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123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3501036课程名称:工程统计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 Statist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总 学 时:32 讲课学时:22 上机学时:10学分:2适用对象:四年制工业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工程统计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它主要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研究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变动规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对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工具,在

2、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以及将来从事工业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时,能够使用统计学工具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统计学的理论、基本概念、系统与方法。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统计的科学涵义发展概况。2掌握几种调查组织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掌握调查方案设计要领,能实际地组织调查工作。 4掌握分组与变量数列编制的原则,能实际地设计统计表和统计图。5掌握各类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原则,能结合实际调查资料计算有关指标和进行初步的分析。6深刻理解假设检验的逻辑思想,能够根据不同条件与要求正确地选择统计分析方法。7明确相关关系,函数关系,

3、因果关系,能根据实际资料进行相关分析。8能用实际资料构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系统分析。9了解统计指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10能够正确地识别时间数列变量和形态,对实际资料整理和编制适用的时间数列;能用实际资料建立适当的趋势模型,掌握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剩余变动的测定方法,能初步应用时间数列模型进行外推预测。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统计调查与数据整理概述,统计量与抽样分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同时课程安排了相应的实验,通过实验环节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工程统计学软件的使用能力,具体课

4、程教学内容说明如下。1 绪论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2 统计数据调查与整理统计资料的构成要素、统计调查及方案设计、统计资料的整理与频数分布、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形式的基本概念。3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有关统计量的概念、描述集中位置的特征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描述变异(分散)程度的特征数(极差、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的基本概念、以及表达形式,随机抽样、以及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正态分布、F分布、T 分布的定义、性质及其相关数学用表的使用方法。4 参数估计参数的矩估计法的基本思想及其矩估计量的求法、参数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基本思想及其极大似

5、然估计的求法、点估计的评价标准(无偏性, 有效性, 一致性)、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掌握总体参数点估计的概念、矩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法及衡量估计量优劣的标准,参数的区间估计的基本概念,正态总体参数值、方差、比率的区间估计方法与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5 统计假设检验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概念,以及正态总体均值、方差、比率的假设检验方法和非参数的假设检验方法。6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思路、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及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7 回归分析统计关系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一元线性回归显著性检验与变量的预测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多元线性

6、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方法,非线性回归的处理方法。8 统计指数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平均形式,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9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及其分解模型、长期趋势分析方法、季节变动与循环变动以及指数的计算方法,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10其他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聚类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等。四、实践环节工程统计学课程内开设3个实验: 实验一 熟悉EXCEL、SPSS软件的基本应用(上机) 4学时实验二 用SPSS做基本数据分析(上机) 4学时实验三 多元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上机) 2学时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学生可以在课后使用教材,辅助教材讲义,多种参考书,多媒体课件进行复习或预

7、习。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完成一份调查方案及数据统计分析(以学期研究活动或课程设计方式)。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序号内容理论教学时数实践教学时数备注1绪论22统计调查与整理23统计量与抽样分布44参数估计25统计假设检验246方差分析27回归分析248统计指数29时间序列分析2210其他统计分析方法2合 计2210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20%,出勤、作业、课堂测验等占10%。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

8、考书教 材:统计学,盛承懋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统计学,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十、说明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大纲制订人:海心大纲审定人:马银忠制订日期:2012年05月工程统计学课程上机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工程统计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熟悉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并熟悉统计分析软件EXCEL、SPSS,掌握常用的统计方法的SPSS应用。实验教学目的:1.正确地建立数据文件并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掌握不同的总体间均值的比较及区间估计方法;3.掌握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4.掌握时间序列分析;

9、5.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统计分析能力。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遵守实验室规则,按要求完成实验上机任务。二、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工程统计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它主要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研究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变动规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对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能力。本课程主要包括统计调查与数据整理概述,统计量与抽样分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内容。课程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环节

10、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工程统计学软件的使用能力,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EXCEL、SPSS。三、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通过实验熟悉统计分析软件EXCEL、SPSS,掌握常用的统计方法的EXCEL、SPSS应用。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EXCEL、SPSS 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机。五、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序号实验项目内 容 提 要实验学时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要求1熟悉EXCEL、SPSS软件的基本应用熟练使用EXCEL、SPSS创建频数分布表,熟练使用EXCEL、SPSS 计算描述统计量4验证单人单机必做2用SPSS做基本数据分析熟练使用SPSS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熟练使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4验证单人单机必做3多元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熟练使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2验证单人单机必做六、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数据、选择的实验方法、实验输出结果分析及结论等。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实验成绩:考勤10%、预习与操作50%、报告40%。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 材:工程统计学实验指导书,海心编,校内讲义,2009年。参考书: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及SPSS应用,杜志渊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薛薇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年大纲制订人:海心大纲审定人:马银忠制订日期:2012年0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