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史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0156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语法史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语语法史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汉语语法史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汉语语法史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汉语语法史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语法史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语法史教学大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语法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汉语语法史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课程代码:t0100113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学 时: 34学 分:2考核方式:考查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汉语言本科专业先修课程:古代汉语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汉语语法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拓展课,是一门属于语言专门史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以历时的观念将汉语语法看作有规律的发展演变,从而描写其演变的事实,分析、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动因和机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汉语语法的发展演变事实和规律,掌握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源流关系。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时代为线索,以专题为

2、主要内容,探讨上古汉语(商代至西汉)、中古汉语(东汉至隋)及近代汉语(唐五代至明清)在词法和句法两方面的历史演变。重点掌握词法和各类句法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内在动因和机制,课程结束时,学生应基本能从分期及时代层次上掌握汉语语法发展的一般内容和相关语言事实。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2课时)第一节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内容第二节 汉语语法史的分期1 学术界对语法史分期的探讨2 语法史分期的主要依据3 目前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语法史的三分法第三节 汉语语法史的总体概貌1稳定性2渐变性第四节 研习语法史的基本材料和本课程参考书目1研习语法史的基本材料2. 本课

3、程参考书目第二章 名词的发展 (2课时)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名词第二节 周秦汉语名词的发展1.抽象名词的丰富2.词头“有”的运用3.词尾“子”的萌生第三节 中古汉语名词的发展1.前缀“阿”的运用2.后缀“子、头、儿”的运用第四节 近代汉语名词的发展1. 后缀“头”的普遍运用2. 后缀“儿”的发展成熟3. 词头“老”的虚化 第三章 动词的发展(2课时)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动词第二节 周秦汉语动词的发展第三节 中古汉语动词的发展1. 时体表达的发展2. 重叠形式的出现及其语法意义第四节 近代汉语动词的发展1. 时体表达形式的增加和规范2. 重叠式的发展与短时态的产生第四章 形容词的发展(2课时)第一节

4、 甲骨文中的形容词第二节 周秦汉语形容词的发展1. 周秦时期的形容词词尾2. 诗经中的形容词词头“有”3. 叠音形容的大量产生第三节 中古汉语形容词的发展1. AA式重叠形容词的出现2. 形容语后缀“馨”的用法及其性质3. 形容词后缀“形”和“生”第四节 近代汉语形容词的发展1. 重叠形式的多样化2. 新兴的形容词后缀“底”和“地”第五章 数词的发展(2课时)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数词第二节 周秦汉语数词的发展1. 大数的表达2. 多位数的表达3. 复数的表达4. 约数、不定数的表达5. 分数的表达6. 倍数的表达7. 序数的表达第三节 中古汉语数词的发展1. 序数词前缀“第”的成熟2. 约数、不

5、定数的表达3. 新生的问数形式第四节 近代汉语数词的发展1. 新兴的约数、不定数表达法2. 零数的表达第六章 量词的发展(2课时)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量词第二节 周秦汉语量词的发展1. 度量衡量词2. 容器量词3. 个体量词4. 集体量词第三节 中古汉语量词的发展1. 名量词的发展2. 动量词的使用第四节 近代汉语量词的发展1. 新兴的名量词2. 部分名量词意义的变化3. 新兴的动量词4. 此期量词词法上的若干特征第七章 代词的发展(6课时)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代词1. 人称代词2. 指示代词第二节 周秦汉语代词的发展1. 人称代词2. 指示代词3. 疑问代词第三节 中古汉语代词的发展1. 人称代

6、词2. 指示代词3. 疑问代词第四节 近代汉语代词的发展1. 人称代词2. 指示代词3. 疑问代词 4.代词复数词尾“们”的来源与发展 第八章 副词的发展(2课时)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副词1. 情态副词2. 否定副词3. 语气副词第二节 周秦汉语副词的发展1. 程度副词2. 范围副词3. 情态副词4. 时间副词5. 否定副词6. 语气副词7. 谦敬副词8. 指代性副词9. 应对副词第三节 中古汉语副词的发展1. 副词的简化与规范2. 新兴的单音节副词3. 新旧形式组合的双音节副词第四节 近代汉语副词的发展1. 程度副词2. 范围副词3. 时间副词4. 情态副词5. 否定副词6. 语气副词第九章

7、介词的发展(2课时)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介词第二节 周秦汉语介词的发展1. 时间介词2. 处所介词3. 方式介词4. 原因介词5. 人事介词6. 周秦汉语常用介词多种用法举要第三节 中古汉语介词的发展1. 介词系统的简化和规范2. 若干新兴介词第四节 近代汉语介词的发展第十章 连词的发展(2课时) 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连词 第二节 周秦汉语连词的发展1. 并列连词2. 承接连词3. 选择连词4. 递进连词5. 转折连词6. 因果连词7. 假设连词8. 让步连词9. 连词的配合使用10. 周秦汉语常用连词多种用法举要第三节 中古汉语连词的发展1. 连词系统的简化趋势2. 新兴的单音节连词3. 双音节

8、连词第四节 近代汉语连词的发展1. 新兴的单音节连词2. 新兴的双音节连词3. 连词的配合使用第十一章 助词的发展(2课时)第一节 甲骨文中的语气助词第二节 周秦汉语中的助词1. 助词的的分类2. 结构助词的发展3. 语气助词的发展第三节 中古汉语助词的发展1. 新兴的句末语气助词2. 几个处于演变过程中的助词第四节 近代汉语助词的发展1. 结构助词的发展2. 句末语词助词的发展3. 事态助词的发展4. 动态助词的发展第十二章 汉语词序的发展(2课时)第一节 宾语的位置1. 周秦汉语的宾语前置句2. 宾语前置句在中古、近代汉语中的发展演变第二节 数量词组的位置1. 周秦汉语中数量词组的位置2.

9、 中古、近代汉语数量词组位置的发展演变第三节 介宾结构的位置1. 表处所的介宾结构的位置2. 表工具的介宾结构的位置第十三章 汉语判断句的发展演变(2课时)第一节 周秦汉语中的判断句第二节 中古汉语判断句的发展第三节 判断动词“是”的来源概述第十四章 汉语被动句的发展演变(2课时)第一节 周秦汉语中被动句的主要形式第二节 中古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第四节 近代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 第十五章 汉语动补结构的发展演变(2课时)第一节 周秦汉语中的泛动补结构第二节 中古汉语动补结构的酝酿与萌芽1. 酝酿期2. 萌芽期第三节 近代汉语动补结构的普遍运用与成熟1. 普遍运用期2. 成熟期四、参考教材及图书资料本课程没有指定统编教材,开列以下几种著作作为学生课后进一步研习的参考资料:1. 王力 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或王力汉语史稿(三卷本中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或汉语史稿(合订本第三章),中华书局2004年版2. 向熹 简明汉语史(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3. (日)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蒋绍愚、徐朝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撰 写 人:陈祥明审 核 人:刘 欣修订时间:2007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