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0597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介休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罗有芬 审题人:董燕红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请用0.5黑色中性笔作答第I卷 阅读题(共71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画是有形的诗

2、,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

3、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

4、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

5、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 摘编自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评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6、。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干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B如果把画家的稿酬降低,批评家的报酬提高,那么画坛就会出现许多高质量的批评文章。C从价值观上看,因为画画比说话优越,所以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

7、晋庸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D成为好的画坛批评家,需要有高超的绘域技艺、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公正的批评态度等条件。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贤士隐居者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

8、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

9、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注:王氏:王安石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率一岁四五访其庐 率:大概 B自昼竟夜,殆忘寝食 殆:大概C虽细事不苟也 苟:马虎 D辄一扣之 扣:求教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不蕲人

10、之知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不妄与人接 欲呼张良与俱去C与所缺而未知者 重为乡党所笑D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 )(3分)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A B C D7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

11、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8翻译和断句(9分)(1)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2)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3分)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3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910题。(10分)暮春 【宋】黄庚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

12、花知。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9.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6分)10.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三)11.名句名篇默写(6分)(1)被贬于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发出了“ _,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赤壁赋);他在“故国神游”中,以酒祭奠江月,唱出了“_,_”的心底悲歌。(赤壁怀古)。(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蜀道险峻高大,易守难攻的特点,极有气势。 (3)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

13、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的这两句诗源自庄子逍遥游里的句子:“_,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

14、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

15、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

16、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

17、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

18、大者黄宾虹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

19、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II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13. 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卿欲何言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不然,籍何以至此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子何恃而

20、往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 B/C/ D/1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当今社会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A. 鱼目混珠振振有词扬汤止沸B. 鱼龙混杂侃侃而谈扬汤止沸C. 鱼龙混杂振振有词釜底抽薪D. 鱼目混珠侃侃而谈釜底抽薪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莫言在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

21、家,也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B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C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D“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感受,深入地引发了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1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4分)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 甲 。徽州

22、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三是 乙 。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1)材料中划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

23、空缺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甲: 乙: 17. 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6分)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五、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灰尘和污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会改变生

24、活中的我们。有的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端盆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有的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沾染上灰尘。有的人十天也不愿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土脸,没人愿与为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介休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语文答案1C(此项与原文不符,原文“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这只是某些画家的看法;“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不属于“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的看法。) 2D(A因果倒置;B扩

25、大了范围,第四段原文是“写意画家”;C扩大了范围,第五段原文是“凡是自大的画家”。) 3D(A“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足最早的丽”文中无据,属于主观臆断。B“提高批评家的报酬”不是出现高质量批评文章的充分条件。C当代书画价值不是由画画比说话优越决定,而是由“重画轻文”的综合态度决定。)4B(殆:几乎)5B(两个“与”都是介词,“和、跟”的意思;A项,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动词,“去” “到”;C项,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和“为”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D项,连词,就。表判断的副词,就是。)6D(句主要表现蒋季庄、王茂刚的“隐”;是侧面

26、表现其贤。)7A(“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意思与原文不符。)8(1)用“/”断句(3分)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每错两处扣1分)(2)翻译读书人加强自身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被别人知道(或理解)。(说明:“修己笃学”大意1分,“善”1分,“不求知于人”句式1分。)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说明:“隆寒披纸裘”大意1分, “就访”1分, “延纳”1分。)附:文言译文读书人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近

27、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其一说,慈溪人蒋季庄,正当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随便和人往来。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他。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一定急忙出去迎接,二人相对坐在小屋里,尽情地谈论,从白天到晚上,几乎忘记睡觉吃饭。高抑崇告辞离开时,季庄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有人间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却只有和你交情深厚,你也对他情真意切,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高抑崇回答说:“我终年读书,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累积数十条,只要一去拜访蒋君,没有不迎刃而解的。”但是蒋季庄的长处,

28、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糊口,他自己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深速。沈焕任通判州事时,曾经拜访过他,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还说他气质严谨持重,看他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高宗建国之后他南渡寓居在慈溪。他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他经历过的事情,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其它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时间一长,人们都信

29、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读典籍,不喜欢交游。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收人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袭衣送给他,说: “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 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 最终还是推

30、辞掉。这四位君子,真应该写进史书里。9. (1)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2)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3)动静结合。10. 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11.(1)哀吾生之须臾,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剑阁峥嵘而崔嵬(3)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2. (1)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解析:A、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

31、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风。B、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D、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E、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2):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解析:从第一段中分层归纳,即可得到答案。(3)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解析: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更可见章

32、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可总结出答案。(4)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创造与仿作兼顾;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脚踏实地,享受人生。13.D 宾语前置 判断句 被动句14. C(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

33、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5. B(A暗换主语,应为“莫言的业绩,也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C重复赘余,“造成、遭到”,将“遭到”删去。 D语序不当,“深入”应修饰“思考”)16. (1) (2分)(2)示例: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2分)17. 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解析

34、】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所给语段共三句。第一句写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第二句写参与活动的人很多,参与形式多样;第三句写该项活动很有价值。概括语段内容时就需要把这三句话的主要意思分别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18. “灰尘和污物”可以实指,如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雾霾、污染现象等。但在这里更倾向于虚指,既可以指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不良现象、制度、风气,阻碍个人发展的绊脚石等,也可以指个人主观上遭遇的挫折和困难,心灵的盲点和污点,发展中的误区和疑惑,主观条件的不足和贫乏,意志品质上的缺陷等内容。材料中的“镜子”象征着自我反思。材料中第一种人代表生活中及时反思,进而洗去尘埃,勇敢前行

35、的强者。第二种人代表反思不当,逃避生活的弱者。第三种人代表着不作反思、不洗尘埃的盲目行动者。对三种人进行对比,只有第一种人能认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观照,因此应肯定第一种人的行为,否定后两种人的行为。作文立意可从肯定第一种人的角度正面展开,也可从否定后两者的角度反面展开,还可从整体出发,进行对比,确定思路。较好的立意有:(1)洗去尘埃,勇敢前行;(2)正确对待前进路上的挫折;(3)学会在反思中前行;(4)不做环境的俘虏;(5)对待不幸与苦难的三种态度等。一些立意出现偏差,主要是对材料中的“镜子”理解有偏差。材料中的“镜子”主要指自我反思,并不是材料最核心的词语。但有学生会认为第一种人照镜子适当适

36、量,第二种人照镜子次数太多,第三种人不照镜子,次数不够;所以确定立意为“做事情要适度”。这种立意未注意到材料的整体性,对材料进行断章取义,是审题时容易犯的误区。这也提醒我们,在审题时要注意对材料中关键词的理解,注意从材料整体的角度着手分析立意。拭去心尘韩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题记他,本该身配三尺青锋剑,荡除天下奸佞之人,却奈何被遗弃在青山小径,独自把栏杆拍遍!他,本该是一代贤相,辅佐明君建立盛世,却奈何采菊东篱,空叹多情应笑他,早生华发。他,本该入朝为官,实现人生价值,却奈何不受重用,只能独自饮酒,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他们,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遍地荆棘将他们的心刺得

37、千疮百孔,使他们的心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让他们心灰意冷。当我们每个人都以为,当他们身陷心灵尘土的废墟,会像魏晋的风流人物一样白眼箕踞时,他们并没有,而是拂去了心上的灰尘,再次踏上了人生的征程,你看不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又何妨?辛弃疾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正道出了他的壮心未已吗?不能辅佐君王,封侯拜相又何妨?苏东坡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也成就了他的余生逍遥吗?不能入朝为官,加官进爵又何妨?李太白酒入囊物,三分酿成了月光,七分啸成了剑气,不也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吗?拂去了心灵上的尘埃,他们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华严经有句佛偈:“三十年牛马人生,六十年诸佛龙象”。我不知道当司马迁遭受宫刑,失去做

38、人的尊严时,他是否想过放弃生命。我只知道即使他心灵蒙受尘埃,他也不愿放下手中狼毫,所以他才写出了史家绝唱。我不知道当梵高孤苦潦倒,失去左耳饱受身心折磨时,是否想过解脱自己。我只知道那十四朵怒放的生命像滚烫的眼泪般灼伤了好几个世纪!他们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又怎样?当拂去心上的灰尘,他们仍是自己时代最可爱的人。爱别离,怨憎会,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这世上有无数的挫折与失意,当我们拂去心上的灰尘,鼓起勇气踏上未知的前路,心中的明镜一动,便是闪闪的佛光!点评这是一篇情感充沛的考场高分作文。从基础等级来看,中心非常突出,以“拭去心上的灰尘”为立意列举三个事例,内容充实。发展等级上,结构精巧是一大亮点,用

39、三段事例以排比方式开头,使用设问方式提出总论点,再用一一照应的方式进行论证分析,体现了精妙的构思,也表现出说理的逻辑l生。文章内容构思鲜明,意境深远。用六祖慧能和佛偈的句子营造出一种诗意和禅意,使文章增添了一种独特的美感,非常切合“拭去心尘”的题旨。句式多用整句,善用排比,如第一、三、四段,使论述充满美感,充满气势。涤荡蒙尘马原溪有一种气概叫做“不畏浮云遮望眼”般洒脱傲然,有一种态度好比“擦拭心灵,享受人生”般智慧闪烁。生活不是完美无瑕般纯洁净明,难免会有蒙尘和污浊,生命中的天也不总是晴空万里,难免会有落花残泥留下的点点印迹。在我们匆匆赶路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洗涤心灵的蒙尘,把那些痛苦的眼泪抛却

40、,让失败的懦弱烟消云散,褪去黑暗的阴霾,一路吟啸,一路高歌。我欣赏他“入世以治国”的振臂高呼。在那个战乱纷扰、尔虞我诈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在硝烟中穿行不止。冷眼和嘲讽接踵而至,他屡遭驱逐,却始终以一种白衣胜雪的傲然姿态站立于君王之前,擦拭污垢,继续上路,没有畏缩的懦弱,没有逃避的恐惧。老子以无为而修身,庄子以逍遥而养性,孔子却带着他的梦想积极上路。失败又算什么?不被理解亦能如何?古代仁人志士用乐观旷达的心一次次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那是刘禹锡的陋室之趣,那是苏东坡的赤壁清风,那是李太白的纵情天际。官场的失意是无边的人生灰烬,走出阴霾,洗涤心灵,不堕落,也不让自己的心不快乐。人生在世,潇洒走一回,

41、把最好的容光展现于己,不埋头赶路,不灰头土脸。当满池的淤泥在河塘中暗暗涌动时,清风吹来,一朵午菏,一池清香。我惊讶于竟有如此坚毅的花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洗涤尘迹,绽放清韵,虽身处险恶,却也不受沾染,全心开放,这便是荷最迷人的魅力。我不喜欢雪,太高洁,容不得半点玷污;我不喜欢兰,太清高,空谷绽放,难觅踪迹。我喜欢莲的独特之美,即使处于污泥之中,亦留得满塘纯洁,因为它懂得洗涤污浊,留下容光焕发的亭亭之姿。人生亦如此,匆匆赶路,难免蒙尘,学会擦拭心灵,享受人生,以全新的姿态上路,不退缩,不逃避,不被困难打倒,才是圆满的潇洒走一遭。林清玄说:“要以全心生活,以花的姿态绽放。”雨打芭蕉,雨过天晴,没有洗不掉的尘土,没有擦不去的污浊,每天照一照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勇敢地前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花。点评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说理生动的考场高分作文。文章第一段交代中心论点,正文内容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并不断进行点题和升华,首尾呼应,结构圆整。论证说理善用对比,如孔子和庄子、老子的对比,荷花和雪花、兰花的对比,通过比较使论点的证明更加充分有效,也提升了文章的文采。第一、三、五段整句和散句穿插使用,有效结合,使文章呈现出一种散文化之美,提升了文章的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