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373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西省吉安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卷客观题(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溘然(k) 浸渍(z) 栈道(zhn) 偭规越矩(min) B. 筵席(yn) 嫉妒(j) 绯闻(fi) 匪夷所思(fi) C. 皮辊(gn) 芰荷(j) 毗连(p) 汤汤流水(shng) D. 忌惮(dn) 胡同(tng) 游说(shu) 桀骜不驯(o)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盘桓 坐镇 并行不悖 气势凶凶 B. 蛊惑 漩涡 迷天大谎 轻描淡写 C. 斑斓 折中 歌声缈茫 永葆青春 D. 拾掇 妆饰 高潮迭起 临

2、危受命 3.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_我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 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 我们还有一个隋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

3、弱而萎靡。 我们有一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 A. B. C. D.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吉安交通极其混乱,霸道而行,随意停靠,酒驾频发等现象屡屡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吉安人素质普遍偏低在作怪。 B. 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C. 中国近日在北朝鲜问题上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毫不犹豫地支持联合国制裁北朝鲜的决议,并取消了大部分与北朝鲜的会谈日程。 D. 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许多调节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5. 下列句子中,加

4、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逢春运,火车上,人挤着人,间不容发,突而又有查票员销售员什么的穿梭其中,一时销售员吆喝之声,声震于天,不绝如缕;查票员咒骂之声,如同声浪,刺痛乘客的心;乘客抱怨之声此起彼伏;这些交织成了春运的特别场景。 B. 我们要学会体谅别人,不是别人不说,就意味着什么,也许他(她)正有着难言之隐的苦衷呢? C. 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可谓天高地厚,我们怎样才能报答呢?星云法师说得好:“对父母恩情的回报就是要报现世。”多陪陪父母,多关心他们就是报现世。 D. 侦探小说家创作的侦探主角,在探案的过程中,总是能够从犯罪人或明显或不明显的蛛丝马迹中发现案件的关键因素,从而破案。

5、6.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子的人格受到弟子的普遍敬仰。子贡认为孔子如日月是不可以超越的,颜渊则认为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其后”。孔子对弟子也是爱护的。伯牛生了重病,孔子悲痛万分;颜渊死后,孔子更是呼出了“天丧予”的痛苦。 B. 堂吉诃德看见路上来了十一二个被押解到海上做苦工的犯人。他一一询问了被关押的原因,他同情他们的遭遇,于是他打倒了押解的士兵,解救了犯人,并让他们向自己的外甥女报告自己的功绩。谁知犯人们恩将仇报,用石头把他打倒在地,并把他和桑丘的衣物抢尽分光。 C. 正月十五元春归省,她在轿内看到园内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度,命换

6、“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并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让众姐妹分别题诗,元春极其赞赏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诗作。 D.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卧牛山,又收了周仓,前往古城,张飞误认关羽投降曹操,关羽斩杀了蔡阳,兄弟两才消除了误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海峡传声木心访谈录 (记者)问:从今年四月您在“联副”发表一九九六年后第一篇作品以来,短短几个月,已经引起国内文坛及读者的轰动,人人争问:“木心是谁?” (木心)答:当有人问:“木心是谁?”我的本能反应是“哪一个木心?”福楼拜先生的教诲言犹在耳:“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文稿上具名的“木心”,稿费背面签字的“木心”,是两个

7、“木心”。在远远的前代,艺术家在艺术品上是不具名的。艺术品一件件完成,艺术家一个个的消失了。 问:目前写作的环境、习惯、进度如何? 答:去年与林肯中心为邻,太现代文明,不适意。今年搬到琼美卡,秀木葱茏,芳草鲜美,还不够称心。还要搬。写作习惯呢,说来真怕人见笑,地下车中写,巴士站上写,厨房里一边煮食一边写,并非勤奋,我想:不写又作什么呢,便写了。最喜欢在咖啡店的一角,写到其他的椅子都放在台上,还要来两句:“即使我现在就走,也是最后一个顾客了。”进度一天七千字,到半夜,万字,没有用的,都要反复修改,五稿六稿,还得冷处理,时效处理,过一周、十天,再看看,必定有错误发现。如果把某一文的改稿放在读者面前

8、就可知道,我有多窝囊。 问:在你的文章中,呈现古今中外丰富的涵养,令读者赞叹折服,可否谈谈您的学习过程? 答:我所有的都是常识而已。来美国,手头没有书了,全凭记忆来对付,有时四顾茫然,苦笑自己成了“文学鲁滨逊”。少年在故乡,一位世界著名文学家的“家”,满屋子欧美文学经典,我狼吞虎咽,得了“文学胃炎”症,后来又想想,又觉得几乎全是那时候看的一点点书。可见我是属于“反刍类”的。中国的古典文学呢,家庭教师无疑是饱学鸿儒,师生各得一“顽”字,师顽固,生顽劣,日本轰炸机在头上盘旋,先生要我写“忧国伤时”的诗,写不出,忽成一首七绝,三四两句“大厦渐倾凭擎柱,将何良法挽神州。”老夫子摇头道:“束手无策,徒呼

9、奈何?”我说:“有策。”“什么策?”“将何、良法,萧何、张良的办法呀。”我心不在焉,想去开高射炮。抗战胜利之后,与诗词名家夏承焘先生成了忘年交,诗词往返间,我才野性稍戢。关于中国古典文学方面,夏先生无论如何比我懂得多。他手抄圣经的箴言给我,“主呀,兄弟得罪我,原谅他七次够了么”他用来解释儒家的“恕”道,因为夏先生准备原谅我七十七次,所以我一次也没有得罪他。“像对待书一样的对待人,像对待人一样地对待书,我是这样学习的。” 另外,公开一则我的写作秘籍心目中有个“读者观念”,它比我高明十倍,我抱着敬畏之心写给他看,唯恐失言失态失礼,他则百般挑剔,从来不表满意,与它朝夕相处四十年,习惯了谢谢各位读者所

10、凝契而共临的“读者观念”与我同在,“以马内利”! 问:你对青年人有什么忠告? 答:现代文明进步了,电视越来越大,可是心越来越小,脑子越来越小。回归朴质的书斋,回归人真实的心灵。 节选自木心鱼丽之宴 7. 下列叙述,正确地反映原文内涵的一项是( ) A. 当被要求介绍木心时,木心先生委婉地要求人们关注其作品,而不是艺术家。 B. 木心先生写作习惯很有趣味,他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创作,原因是他除了写作之外无事可做。 C. 木心先生是一个勤奋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个谦虚的作家,为了证明自己不窝囊,他总是把稿子改了又改。 D. 木心先生称自己天性顽劣,和夏承焘先生成忘年交后,野性更表现淋漓。 8. 下列关于“

11、读者观念”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中有个“读者观念”是作家木心获得灵感的写作秘籍。 B. “读者观念”的存在,使得作家对待自己的作品,百般挑剔,不断修改,臻于成熟。 C. “读者观念”的存在,作家就会对自己的作品永不满意。从这个角度上说,世界上没有经典的作品。 D. “读者观念”是在读者阅读作品之后而凝契共临的。 9.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心先生如果在搬家的话,可能搬到更加僻静优美的环境中。 B. 所谓时效处理,大致是把文章写出来后,放在那里,过一段时间在去看看,再去修改。发现文章的错误,就改正。 C. 从夏承焘先生和木心先生那里,我们知道用宽恕的态

12、度对待别人会获得别人对你同样的尊重。 D. 现代文明的进步促使了我们心灵的狭小,头脑的简单。青年应该回到朴质的书斋,回归真实的心灵。三、(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后赤壁赋(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

13、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霜露既

14、降 既:既然 B. 履巉岩,披蒙茸 履:登上 C.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适:恰好 D. 掠予舟而西也 西:向西飞去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者薄暮此三者,吾遗恨也 B. 以待子不时之需还军霸上,以待将军来 C. 听其所止而休焉。盘盘焉,囷囷焉 D. 揖予而言弃甲曳兵而走 12. 和“将归于临皋”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 秋以为期。 B. 惟尔马首是瞻。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第卷 主观试题(114分)四、(28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15、)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4分) 译文:_ (2)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4分) 译文:_ (3)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4分) 译文:_14.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京口月夕书怀 旅夜书怀(南宋)林景熙 (唐)杜甫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 (1)

16、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写_之凉,以华发、异乡写_之凉。(2分) (2)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6分) 15. 古诗文默写(8分) (1)_,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_。(涉江采芙蓉) (2)寄蜉蝣于天地,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连峰去天不盈尺,_。飞湍瀑流争喧豗,_。(李白蜀道难) (4)_,鸟倦飞而知还。_,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家家有明月清风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

17、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一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

18、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是“奉茶”,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

19、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野散过步

20、的脚。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一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

21、“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

22、,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奉茶”正是人情义理最好的象征。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人活着,要像个人。”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人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

23、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家家都有明月清风,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 下山的时候,我想,让我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以及一直保持对生活从容的步履;让我永远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在热闹中得到清凉的人。 16. 文中多次提到“奉水(茶)”,分别有何作用?(6分) 答:_ 17. 为什么说“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

24、庸俗社会”?(4分) 答:_ 18.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家家有明月清风”的理解。(4分) 答:_ 19. 文章倒数第三段说:“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活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7分) 答:_六、(15分) 20.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昵?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这不仅是作者罗森塔尔在奥斯维辛没有什

25、么新闻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要求: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环境,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七、(5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52岁的浙江菜贩范国梁2月来到北京,只读三年书的他,为了研究、重修先祖古籍,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据北京新京报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在各大高校,像范国梁这样的旁听生还有很多,有的甚至旁听了20多年,年龄最大的是一位年近80岁高龄的浙江兰溪李渔研究专家赵文卿先生,他们心怀各种梦想到高校旁听,研究学问。 北大旁听由来已久,自从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以后,允许旁听逐渐成为北

26、大约定俗成的传统。历史上出过一大批曾在北大旁听或临时工作而成就的名人,如瞿秋白、沈从文、丁玲、杨沫等,就连北大学界泰斗季羡林等,也有过北大旁听的经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 B(不是给外甥女报信,是给自己的情人理想杜尔西内娅。) 7. A(B项不能把第二问中“不写我又做什么呢,于是便写了”理解成选项的意思;C. 对文中第二个问题最后一句的理解有误;D项“戢”的意思是“收敛”,也可从后文发现。) 8. B(A. 不是获得灵感的时候;C. “从这个角度上说,世界上没有经典的作品”是错误的;D. 读者阅读之后这是错误

27、的,是作者存有“读者观念”。) 9. D(“不是现代文明促使的”作者只是说明一个现象。) 10. A(既:已经) 11. B(以:表目的,“用来”;A. 放在时间名词后,无意义;代词,指三件事情。C. 兼词,于彼;作词尾,的样子。D. 顺承,可译为“然后”;表修饰) 12. C(要选择的是介宾短语后置句AB宾语前置句,D判断句) 13. 翻译 (1)只不过去哪里获得酒呢?”回到家向妻子商量。【顾、诸】 (2)时间哪过了多久呀,美丽的长江和大山竟然一点都不再认识了! (3)过去了的那个晚上,鸣唱着飞过我小船的,难道不是您吗? 14. (1)天气 心情(心境) (2分) (2)情感相似之处有:(1

28、)都抒发了异乡飘泊沦落的悲凄之情,林诗中感叹自己“异乡”飘泊,杜诗用“天地一沙鸥”自况,自伤飘零;(2)都抒发了自己年老孤独的伤感之情,林诗中感怀自己“百年”之身独对夜灯,杜诗中以“平野阔”“大江流”反衬自己一叶小舟的孤苦伶仃;(3)都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悲哀之情,林诗中有“华发”“百年”的哀伤,杜诗中以江水的奔流令人感受到时光的迅速消逝;(4)都抒发国家残破、自己一事无成的郁闷之情,林诗写在宋亡后,“万事已华发”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伤,这也是借酒浇愁的原因,杜诗结合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不平。(1点2分,3点即可,须结合诗句解说) 20. 【解析】

29、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表达能力。要求描述这个姑娘的心理活动,要描写和叙述结合,抓住“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特殊的地点,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示例】我就要死了吧。在这个黑暗的不见天日的地狱里,我即将结束我的生命了吧。可是我不害怕。死有什么可怕的?纵使我死了,我的灵魂依然在,它会在天堂默默地佑护着惨遭迫害的人们。反倒是那些罪行累累的纳粹,地狱之门永远为他们打开着。万能的神的光芒普照大地,他不会允许穷凶极恶的人有好下场!等着吧,这一天不会远,它即将来临!面对压迫和折磨,人民一定会使尽全力将它击垮。众叛亲离的纳粹,你们还在“高枕无忧”地做着怎样的白日梦呢?呵,真是可笑。赶紧抓紧时间做梦吧,你们的好日子不长

30、了!我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21. 【写作指导】 此材料有两个切入角度,一是旁听者,他们为了追求学问,不计学历有无,不怕付出辛苦;二是北大,它们把传播知识、传播真理、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可以这样表述最佳立意: 1. 学识比学历更重要。 2. 旁听一样能成才。 3.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神圣责任。 4. 教育的真谛就是服务于社会。参考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

31、有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

32、这个极高处。我“哗”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sj.fjjy.orgsj.fjjy.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