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0106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年)精神,继续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我校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突出多元化培养”的主线,突出学校海洋特色,全面施行本科教学运行体制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科学有效配置,培养

2、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二、发展目标 构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导师制,形成并完善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业进程、自主选择专业、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为显著特征的教学管理模式。 三、主要内容 (一)施行“自主选课制”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跨专业、跨年级任意选修学校开设的所有本科课程。 2.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课按照“定额+浮动额”设置,定额即该专业高考录取学生的总量,浮动额即各专业课提

3、供不低于可容纳学生总量20%的名额,供其他专业学生选修。 3.学生要获得某专业的毕业证书,必须选修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从该专业毕业的全部教学要求。 (二)施行“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 “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指将每个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要求和学分要求作为一个标准参照模式,将每位学生所修的所有课程及所得学分作为一个待识别模式,通过逐一比较待识别模式与标准模式的“贴近度”,确认学生实际主修专业和毕业专业。 学校逐学期、逐学年对学生已修课程进行“模式识别”,识别结果实时向学生通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业状况,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重新确立专业方向、调整职业取向,自主安排学习

4、内容和学习进程,提供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实施“弹性学制”和三学期制 配套实施3-6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学生在校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可提前1年或推迟2年毕业。同时,为便于学生集中安排个性化的实验课程、实习等实践环节,施行“春、秋、夏”两长一短的3学期制度,其中春、秋两个长学期各安排16个教学周,夏季短学期安排4个教学周。 (四)实施“双专业、双学士学位和主辅修制”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自主选课,完成两个专业全部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取得专业类课程的学分相当于两个不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要求的专业类课程学分之和,即取得申请本科双专

5、业毕业资格。申请毕业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即取得申请授予双学士学位资格。 实施主辅修制度。学校规定在修业年限内达到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基本学分要求,同时所修另一专业设置的专业类课程的学分达到该专业毕业基本学分60%以上者,颁发另一专业辅修证书。 (五)实行按学分计收学费 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中实行按学分计收学费。学生学费由专业注册学费和课程学分学费构成。 专业注册学费由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生均培养成本制定并报省物价、财政部门核准,不同专业的专业学费有所不同。课程学分学费按学生实际修读课程的学分数收取,每学分学费标准为100元。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规格,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途

6、径 根据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行开放培养的指导思想,学校按照一般培养规格、特殊性培养规格、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分类,贯通各种规格的培养过程,探索和完善不同的实现途径,并据此建立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践体系相融合的机制,构建学生自主选择实现路径的动态体系。 (二)构建“三类五层多元(源)”结构的课程体系 为贯彻“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三类五层多元(源)”结构的课程体系: 1.三类:全校本科课程分为“公共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类; 2.五层:每个专业的课程按照“本科通识教育层面”、“本科基础教育层面”、

7、“学科基础教育层面”、“专业知识教育层面”和“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五个层面进行设置; 3.多元:在“本科通识教育”层面共设置“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人文经典与人生修养、艺术鉴赏与审美人生、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共五个模块课程组,其中“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课程模块突出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本科基础教育层面”的课程,分别采取分类、分级的分层课程组织模式,以适应不同学科门类及学生个体需要的差异。 在其他三个专业教育层面,通过设置不同的理论课程及实践环节,实现专业教育的多个培养方向、多种培养规格分类。 (三)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培育机制 建设丰富的优质课程资

8、源并合理有效利用,是实现学生自主选课的保障。学校在开发、开设新课程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批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在海洋科学等专业,开设由国际学术大师讲授的学科前沿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立由国内著名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作家和文学教育家授课的“名家课程体系”等,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总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课程需求。同时,不断拓展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将国内外网络视频公开课以及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课程纳入学校学分认定范围,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质量评估前提下,自主选修东西部课程联盟的MOOCs课程,并纳入培养计划。 (四)完

9、善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为加强对学生自主选择的指导,引导学生的学业进程最终贴近某个或某几个培养路径和专业,保障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构建较为完善的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包括: 学生入校一年后,对考核不合格课程门数或学分达到一定条件的进行学业警示,并编入下一年级。 学生在校期间,单学期获得学分总数不足12分的,给予学业警示;累计达3次的,给予退学试读处理。 学生在四年的基本修业年限内,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可申请延期毕业。 学生入校后第五个学期始,修读某一专业课程学分达到一定条件的,即允许该生转换进入该专业随班学习,学生身份同时编入新专业管理。 完善符合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的学

10、业测评机制。在学生年度综合考评中,对多选修其他专业学分的学生专门设置加分项,激励学生复合型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教务综合管理集成服务平台 进一步完善学校自主研发集学生个体学习活动、教师教学组织活动、专业培养进程、教学管理为一体的基于B/S结构的教务综合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借助该平台,实现学生修业进程网上设计、选课流程网上操作、学生学费网上计收、课程资源网上调配、选课情况网上分析统计等网络信息化管理功能,科学引导选课分流趋向,合理调控学生专业分布,适时配置课程资源,保障网上选课正常进行。 附件1-2 山东大学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略)附件1-3 青岛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意见 为深

11、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年),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进程,根据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试点的意见(鲁价费发201393号)和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鲁教高字201314号),决定全面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发挥综合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就学生理想

12、”的本科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造就具有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基本原则,全方位开展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工作。 (一)统筹规划。在总结“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招生入学、人才培养到毕业就业等各个环节通盘考虑,按学分制方案设计和运作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 (二)分步实施。按照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学校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条件的

13、成熟程度,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实施选课制、学业导师制、学分绩点制、学分互认制、重修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教学管理制度。 (三)配套改革。是指从教学计划调整、课程模块设置、学生选课、选专业、选择学习进程到开课班级确定、任课教师的选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课堂教学质量、课程质量、学院办学水平评价、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后勤配套改革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组织方式。 (四)整体推进。以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激活教学活力,推进各方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是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核心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

14、养规格的实现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的整合与优化。 三、建设目标 (一)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包括选课制、学业导师制、弹性学制、学分互认制、重修制、主辅修制等在内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二)建立按学年注册、按学分缴费、按学分毕业、按学分绩点授予学位的管理模式,赋予学生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学习进度的权利。 (三)逐步推进按大类招生,分阶段多元化培养。以学院为单位,学科为基础,推行探索实施大类招生。 (四)建设支撑学分制改革需要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五)充分挖掘、整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深化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学生管理、

15、教师管理、实验室管理、收费管理等配套改革。 (六)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职业发展,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四、主要内容 (一)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学分制改革要求,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导,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学分结构比例; 2按照文史类、理工类、经管类、艺术类等大类开设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按照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其他类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3按照专业类设置学科基础课程,学生可以修读专业类内不同专业或者不同院系开设的课程; 4加大选修课比例,各类选修课总

16、学分比例不低于专业总学分的25%;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医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每个专业设置3个创新实践学分; 6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一步压缩总学分数。修业年限为四年、五年和七年的专业,基本毕业学分数分别为160学分、220学分和300学分。 青岛大学课程学分结构比例(四年制) 课程 修读类型 学分 比例 通识教育课 必修 40 25% 选修 10 6.25% 学科基础课 必修 50 31.25% 选修 20 12.5% 专业课 必修 30 18.75 选修 10 6.25% 合 计 160 100% (二

17、)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通过引进一批优质网络课程、建设一批核心课程、改造一批传统课程的方式,增加课程数量和开课数量。参加UOOC联盟,引进尔雅、MOOC等课程,补充优质课程资源;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三年内建设400门核心课程;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造、整合和优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强课程题库建设,逐步推行教考分离;开展大学英语课程网络考核试点,积极探索网络考核方式改革。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行研究型教学,逐步增加小班课程授课比例,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实行网上选课 1学生要依照人才培养方案,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选定课程和修读时间。学生每学期选

18、修学分的多少,应根据学生本人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参考学业导师意见后自主选择。但每学期选课学分最高不超过30学分,最低不能低于15学分。 2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学生可提前或滞后课程教学计划的进程安排,在课程逻辑关系允许的前提下,早修或晚修、多修或少修有关课程。 3学生在选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以外,可选修其它课程,但须遵循必修课优先的原则,不得选修与必修课正常教学时间相冲突的课程。 4逐步实行分级分类教学,开设不同起点、不同进度及同一进度但不同内容组合的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 (四)实行以学分绩点为核心的学籍管理 1完善成绩记录方法和学分绩点计算方式。所有课程以百分制计算,出台学籍管理新方法。

19、 2考核不合格,学校提供1次免费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合格的,必修课必须重修;选修课可重修或另选。已经满足毕业要求的也可放弃考核不合格的选修课。 3因旷考、作弊或其它违纪行为而未获得已选课程学分者不得参加补考,一律重修。 (五)逐步实施大类招生改革 总结学校推行大类招生试点经验,逐步扩大按大类招生,分阶段多元化培养的专业覆盖面。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学院,新生入学后按照学科大类打通培养,奠定学生厚实的知识基础,大类培养阶段结束后,给予学生大类内选择专业机会;后期分专业多元化培养,通过选课,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六)组建学业导师队伍 学校制定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案,各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20、。建立专业教师为主,班主任、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学业导师团队,加强对学生选课等学业指导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七)加强配套政策与支撑条件建设 1制定一系列与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包含青岛大学学分制管理规定、选课管理办法、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意见、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以及学生管理办法等。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授、副教授多开课、开好课。完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实施教学型特聘教授制度,激励广大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建设。加强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机房建设,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图书资料

21、建设投入力度,强化教室、实验室管理,满足学分制改革需要。 4加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由校长办公室牵头,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建设适合满足学分制改革需要、功能完善的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能够具有教学计划管理、排课选课管理、注册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学费收缴管理等功能。 5完善适应学分制要求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改变传统以自然班、教学班以及学生个体为管理对象的模式。修订学生评优评奖标准与办法、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构建适应学分制特点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帮扶机制。 五、保障措

22、施 (一)成立学校学分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相关分管校领导及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处、学生工作处、人力资源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资产管理处等主要负责人参与的学分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学校学分制改革工作。 (二)建立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 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以部门领导牵头的改革实施工作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协调配合,积极落实各项改革举措。 教务处:负责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运行。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对学院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开展培训。推进课程体系化建设,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制度保障体系。进一步挖掘教学资源,加强教室和相关教学设施

23、的维护,保障已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效益。 财务处:建立学分制收费机制,建立学生选课权认定机制。 学生工作处:探索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学生工作管理新模式,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制度建设。 人力资源处:加大高层次教师引进力度,建立相关考核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分制改革。 资产管理处: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优化实验室布局,强化实验室管理,实现实验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网络中心:为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附件1-4 鲁东大学深化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略)附件1-5 山东理工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略) 附件1-6 山东农业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略)附件1-7 济南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