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0096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环评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项 目 名 称: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场项目建设单位(盖章):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四年八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

2、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场项目建设单位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蔺小军联系人王世泰通讯地址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3485496666传真-邮编031300建设地点晋中市灵石县南关镇南关村小原上荒沟内立项审批部

3、门灵石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灵发改备案201444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7723固体废物治理占地面积(平方米)81600绿化面积(平方米)81600总投资(万元)1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3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2.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1、项目提出的背景灵石县南关镇内建设有电厂、煤矿、洗煤厂等,为避免区域内灰渣、矸石等固体废物随意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拟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场,主要用于处置电厂产生的灰渣,煤矿、洗煤厂等产生的矸石。本项目固废综合处置场处置的灰渣主要来自于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

4、25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矸石主要来自于灵石县伟鑫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25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2台50兆瓦直接空冷煤矸石发电机组,该项目于2005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审【2005】924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环评中要求电厂在三教村东沟内设置贮灰场,其灰、渣部分综合利用后,剩余部分送贮灰场贮存;根据调查,电厂贮灰场尚未进行建设,本项目建成后可对电厂灰渣进行处置;灵石县伟鑫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灵石县南关镇道美村西南约600m,年入选原煤120万吨;该项目2012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灵石县环境保护局以灵环管涵【2012】003号文对该项目进行

5、了批复,环评中要求矸石外售进行综合利用,销售受阻时送南关镇经济联合社矸石处置场处理;南关镇经济联合社矸石处置场于2010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未进行建设,为满足区域内灰渣处置要求,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拟按照类固废处置场要求对该处置场进行建设,建设完成后仍能够满足伟鑫煤化矸石处置要求。2、项目的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本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报告级别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于2014年5月29日正式委托山西清源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评工作。接受

6、委托后,环评组立即组织人员赴现场实地踏勘。经现场踏勘,本项目已经建设完成,2013年年底开始投入使用,目前,灰渣堆放量约为10万m3,矸石堆放量约为5万m3,主要堆存于东侧区域,本项目属于未批先建项目。环评人员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统计、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版),灵石县环境保护技术评估中心于2014年8月18日在灵石县主持召开了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审查会,根据技术审查意见,环评项目组人员对报告表进行了修改完善,由建设单位上报环境主管部门请求批复。二、项目概况1、

7、项目名称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场项目2、建设单位灵石县旭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晋中市灵石县南关镇南关村小原上荒沟内,固废场起始点地理坐标为:N364158.52,E 1114137.95;堆石拦截坝(初期坝)地理坐标为:N364153.73,E 1114103.83。交通位置见附图1、地理位置见附图2。5、处置场类别本项目固废处置场用于储存灰渣、煤矸石。电厂灰渣属于第类一般固体废物,煤矸石属于第类固体废物,根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第类、第类固体废物应分别处置;本项目固废处置场按类场要求进行了设计和建设。6

8、、建设规模(1)处置场容量本项目属山谷型处置场,最终堆积高程确定为1956年黄海高程778.0m,最大堆积高度为88m,容量可达280.5104m3。(2)已堆存量及剩余容量根据现场调查,目前本项目已堆存灰渣约10m3,矸石约5万m3,堆存于处置场东侧区域;剩余容量265.5万m3。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年排灰渣量约29.38104t。按粉煤灰的压实密度为1.4g/cm3计算,全厂年排灰渣量约为21104m3;灵石县伟鑫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年排矸量约为15104t,按照密度为1.5g/cm3计算,全厂年矸量约为10104m3。剩余容量能够满足电厂和洗煤厂需求。7、堆存方式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东侧已经

9、进行了堆存,已达到最终堆存高度,表层已经覆土。本项目拟采用由堆积坝(初期坝)坝前向沟尾堆积的方式,以1:50的坡面坡向沟尾进行分层碾压筑坝;灰渣、矸石进行分区处置。场地内布置成2012m的条带形,灰渣、煤矸石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堆存;灰渣、煤矸石分别由南北方向向中心堆积。8、建设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堆石拦截坝(初期坝)、排水系统、防渗系统、运输系统及绿化工程的建设。其中排水系统包括渗透竖井、排水涵洞、排水沟、排水明渠、消力池等,防渗系统采用土工膜进行防渗。本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评价采用纪实评价的方法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进行分析。本项目工程内容一览表见表1。表1 工程内容一览表建设内容建设规模

10、建设进度主体工程处置场处置场最大堆积高度为88.00m,容量为280.50104m3;灰渣、煤矸石分区处置,灰渣容量190万m3,煤矸石容量90.5万m3;已建防渗工程场区及边坡防渗采用土工膜和优质粘土进行防渗;底层进行平整、碾压,压实系数0.93,防渗结构为:0.5m黄土+土工膜+0.5m黄土层,土工膜选用600g/m2一布一膜,防渗系数小于10-11cm/s;边坡防渗未建设堆石拦截坝(初期坝)防渗堆石拦截坝坝基、上游边坡采用反滤层进行防渗,反滤层结构为:200mm碎石+200mm石子+200mm粗砂+1.5mmHDPE土工膜+100mm粗砂;已建渗透竖井防渗渗透竖井外包裹一层600g/m2

11、的土工布,内衬一层CE121土工网;已建排水系统防渗坝体排水沟至消力池采用D315波纹排水管,消力池采用土工膜防渗,防渗结构为:100mmC10砼垫层+2布1膜土工膜+TGSG15-15双向土工格栅+50mm1:3水泥砂浆+500mm浆砌块石池壁,土工布标准为200g/m2,土工膜为1.0mmPE;已建排水系统排水沟排水沟沿场区顶面布设,用于收集上游汇集雨水并引流雨水至下游,浆砌石结构,底宽0.5m,顶宽1.1m,深度0.8m,长度约为2000m,坡降为0.005;未建排水涵洞位于场区底部,用于收集渗透竖井收集的场区内及渗入固废堆体的雨水,长度442m,平均比降为0.0754;排水涵洞分为LD

12、-A及LD-B两种规格,LD-A型廊道上最大堆积高度为70m,LD-B型廊道上最大堆积高度为50m;排水涵洞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A型混凝土量为3.336m3/m,B型混凝土量为3.005m3/m;已建渗透竖井场区内设有3座3.0m渗透竖井,1#竖井高20m,2#竖井高60m,3#竖井高68m,由西向东依次布置;每座竖井沿环向分布有12个0.1m0.1m的排水孔,竖向间距为0.5m;竖井处堆积面应始终低于周围堆积面1m;用于收集、排放场区内的雨水;已建消力池用于收集排水沟和排水涵洞排出的雨水;消力池位于堆石拦截坝下游,容积为200m3,钢筋砼结构;已建马道排水沟堆积标高每上升10m设一道马道,

13、马道上设0.5%坡度由坡向两侧坝肩排水的排水沟;排水沟底宽0.3m,顶宽0.5m,深度0.20.7m不等;排水沟至消力池中间采用D315波纹排水管;未建排水明渠消力池下游设23m排水明渠,浆砌石结构;已建堆积坝本项目初期坝为碾压式堆石拦截坝,高18m,内外坡坡比为1:2,坝顶宽6m,坝底宽76.4m,坝长77.66m,坝体厚676.4m;上游坝肩、坝基设置土工膜反滤层;后期采用粉煤灰碾压形成永久边坡;坝基压实系数不小于0.96;未建防护边坡堆积坡坡比1:4,使边坡处于堆积稳定角,堆积标高每上升10m设置1条马道,马道宽4m,设置7级马道,采用泥灰结碎石路面。未建辅助工程管理站位于本项目北侧沟口

14、附近,建筑面积约20m2,作为日常工作人员管理用房。已建储运工程运输道路场区外道路场区外运输距离在11km左右,其中利用现有公路10km,本项目需新建1km入区道路;路面进行硬化,宽不小于6m;已建,未硬化场区内道路场区内道路800m,为临时道路,采用处置场及周边土、石渣,宽不小于6m;未建环保工程扬尘处置场及时覆土;设置1辆洒水车,对处置场及运输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已建雨水设置排水沟、排水涵洞、消力池,处置场上游及场区内雨水经排水沟收集、经消力池消力后排入沟谷下游;渗入处置场内的雨水经排水涵洞排入消力池,沉淀后回用于处置场洒水;排水沟未建设防渗场区及边坡采用土工膜及优质粘土防渗,堆石拦截坝上游

15、坝肩、坝基设置反滤层,消力池设土工膜防渗;边坡防渗未建设生态设置永久性防护边坡,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覆土绿化。未建9、固废来源及成分(1)灰渣灰渣来源本项目灰渣来自于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厂,电厂年排灰量14.69万t,年排渣量为14.69万t,年灰渣总量为29.38万t。灰渣成分灰渣成分见表2。表2 灰渣成分一览表项目烧失量SiO2AL2O3Fe2O3结果(%)2.6056.3830.414.12项目CaOMgOSO3TiO2结果(%)1.840.580.771.18(2)矸石煤矸石来源煤矸石主要来源于灵石县伟鑫煤化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位于灵石县道美村西南600m处,年洗选原煤1

16、20万吨,主要煤源为当地的4、9、11号原煤,年矸石产生量约为15万吨。煤矸石成分本次评价收集了灵石县区域内4、9、11号煤矸石化学成分,见表3。表3 煤矸石成分一览表项目成份SiO2Al2O3Fe2O3CaOMgOTiO24号数值50.8719.723.800.160.320.86成份P2O5SO3K2ONa2OMnO2烧失量数值0.020.480.640.050.0223.069号数值54.612.594.8216.040.631.08成份P2O5SO3K2ONa2OMnO2烧失量数值0.031.201.070.140.0057.7811号数值59.426.616.321.950.711.

17、54成份P2O5SO3K2ONa2OMnO2烧失量数值0.0181.461.230.190.0050.5710、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11、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本项目职工定员为5人,对本项目进行日常管理,在本项目沟口北侧设置1间管理站,为管理人员提供临时管理场所,冬季采暖由电暖气提供,职工均为附近人员,管理站内不设食堂、宿舍。12、管理站本项目设置1座管理站,管理人员对处置场进行日常管理,场区内设置碾压车1台,洒水车1台。三、固废综合处置场总体布置1、土地利用情况本项目位于灵石县南关镇南关村小原上荒沟内,项目占地为南关村集体用地,本项目建设单位与南关村村委签

18、订了占地协议,本项目处置场封场后,土地归南关村所有。根据林业局关于本项目固废处置场现场勘验情况的函及现状调查,项目所在区域不在韩信岭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占地面积122.4亩,地类分别为林地和非林地,其中林地面积117.15亩,非林地5.25亩,其中林地主要为灌木林地,权属为灵石县南关镇南关村集体林地。针对项目占用林地情况,根据山西省征用、占用林地补偿费收取和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暂行办法,建设单位需进行林地补偿,主要通过缴纳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进行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根据林地类型及当地补偿标准确定。2、处置场概况项目所在沟谷呈“U”字型,为山谷型处置场;该荒沟为盲沟,东西走向,东高西低

19、,沟口位于西侧;沟长约800m,平均宽度约100m;项目所处区域为土石山区,沟底有基岩出露,上部覆盖黄土;项目所在区域植被以灌木林地和草地为主,灌木主要为荆条、酸枣等,草本植物主要为蒿草类等,植被覆盖率较好。项目区海拔高程在683.83-873.58m,高差约为189m。根据初步设计,堆积高程确定为1985年黄海高程778.00m,最大堆积高度为88.00m,占地投影面积为8.16hm2,上游汇水面积为0.52km2。3、平面布置本项目沟口处设置一座堆石拦截坝(初期坝);处置场由筑坝区和贮存区两部分组成,筑坝区由堆石拦截坝(初期坝)向东侧逐级堆放,每10m设置1个台阶,台阶上布设4m宽马道,最

20、大堆积高度为80m;本项目拟采用灰渣筑坝;贮存区分灰渣贮存区、煤矸石贮存区,灰渣贮存区位于西侧,煤矸石贮存区位于东侧;堆积达到设计高程后形成最终堆积平面;在堆积边坡和最终堆积平面覆土后进行复垦。处置场顶部边缘设计排水沟,收集处置场上游雨水,雨水经消力池消力后排入沟谷下游;本项目每级马道上设置马道排水沟,收集场区顶部及坡面雨水,排入消力池,经消力池消力后排入沟谷下游;场区内设3座渗透竖井,底部设排水涵洞,场区内雨水经渗透竖井汇入排水涵洞,经排水涵洞排入消力池,经沉淀后回用于处置场洒水。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3。4、剖面布置项目区海拔高程在683.83-873.58m,高差约为189m;西侧沟口

21、标高690m;坝堤标高沟口处设一座堆石拦截坝(初期坝),坝顶标高710m,堆石拦截坝高约18m,坝肩内、外坡坡度为1:2;向东布置7级马道,外坡坡度为1:4,达到最大堆积高度88m后形成最终堆积平面,顶部标高为778m。每压实堆放9.5m的灰渣,其上部覆盖0.5m黄土。处置场最终堆积平面覆土两层,一层为0.3m的粘土阻隔层,一层为0.5m的黄土覆盖,用于绿化恢复。项目剖面示意图见附图4。5、运输道路根据调查,场区外运输距离在11km左右,其中利用现有公路10km,本项目需新建1km入区道路;路面进行硬化,宽不小于6m;场区内需建设临时道路,长度约为800m,采用场区及周边土、石渣,宽不小于6m

22、;可满足运输车辆进出需求。四、排水系统布置1、汇水面积本项目上游汇水面积为0.52km2,场区内汇水面积为0.08km2。2、排水沟参数设置(1)排水沟根据本项目初步设计,依据当地水文气象资料,频率为P=3.3%的洪水总量为3.62104m3,频率为P=1%的洪水总量为5.76104m3,频率为P=0.2%的洪水总量为8.74104m3,因此,上游排水沟设计参数为:采用浆砌石结构,底宽0.5m,顶宽1.1m,深度0.8m,长度约为2000m,坡降为0.005,可满足上游汇水有序外排。(2)马道排水沟沿各级马道进行设置,排水沟底宽0.3m,顶宽0.5m,深度0.2-0.7m不等,共设7级。(3)

23、渗透竖井由东向西依次设计,共计3座,直径为3.0m,1#竖井高20m,2#竖井高60m,3#竖井高68m,3座竖井由西向东依次布置,竖井底部标高分别为690m、700m、710m;每座竖井沿环向分布有12个0.1m0.1m的排水孔,竖向间距为0.5m;渗透竖井两侧坡降为0.02,竖井周围形成积水坑,汇集处置场区内雨水。(4)排水涵洞场区底部设置排水涵洞,用于收集渗透竖井收集的雨水,长度442m;排水涵洞分为LD-A及LD-B两种规格,LD-A型廊道上最大堆积高度为70m,LD-B型廊道上最大堆积高度为50m。排水涵洞为拱形结构,底部宽1.2m,高1.8m;钢筋混凝土结构,A型混凝土量为3.33

24、6m3/m,B型混凝土量为3.005m3/m。(5)消力池底部宽4m,顶部宽7m;底部长7m,顶部长10m,深4m,总容积为200m3,钢筋砼结构。排水系统示意图见附图5。本项目处置场最终设计堆高88m,最终堆积高度778m;本项目处置场地势东高西低,根据项目实际建设情况,3座竖井由西向东依次布置,竖井底部标高分别为690m、700m、710m;3#竖井井口标高为778m,能够达到最终设计堆高,能够满足处置场排渗需求;本项目处置场排水涵洞位于场区底部,长442m,连接3座竖井底部至初期坝下游,能够将渗透竖井渗水排出厂区;因此,本项目排渗竖井、排水涵洞能够满足本项目排渗需求。五、取土场本项目设置

25、一座取土场,占地面积约为3000m2,位于本项目固废处置场西北方向2km处,紧邻G108国道,交通便利;距离最近的村庄杏卜村约200m;取土场位置见附图2。取土场占地为荒地,主要地表植被为蒿类等草本植物;取土场采用削坡开级,从下到上每级削坡垂直高度为2m,第1级削坡坡比为1:1,采用砌筑浆砌块石进行坡面护坡,设计护坡厚度为0.3m,其余削坡坡比为1:0.8,每两级削坡之间设有马道,马道宽2m。在取土场周边布设截洪沟,马道内侧布设横向排水沟,排水沟与周边截洪沟相接,取土场周边截洪沟与取土场东侧道路排水沟相接。取土场表层黄土平均厚度为20m,可取土量约为6万m3,本项目固废场覆土所需土方量约为5万

26、m3,取土场土量能够满足本项目土方需求。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4。表4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规模容积万m3280.5二年运输量万t/a44.38三劳动定员人5四占地面积1处置场占地面积m2816002取土场占地面积m230003绿化面积m284600绿化率100%4运输道路m11800利用已建道路10km,新建场区外道路1km和场区内道路800m。六工程投资万元1500全部为企业自筹。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固废综

27、合处置场,配套建设防渗、排水、拦洪、截洪工程等;根据项目实际建设情况,评价针对施工期遗留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1、施工期遗留环境问题(1)处置场1)排水系统本项目处置场配套建设场内排水系统,其场区内主要建设内容为3座渗透竖井、排水涵洞及消力池,根据现场踏勘及施工监理报告,渗透竖井、排水涵洞、消力池已经建设完成,能够满足项目排渗需求。为满足项目排洪、截洪需求,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处置场上游设置排水沟,将处置场上游雨水引至沟谷下游排放,减少处置场内汇入雨水量;根据现场踏勘,排水沟尚未建设;为及时将处置场区内雨水排除场外,建设单位拟在后期子坝上设计马道;根据现场踏勘,马道排水沟尚未建设。(2)排

28、渗工程为满足类固废场使用要求,处置场需进行防渗处理;根据施工监理报告可知,本项目排水涵洞顶部铺设了土工膜;能够满足项目防渗需求;根据现场踏勘,处置场边坡、初期坝、渗透竖井等未完成防渗工程的建设。 (3)运输道路本项目场区外道路已经建成,但尚未进行硬化,车辆经过时扬尘量较大。2、取土场(1)表土堆存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取土场已经开始使用,表层土剥离后在取土场出口处露天存放,降雨冲刷会引发水土流失。 (2)排水系统本项目取土场未设置排水沟,土方开挖后,黄土层裸露,降雨时引发水土流失。根据本项目现有环境问题,评价提出以下环境整改措施:1、工程措施(1)处置场1)排水系统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处置场投入运

29、行前完成上游排水沟的建设;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结构,底宽0.5m,顶宽1.1m,深度0.8m,长度约为2000m,坡降为0.005。处置场运营过程中,随着子坝堆积,按照要求建设马道排水沟;排水沟底宽0.3m,顶宽0.5m,深度0.2-0.7m不等,共设7级。2)排渗工程评价要求处置场投入使用前,完成边坡、初期坝、渗透竖井等工程的防渗工程;防渗工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采用土工膜防渗;另外,由于本项目东侧已经进行了堆存,其边坡未进行防渗处理,评价要求完成未堆存区域边坡防渗工程后,将已堆存的灰渣、煤矸石移到防渗工程完善区域,完成整个处置场防渗工程建设;灰渣、煤矸石分区堆存;由初期坝坝前向沟尾堆存。

30、3)道路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处置场投入使用前完成道路硬化;(2)取土场评价要求取土时表层土集中堆存,使用苫布进行覆盖,待取土完成后进行地表恢复;取土场周边布设截洪沟,马道内侧布设横向排水沟,排水沟与周边截洪沟相接,取土场周边截洪沟与取土场东侧道路排水沟相接,减少取土场区水土流失量。2、管理措施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加强管理,灰渣、煤矸石严格进行分区堆存,不得混堆;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保证防渗工程能够满足防渗要求,固废处置场不会坠周围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加强道路管理,减少运输扬尘的产生;另外,处置场堆至设计标高的区域及时进行绿化恢复,取土场取土完成后及时进行复垦,恢复期间对裸露地表进行洒水抑尘或覆盖,减

31、少扬尘及水土流失量。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晋中地区南端、东倚太岳山,以沁源为邻,西连吕梁山和交口县接壤,南穿雀鼠谷,同霍州市、汾西毗邻,北越冷泉关,与介休市、孝义市相望。地理座标为东径11120112,北纬364037。全县总面积1206km2。灵石县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本项目位于晋中市灵石县南关镇南关村小原上荒沟,固废场起始点地理坐标为:N364158.52,E1114137.95;堆石拦截坝地理坐标为:N364153.73,E1114

32、103.83。交通位置图和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和附图2。二、地形地貌灵石县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长期以来的风雨冲刷,形成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土石山地。县域整体地形呈东西高、中部低的宽槽形,东部为太岳山(霍山),西部为吕梁山。全县由东西两山向中部汾河河谷自然形成三级阶地,东部太岳山(霍山)诸峰尖阳山、孝文山、石膏山、绵山与西部吕梁山峰中华山、老虎山遥相对峙为第一阶梯(中山区),海拔均在1000m以上,最高海拔2567m,面积约为336. 4km,占全县总面积的27.8%;东山的要西塬(马和塬)、秦树塬、正峰塬、汤村塬及穿插延伸的逍遥岭、摩天岭、韩信岭、静升北山等土石山地和西山的坛镇塬、罗

33、汉塬、坛针塬、寨头塬、建新塬、文殊塬及穿插延伸的秦王岭等土石山地为第二阶梯,海拔为800-1200m,面积约为692. 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7.6%;中部汾河及其支流静升河、仁义河中下游冲积淤浸形成的河谷滩地为第三阶梯,海拔600-800m,最低处南关镇石桥村,海拔574m,面积约为176.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4.6%。项目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区,固废场所在沟谷内地形为东高西低,由东向西倾斜下降,两岸边坡陡峭,地面标高在683.83-873.58m,高差约189m。三、地层概况区域内第四系黄土和红土覆盖面积广泛,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古生界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下统和上统

34、,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古生界主要为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二叠系;新生界主要为上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区域地层划分情况见下表。表5 区域地层划分简表地层单位厚度(m)主要岩性界系统组最小最大新生界KZ第四系全新统Q410亚砂土、粉细砂及砾石更新统马兰组Q36590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夹钙质结核离石组Q21080浅红色亚粘土、夹钙质结核上第二系N上新统静乐组N2220深红色粘土、砂质粘土夹砾石南坛组N2150120棕红色砂质粘土夹砾石层古生界PZ二迭系P上统P2上石盒子组上段P2S390.6238灰紫色、黄绿色砂岩、砂质泥岩上石盒子组中段P2S285.3113灰紫、黄绿色含砾砂岩、砂质泥岩上石盒子

35、组下段P2S1119.8158黄绿、杏黄色砂岩、砂质泥岩夹紫色泥岩下统P1下石盒子组下段P1X89.55140黄绿色砂岩、砂质泥岩,下部有薄煤层山西组P1S20.369.1灰白色砂岩、砂质泥岩及可采煤层石炭系C上统C3太原组C3t63.8102.7砂岩、泥岩、石灰岩及可采煤层中统C2本溪组C2b6.7620砂岩、灰岩、煤线及铝土岩和山西式铁矿奥陶系O中统O2峰峰组O2f63.6126.8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石膏层上马家沟组O2s154.2250上部为白云质灰岩,中部白云质灰岩,下部白云质泥岩四、地质概况灵石县境内的地质特征是以古生界沉积岩石地层为主,地质构造简单,主要表现为断裂和褶皱,而断裂主要

36、集中在两渡、南关、西许以东及军寨以南。灵石县境内地质构造处于沁水块坳的太岳山坳翘起带的北部西缘,临汾-运城新裂陷的洪洞-临汾凹陷北端,吕梁块隆的阳泉曲、汾西盆状复向斜东端。项目所在区域总体地质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复背斜倾向分别为南东和北西。其中波浪式平缓褶皱较发育,局部也存在小规模的断裂,地层倾角一般为8-15,局部地段因断裂及褶皱影响,倾角大于20。区域内无岩浆侵入。五、气候、气象灵石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春季回暖迅速,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本县境内气候大致分为:河谷温暖区、低山温凉区和高山温寒区。根据山西省灵石县气象局历史气象资料

37、统计分析,全年平均气压为924.3hpa,平均气温为10.8,极端最高气温为38.5,极端最低气温为-22.1;年平均降水量为481.3mm,最大日降水量为131.6mm;年平均蒸发量为1761.6mm,最大冻土深度为93cm,最大积雪深度为19cm,沙尘暴日数为4天。六、地表水系灵石县境内主要河流为汾河,其主要支流有静升河、仁义河、小河、段纯河等。汾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麓,穿越太原盆地,从本县北部两渡镇桑平峪入境,流经两渡、翠峰、厦门、南关四镇,由南关镇石桥村流向霍州市,在河津市西南汇入黄河,全长694km,流域面积23945km2。测区内长约38km,占总长5.5。根据汾河义棠站1962

38、1993年观测资料,汾河多年平均流量2.79m3/s,年均最大流量6.29m3/s(1990年),最小流量0.06m3/s(1987年)。仁义河:汾河的一级支流,位于灵石县城东南,发源于沁源县鱼儿泉乡石板店村,在新寨村汇集南来沟、北来沟两支流后,流入灵石县境内,经石膏山林场、西许、仁义到南关村注入汾河。河长40km,流域面积257km2,河道纵坡18,在灵石县境内长度为30km,流域面积189km2。该河19562000年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978万m3。本项目固废处置场距离最近的河流仁义河800m;取土场距离汾河100m。灵石县地表水系图见附图6。七、地下水概况区域岩溶地下水的补给以降雨直接

39、入渗及河川径流集中渗漏补给为主。降水入渗主要在向斜两翼大面积碳酸盐岩裸露区,地貌上为中低山,裂隙溶洞及干谷发育,利于入渗。入渗量占泉水补给量的80%。河川渗漏以向斜轴部汾河流经地段为主,长年渗漏补给段位于两渡至什林间。从西部大面积灰岩区入渗的地下水,从北部灵石一带汾河谷中渗漏的河水及从东部的来水均向河谷下游区汇集,在什林至泉口一带及两岸形成了岩溶水的汇集区,岩溶向深部发育。该区水力坡度平缓,北西-南东向水力坡度平均约万分之九;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平均约为万分之九,说明该区径流畅通,岩溶发育,并存在北西-南东及近南北向的强径流带。岩溶水最终向郭庄泉排泄。根据工程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区域勘测深度范围内

40、未发现地下水。八、郭庄泉域1、概况郭庄泉域出露于霍州市南7km处东湾村至郭庄村汾河河谷中,南北分布长度约1.2km,面积约0.5km2。天然状态下,泉水以泉群或散泉形式出露,大小泉眼共60多个。泉水出露标高516521m。19561984年多年平均流量为8.17m3/s,由于泉域岩溶水开采等人类活动影响及降水量减少,19851995年泉水平均流量为6.29m3/s。天然状态下,泉水年际不稳定系数为1.45,属稳定型泉水。泉水化学类型为HCO3S04-CaMg型,矿化度430920mg/l,总硬度445.7mg/l,水温为1618.5。泉域分布范围包括临汾地区的汾西、霍州、洪洞,晋中地区的灵石、

41、介休,吕梁地区的汾阳、文水、孝义、交口等市(县)。属汾河复向斜,处于吕梁山大背斜和霍山大背斜之间。向斜西翼(即泉域西部)广泛分布奥陶系可溶岩地层,中部大面积覆盖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及砂页岩地层,是汾西煤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奥陶系中统灰岩、白云质灰岩是泉域内主要岩溶含水层,总厚度约350550m,为泉域岩溶水提供了巨大的调蓄空间。泉水于郭庄一带出露是由于近东西向的郭庄背斜隆起,岩溶含水层在汾河侵蚀作用下出露于河谷,成为地下水排泄通道;另一方面近东西向下团柏断层、万安断层形成的阶梯状断裂带使南侧石炭、二叠系地层成为良好的阻水带,使岩溶地下水受阻溢出地表形成侵蚀溢流泉。泉水多年平均(19561984年)

42、降水量为552.4mm。2、泉域范围西部边界:北中段:大体平行于紫荆山断裂带,为地表分水岭边界。边界走向由北向南自八道年山-交口县土湾垴子(2046.3m)-棋盘山-石口-隰县五鹿山东-泰山梁(1625.8m)。西南端:以青山峁背斜、山头东地垒以及其南部短轴背斜与龙子祠泉域为界。边界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自泰山梁-青山峁(1625.2m)-上山村(1432.7m)-青龙山(1332.6m)-西庄。北部边界:为汾河向斜翘起端,亦以地表水分水岭为界,西段与柳林泉域相邻。边界走向由西向东,自土湾垴子-交口县上顶山(2100.7m)-井沟梁(1690.5m)-中阳县上顶山(1793.8m)-离石顶天垴南(1

43、980.6m)-文水拐岭底-汾阳桑枣坡-宋家庄-文水神堂。东部边界:北段:汾阳市到灵石县马河之间为一北北东向大断裂,东盘新生界地层较西盘下落8001200m,此断层不仅构成太原盆地与灵石隆起的边界,也成为郭庄泉域的阻水边界。南端:马河以南为走向南北的霍山断裂,形成泉域阻水边界。整个边界走向由北向南,自神堂-汾阳杏花村-见喜-孝义司马-大孝堡-介休义棠东-秦树-灵石西许-霍州冯村-李曹东-闫家庄东。南部边界:以万安断层为阻水边界。边界走向由西至东自洪洞西庄-康家坡-堤村南-南沟-闫家庄东。按上述边界圈定的泉域面积为5600km2,其中裸露可溶岩面积为1400km2。按行政区划分:吕梁地区2991

44、km2,临汾地区1552km2,晋中地区1057km2。3、重点保护区范围郭庄泉域岩溶水排泄带是我国北方大水矿床之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中团柏矿、圣佛矿、白龙矿、南下庄矿,存在带压开采突水问题。因此在划定重点保护区时除考虑泉水集中出露带、现有重点水源地外,为防止矿坑突水,保护岩溶水免遭破坏,也是重要依据。据此划定的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以汾河河谷为中心,北起什林大桥,南到团柏河口,东部以辛置-邢家泉-三孔窑-朱杨庄-什林镇为界,西部以申村韩家垣-上柏团-滩里-前庄-后柏木沟-许村为界。保护区范围约l45km2。其中团柏等四矿面积84.4km2,探明煤炭储量9.16亿吨。4、项目与郭庄泉域相对位

45、置本项目不在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也不在裸露岩溶区内。根据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在重点保护区以外的泉域范围内,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控制岩溶地下水开采;(二)合理开发孔隙裂隙地下水;(三)严格控制兴建耗水量大或对水资源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四)不得利用渗坑、渗井、溶洞、废弃钻孔等排放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倾倒污物、废渣和城市生活垃圾。本项目不在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内,距离重点泉域最近距离为7km;项目与泉域相对位置见附图7;本项目不开采地下水,经采取防渗和集水措施后不会对水资源产生影响,另外,本项目属于固体废物综合处理项目,能够有效治理固体废物乱排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要求。九、南关镇乡镇水源地南关镇乡镇水源地现有5眼水源井,分别布置在紫嵘酒店(1#)、南关电厂(2#)、南关矿区(3#)、南关村供水工程供水站(4#)和太原铁路局太原供电段南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