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0413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淮南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面等高线图,完成12题1.图中河流甲与河流乙相比,能确定的是 A.甲河水量大于乙河 B.甲河主要流向西,乙河主要流向东 C.甲河通航里程长于乙河 D.甲河结冰期长于乙河2.图中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但并没有选择在甲、乙两点之间。其原因是 A.甲、乙两点间距离较远 B.甲、乙两点间相对高度较大 C.甲、乙两点间地形起伏较大 D.甲、乙两点间有难以逾越的河流读我国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图,完成34题。3.图中 a、b、c三处,气温大致相当的是 A.a和b B.b和c C.a和c D.abc都一样4.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

2、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区域有多处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热带季雨林为主 B.图中区域因地处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水能资丰富 C.图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资开发利用程度低 D.图中区域地质条件复杂,资丰富 每年的汛期,拉萨的夜雨总会如期而至。这也成为了这个高原城市的一大特色。拉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是拉萨的一道美丽的气候风景。拉萨全年84%以上的降水都集中在夜间。完成56题5.拉萨降水的水汽主要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高原河湖蒸发 D.北冰洋6.下列关于拉萨夜雨成因的正确解释是 A.因地形而形成的山谷风影响 B.河谷地区夜晚温度低空气下沉

3、 C.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空气抬升水汽易凝结D.夜间夏季风更强,带更多水汽。读夏至日我国某地晴天太阳能集热器不同倾角逐时太阳辐射强度对比图,完成78题7.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拉萨 B南京 C成都 D乌鲁木齐8.据图推测,我国集热器采暖最佳倾角 一般冬季大于夏季 B一般冬季小于夏季 C同一季节,越往北越小 D同一季节,越往北越大下垫面因素、人为热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因素。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下,热岛效应有时非常明显(晴朗、无风),有时则微弱或不明显(大风、极端不稳定)。表1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市区某年各月平均风速和平均云量的数据统计。完成910月份123456

4、789101112平均风速(米/秒)3.22.94.23.73.93.23.74.13.12.92.42.1平均云量4.77.38.47.58.478.89.45.65.74.14.15.09.该市热岛效应最明显的时段是 A.冬末春初B.春末夏初C.夏末秋初D.秋末冬初10.下列措施中能有效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是 A.增加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 B.尽量多修水泥路面 C.推广使用太阳能 D.推广使用无铅汽油读下图完成1112题11.冰岛南部降水大于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北部位于迎风坡B.北部受极地高压控制C.南部受暖流影响D.南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冰岛多火山是因为位于板块的

5、消亡边界 B.冰岛火山喷发会影响美国航班的起飞C.冰岛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洪水灾害 D.冰岛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右图为2013年6月27日我国气温和降水量排序前五位统计图,完成131513.从图中信息可看出6月27日强降水最可能 A.与地形雨无关 B.是受台风影响 C.与梅雨无关 D.与锋面雨有关14.该日新疆多地气温高居我国榜首最主要原因是 A.太阳高度大,地面吸收率高 B.气候干旱,光照强,升温快 C.昼长较长,日照时数长 D.天山南坡光照强,吸收率高,增温快15.该日全国气温最低的五地的共同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 B.海拔高,云雾多太阳辐射较弱 C.受冷空气影响导致剧烈降温

6、D.冰雪反射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图,回答1617题。16.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干旱台风凌汛泥石流寒潮 A B C D17.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读世界两区域图,回答1819题。18.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19.近年,对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气候变湿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土地盐碱

7、化、荒漠化加剧A. B. C. D.下图中阴影地带是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据此回答2021乙甲20.图中阴影地带可能是我国的 A.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B.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C.平原、高原的过渡地带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过渡地带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严重 B.图中甲所在省区围绕能开发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C.图中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土壤贫瘠 D.图中乙处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放牧下图示意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2223题。22阶段,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

8、有 专业分工程度低总体生产能力强各企业团结协作各企业联系少A. B. C. D.23阶段与阶段相比,在阶段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环境污染减轻原料渠道拓宽规模效益增强内部交易成本降低A. B. C. D.光合有效辐射为特定波段的太阳辐射,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能。华北一农户在冬小麦之间预留一定行宽种植两行春玉米(下左图),经观测冬小麦对春玉米苗期的遮阴较严重,下右图为预留行内东、西侧春玉米获得的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据此完成2425题24.东、西侧春玉米获得最大光合有效辐射的时间差异及根本原因是 .西侧早于东侧,地球的自转 .东侧早于西侧,地球的自转 .西侧早于东侧,地球的公转 .东侧早于西侧,地

9、球的公转25.为改善春玉米苗期的光照状况,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早播冬小麦 B.早播春玉米 C.减小冬小麦之间的预留行宽 D.选择植株更高的冬小麦品种二综合题(共50分)26.云量是以一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表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图中甲地的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是 (取值范围)。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特点(6分)(2)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请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5分)(3) 分析乙处等值线向北弯曲的原因。(5分)27.读某“沙漠边缘绿洲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 分析图中河流沿途水量的时空变

10、化特征及原因(8分)(2)描述绿洲空间位置变化特点,并分析古绿洲消失过程。(8分)28.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表1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1961-1990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最低气温()5.66.910.915.119.021.524.524.520.416.211.57.2表2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1961-1990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最低气温()-0.51.46.112.217.721.825.224.619.413.47.

11、21.5(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8分)(2) 说明西电东送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有利影响。(6分)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3) 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第三次月考地理答案12345678910BCBDBBBADA11121314151617181920CCDBABDACA2122232425BCBAB26(1)5052(2分);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各地降水差异大(2分)。(2)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海拔最高,太阳辐

12、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光程较短;高原上大气的密度较小(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云量少,降水少,大气透明度好。(5分)(3)由于西南季风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北上,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冷凝,形成云雨,因此河谷附近云量比两侧多,且沿河谷往北向青藏高原内部,受西南季风影响越越小,云量也就逐渐减少,因而云量日均值等值线向北弯曲。(5分)27(1)空间上变化:从河流头到山口(山前)由于不断汇入冰雪融水及地下水,河流水量逐渐增大,从山口(山前)往下游沿途因不断蒸发、下渗和农业耗水,流量急剧减少,最后消失在沙漠之中。(4分)时间上变化:该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夏季气温高,冰川消融

13、量大,河流水量大,冬季气温低,冰川消融量小甚至停止融化,河流水量小甚至断流。(4分)(2)绿洲向河流上游迁移(河流下游绿洲逐渐消失,上游出现新的绿洲)。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口逐渐增加,下游地区水有限,难以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大量向上游迁移,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破坏植被,过度的开垦和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改道,下游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枯竭,水减少,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不断发展,古绿洲逐渐退化直至被废弃,沙进人退,古绿洲最终消失在沙漠之中。(8分)28.(1)(8分)重庆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武汉(2分),重庆最冷月(或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上(1分),武汉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1分)。原因:重庆纬度位置比武汉低(2分),重庆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2分)。(2) (6分)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调出区)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对一点得2分,共2分)对调入区:缓解东部(调入区)能紧张状况;优化东部(调入区)地区的能消费结构,改善环境(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3)(4分)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冬半年气温偏低,易发生冻害。(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