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七所重点中学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七所重点中学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九江市2014届七所重点中学11月联考历史试卷 命题:彭泽一中历史高三备课组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1有学者认为: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相对周天子是臣,但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远没有诸侯于其下属封君的关系那么紧密,分封出去的方国是有土有田的政治实体。这主要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具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 B体现“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C实质是一种主权分散制度 D不同政治实体合二为一的统一2“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
2、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3.清朝中央机构一般都是满汉复职制,唯有南书房基本都是汉人,从而使南书房群贤集聚,鸿儒一堂,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后期有个别旗人入值,但人数微不足道,不起主要作用。据此,南书房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皇权 B聚集汉族人才为朝廷效力C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 D利于提高皇帝的执政水平4.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依据上述材料,以下理解分析正
3、确的是( )A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B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C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御街 D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5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6. 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下列现象中均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是( )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受爵 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
4、A B. C. D. 7“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9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
5、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0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C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设厂限 B爱国人士“实业救国”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11.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谈到自己生活学习情况时说:“在长沙,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报纸民立报,那是一个民族革命的报纸,因此,情不自禁地书写一篇宣传革命的文章贴在省立一中学的围墙上。这是我第一
6、次发表政见,在文章里我鼓吹必须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担任新政府的总裁,由康有为任国务院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这说明毛泽东在“第一次发表政见”时赞成在中国实行的政体是( )A君主立宪制 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C责任内阁制 D新民主主义制度 12张鸣在红色的个案一一苏维埃乡村追求中写道:“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这里的“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就是指中国革命( ) A
7、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B不了解中国国情 C以工人运动为中心 D照搬苏俄模式13.六十余年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缓。这一期间双方有过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这“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是因为(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肯定了在经
8、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15周恩来评价1953年选举法时说:“在我们的选举法里,规定各阶级的代表比例就不能讲平等。例如,对工人、农民就不能平等,她们虽然都是劳动阶级,但工人是先进的领导阶级,她的代表比例数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应当比农民多但这是合理的、正确的。”这段话说明1953年选举法中关于代表比例不同的目的是( ) A推动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B促使农村尽快开始城市化进程 C为三大改造提供法律保障 D明确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作用16.“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
9、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霸维和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C文革 “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1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
10、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18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 “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共和制 B君主制和议会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19.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
11、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A摆脱美国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 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统一C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 D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20“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
12、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21据蒋孟引英国史载: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都是女工和儿童。这一记载最能表明( )A女工与童工的用工成本相对低廉 B资本家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 D工业革命带给英国巨大就业机会22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有关这种经济现象的表
13、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典型的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德国 B这现象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C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23最近,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牵动各方神经。早在2011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中国在安理会上的举措最能反映出新时期中国外交:( )A谋求国际热点地区问题的公正解决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B敢于与西方国家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D坚决奉行不结盟政策24.有人认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
14、是在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以下对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美国“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政策表述错误的是( )A30年代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B50年代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70年代交替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 D90年代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25.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巳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之间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分降到3美分,大量信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递。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航空、信息技术的发展 B信息技术发展促成其它行业的革命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5分、
15、27题17分、28题18分)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云:“今日学者已不再以(研究历史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为笑谈。晚近历史学家与气象学家之研究,明示气温、气压与雨量曾不断变化,一遇变化辄影响及于树木、河流、冰川、海拔,以及稻米、玉米、橄榄、葡萄,以及人畜之生长。”布罗代尔文明与资本主义来源:学+科+网材料二: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之变化,指出中国16世纪后半叶趋于寒冷,至17世纪最冷。自天启六年(1626年)至崇祯十三年(1640年),气候益转严厉,自然灾害频繁。材料三:明末各地灾情情况选登崇祯元年(1628年)自四月至七月不雨,八月恒雨,霜杀
16、稼,冬大雨雪、木冰,岁大饥。陕西饥,延巩民相聚为盗崇祯五至七年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崇祯十三年(1640年)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浙旱蝗。河南北数千里,白骨纵横,民父子相食据明史等资料汇编材料四:内城陷。帝(崇祯)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明史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了布罗代尔怎样的史学观点?(3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自然环境变化对明朝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崇祯皇帝认为明朝灭亡与“天咎”相关,反映了他怎样的政治观?(2分)(4)自然灾害是明朝灭亡
17、的重要原因。试结合明朝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说明自然灾害与明朝灭亡之间的关系。(6分)27(17分)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你自信的来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材料二
18、: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材料三: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材料四: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
19、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2分)(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材料二所述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6分)(3)你认为材料三中家庭改革后的中国家庭伦理关系可能会有什么新变化?(3分)(4)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3分) 28(18分)工业革命与人文危机: 读钱乘旦教授: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回答问题: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英国是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但英国的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巨大的人文灾难。 随着财富的积累,英国的穷人不是减少了,反而增加了, 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
20、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约占总数1/4的中、上阶层家庭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其中,不到家庭总数1/200的上层收入者其收入总额超过了国民总收入的1/4。1841年,根据教会慈善机构报道,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但全部收入在扣除房租、工具等后所剩只有每星期2先令,这点钱要供全家人的吃穿。因此,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当时的英国工厂,大量使用童工。在工厂里的工作非常艰苦,除工作时间长、工资少之外,劳动安全毫无保障,机器很容易出事故,而一旦出事,受害童工就被赶出工厂,再也没有人过问。在煤矿
21、地区,大量童工用于井下,在不到一米高的坑道里用四肢着地把几百斤的煤筐拖到地面上。井下事故频繁,经常发生伤亡情况。英国的经历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思考:工业化的目的是什么,现代化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不是造福于人,这种工业化和现代化有什么意义?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只是为少数人造福而伤害多数人,这样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是不发生更好?请回答:(1)概括文中反映的英国人文危机的表现。(6分)(2)根据已有知识,举两例说明西方国家在以后的两百年来是怎样解决人文危机的。(6分)(3)对于文中的现象和钱乘旦教授最后的思考你怎么理解?(6分)九江市2014届七所重点中学联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
22、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DAABADDBBD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DDABCBBDAC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5分、27题17分、28题18分)26(15分)(1)肯定了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气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3分)(2)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4分)(3)天人感应,君权神授。(2分)(4)君主专制统治,政治黑暗腐朽,不能有效抵御、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小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因此自然灾害导致了明朝社会矛盾激化
23、,政局动荡。(6分)27:(17分)(1)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3分,任答3点)目的: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2分)(2) 政治上: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2分)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思想上:传统的封建家庭伦理观念阻碍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不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若言之有理,请酌情给分)(3) 新变化:婚姻自主、男妇平等、家庭民主(3分,言之有理,请酌情给分)(4) 基本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政治变革;思想观念的变革(3分)28(1)贫富分化、工人收入低、工作时间长
24、、工作环境危险恶劣、生活艰难、使用童工。(6分)(2)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下,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制定了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社会立法从工厂法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基本权利,改善了生活条件。(3分)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首先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其次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和财产转移税。罗斯福政府还推进劳资谈判,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局。通过公平过去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协调劳资关系。(3分)(或答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国家的相关史实,请酌情给分)(3)参考观点:(6分) 文中现象折射出工业革命时期物质文明与人文主义的强烈冲撞,这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必然要经历的痛苦阶段。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用了近两百年的时间通过社会立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来弥补工业革命的过失,虽然历时太长,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但终究很大程度消除了人文主义的灾难。钱乘旦教授的思考具有普世的人文关怀,是受人尊敬的,但是,实际上工业化与人文主义并不是决然对立的,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要不要工业化和现代化,而是怎样化解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文灾难。(若言之有理,请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