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遂川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遂川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西省遂川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1.西方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宗法观念浓厚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个人观念淡漠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2.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2、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3.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有( )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 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A. B. C. D.4.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B
3、.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出现雇佣劳动的个体生产5.“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6.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有不
4、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C.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公民 D.以抽签方式从十个选区中选出五百人议事会代表7.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A.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 B.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C.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 D.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8.历史上曾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著名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对该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5、.地处富饶、便利的江河下游平原 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 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利 D.“主权在民”的观念在不断强化10.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
6、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C.统一后的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11.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B.开埠通商促使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12.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
7、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 )A.资稀缺,供不应求 B.国家管制,流通减少C.西方侵略,白银外流 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13.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B.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C.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相同14.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
8、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开发中华资,抵御列强侵略 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以救国救民为己任15.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致相当于 ()A.手工工场阶段 B.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C.第二次工业革命阶
9、段 D.第三次科技革命阶段16.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C.西班牙、意大利D.意大利、法国17.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18.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
10、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 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19.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20.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
11、铁厂折中提出:“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是以虽当竭服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该材料主要说明张之洞( )A.主张取消对民族工商业的限制 B.带有抵制洋货和夺回权利的意图C.认识到了中国贫弱的经济根 D.提出应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企业2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B
12、.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22.中国外交史记载,“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只得继续通过腐朽的清朝政权,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 B.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了统治中国的梦想C.马关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23.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招收学生
13、没有教派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关于这一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B.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D.说明英国工人运动获得了新发展24.1945年,教育家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B.三大战役基本结束后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C.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D.1947年春,
14、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25.1952年底,中共中央就认为:个体农民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允许这种竞争,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经济发展起。中共大规模实践之开始于(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C.成立高级生产合作社 D.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26.海洋是地球的“血脉”,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强大都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近代历史上先后兴起的世界强国同时都是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成为立国的根本大计。这方面的经验在今天仍然适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
15、“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材料二 “欧罗巴诸国皆好航海,立埔头,远者或数万里,彼以商贾为本计,得一埔头则擅其利权而专于我。荷兰尤专务此业。(荷兰)地本弹丸,而图国计于七万里外,历数百年而不改,亦可谓善于运筹者欤!”英国人“皆务工勤商,早夜经营之效,由人烟稠密,户口繁滋,田园不足于耕,故工匠有三十五万户,多于农夫三之一,不止贸易一国一地,乃与天下万国通商也” “每百人中务农者十之三,开矿者十之一,制造者十之一,为商贾者
16、十之二,余教师、法师、医生、武士、水手。”“中国之师船,苟无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虽有出巡会哨之文,皆潜泊于近岙内岛无人之地其船窳漏,断不可以涉大洋。” 魏海国图志材料三 美国海权论的代表马汉认为,控制海洋是决定一个国家的领导地位和繁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常常是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主要因素。在马汉看,海权是海军舰队、商船队、海外基地(殖民地)三者的总和。材料四 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
17、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南海诸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2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魏认为欧洲列强崛起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4分)中国当时明显处于劣势的原因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二、三,简要说明魏与马汉的海权思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权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
18、,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签盖有“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纪念”(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邮戳的纪念章,现为国家一级文物。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4分)(2)运用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英美两国宣战的理由。
19、(2分)(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28.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由女方提出离婚的比例逐渐上升。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摘自贾秀堂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材料二 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我国初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
20、平。材料三 1950年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初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l对离婚。 据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整理请回答:(1)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有哪些?(6分)(2)材料一、二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的因素有哪些?(5分)29.阅读下列全球通史中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l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
21、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们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和宗教动力。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这就说明了伊比利亚国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的新帝国。它们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工业的西班牙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l560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l839l 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
22、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前后)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得以扩张及其在l6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并简要评析。(6分)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50分)15 ADCDB 610 CDDBB 1115 ACBCC 1620 ADACB 2125 AADCD 二、非选择(50分)26.(1)关系:宋代以中央政府
23、对南海诸岛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2分)(2)原因:以工商立国,以工商为本,重视发展工商业,重视发展海外市场经济,重视开拓海外市场,掠取暴利。(2分)表现:海运业发达,海外扩张,占领海外殖民地;(2分原因:经济落后;制度落后;武器落后;思想意识落后;(任写两点给2分)(3)相同点:魏与马汉在认识海外贸易与海权关系方面都肯定了海权的重要性。(2分)不同点:魏的海权思想着眼于抵抗西方海权国家的侵略,马汉的海权思想着眼于为西方海权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理论依据。(2分)(4)认识:海权决定大国兴衰;发展海权,能够促进国运兴盛,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应该保护海洋主权
24、,努力维护海洋利益。(任写两点给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7.(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军事上: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敌人。(2分)(2)驳斥: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给东亚人民带了深重灾难。(2分)(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2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2分)28(1)经济上:工业革命给提供了平等的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提高。(2分)政治上:民主制度的发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权利。(2分)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解放了妇女思想;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知识素
25、养的提高。(写出任意1点得2分)(2)不矛盾。(1分)材料一中的离婚群体主要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1分)材料二中则包括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1分)(3)因素: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传统道德观念浓厚;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每点1分,共5分)29.(1)指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得以扩张原因:濒临大西洋,地位位置优越;航海技术的发达;天主教对探险扩张的鼓励;统治者的支持。(任写三点可得3分)16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封建专制的落后;工商业发展落后;航运业发展迟缓;英法荷的打击和竞争(任写三点可得3分)(2)中国政府对列强态度:以天朝上国自居,妄自尊大;先抵抗后妥协,签订屈辱的开放、让权、割地。(2分)评析:晚清的态度,一方面加剧了西方的侵略掠夺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另一方面使中国重新审视传统文明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4分)