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02070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必修1.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经济生活会考复习 考试内容要求具体知识1货币(1)商品的基本属性p5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p5了解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p5解析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只需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纸币p8理解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

2、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贬值,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5)信用卡与支票p9 阐释 信用卡、支票是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现金支票。(6)外汇和汇率p10 了解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100单位的外币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的

3、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亦然。)2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P11-12理解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买方市场。价值决定价格P12-13 理解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P14 理解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

4、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P15 了解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求。(互为替代品需求量成反比,如牛肉、羊肉)互补产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互补产品需求量成反比,如汽油、汽车)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P15 评述价格影响需求,价格上涨,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价格下跌,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小(价格对刚性需求影响小);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对需求影响大(价格对弹性需求影响大)。

5、消费还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对该商品需求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也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P16 评述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3.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P17 理解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

6、扩大消费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主观因素:消费心理(见后)消费类型P18-19 识别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消费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P20 描述从众心理:具有仿效性 盲目性 评价:消费是否该从众,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它的利在于可以推

7、动新工艺与产品出现,而弊在于展示个性不但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攀比心理:面子消费 评价:这种消费心理不可取求实心理: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考虑很多因素 评价:讲求实惠,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理智消费P21 感悟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超前和滞后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只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核心:可持续消费。面对严峻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和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反对铺张浪费。)4.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P28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P29理解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大力发展生产力P30感悟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原因:由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9、,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

10、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P31理解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进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

11、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P31理解国有经济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3

12、3-35阐释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个体劳动)、私营经济(雇佣劳动)和外资经济(三资经济中的外资部分)为什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增加国家税收;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外资意义: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对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什么及如何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

13、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5. 企业与劳动者(1)公司公司的类型P36识别公司含义: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公司的对比见教材P38表格。公司的组织机构P38识别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

14、督。这些机构间权责明确、相互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公司的经营与发展P39-40描述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兼并与破产P41了解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实行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

15、合理调整。(2)劳动者劳动和就业P41-42了解就业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不断再生产。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P43运用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P44评析为什么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

16、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6. 投资理财的选择(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

17、行利息、利率与本金解释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储蓄存款P46了解 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商业银行业务P47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利润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2)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P49-50了解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流通性的股票生命力之所在。 股票投资收入来源于股息和红利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和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价的因素包括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

18、、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股票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意义:对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债券P50-51了解债券是债务凭证,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债券根据发行者不同,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发行主体中央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风险情况风险小大于国债小于企业债券风险大收益情况比储蓄高,低于其他债券高于国债,低于企业债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商业保险P52了解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险的原则是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7.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P5

19、8理解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P59理解1.(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3.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

20、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4. 作用:(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60阐释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

21、制度。(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P60-61理解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

22、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兼顾效率与公平P62理解1.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

23、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矛盾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着矛盾。4.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要求: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8.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的含义P65了解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的作用P65分析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

24、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收入的来源P67了解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简而言之,税、利、债、费。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67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分配政策的影响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P68了解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2)征税与纳税税收

25、的基本特征69-70了解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三者的关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我国税收的种类P70分析1.根据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2.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违法税法的现象P70了解违反税法的表现:(1)偷税(2)欠税(3)骗税(4)抗税依法纳税P71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要树立义务意识,依法纳税。公民要增强对

26、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调节P78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条件。市场秩序P79分析1.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关系(为什么要遵循市场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2.市场

27、规则的形式和内容: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3.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规范市场秩序(1)必要性和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2)途径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市场调节的局限性P81评析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不正当利益,市场主体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

28、为。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当某种商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他们往往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82理解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加强宏观调控P83理解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其含义是指国家

29、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P85描绘在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

30、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P86描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87-88阐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88-90阐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

31、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1.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P92了解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P93-94感悟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

32、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实质上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国际经济组织P95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愿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96理解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