不同的生长年带。前后年份生长年带交替处的形态结构不同于生长年带,这一形态结构异常的生长年带交替处称为年轮。可用来确定鱼类的年龄。12指鱼的肥满程度,即体重与体长立方积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鱼体越肥满。13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或体重)的增长值。14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二、填空题1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2暖水性鱼类 温水性鱼类 冷水性鱼类 温水性鱼类34-4.5mg/L 6.5-11.0mg

14、/l4海水鱼类 淡水鱼类 咸淡水鱼类5食物关系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鱼类与其它生物间关系6凶猛鱼与被食者的关系 食饵竞争 寄生 共栖 共生7鳃耙 浮游植物 滤取式 下颌角质 周丛生物 刮取式 鱼虾 袭击式8喜好性 易得性9杂食性 3级10螺蚬 水生维管束植物。1149012浮游动物 30mm13肉食性、草食性 杂食性14个体数量法 重量法 体积法 出现频率法15脊椎骨 鳃盖骨 匙骨 鳍条 耳石16疏密型 切割型 间隙型 碎裂型174龄 5夏 4+18当年鱼 0+19水温 溶氧 食物20饲养法 年龄鉴定统计法 生长退算法21鱼体中段侧线上方,背鳍起点下方。22Ln=RnL/R23性腺分期法 成熟

15、系数法2425卵生 卵胎生 胎生 卵生 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26水层中 漂浮 水草或树根上 黏 水草丛营造鱼巢中 浮性27春夏 分 春夏 28水温 溶氧2920% 532000粒 133/克30孵化 从卵受精开始到仔鱼破膜孵出前31胚胎期 仔鱼期 稚鱼期32产卵洄游 索饵洄游 越冬洄游33鳗鲡 中华鲟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23四、选择题1A 2A 3C 4B 5B 6A 7C 8C 9C10A 11D 12B 13C 14A 15C 16D 17D 18C19B 20A五、问答题1鱼类的集

16、群表现了同种个体间的互助,具有以下生物学意义:有利于防御凶猛动物的袭击; 鱼群的逃网能力强于单个体;有利于发现饵料生物,对生长有利;成群游动中,游泳阻力小,以减少其能量消耗。2食物链越短,其消耗能量越少,则其生产价值越大,渔业的利用率越高,反之亦然。因此,在生产上人们通常选择那些食物链短的鱼类进行养殖,以提高水体的渔产力。3水体中凶猛鱼捕食其它种鱼类和种间的食饵竞争是鱼类种间关系的主要矛盾。就残食关系而言,在一个稳定的自然群落中,共存的凶猛鱼和被食鱼各有自适应性,以利本种的生存和发展。凶猛鱼在捕食能力(如善游、感觉器官灵敏等)、捕食器官(如口裂大、齿锋利等)的结构等方面能够有效地捕捉到食物鱼。

17、而被食者可以通过快速生长以摆脱凶猛鱼的追捕;或栖息于特定的生境,减少与其相遇;或提高自身的繁殖力,保持种群稳定的数量,或利用棘、刺、毒腺进行防御等。当然任何防御都只能保证相对的减弱凶猛鱼类的影响,在同一水体中,凶猛鱼和被食鱼的这种相互适应,使之达到种间的生态平衡。此外,生活在同一水体中的鱼类会发生食饵竞争,但它们往往表现出良好的协调关系来缓和其食饵的紧张程度。如不同种类其食性不同;食性相同的种类,其摄食的具体对象不同,或它们栖息在不同的水层,从而避免其竞争;即使鱼类在仔、稚鱼阶段食性完全相同,它们亦可以通过错开繁殖季节来缓和;如果两个物种的分布区完全重叠,并摄食同类食物,在饵料资源短缺时,必然

18、有一物种要改变其食性,否则将成为自然选择的牺牲者。4略(见教材)5鱼类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摄食不同的食物。在仔鱼期,由于摄食、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几乎都以浮游生物为食,而且多数种类一开始都先吃浮游动物,以后才转向各自固有的食性。如草鱼在30mm以上时,才完全从食浮游动物转向食水草。不同的季节水体中食物的组成和食物的丰度不同,因而在不同的季节里,鱼类的食性也会随之发生转换,特别是杂食性鱼类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外,鱼类在不同的水域中生活,其食性也会随水域的变化发生转换,即食性与该水域中饵料组成相适应,如中华鲟在长江上游生活时,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幼虫及植物碎屑,当洄游至咸淡水中时,主要食物转换为虾、蟹

19、和小鱼。6将样本鱼类的消化道剖开,将内含的食物团轻轻取出放入培养皿,即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鉴定食物团中各种饵料生物的种类,一般大型生物可用肉眼进接观察,肉眼不能判断的可进行镜检。食物团中的大型个体可鉴定到种,小型生物鉴定到大类即可,在鉴定过程中,已消化的饵料生物,可根据残留骨片、附肢、甲壳、纤维碎片、齿、鳞片等帮助识别。最后将所有鉴定到的饵料生物列表统计,即为该种鱼类的食谱。定量分析就是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各种饵料生物的数量。如分别直接计数食物团中各种食物成分的个数,然后计算各占总数的百分比;或分别称量食物团总重和食物团中各种食物成分的重量后,计算各食物成分占食物总重的百分比;或

20、求取各食物成分占全部食物团的体积百分比;或统计某一种饵料成分在所研究的鱼类样本总数中出现的频率等。最后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所取得的资料汇总归纳,进行综合分析,即可确定该种鱼类的食物组成,确定其食性类型。7鱼类摄食量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除鱼体内在的因子外,外部因子亦影响到鱼类摄食,因此在池塘养鱼中,改善影响鱼类摄食的外部因子可促进鱼类摄食。如调节池塘水温在鱼类的适温范围内,增加水体中食物的丰度,提高饵料的质量和适口性,改善水质条件,增加水中的溶氧饱和度等都可促使鱼类多摄食。此外,定时、定位投喂食物亦对鱼类的摄食有利。8鱼类的生长特点有:连续性生长,鱼类一生中可继续不断的生长,直至衰老和死亡为止;阶

21、段性生长,性成熟前生长快,性成熟后生长减慢,性成熟前主要表现为体长大幅度增加,性成熟后长度生长下降,体重增长上升,衰老期体长和体重的生长均急剧下降;季节性生长,春夏季生长迅速,秋冬季节生长渐趋缓慢。掌握鱼类的上述生长特点,可帮助我们确定鱼类的养殖周期,选择其生长快的那段时期进行养殖;确定鱼类的捕捞规格;及时将饲养已超过生长迅速期的个体捕捞上市,降低水体的食物消耗量;在鱼类生长迅速的春夏季,采取有效的养殖措施,加速鱼类生长。9鱼类生长的周期性是年轮形成的基础。在一年中通常鱼类在春夏季长得很快,到秋季生长就转慢,冬季甚至停止生长。鱼类在四季中生长的不平衡性,都会在鳞片、部分骨骼及耳石、鳍条上留下各

22、种宽窄不同的轮纹,就形成了我们用以鉴定年龄的年轮。一般情况下,鱼类在一年内只形成一个年轮,所以鳞片等硬组织上的年轮数就是鱼类的年龄数,但有少数种类在一年内可形成2个年轮,这样2个年轮只是鱼类的一龄。因此,我们在鉴定某种鱼类年龄时,要事先研究这种鱼年轮形成的时期及数量,以免造成误差。10副轮是鱼类在正常生长季节,由于饵料不足,水温突然变化、疾病或意外受伤等原因,使鱼体正常生长受到干扰,从而破坏了鳞片上环片排列的规律性,在鳞片上留下的痕迹。副轮的识别特征有:副轮只出现在少数鳞片上;副轮不清晰、不完整和连续,仅局限于某一区域或某两个年轮间;疏密型的年轮,内缘是密环,外缘为疏环,若为附轮,则与此相反;

23、副轮构成的“生长年带”及其“疏带”和“密带”的比例不协调等。幼轮是由于幼鱼入河降海和食性转换等因素引起。幼轮亦仅限于部分个体,通常把秋冬直到翌年早春采集的未满周岁的鱼的实际体长,和根据鳞片退算的一龄鱼体长进行对照即可识别幼轮。11年龄退算体长(mm)年增长(mm)生长比速生长常数生长指标13043040.4060.2230.1260.610.560.44123.31101.7571.8424561523570114464676从表中可分析出,鲤在2龄前生长最快,3龄后生长减慢。12反映性腺成熟程度的一种指数,即性腺重与去内脏后体重的比值。成熟系数越高,性腺发育越好。周年对某种鱼类的性腺成熟系数

24、进行测定,可确定鱼类的产卵期以及性腺成熟程度,在人工繁殖中,可根据其性腺成熟系数掌握催产时间以及催产剂量。13称取鱼体去内脏后的体重,然后取期卵巢称其重量;在卵巢的不同部位取样品4-5份,样品重1-5g左右;每份样品取相同重量进行卵粒计数,凡已积累卵黄的卵粒都应计入;计算几份样品的平均值乘以卵巢重即可得到绝对怀卵量;用绝对怀卵量除以鱼体空壳重即可得到相对怀卵量。14一次产卵型鱼类,在一个产卵季节内,卵子是一批同时成熟,一批同时产完,产完后的卵巢内只有第2时相的卵母细胞和一些空滤泡,这些第2时相的卵母细胞只能在下一个产卵季节才能产出,如鲢、鳙等;分批产卵型鱼类,在一个产卵季节内,卵子是分批成熟,

25、成熟一批产出一批,产过一次卵后的卵巢中还有不同时相的第3、4期的卵母细胞,这些卵母细胞在同一产卵季节内一待发育成熟,即可产出。15鱼类产卵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产卵场的条件,如水温、水流、水质、底质、光线及附着物等。水体中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具备了某种鱼类的产卵条件,鱼类大批群集进行繁殖,这个区域就成为这种鱼类的产卵场。如果产卵场和产卵条件受到破坏和干扰,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鱼类的繁殖。成熟亲鱼得不到适合的产卵条件就不会产卵,卵粒将被逐渐吸收,甚至从此不再成为产卵场。因此保护鱼类产卵场和产卵条件不受破坏,对保证鱼类的繁衍,提高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16敝水性产卵鱼类是将卵产在水

26、层中,卵在水中悬浮流动状态下发育。与其相适应,这类鱼一般多产浮性卵和飘浮性卵,有些种类为了不使卵粒下沉,保证受精,顺利孵化,常在山洪暴发,水位上涨时,在江河中、上游产卵。草上产卵鱼类将卵产在水草或树根上,这类鱼卵具有黏性,以便附着,不致于卵粒下沉,影响胚胎发育。通常能在静水中产卵,如鲤、鲫鱼。17鱼类繁殖方式多样性的主要形式有: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卵产在水中,在水中受精、发育,如多数淡水鱼类。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卵产在水中,在水中受精,受精卵置于亲体外表或内部发育。如罗非鱼受精卵在雌性口腔内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卵在鱼体内受精,产出受精卵,在体外发育,如杜父鱼。卵胎生:卵在体内发育的营养由

27、卵黄供给,如食蚊鱼。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胎生:卵在体内发育由母体供给营养,如灰星鲨。18我们塘堰养的种类多数为青鱼、草鱼、鲢、鳙、鲤等,从这几种鱼的生活习性来看,青鱼和草鱼为中下层鱼类,而鲢、鳙为中上层鱼类,鲤鱼为底层鱼类,由于它们的这种不同生活环境,各种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对池塘立体水面,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从这几种鱼的食性来看,草鱼以水草、浮萍等水生高等植物为食,青鱼以底层软体动物为食,鲢、鳙则分别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因此,当我们在饲养草鱼的过程中,草鱼的残剩食物以及排的粪便,可以起到培育浮游生物的作用,而这些正是鲢、鳙的食物,鲤鱼则以水底层植物碎屑,水生昆虫、虾等为食,这几种鱼的合理搭配饲养也就可以对水体的饵料充分利用。19水温和溶氧是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主要两个外界因子。在适温范围内,水温愈低,发育愈慢;反之,水温高,发育快。高于或低于水温阈值,胚胎发育不正常会产生一些畸形怪胎或中途夭折。受精卵和仔鱼期耗氧量的相对值较高,因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溶氧量,才能保证顺利发育,流水中孵化率高的原因就源于此。20洄游是鱼类的一种特殊式型的运动,其主要特点有:洄游有一定的目的和原因;通常具有集群性;洄游具有一定规规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鱼类通过不同目的的变换栖息场所,进行洄游,可以完成产卵繁殖,索取丰富的饵料,深水处越冬等生命活动,保证种族的生存、发展和延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