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0432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省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试题命题人:高三地理备课组 (考试范围: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口与城市)本试卷分选择题卷和非选择题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容易跨塌。读我国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1图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Aa b c Bb c aCb a cDc b a2与图中聚落分布特点最相似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 B江南水乡C东北地区D内蒙古高原3.图

2、中堰塞体最可能是 诱发形成A山体滑坡 B洪水 C火山喷发D凌汛产生的冰坝答案:1.B 2.A 3.A 我国某校学生于3月21日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读图完成46题。4图中M与Q地的高差可能为A360米 B1500米 C680米 D1260米5这一天Q地的学生,日落时看到太阳于B地徐徐落入海中,据此判断甲河大致的流向是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自北流向南6.当甲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对A处河段产生的影响可能有A.形成地上河,洪涝灾害加剧 B.使河段变得平直C.不会对A河段产生任何影响 D.使经过A河段的年径流量增大答案:4. D 5. D 6.A 下图为一名地理

3、遥感爱好者于2013年2月25日所拍摄的遥感影像,由于粗心不慎这位爱好者将数据拍摄的具体时间删除掉了,读图回答78题。7.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该影像拍摄的时间最可能为当天的A.4时 B. 10时 C.14时 D.16时8. 影像中的植被1和植被2分别是什么植被?A.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常绿阔叶林C.热带荒漠 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答案:7.B 8.A 读“我国某年10月5日12时至21时22等温线的扩展过程和某热带气旋的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5日18时-21时,A地最可能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0图中该热带气旋中心未来的移动方向最

4、可能是A B C D11.造成22等温线的呈现图中扩展过程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热岛效应 B冷空气南下 C暖锋北移 D地形影响答案:9.B 10.C 11.B 据记载,近500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水灾350多次。读安徽省相关信息图,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的年降水量取值及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10001200,地处盆地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B14001600,地处山地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C1200,内陆盆地,距海远D1400,沿海地带,降水丰富13.关于淮河安徽段洪涝灾害多发分析,正确的是A.多发生于冬季 B. 上游水流急,来水量大,中游段地势低平,水流不畅 C. 与退田还湖有很大

5、联系 D.长时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多,且历时长答案:12.B 13.B 下图中数码示意我国和欧洲西部的某山地南坡与北坡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415题。14关于各数码分别表示欧洲西部某山地南坡和北坡的是A B C 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造成坡雪线低于坡的主导因素是纬度B落叶阔叶林在坡的下限低于与坡的主导因素是水分C坡与坡基带的差异主要是热量差异造成的D坡与坡相比,坡出现针叶林分布是因为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答案:14.A 15.D 读“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且山地西侧距海近,回答1617题。16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地盛行的风向为西北风B该山地可能位于欧洲西

6、部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3300米17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答案:16A 17C 读某国19501976年人口变化表。回答18-19题内容人口变化比例内容人口变化比例总人口+5%大都市区+4%大于100万中心城市4%大都市中心城区35%小于100万中心城市+1%大都市郊区、卫星城镇+10%18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低高” B该国人口总量的变化主要是大量移民迁入所致 C城市人口数量减少,乡村人口数量增加 D出现了城市郊区化

7、现象19大都市中心区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有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而郊区和小城镇环境质量较好 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城市中心区就业困难,社会不太安定 城市工业布局不断向城郊或中小城市转移城市中心区地价高,中心商务区外迁至郊区 A B C D 答案:18.D 19.C 阿比让素有“非洲小巴黎”之称,是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因欧洲殖民者建立海上码头和铁路起点站而兴起,1950年弗里迪运河开通,使远洋海轮直接进入埃布里耶湖,从此迅速发展成为西非最大的港口城市。读图完成20-21题。20.下列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髙级住宅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 丁21.从该港口运出的农产品有: A.可可、

8、咖啡 B.椰子和黄麻马 C.亚麻和牲畜皮毛 D.葡萄和小麦答案:20.C 21.A右图是世界某地区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读图,回答第22-23题。22图中数据所反映的该地区人口突出的问题是A人口出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 B人口平均年龄日趋年轻化C性别比严重失调 D人口流动迁移量大23上题中所反应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人口总数持续的减少,影响经济的发展B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重C人口普查难度加大D婚姻问题日益突出,容易滋生拐卖妇女等犯罪活动答案:22.C 23.D 下图为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所在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和预设的规划图,完成242

9、6题。24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OA BOB COC DOD25若图中E处规划修建一条东西向高速铁路的停靠站,则城市最可能向什么方向发展A城东方向 B城西方向 C城南方向 D城北方向2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24.A25.C26.D读下面两幅图,回答2728题。27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D人口的迁入,不会对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28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促进了

10、该市的经济发展 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 B CD答案:27.B 28.C 读某国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2930题。29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分析,正确的是A乙地由于地形因素影响,年降水量高于甲和丙B丙地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甲地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D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和乙29A 据图可知,7月气温高,为北半球,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多为地中海气候,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故C选项错误;从图中可明显比较出丙地气温年较差低于甲地和乙地,故D错误;由2E和所在的纬度42N-52N之间,可判断出该国为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故B错误;乙地一

11、月和七月气温都下凸由此可判断该地地势较高,且降水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由此可判断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A正确。30关于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粮食需从国外大量进口 B境内热带草原面积广阔 C核电占全国的电力比重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低30C 根据经纬网可以推断出该国家为欧洲西部(法国)。法国境内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开发早,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城市化水平高,法国农业发达,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核电占全国的电力比重高,达70%以上。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3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非洲地震年平均频率图和毛里求

12、斯岛(火山岛)地形图,图中四种风中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可怕的“魔风”,盛行该风时空气极端干燥、尘埃肆虐。材料二:每年总计上百万的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在东非高原的塞伦盖蒂(Serengeti)保护区(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和马赛马拉(Masal Mara)保护区(面积:0.15万平方千米)间周而复始迁徙(如图)。在上千公里的迁徙途中,野生动物孕育生命、成长、死亡。材料三:松盖阿(10.7S, 35.6E)和内罗毕(1.3S,36.7E)的多年平均降水量(1961-1990年)月份123456789101112总量内罗毕58.349.992.2242.3189.538.617.624.031.2

13、60.8149.6107.61061.5松盖阿2792052441151313018742071150(1)图中中能代表“魔风”的数码是 ,并说明原因。(3分)(2)毛里求斯岛上铁路和城市布局的特点及原因.(4分)(3)描述非洲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理由。(4分)(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野生动物迁徙过程中长时间停留在塞伦盖蒂的原因。(3分)(1)(1分) 风向从沙漠吹来,性质干燥,且带来大量沙尘 2分(2)铁路呈环形分布于沿海低地(平原) ;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2分)原因:岛屿中部为山地,平原多分布于沿海,城市和交通建设较中部山区方便。2分(3)主要分布在非洲东

14、部,其次为非洲西北部(2分)。原因是东部地处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1分),多地震;西北部地处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多地震(1分)。(4)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两个保护区内降水时间上具有南北逐渐移动的规律(1分)。塞伦盖蒂保护区的面积远比马赛马拉保护区面积大(1分);12-5月是塞伦盖蒂保护区的湿季,雨水充沛,众多的野生动物需要的食物丰富(1分)。31图a为“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统计图”,图b为“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

15、星城,都市区人口常出现负增长现象。材料二:2008年末,我国拥有6.07亿城镇人口,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1)如果将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为城市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区域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四个发展阶段,则根据图a和材料一,分析英国城市发展现在可能正处于 阶段,并比较埃塞俄比亚和英国城市化的差异。5分(2)结合材料二和图b,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2分)(3)简述我国特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及其解决措施(6分) 【答案】(1)逆城市化阶段 埃塞俄比亚城市人口比重低,城市化水平低,发展快;英国城市人口比重高,城市化水平高。5分 (2)城市总数量增多,中小城市和特大城

16、市发展迅猛。2分(3)环境污染加剧(空气质量下降、水质变差、噪声污染);占用耕地;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3分措施: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新建新城区或卫星城;完善城市交通;防治环境污染等 3分33.阅读关于中国人口的资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2006-2011年中国(除台湾省外)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材料二: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9年7月启动了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监测区域涵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 330万流动人口。下图为根据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材料三: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

17、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材料四: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五: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 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 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1)材料一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4分(2) )结合材料二、三、四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5分(3)据材料五请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4分(1)总人口数逐年增加;原因:中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2分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计划生育”国策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2分 (2)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户口的人口流动为主;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5分(3)年龄中位数将会变大 1分 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低龄人口数量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人口站的比例越来越大;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