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270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生物试题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 物1.下列生命活动中,一般不发生细胞分化的是A.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培养获得大量抗体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马铃薯茎尖获得脱毒苗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3.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

2、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正常基因纯合细胞 突变基因杂合细胞 突变基因纯合细胞A.B.C.D.4. SPL蛋白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不同植物的SPL蛋白结构不同,但均有一个大约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结构相同的功能区,可识别并结合到某些基因的特定区域。SPL基因最初是从植物花序cDNA(由mRNA逆转录形成)文库中得到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SPL是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B. SPL基因能在花序细胞中表达C.SPL可催化特定基因的翻译过程D. SPL在不同绿色植物中功能差异较大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

3、双缩脲试剂检测某组织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B.用龙胆紫染液染色以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C.制作泡菜时密封坛口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增殖D.在适宜的高渗溶液中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29.(16分)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_结合,将_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_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组别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M)根伸长区细胞长度(m)1对照175.120.20ACC108.130.05IAA91.1

4、40.20ACC+0.05IAA44.2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_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_。(3)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乙烯通过促进_来影响根生长。(4)研究者将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_来影响根生长。(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影响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_实现的。30.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

5、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1)依据真核细胞中_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_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

6、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_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_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l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_核糖核苷酸为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_(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_,说明_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4)若要证明新合

7、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 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组别实验处理预期结果1231.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

8、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不同处理蒙古栎杨红松白桦未分解叶2.445.944.797.30半分解叶7.209.428.715.23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 处理。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生物部分参考答案2014.5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

9、0分)1.C 2.D 3.D 4.B 5.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29.(每空2分,共16分)(1)受体 信息(或“信号”)(2)测量并记录 抑制 抑制作用增强(或“抑制作用更显著”)(3)生长素含量增加(4)生长素的极性运输(5)合成30.(18分)(1)DNA(或“基因”)(1分)(2)不同(2分) 核糖体(2分)(3)氮源(1分) 蛋白质和核酸(2分) 尿嘧啶(2分) 没有合成(2分) 底部(1分) 新合成的噬菌体RNA(2分)组别实验处理预期结果12 (4)如右表(3分) 注:1组与2组可整组互换位置,但全部填写正确才可得分。31.(16分)(1)(生物)群落(1分) 分解者(1分)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分)(2)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 灭菌(2分)高于(或“大于”)(1分) 杨半分解叶(2分) 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2分)(3)蚯蚓(1分) (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