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511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三年级下学期适应性练习文综历史试题12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13北宋王巩在闻见近录中写道:“南京(地名,在开封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河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从材料中可见北宋时期 形成了政治中心之外的商业中心 在通商要道上兴起了繁荣的市镇 出现了文娱活动商业化的趋势 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和

2、市的划分A B C D14“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是光复会的誓言。与兴中会的主张相比,二者的差异是 A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未明确提出反对外国侵略 C采取武力革命的斗争手段 D没有涉及近代的民主政治15从中共“一大”党纲到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变化,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将普遍的革命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党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党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A B C D16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

3、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对以上决定认识正确的是A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 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C对外开放,创办沿海经济特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图617不同时期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6所反映的时代相符的历史主题是A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教育为工农兵服务 C放卫星,大跃进 D科教兴国18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其中的“人”是指 A个人 B人类 C雅典人 D雅典公民19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1254-1324年)在中国游历了17年,著有马可

4、波罗行记,记述他在中国的见闻,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与马可波罗同时代的文化成就有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授时历神曲 C天下郡国利病书太阳中心说 D窦娥冤哈姆雷特 2018世纪的英国诗人亚力山大蒲柏写诗赞美牛顿:“茫茫沧海夜,万物匿其行。天公降牛顿,处处皆光明。”对诗意理解正确的是:牛顿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 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推动了人的思想启蒙 展现了理性的力量A B C D 21七年战争后,英国决定在北美殖民地征税。北美人民提出:“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反对英国征税。这一口号的依据是A北美殖民地的自治传统 B英国议会中没有北美议员 C邦联政府不享受征税权 D征税未获北美各地议会批准22依据

5、78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宰相A任期由皇帝决定,并对皇帝负责 B由皇帝提名,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C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立法大权 D由帝国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23以下各项对苏俄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评价正确的是A进一步完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将小农经济升级改造成集体经济 D寻找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37(36分)国家权力的分布与政策的实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地方佐官由长官辟举,中央与地方在具

6、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联结为一个整体。而到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就连此前皇室内部影响皇权运作的宗室、外戚、后宫、亲王甚至皇太子等力量,也基本从政治上淡出。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有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皇帝本人也走到了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朝廷(皇帝与宰执为首)-州县-百姓”架构下的国家形态基本成型。 刘后滨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说明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中国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的变化及成因。(8分)材料二 20世纪30、4

7、0年代,许多学者主张在中国实行统制经济。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统制经济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经济遭遇到严重的危机,世人“一闻苏俄计划经济之成绩,安得不靡然风起,视为宝典”。马寅初还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贫弱之国,除统制之外,殊无法抵抗其潮流也。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将锐利的笔锋指向打着“经济统制”旗号的官僚资本: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

8、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 摘编自钟祥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统制经济思潮(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30、40年代马寅初对统制经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观点前后不同的原因。(12分)材料三 “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工商业阶层希望得到国家的有力保护。在整个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提出批评。他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是十分危险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朝廷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赞扬重商主

9、义,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扩大政府职能,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经济学很快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3)以“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这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6分)39(4)大运河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依据图12说明大运河的历史变迁。结合所学,说明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8分)图1240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

10、鸦片战争以前,华夷观念是中国人描述世界局势的固定思维方式。中国人习惯将中国称为“天朝”“天朝上国”,而将中国以外的国家称为“夷狄”“蛮夷”等。在华夏族的眼里“夷”是不知礼仪的野蛮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人对世界了解逐步增多,他们描述世界的词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虽然称西方为“夷”者仍然存在,但是“泰西”(即遥远的西方之意)和“西洋各国”的使用逐渐增多。郑观应指出,“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甲午战争之后,“夷”在整个中国人的世界词汇中已经微乎其微了。与此同时,“泰西”“西洋各国”“西洋”等词汇居于主导地位,以“强国”“列强”指英、法、美、德、日等资本

11、主义国家的现象也开始增多“瓜分”一词也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话语。 摘编自任云仙近代中国国际政治词汇演变论析(1)词汇使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思想观念的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中国国际观念变化的历程,并分析说明其影响。(8分)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CBDCADABCB题号2223答案AD非选择题37(36分)(1)变化: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影响逐渐消失(或“中央政府掌握任命选拔官员的全部权力”);官员选拔和任命标准由以门第到完全按照才学和官职资历;宋代形成成熟的官僚制度。(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6分)成因:官员选拔制度的变革,科举制的形成。

12、(2分。问答以上任意一点即可得分)(2)变化:由支持赞成政府实行统制经济变为反对抨击统制经济。(2分)赞成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受苏联计划经济积极作用的影响;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发展民族工业的需要。(6分)反对原因:统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国家经济命脉操纵于少数人之手,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分)(3)1518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形成,开始海外殖民扩张,争夺霸权。西欧许多国家政府争夺海外市场,消除国内阻碍经济发展的封建因素,发展本国经济。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国家实力增强。(6分)18世纪末期,西方民主政治确立与完善,启蒙思想的

13、影响,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工业资本家反对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希望市场能够自由健康发展。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4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经济萧条,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美国罗斯福新政对市场进行全面干预,政府的权力有所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4分)历史上,西方国家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2分)39(4)变迁:隋唐时期,统治中心在长安、洛阳一带,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连接余杭和涿郡。(2分)元朝后,都城在北京,大运河裁弯取直,自杭州直通北京。(2分)作用: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有利于统治的稳定和国家统一。(2分)40(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遭到冲击,逐步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影响:有利于西学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4分)甲午战争后,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与先进,民族危机的意识日益增强。影响:救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